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 > 小学教育 > 详细内容
父母应懂些儿童心理学
发布时间:2012/12/16  阅读次数:230  字体大小: 【】 【】【

       父母应懂些儿童心理学

       有个小学生曾悄悄对我说:“我爸和我妈不研究我的‘心理’,我倒在‘研究’他们的‘心理’呢!”接着,他告诉我:什么情况下可以向父母要钱;什么时候可以让父母去买平时不肯买的东西;找什么机会可以拿出不好的成绩单给父母看而不招致指责等等。这些都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同父母交往时得出的,也是平时观察父母心理活动变化规律的结果,从而使他能想方设法去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个孩子的话应引起家长的警觉:在孩子研究您的心理时,您是否研究了解过自己孩子的心理发展状况呢?
  明智的父母,不应该只是注意孩子在长身体,同时,还应注意孩子在长见识。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想像能力,感知、模仿能力,情感控制能力等等,都在随着年龄增长而日臻完善,尤其是在调节、控制自身行为的能力方面不断得到加强,使得他们已经有能力设法掩盖自己的动机和行为。
  由于儿童心理活动的特点具有感染性和暗示性,因此,他们的言语和行为时刻受着外界的影响,特别是父母的言行更能使他们受到强烈的暗示和启发,从而塑造着他们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感染性:儿童通过与父母平时的情绪交往和感情交流,逐步懂得在不同情绪和感情状态下与父母相处的方法。例如:父母高兴的时候,可以撒娇或要挟;还可以要钱,要物,等等。
  暗示性:这是通过相互主动施加影响,来迫使对方接受自己意见的一种心理活动。由于有些父母不懂得儿童行为有这样一种心理特点,结果反而常常被儿童行为影响和利用,甚至被孩子牵着鼻子走。如孩子偏食,家长竟无力纠正;孩子一吵闹,父母就依从等。
  自然,这并不是说孩子们真的已经懂得父母的“心理学”,然而,不少孩子正在利用家长的“心理”状态来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却又是不容质疑的事实。只要留意一下,就会发现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甚至有些父母还误以为这是自己的孩子聪明呢。例如,为什么很多孩子在幼儿园的好习惯一到家就没有了呢?为什么有的在家里懒、贪、馋的孩子,一到学校却变成另一个样子?这些无非是儿童掌握和利用了父母的心理弱点罢了。
  值得深思的是:现在很多父母还没有意识到孩子在观察分析自己的心理活动,同时,又常常忽视体察子女的心理活动规律和特点,于是,无形中在同孩子的心理活动争夺战中打了败仗、当了俘虏,从而丧失了教育子女的主动权。因此,做父母的实在应该学点儿童心理学,注意体察一下儿童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以使教育子女的工作更加主动、有效和得体,这对消除和减少两代人的心理隔阂,也是很有裨益的。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4  中网 (zw78.com)  ICP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