当前位置:首页 > 红色纪实 > 我是农民的儿子 > 详细内容
第八章:从群众中走来
发布时间:2024/9/7  阅读次数:4  字体大小: 【】 【】【

(一)

当年,关中分区
正处于反磨擦斗争的潮头
“二师”疲于碾转奔波
师生安危,时刻
牵挂着习仲勋的心
他多次叮嘱“二师”领导
“要依靠群众,依靠地方党支部
要和驻地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这是学校安全的保证”

也许,因为血管里流淌着
农民的血液
也许,因为劳苦大众和他有着
天然的血缘关系
在习仲勋一生的履历中
群众,始终是他
离不开的精神源泉
爱护干部,关心群众
更是他一生的信条

(二)

上世纪四十年代
党对习仲勋的组织鉴定
有这样一句话
——“从群众中生长起来的
与群众保持着经常的
密切联系”,是“党的宝贵的
群众领袖”

从照金到渭北
从南梁到环县
从马家堡到马栏
那里的山山水水,沟沟
梁梁,每一个山村,每一孔
窑洞,大人小孩
都知道他,喜欢他
至今,还流传着习仲勋
许多爱民佳话
——农民马团儿媳妇难产
习仲勋知道后,派警卫员请来
大夫,买来了药品
母子平安后,一家人感恩戴德
谢天谢地,执意让习仲勋
给孩子起了个大名
——当时,习仲勋的战马
饲养在一位聋哑人家,房东的媳妇
嫌弃聋哑丈夫,闹离婚
习仲勋积极调解,特意叮咛
饲养员,注意言行举止,遵守
群众纪律,避免影响房东
夫妻关系。消息传开
群众称赞:“共产党的书记
真是为老百姓操尽了心!”
——一位姓杨的大爷,拿了十个鸡蛋
来看习仲勋,他把鸡蛋
送到机关伙房,让给伤病员
大师傅做好鸡蛋面,给他端了一碗
他执意不吃,最终习仲勋
还是把鸡蛋面
让给了房东大爷
——冬季,分区机关给领导们
每人缝制了一件棉布大衣,习仲勋
找到管理员说:“我的大衣旧了点
但还可以穿几年,不要给我
再做了。看情况
给需要的同志添补”
……
群众是大海
我们就是那海里的一条鱼
老百姓是森林
我们就是森林里的一棵草
在复杂的斗争环境里
习仲勋和当地群众结下了
深厚的鱼水之情
在他的档案里,有这样
一份组织鉴定:一个夏天
习仲勋和一位团长同行
每到一个村庄
都有人热情地和他打招呼
不论到了谁的家里
都欢迎他,还丰盛地招待他
一天,  习仲勋走得疲倦了
就随便睡在一家人的炕上,年老的主人
蹲在他的旁边,亲切地看着他
替他驱赶着苍蝇。有一个农民找他
老汉马上低声说:“仲勋同志困了
让他好好地睡一会儿”

投身革命几十年
习仲勋劳动人民的本色
没有变。艰苦朴素
联系群众的作风,伴随他
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望着他离去的背影
仰视着他陵园里的石雕
每一个人的心里
都会默默地为他祈祷
走好,习老
西北的黄土地不会忘记
深圳河的每一朵浪花不会忘记
祖国的高山河流不会忘记
历史不会忘记
你走过的每一个足迹
你流下的每一滴鲜血
你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无需再做多余的阐释,只要看一眼
看一眼你慈祥的面容
但凡遭受过土豪劣绅欺压的人
但凡享受了改革成果的人
都会从你坚毅的目光里,体会到
“战斗一生,快乐一生。天天奋斗
天天快乐”的幸福

(三)

敌人抄刘志丹的家,掘刘志丹祖坟
那一年春天,刘志丹的夫人
同桂荣被习仲勋派人,接到南梁
根据地之前,她没有见过
习仲勋,只是听老百姓说,他是个
“娃娃主席”。那一年
习仲勋二十岁,一脸的稚气
但一见刘志丹的父亲,就称“伯父”
把同桂荣叫“嫂子”,抱起孩子
逗乐,让刚刚经历了一场
劫难的同桂荣一家人,倍感亲切
老人忙说:“你们忙,让你
为我们操心,多谢多谢”
习仲勋说:“伯父是地方名人,支持
革命,又是志丹同志的父亲,我们
应该照管”,事后,刘志丹对他父亲说
“仲勋虽年轻,办事很周到”

一次,  习仲勋邀请白区庆阳的
几个大商人,到荔园堡谈边区和他们
做生意的事,要请人家吃饭
习仲勋把客人带到了刘志丹的家里
“嫂子,就吃羊肉饸饹
你给咱做”客人吃了很高兴,说
“手艺真好。”言谈间,客人
说:“你们刘总指挥,在我们庆阳
住过。是个文武双全的人”
习仲勋说“他外出了。这就是他的家
这位就是他的夫人”,客人马上
离座,恭敬地对同桂荣说“我们真是
有眼不识泰山”,同桂荣笑着说
“我是个老百姓,庄稼活出身,不会
做啥,你们没吃好。”
客人说,“哎呀呀,共产党真是人人
平等,天下第一。”
习仲勋说:“咱们吃得是家常饭,咱们
交往可要像一家人”
客人说:“你们这样诚恳招待我们
我们一定把通商的事办好”

同桂荣说,习仲勋没架子,和人
一见面,三两句话说得
亲热起来。他有惊人的记忆力
有人和他见一面,他就能
记下名字。当苏维埃主席的时候
什么人找他,他马上见
有些老太太找他说家务事
很啰嗦,习仲勋也能耐心的听
有一天,看到他在一家
院子里帮人推碾子,就问他
周围的老百姓说,“习主席说这碾子
窍道不好,他修了一下,轻快
多了,他再试试。”
习仲勋给群众讲话,尽量
用土话,老百姓一听就懂,大道理
通俗一讲,老百姓一下就明白了
他给游击队员讲战术说:“绳子从细处
断,打敌人就要打他的薄弱处”
……
有一位支持过革命的老绅士
去北京,习仲勋请他吃饭
同桂荣陪客。文革时,专案组
来调查,说那次吃饭
是开黑会。同桂荣说:“都老的走不动了
还能搞啥黑活动?”
习仲勋恢复工作后,就给同桂荣写信
问候。见了面就说,“啥时候,吃嫂子的
荞面饸饹”,同桂荣说:“你们当大官了
还吃那东西?”
习仲勋说:“我可没忘本呀!”

(四)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毛泽东曾说:“党群关系,好比
鱼水关系。共产党是鱼,老百姓
是水;水里可以没有鱼,鱼可是永远
离不开水啊”
古语说:谁能载舟
也可以覆舟,习仲勋深喑
个中五味。他多次告诫:“必须深入群众
走出机关,走出城市,深入下层
发动群众,一心一意
为人民服务,才会有力量
才会有办法”,在他半个多世纪的
革命生涯中,群众的事儿
就是最大的事情
建国初期,甘肃的群众来信反映
严重缺粮,有的已经断炊
随信,群众还给习仲勋寄来了
一包充饥的食物
看罢信,习仲勋很不是滋味
想起革命年代,群众为了红军
可以砸锅卖铁,出生入死
没有半点怨言,而如今,天亮了
解放了,群众却断炊了
习仲勋把群众寄来的食物,掰下
一小块,放进嘴里一尝,说:
“这哪里是人吃的!?”,习仲勋
差点流下了眼泪,他把这一情况及时
报告给了总理,并派人实地考察
很快,协助甘肃省委
采取措施,缓解了群众
严重缺粮的状况

一九五四年底,西北地区群众
来信来访,反映统购统销中
食油供应紧张,棉花、棉布购销
不合理,一些地方政府
强迫命令,大吃大喝,干群关系紧张
在起草报告时,习仲勋要求秘书
把来信反映的两个实例
写进报告。一个是,反映食油紧张
说的一句怪话:“食油四两,想起老将”
一个是因为没有润滑油,赶轱辘大车
跑运输的农民,一边骂一边朝车轱辘
撒尿,发泄对食油供应不满
毛泽东、周恩来看后,立即批示
要求尽快解决
在习仲勋的脑海里
群众,永远是党的“上帝”
一刻也不能脱离
体擦民情,体恤民本
几乎是他革命一生的牵挂
对群众这样,对普通干部的
成长也是这样

一九五八年,中央号召干部
下放劳动锻炼,国务院机关干部
纷纷请缨,报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临行前,他到火车站
与每一个人,握手叮嘱:“保重身体
同农民交朋友,好好锻炼”
他说:“在办公室坐得久了,容易
患思想贫乏症,劳动锻炼
是最好的办法。”
火车开出很远了,习仲勋
还站在原地招手,那一刻
让所有的青年干部,都感觉到了
一种沉甸甸的期望
半年后,习仲勋又风尘仆仆
专程到陕西蒲城,看望
劳动锻炼的机关干部,见面后
嘘长问短,了解情况
鼓励大家乘胜前进,坚持下去
取得劳动、身体、思想三丰收
中午会餐时,他又边吃边谈,不停地
给大家碗里夹好吃的菜,说:“多吃点
你们在社员家里吃不到”
……

放眼世界
无数历史事实
昭示我们:群众最可敬
他们有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只要我们,把群众放在
心中最高位置,时刻关心
他们的安危冷暖,群众也会把我们
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只要我们把群众,当成最亲的人
为他们解难事,办实事
群众也会把我们,当成
最亲的人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4  中网 (zw78.com)  ICP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