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红色纪实 > 我是农民的儿子 > 详细内容
第十三章: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
发布时间:2024/9/7  阅读次数:8  字体大小: 【】 【】【

(一)

这是一个特殊的战场
兵不刃血
瓦解敌军
不战而屈人之兵

从两当兵变到主政西北局
习仲勋在短暂而漫长的十五年间
经历了生与死,灵与肉
信仰与磨难的博弈,以及淬火
从一个懵懂的农村娃
锻造成一位坚定的革命者
群众和一切进步力量
成为他“炉火纯青”的“那盆水”
成为他战胜黑暗和邪恶的法宝

解放战争时期
面对复杂而瞬息万变的时局
习仲勋知微见著
以人为本
完美演绎毛泽东的军事思想
让西北地区的统战工作
波澜不起
却又惊艳当局
硝烟之外,又开辟了
一个新的战场
三年间,国民党顽军
起义投诚部队
远远超过战场杀敌总数
为建立新中国
立下了不朽功勋

(二)

日本投降后
中国面临两个前途,两种
命运的决战
中共西北局和习仲勋审时度势
立足西北
胸怀全局
及时策反了国民党新编第十一旅
旅长曹又参率领两千多官兵
在陕北安边揭竿而起
成为抗战胜利后,陕北国民党军队中
最早反蒋爱国的一次较大规模起义
震动全国
对蓄谋内战的蒋介石
当头一棒
在延安的窑洞前,毛泽东
握住曹又参的手,连说:“好,好
你来了好,我们欢迎!
你们是火车头”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时间,反对蒋介石的爱国热潮
像秋风扫落叶一样
席卷西北大地
革命力量
宛如破土的竹笋
遍地开花,势不可挡
沉重的打击了蒋胡集团的
嚣张气焰
——横山起义
拔掉了国民党盘踞陕甘宁边区
北线的一颗“虎牙”
拓展了保卫延安的回旋余地
……
解放战争期间
仅陕西境内,国民党军队就发动了
四十五次兵变,投诚
官兵六万多人
同时,西北局还策应了孔从洲
在河南巩县的起义
照顾陕西、甘肃籍官兵家属
拥军优属,风生水起

三大战役前夕
毛泽东致电彭德怀、贺龙和习仲勋
西北敌军分三路退却
我军“除用战斗方式解决外,尚须
兼取政治方式去解决”
形势处于优势,也是“利多害少”
为此,习仲勋
如获至宝,尽情发挥
在军事打击敌顽的同时
派出大批人员
深入四十九个国民党部队,策反了
五万八千多人
起义投诚
——岷县五千官兵通电起义
加入人民解放军行列
——黄正清解散了国民党拉卜楞
保安司令部,组织两万多僧俗
夹道欢迎解放军,夏河县
和平解放
——酒泉起义
四九年九月,驻酒泉三万五千名
国民党部队通电起义
彭德怀复电:坚持进步
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
——武都起义
四九年初,国民党一一九师
宣布起义。武都
和平解放

同时,在宁夏
习仲勋依然忠实践行毛泽东
军事思想,不拘一格
政治解决敌我之间的武装斗争
或兵临城下
或以强大的政治感召力
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三)

兰州战役后
马步芳两万多残余部队,逃回青海
遵照毛泽东指令,中共西北局和习仲勋
“动员一切力量,消灭残余股匪
收容散兵,巩固阵地”
站稳了脚跟,截止一九五二年七月
先后仅有六千多人投降
或者投诚,对此
习仲勋心急如焚,如卧针毯
大批的匪特,造谣惑众
使祖国西北广袤的美丽草原
依然处在风雨飘摇的时代
藏族同袍的眼睛
被邪恶蒙蔽
新中国的阳光雨露
普照不到那片美丽的草原

在国民党特务的裹胁
挑唆下,第十二代千户项谦
公开与人民政府为敌
组织反革命武装
发动叛乱
侵扰乡邻,甚至
袭击解放军
对此,习仲勋提出一切工作
均要在民族团结之上
稳步慎重,不断说服,耐心
等待昂拉千户幡然醒悟
然而,这些人
执迷不悟,倒行逆施
激起了人民群众的仇恨
这时,有人主张
采取军事手段,以绝后患
习仲勋电告青海省委
“决不能打,万万不可擅自
兴兵,等到政治瓦解
无效后,才能考虑军事进剿”
习仲勋反复强调:“必须坚持
在充分军事准备的基础上,以政治争取
为主的方针,力争和平解决
对于项谦,必须采取反复争取
特别宽大政策”
从西北局到青海省委
从党内到党外
从佛教大师到部落头人
从民间到寺院活佛
先后有五十多人,深入虎穴
亲赴昂拉,十七次与千户项谦谈判
为此,他力排众议,几擒几纵
终于,这位世袭千户
被党的民族统战政策感召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从南乎加该
森林,回归辽阔的草原
回归人民的怀抱
此后,再也没有背叛自己的祖国

习仲勋眼光敏锐,最早关注
新疆和西藏问题。提出:“争取
各民族上层人士,争取宗教方面人士
然后去发动,不可颠倒过来”
这个新思路,恍如
在混沌的暗夜
让我们看到了一条穿越
群山云海的通道
一条稳定西北,开发西北的
金光大道
事后,毛泽东说“仲勋,诸葛亮七擒孟获
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四)

新疆是个好地方
美丽辽阔的草原啊
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宝藏
从沙漠到盆地
从天山到湖泊
你有说不完的故事
你有道不尽的传奇

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
你经历了太多的沧桑,太多的苦难
经历了黑暗的统治
也经历了战乱的涂炭
只有经历了苦难的民族
才能体会到新政权的温暖

新疆,和平解放
天亮了
天蓝了
牧民的歌声高亢了
草原青翠
湖泊碧绿
牛羊儿撒欢了
全疆的人民,弹冠相庆
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然而,不甘失败的蒋介石
蓄意制造混乱
委任状子,满天飞
新疆巨匪乌斯满到处煽风点火
纠集惯匪和散兵游勇
胁迫两万对牧民,发动武装叛乱
一时间,天山南北
匪帮横行,造谣污蔑
攻击我党的民族政策,制造分裂
土改中,“左”的错误政策
被叛乱分子渲染夸大
原本复杂的民族问题
变得扑朔迷离
原本清澈的蓝天,被浓烈地
阴霾所笼罩
圣土之上的各族人民
惶惶不可终日
方兴未艾的土地改革
也被迫终止
对此,彭德怀和习仲勋致电新疆
区别对待,尽量争取
灵活运用统战政策
挽救被诱骗和裹胁的群众

五二年七月,奉毛泽东命令
习仲勋亲赴新疆
解决民族纠纷
一踏上那片神奇的土地
像当年第一次来到陇东一样
习仲勋就像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
内心荡漾着浓浓的乡情
他入乡随俗,了解民情
他不急不躁,虚心请教
把党的民族统战政策
化作一缕缕和风
吹散了牧民心头的疑虑
吹散了天空的阴霾
从此,使各民族重归于好
和睦如初
在那片广袤的土地上
共同创造
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五)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
统战工作
被“左”的错误
凝固成一片
长满荆棘的荒漠
统战部门,被诬为“修正主义路线”
民主党派,被打成“资产阶级政党”
知识分子,成了“臭老九”
民族问题,成了“阶级问题”
宗教场所遭破坏,僧侣被迫还俗
成千上万的统战对象
像一群迷失的大雁
遍野哀鸿,归途迷茫
宪法,成了一些人手中的抹布
被随意揉搓、践踏

十一届三中全会
恰似一记响亮的霹雳
划破阴沉的夜幕
让每一个人
都看到了久违的光明
也许是压抑太久的缘故
也许是渴望太久的缘故
人们心中郁积的块垒
犹如雪崩一般
轰然倒塌
一切都在春天的惠风里
步入了正轨
获得了新生

刚刚走出囹圄
恢复工作的习仲勋
来不及洗涤衣衫上的污垢
来不及安抚支离破碎的家庭
来不及疗治心灵的创伤
就匆匆踏上了拨乱反正的征途
他没有时间
也没有心思,也许压根
就没有去想
——拨乱反正
并不轻松
其中的酸甜苦辣,得失荣辱
只有经历了苦难的磨砺
才能体会到个中的滋味
此刻,作为中央落实政策领导小组
召集人,习仲勋
比谁的心情都急切
他要快马加鞭,贯彻中央部署
广泛了解落实情况
不遗漏一个人,发现一个
督促解决一个,不落实好政策
就不罢手……
为此,要求全党干部
纠正只摆困难,不解决问题思想
迅速解决比较容易解决
又不需要花多少钱的问题
坚持一般号召
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以点带面
融化残冰
让党的阳光和雨露
温暖每一个
渴望在祖国的蓝天下
歌唱的候鸟

同时,习仲勋还十分重视
民族工作中的拨乱反正
着力解决民族地区历史遗留问题
把少数民族的进步和发展
时刻铭记心间
不让共和国的任何一块土地荒芜
不让共和国的任何一个民族掉队
手拉手,心连心
走共同富裕之路

宗教问题无小事
从全国到地方
从大会到小会
从作风到方法
习仲勋始终坚持党的政策
时刻警惕“左”的思想
和右的倾向
采取“特别谨慎”和“周密
严谨”的态度,但决不
放任自流
他善于穿越迷雾
甄别伪善
抓主流,抓主要矛盾
看准的事情,不遗余力
——对典型案件
他亲自抓,始终抱一颗同情心
以宽阔的胸怀
花费很大的力气
一抓到底,在短时间内
使国家的统战工作,实现了
由“改造”到“服务”的转变
恢复了“全党办统战”传统
倡导“五湖四海”理念
敞开心扉,以诚相待,办实事
不以一事而废人
凡事不能简单化,循循善诱
深入实际,“不要走热门,多走冷门”
少提口号,多做实事,少说多做
既不能“左”,更不能
有一点“官气”……

历经了战火的洗礼
和心灵的磨难
习仲勋感慨万千,时常告诫
身边人:“党内一种声音,一个腔调
太厉害,要改。共产党员
盛气凌人,总觉得高人一等
要不得”
要善于与党外朋友
共事,交朋友
这是一种天籁之音
一种醒世之语
就这样,沧桑与阅历
一起为我们塑造了一个
饱满真实,可亲可敬
革命家的博大襟怀
这是党之幸,民之幸,国之幸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4  中网 (zw78.com)  ICP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