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 > 高中教育 > 详细内容
孩子失意时,家长要理性“陪伴”
发布时间:2013/1/8  阅读次数:246  字体大小: 【】 【】【
         “老师,我担心孩子有网瘾。前两天我把他网络断了,他回家就用冷水冲凉,衣服也不脱,孩子会不会心理有问题啊?”乐乐妈妈着急地说。乐乐这学期刚转到某重点中学高二读书。快期中考试的时候,妈妈发现乐乐不对劲了,星期天上午请假半天在家玩电脑,晚上回来继续玩电脑,一句话不吭。妈妈担心乐乐学习压力大,想劝劝乐乐,可是乐乐就好像耳边风一样,听过即忘。看到乐乐连续两天上网,妈妈担心孩子会沉迷于网络,于是找个借口将网络断了,将主机搬走了。乐乐除了不高兴,也没顶嘴。搬走了主机,却没能搬走妈妈的担心,相反妈妈开始有了更多的担忧,担心孩子会不会有意见不讲,担心孩子会不会去外面上网,担心孩子上学是不是一心一意。期中考试期间,乐乐和妈妈说想请假不参加考试,妈妈没同意,想方设法将乐乐支去考试了。晚上回来,乐乐直奔浴室拿起淋头就往身上喷,浑身湿透才出来。连续两天如此,妈妈担心乐乐会不会有心理问题。

             指导:

             周爱珍(“陶老师热线”辅导老师)

             大部分高中生生活中充满了失意和挫折:学习成绩停滞不前,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同,被超额的学习任务弄得灰头土脸,自己欣赏的异性不欣赏自己等等。这些挫折经常让高中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开始反省自己,不断调整直至超越自己。但是一些学生被这些挫折击倒,不是怀疑自己,而是认定自己能力不够,严重的时候甚至放弃积极努力。痛苦的时候不少高中生会选择一些方式来暂时遗忘痛苦或者隔离这些痛苦,他们会使用一些从影视文学作品或者生活中看到的方式来缓解痛苦,比如上网、冲冷水澡、喝酒、抽烟等,而顾不上这些方式是否合适。

             当高中生的痛苦被家长感知到后,家长会担忧、焦虑,开始关注,更会被孩子的表达方式吓到,他们用大人的思维来判断事情的对与错,正常与否。当他们意识到不正常的时候焦虑就会上升,家长的目光会从孩子的痛苦情绪转向过激的方式。

             这个时候家长要保持理性观望和陪伴,关注并理解孩子的痛苦,保证孩子的过激方式不伤害自己,避免孩子沉迷于一些过激方式,比如,即使感冒生病了仍然每天回家都是一盆冷水,这就需要沟通或者需要求助于心理咨询老师。如果过度,需要干预,如果只是偶尔,看着就好。实在担忧,从自己的角度表达一下感受“我看到你这样,我也很痛苦,如果需要,我会尽我所能帮助你。”但是不要指挥孩子做东或做西,不要告诉孩子一定要怎样解决。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4  中网 (zw78.com)  ICP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