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红色纪实 > 我是农民的儿子 > 详细内容
第十六章:杀出一条血路
发布时间:2024/9/7  阅读次数:6  字体大小: 【】 【】【

(一)

一九七八年四月五日
对大多数人而言
是一个普通的日子
而对刚刚走出监狱,恢复党籍
仅一个月的习仲勋来说
无异于一次新生
——中央委派他
到广东,“把守南大门”

从陕北高原到南粤大地
从历史深处到风口浪尖
习仲勋的人生命运
由此发生了一个大转折

真正的勇士
是不需要准备的
习仲勋以一个战士的姿态
肩负着党中央的重托
从北国,来到了南海之滨
开始了他人生
又一个新的征程

抵达广东的第二天
习仲勋就在广东四次党代会上
发表了一番振奋人心的演讲
面对五千万广东父老
六十五岁的习仲勋
以西北汉子特有的淳朴
道出了他的心情,“十六年
耽误了十六年,我要把损失的时间
夺回来。要把广东当作
我的第二故乡
兢兢业业,只争朝夕
愿和大家一起,为党为人民
多做一些工作”
一个直白的亮相
一番肺腑之言
把习仲勋与广东连在了一起

没有人比这位“老革命”
心里更明白
广东,乃至中国
所面临的现实
让人有多么的难堪
有多么的严峻
——我们诅咒资本主义国家
与赞颂的社会主义中国
生产力水平出现的巨大反差
让每一个共产党人
都引起了深切的思考
此刻的习仲勋
早已忘记了自己的年龄
他像一只逃离樊笼
重归大自然的猎豹
来不及洗涤身上的征尘
没时间疗治“磨难”的伤疤
习仲勋推开“文山会海”
踏上了“东三区”的考察之行
像一个人乡村的“锅炉匠”
他要找到贫穷的“症结”
然后才好“开方子”抓药

这一年,从七月
到八月。习仲勋轻车简行
顶着烈日,爬山越岭
从宝安到惠阳
从汕头到海丰
深入田间、车间、猪场和炼钢炉
头戴草帽,挽起裤腿
利用一切机会
接触农民、工人、干部和知识分子
广泛开展社会调查。听取了
各级干部的情况汇报
从平原到山区
从养殖到种植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攀谈
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
当他听说揭阳县华清大队,把两万亩
山地落实了责任制
满意地说:“你们辛苦了
要继续好好干,不折不扣地落实
全会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
新农村左贡献”

农民出身的习仲勋
对农业有着天然的敏感
三十年前,就十分重视苏区
农业经济的习仲勋
眼下最关心的还是农民的温饱
林彪、“四人帮”一伙
把很多问题搞乱了
尤其的极“左”思想的干扰
农民养鸡鸭不能成群
搞什么“割尾巴”、“铲土壤”
把农村弄得很贫穷
在普宁县,当他看到三个人
拉一张犁耕地的场景时
深深地被刺痛了
——这怎么得了
解放二九年了,还是刀耕火种
时代的耕作水平!
现在企业讲“转亏增盈”
“亏”都转到农民头上了
……
在宝安,听了县领导
吸收外资搞加工,以及小额
贸易汇报后
习仲勋立即鼓励说:“说办就办
不要等”。只要能把生产
搞上去,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不要先去反他什么主义
他们是资本主义,有好的地方
我们也要学

考察结束后
习仲勋概括了八个字:“形势
很好,问题不少”
七个月后,他在中央工作会议上
提出希望中央能给广东
更大的支持,多给地方处理问题
机动余地。允许广东吸收
港澳华侨资金……
随后,中共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对于身经百战的习仲勋来说
也是一个全新的战场
三中全会,像一剂猛药
坚定了他的想法
他的步伐迈得更大
更坚定了

(二)

回到南海之滨
习仲勋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他以一个政治家的敏锐
到处给贯彻党的三中全会呐喊
同时,也在不断沸腾着
自己已不再年轻的血液

很快,广东省委
形成共识:“利用毗邻港澳
有利条件,利用外资
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搞补偿贸易
搞加工装备,搞合作经营
要坚决搞,大胆搞,放手搞
加快工农业生产发展”
澄清思想,统一认识,团结干群
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
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去
很快,省委领导
分头深入各地调查研究
寻找广东突围之路
临行前
习仲勋对大家说:“有了三中全会
精神,广东这么好的条件
再不上去,作为一个
党员,心里也会不安的”
很快,广东省委
形成了一个大胆地思路
——改革开放
广东先走一步……

四个月后
习仲勋带着想法,再度赴京
出席中央工作会议
期间,习仲勋几次发言
可谓石破天惊,一语惊人
恰似一枚核弹
在地心爆炸,被震撼的
不仅仅是人心
——不仅经济体制,整个
行政体制上也要考虑改革
中国这么大,各省有各省的特点
有些事应该根据各省特点来搞
这也符合毛主席讲的
大权独揽,小权分散原则
——希望中央给一点权
让广东先走一步,放手干
华国锋惊讶地问:“广东要什么权?”
习仲勋说:“广东作为一个省,等于人家
一个或几个国家,但现在
省的地方机动权力太小,中央统得过死
不利于国民经济发展
全国统一领导下,放手一点
搞活一点。这样做,对地方有利
对国家有利”
在随后的召集人汇报会上
习仲勋再次发声:“我们省委
讨论过,这次来开会
希望中央给点权,让广东
利用有利条件先走一步”
邓小平插话道:“广东、福建实行
特殊政策,利用外资和技术
不会变成资本主义”
华国锋说:“要放给权,明确提出来”
习仲勋说:广东打算仿效外国
加工区的形式。在毗邻
港澳的深圳、珠海和汕头,划出一块
地方,单独进行管理……初步
定名为“贸易合作区”
邓小平深思熟虑的说:“还是叫特区好
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做特区
陕甘宁开始就叫特区嘛!”
谈到配套资金时
小平同志说:“中央没有钱,可以
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
杀出一条血路来”

参会的中央政治局领导
给予热烈的掌声
这黄钟大吕般的声音
穿越云层
像一只矫健的云雀
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唤醒了每一寸土地
更给习仲勋点燃的开放火篝
添加了一大把柴禾
二十年后,习仲勋回忆起
当时的情景,依然
惊喜交集,感慨万千:
小平同志的想法,与广东的
干部群众不谋而合
并且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大约九十天后
中央以文件的形式
批准了广东先走一步的设想
一只沉睡的雄狮,就这样
在一九七九年的春天
觉醒了……
从此,珠江江畔
风云激荡
风雨兼程
悄然崛起了一座现代城堡
这座叫深圳的城市
与六百年前的大鹏所城
一脉相连,遥相呼应
不同的是,深圳
高擎的是一面经济大纛
而大鹏所城
曾经沸腾是一腔爱国热血
如今,这座历经风雨,仍巍然屹立于
南海之滨的军事遗址
默默地注视着深圳,乃至广东
沿海的每一个日出

(三)

这是一个梦魇的日子
这是一个让所有人
始料不及的事情。这一天
广东有近十万群众
在长达六公里的边防海岸线
像数十条凶猛的洪流
扑向边界线
昔日警备森严的边境
顷刻间,被非法越境的人流
吞噬了——
仓皇中,离乡背井的农民
拖儿带女,一脸泪光
步履踉跄地越过边界线
任凭千呼万唤,也不肯回头

悲剧,悲剧就这样
轰然发生
第二天,红彤彤的海面上
漂浮起数百具尸体
喧闹的边境
突然间,变得万籁俱寂

尽管政府连续发出
四道“禁止令”,调遣了
一千多名干警
昼夜巡逻,设卡拦截
可是,在不到两年时间里
一个叫万丰的村庄
乘船,或泅海逃到香港的村民
就有一千二百多人
全村百分之五十以上的
劳动力流失……
一九七九年上半年,广东
偷渡外逃人数
突破了十一万人

习仲勋接报后
立即赶到了深圳
此刻,越境大潮
已经平息。但仍有
零散人员
在外逃香港
习仲勋问:能不能把人留住?
公社书记答:不行,留不住
海岸线太长。香港与宝安
这边的生活相差悬殊
——习仲勋何尝不知道呢
宝安农民一天的工分值七毛钱
香港农民一天的收入六七十港币
同是农民
收入却天壤之别
这一刻,习仲勋意识到
偷渡,是堵不住的
关口再多
不发展生产力
不改善人民生活
农民看不到社会主义制度的
优越性,边境就安定不了
为此,习仲勋高屋建瓴
要求各级齐心合力,杜绝大批人
集体外逃,同时
抓好农业生产

外逃风终于刹住了
习仲勋更坚定了加速特区建设
改善人民生活的决心
他当时就鼓励宝安
沙头角的干部:解放思想
让香港的资本家
投资开采沙石出口,收入
两家分成。吸收外资
搞加工业。同时尽快恢复
边境小额贸易……只要能增加
农民收入,就大胆的干!

一天,习仲勋收到一封
特殊的信。一位市民给他寄来了
一张无法兑换的鱼票
捧着这张面值五毛钱的鱼票
习仲勋仿佛嗅到了一缕
淡淡的鱼腥味
是啊,多年来
广东居民被四十多种
限量供应的票证
剥夺了生活飞乐趣
——广东省委研究决定
经济体制改革
以价格改革和搞活城乡
流通为突破口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全国第一家行栏货栈
广州河鲜货栈
在珠江之滨飞广州开业
……

为了“总设计师”的嘱托
为了给改革开放“杀出一条血路”
为了改善人民生活
习仲勋选择了“冲锋”
就像当年指挥爷台山反击战一样
这位来自大西北的骨气汉子
殚精竭虑
不负众望
熬白了头发而初衷不改
用一个政治家的胸怀和气魄
在南粤大地,镌刻了
一部现代版的“精卫填海”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4  中网 (zw78.com)  ICP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