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 > 小学教育 > 详细内容
教育孩子该“争”还是该“让”
发布时间:2012/12/21  阅读次数:189  字体大小: 【】 【】【

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也面临着新的难题和疑惑。不少家长认为,教导孩子克己让人的观念已不适合下一代,会影响孩子在竞争社会中的生存。但是如果我们教育孩子不能吃亏、凡事占“上风”,他成年后会怎样对待这个世界?这样的人对社会是不是也是一种危害?

故事回放

之一:几个孩子正在儿童乐园里玩耍,明明和飞飞因为都想骑木鸭子而争抢了起来,飞飞使劲地推了小明一把,小明一屁股坐在地上,呜呜地哭着跑到妈妈身边,妈妈一看又气又急,“傻孩子,别人打你你怎么不还手啊?如果有人打你,你一定要打他,而且比他打你还要狠还要重,这样他才会记住,以后才不敢再欺负你,不能让着他。”

之二:六年级一班的圆圆,从一年级起就是优秀班干部、“三好生”,在各种光环笼罩下,她越来越要强,她对她的同学说:“我就是要拿第一!不管你们怎么说,我就是要成为最突出的。”六年级时,学校要推荐一名同学参加区少先队代表大会,这次一位同样优秀的同学小明胜出。一向争先的圆圆这下可受不了了,她的情绪一落千丈,回家也不说话,连饭也不吃了,学习成绩直线滑落。圆圆妈妈后悔地说:“真不应该培养圆圆这种过于好强的性格,特别是‘输不起’的心理,看来教育孩子学会竞争、懂得竞争确实是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竞争时代“谦让”已落伍?

正方观点:谦让、礼让,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历史上一直是被传承、延续的。对孩子进行谦让教育什么时候都不过时,因为谦让是“高风亮节”的体验,是“大赢家”的风范。

毕家妈妈(专栏作家):西方人有个说法,硬币有两面,一面正一面反,中间的地方叫做妥协。如果没有中间的“妥协”,就没有硬币,更谈不上价值。一个有往后退一步胸怀和风度的孩子,他的人生可能更宽广。更重要的是,一个过分好强、一点都不肯谦让的孩子,也许一时会占便宜,但时间长了,很难有朋友,这可能会阻碍他的长远发展。

晏红(教师):如果说竞争培养孩子的“才气”,那么谦让就是培养孩子的“人气”。一个没有“人气”的孩子必然面临孤家寡人的境地,甚至有怀才不遇的悲哀。谦让实际上是在明辨是非的前提下,能让人时且让人,能容人处且容人,既善待自己也善待他人,是一个人心地善良、胸怀宽广、大度豁达的反映,可以使孩子在宽松的人际氛围中积蓄潜能。

反方观点: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急切要考虑的是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不要输给别人,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而不是一味地教育孩子谦让,竞争才是适应时代潮流的。

网友“时代之风”:没有原则的谦让是一种懦弱。在竞争面前的谦让是一种逃避,在危险面前的谦让是一种退缩,一味地强调谦让行为而不辨别谦让的原因是一种不明智的行为。诚然,谦让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但是时代已经变迁。今天的孩子,面对的是残酷的竞争。如果孩子始终谦让别人,他永远是得到最小那个梨的人,对孩子公平吗?

沈奋先(机关干部):竞争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哪怕只想作一个纯出卖劳动力的人,当他站在体力劳动市场中时,会看到一个雇主引发几十个劳动力围着求活干的情景,其“录取率”常常比考大学还要低。所以我认为既然竞争无处不在,无法逃避,就只能鼓励孩子争胜好强、争先恐后。

教育孩子竞争,利大还是弊大?

正方观点:有无竞争意识关系到孩子是否能适应未来社会要求的问题,家长必须重视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呵护他们积极进取的精神,让他们从小就成为一个强者。

程川(企业职工):在激烈的竞争面前,比如面对有限的岗位,当几个人竞争的时候,如果仍然像孔融当年那样,把岗位让给他人,自己再去另外的地方寻找,那恐怕永远只会处在岗位的寻找之中,于己于人都是一种迂腐的行为。相反,如果勇敢面对,凭自己的真才实学,在激烈的竞争中,击败了对手,顺利地拿到了“入场券”,才是我们今天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

余劲红(班主任):美国某成功人士这样描述他童年时分苹果的故事。一天,父母拿来两个苹果给他们兄弟两人,两人都想要又红又大的那一个,于是父母给他们布置了打扫房间的任务,谁做得好就给谁,最终他获得了他想要的苹果。有些孩子需要竞争的刺激,才能把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反方观点:过早培养孩子排他性的竞争,会降低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常言道“刚而易折”、“输不起”。过多地强调孩子的竞争意识,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降低孩子的能力。

小巫(知名博主):如果家长过多鼓励孩子参与竞争,并且要求他必须赢,孩子就会觉得他必须事事第一,只有做到“最好”,家人才接纳他、爱他,于是他拼命地去争、去赛。但是这样竞争的结果,却造成了孩子不能接受自我和感受快乐。曾有不止一名中学生对我说,他应该能考上一所不错的重点大学,但一想到他的同学中,有人能考上更好的名牌大学,他就快乐不起来。

武志红(心理咨询师):家长与老师们热衷的“竞争教育”认为:要么孩子在巨大压力下成为卓越人才,要么孩子终日无所事事而成为庸才。其实这是个伪命题,因为成功的内涵是进行努力、享受努力,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丰富经验并增强自信。家庭教育应当鼓励孩子战胜自己,为提升自我而努力,而不是把成功定位在挫败他人上。这种看似“不与人争”的教育,却能够解放能力,最终成就真正的优秀者。

专家支招:孩子应学会在适度谦让和正当竞争中适应社会

虞信钦(教育观察家):不应过早将成人社会的竞争压力传递到孩子稚嫩的肩上。孩子所需要了解的不是所谓“险恶世界的真相”,少年儿童时期正是一个人建立安全感的时候,如果教给他一套怀疑一切,斤斤计较的观念,无疑是将成人社会复杂的竞争观强加到孩子身上,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负担。

吴秀英(十佳师德标兵):有的孩子以为竞争就是不择手段地战胜对方,“置人于死地而后快。”家长应该消除孩子在竞争中的嫉妒心理,教导孩子不能以打击对方等不正当的方式,而是要用真本领以公平、公正的方式与对方竞争。

在学校里以班、组为单位的智力竞赛、体育比赛等,是一种集体竞争行动,要求每个人既要发挥最大的潜能,又要互相合作协调,孩子从中可学到许多竞争的方式方法,家长应鼓励孩子参与集体竞赛,让孩子们在比赛中学会竞争与合作。

在充满激烈竞争的今天,谦让与竞争实际上并不对立,如果家长仔细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或是观察周围的世界,就会发现其实每个人的成功都是建立在与他人的谦让和合作之上的,是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努力,促进了双方的发展。形成共赢。一个想要打败所有对手的竞争者,最后也会被自己打败,现代社会不仅需要竞争,更需要谦让和合作。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4  中网 (zw78.com)  ICP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