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 > 高中教育 > 详细内容
四种类型问题学生的特征各不相同
发布时间:2012/12/22  阅读次数:275  字体大小: 【】 【】【
           由于认识和研究的角度不同,因此,对问题学生类型的划分的结果也不同。

         (一)从问题特征的角度进行划分                    

           赫伯特·奎伊(Herbert   Quay)对55项因素分析研究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7个行为维度,每个维度聚合了一些相关特征。这些问题归结起来是两大类:

             1、情绪问题。表现为恐惧和害怕、抑郁、社会性抑制等。

             2、行为障碍。表现为攻击行为、破坏行为、不负责任、不服从、恶劣的人际关系等。

             由此,问题学生被划分为行为障碍类和情绪问题类。

           (二)从问题所在领域的角度

             从问题所在领域的角度进行划分,可将问题学生分为以下四类:                  

             1、学习困难型。那些学习成绩一直较差的学生,属于这种类型。

             2、纪律松散型。这类学生在问题学生中所占比例较大。他们智力正常,有的甚至还特别聪明,但学习动机不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控能力较差,对自己要求不严,纪律松弛。                                  

             3、品行不端型。这类学生养成了强横霸道、好逸恶劳等恶习,在校内常常滋事生非、欺凌他人,不服管教。这类学生在问题学生中所占比例很小,但转化难度最大。

             4、全面后进型。这类学生在问题学生中所占比例极小。他们品行方面、纪律方面、学习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教育转化,往往会对个体的健康发展产生恶劣的影响。

        (三)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角度

            刘以林等人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角度将问题学生分为七类:

           品优、学优、智劣型;

           品优、学劣、智优型;

           品劣、学优、智优型;

           品优、学劣、智劣型;

           品劣、学优、智劣型;

           品劣、学劣、智优型;

           品劣、学劣、智劣型。

          (四)从产生问题行为的内部动因的角度

             我国心理学家左其沛等对520余例问题学生进行了比较完整的分析,从产生问题行为的内部动因的角度,将问题学生分为过失型、品德不良型、攻击型和压抑型等四个基本类型。四种类型问题学生的特征各不相同,但他们也有一些共同点:

             一是是非观念模糊,这类学生常犯错误的原因是道德无知、是非不清;

             二是缺乏强烈的求知欲,学习能力较低,学习成绩较差;

             三是自尊、自傲、自卑、自弃交织在一起;

             四是意志薄弱。

             综合上述观点,我们认为问题学生可分为三大类:学习问题类、行为问题类和心理问题类。学习问题类的学生常见的问题有:厌学、经常不完成作业、注意力不集中、偏科、马虎、学习成绩较差等;行为问题类学生常见的问题有:多动症、攻击性行为、贪小便宜、经常性迟到、顶撞老师、随意说谎、离家出走、抽烟喝酒等;心理问题类学生常见问题有:早恋、迷恋网络、自残、暴力倾向、孤独、不合群、自卑、耐挫性差、考试焦虑等。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5  中网 (zw78.com)  ICP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