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专栏 > 音乐常识 > 详细内容
世界音乐文化13:台湾原住民音乐
发布时间:2015/11/3  阅读次数:179  字体大小: 【】 【】【

  前言

  台湾原住民起源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发现,远在两、三万年前,台湾岛上就有人类在此生息,台南「左镇人」的化石出土大约是两万多年前的人骨化石,与台东的「长滨文化」同属于旧石器晚期的遗址,于是我们可以这样说,早在台湾被荷兰人与西班牙人发现的几万年之前,这个岛上就已经有人居住了。

  事实上,台湾原住民的种族非常复杂,如果要究其来源的确是一大难题,日本学者鹿野忠雄就认为如果从台湾原住民的建筑物、衣服、农产、运输工具等等文化要素看来,台湾原住民的物质文化,一般而论是与大陆地区相联结的,于是有所谓的「西来说」。

  原住民的起源─南岛民族

  原住民中的纹身缺齿、口琴、老人政治、猎首、鸟占、室内葬等等的文化表现,都与印度尼西亚的古文明特质类似,因此推测台湾的原住民应该属南岛文化AustronesianCultures,也就是与所谓的「南岛民族」。南岛民族所居住的范围,可以说是今日世界各民族当中分布最广的一支,东起美洲的复活岛,西到非洲东岸的马达加斯加岛,北到台湾,南到纽西兰;除了台湾之外,菲律宾、婆罗洲、印尼马来西亚、中南半岛以及太平洋和印度洋整个区域都是南岛居民所居住的地区,近几十年来,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根据长时间的研究显示,台湾原住民在「南岛民族」的扩大迁徙过程和分布中,具有关键性的地位,甚至是「起源」或「台湾是南岛语族的原乡」论说。1985年语言学者-白乐思发表的文章中,提出台湾是南岛语族的起源地。1991年澳洲考古学家-贝尔伍德也采取相同的看法,他推论南岛语族距今五千年前,分七个阶段从台湾向南向东向西扩散。

  由于语言学家做过广泛「语言统计年代学」后,发现台湾原住民所说的南岛语含有非常多古老的语言要素,即还保有南岛语的古音,(现在还能辨认20几种不同的语音),在世界上其他地方都找不到,而台湾是全世界南岛语族成员最密集的地方,除了台湾现称十族原住民外,加上还有较早汉化的平埔族共计有19族,由此推论居住在台湾已有数千年的南岛民族(原住民),很有可能是南岛民族的老家,目前大多数的学者认为台湾原住民是南岛民族中,最具冒险犯难精神。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家相信台湾是南岛民族的发源地之一,事实上,台湾高山民族里面,有好几族本身一直都没有跟海洋有任何关系,而且他们主要的原始分布地都在海拔一、两千公尺以上,说明了他们基本上一直居住在高山。所以说,高山民族本身可能很早以前就源生在台湾。不过不论是哪一种说法,原住民们早在五、六千年前就已经居住在台湾这片土地上,是一件无庸置疑的事实。台湾的原住民大致区分为居住在高山地区的高山族和平原地区的平埔族,在时间的推移上,大约是在迄今六千年前到两千年前间就已经居住在台湾,由此可见时代之久远,但是正因为在时间上已不可考,现在流传下来的资料又不足以佐证任何历史片段,所以原住民一开始就选择居住在高山这样不便于人居的地区,还是原本也住在肥沃的平原,享受地利上的便利,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了。

  原住民在台湾岛上的族群种类

  根据台湾古书记载:「台湾的土番分为生番与熟番两种,住在深山,未曾受过教化者,叫做生番,杂居于平地,奉行王法的,叫做熟番。」当时一般人,将平埔族称为「熟番」,高山族则称为「生番」。事实上,不管是高山族或是平埔族,他们并非都只是单一的种族,各族之间的发源、语言、文化、生活习惯往往有着很大差异,属于各个不同的族群。

  台湾原住民音乐采集

  从民国十一年至三十四年,这段时间采集原住民民谣较为投入者,分别有张福兴、田边尚雄和黑泽隆朝。台湾光复以后,也有一些人片断的搜集原住民音乐。特利是在民国五十五年到五十六年为最有系统具大规模的民问音乐的采集工作.其中有史惟亮、许常惠等人,已故民族学家史惟亮说:‘如同不经琢磨的宝石,原住民音乐量的丰富,超过人口占百分之九十八强的汉族民问音乐(甚至量之丰富包罗了整个欧洲的歌唱型式。」许常惠教授也认为:「台湾民谣中.原住民民谣的数量之多是惊人的。」根据这些说法,证实了原住民音乐量的丰富。

  nbsp;可是,随着新旧时代的更替,加上年迈长者的离世,民谣也可能因此而逐渐流失,原住民民谣也为此失去了传承的希望。如果对于一个未曾有过采集经验的人来说.可能会提出以上这样的质疑。事实上,时代的更替及老人的离世,民谣的失落的确有它潜在的危机。但是.从民谣的生存环境来看,部落了.0然存在,民谣会随着部落延续下来。加上各族群以各种不同祭典活动,不时地在举行,在在展现民谣生命力的不断延续。例如,邹族的Mayasvi(祭歌),赛夏族的Pasuteai(矮人祭),排湾族的Maluvng五年祭)‥

  时代不断的改变,民谣也间接受到影响,原本部落的生活,以农为生,处处耳闻狩猎、耕种与砍伐木材的歌词。社会转型之后,却听到在“鹰架”上工作的歌词「以前部落里的生活方式,包含着许多有关织布歌、竹竿舞的轻松悠闲歌词,现在也不复存在,虽然这些民谣随着环境变了,但是这些改变的民谣,也是从传统延续土来的,只是它随着不同环境的改变,产生不同的变化罢了。对一位从事民族音乐者而言,这并非是大问题,因为他们不仅在探究古老传统的文化--民谣,也在探讨目前社会变迁带给民谣的变化。如果我们说,传统民谣已经完全变质了,只有一个现象,原来的文化已经被同化。也就是说,不卑说自己的母语.不再创作属于自己文化的民谣,部落型态彻底改变。综观原住民的现况,并非如此。因此,采集民谣的前景仍然是乐观的。除非我们去重视,不去动手挖掘这些珍贵的产物,当然就会随着时间消失了

  歌谣

  台湾族群之多、文化之富是世界许多岛屿中无能出其右的。其中最具特色的无非是原住民音乐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下就分别以歌谣和乐器作摘要式的陈述,希望借此有助于读者对台湾原住民音乐有初步的认识,并激发大家作更进一步的探寻与研究。

  泰雅族在唱法上有吟诵唱法及民歌唱法。歌唱方式有独唱及合唱,传统歌谣不多。音阶有三音(mi,sol,la)、四音(re,mi,sol,la)和五音(sol,la,do,re,mi)三种音阶

  赛夏族除了一般所唱的歌之外,矮灵祭的祭歌最为重要。一般所唱的歌为数很少,流传不多,可能很少人去唱的缘故。矮灵祭的歌,由于每二年一次祭典中,由集体一起歌唱,且祭歌需要很长的时间吟唱,所以在族人中广受流传。除迎神歌之外.其余都伴有舞蹈。而祭歌歌词内容最具文学价值。

  布农族的音乐大都以自然泛音的do,mi,sol,do所构成,族人中合唱甚为普遍。大小三度、完全四度、五度、八度构成了合唱的和声。布农族许多歌谣中都非常类似,但和声甚为族人所重视。祈祷小米丰收歌pasibutbut这世界唯一仅有的特殊唱法,是布农族最具特色的歌谣。

  布农族的(pasibutbut)是一首在传统布农社会于每年二月播种祭(minpinan)之前,郡社及峦社群人所唱的一首祭歌。由于其演唱的复杂性及禁忌的限制,因此无形中增添了很多外加的神秘感及不同的解释法。以小米(dilas)为主食的布农族人,在每年整地完毕到播种祭之前,就运用一套严肃的祭仪,透过pasibutbut的集体演唱,把布农族人的心愿及祈求传达给dehanin。

  由于仪式的严肃性,pasibutbut的演唱自然也加上了不少限制及禁忌,过去在传统的约定俗成之下,族人也都恪遵规矩,严守禁忌,以最虔敬的心情来演唱。

  pasibutbut在郡社群、峦社群中视为虔诚之祭歌,然而这种世上罕见而奇特的唱法,布农族的祖先们是从哪里学会这首歌呢?据仍然演唱pasibutbut的数个村落调查采访结果不外乎下列三种传说:

  1.布农族的祖先们在某一次狩猎行动中,乍见幽谷之中飞瀑流泻,蔚为奇观,尤其是在幽谷中飞瀑流泻造成的回响,令他们闻之不禁生出肃穆敬畏之感,回到社中之后他们发现今年的小米收成比起过去任何一年都要丰盛,于是联想起或许天神dehanin预示其所好,于是社中这些男子将在瀑布中所学到的音响传颂下去,代代不绝。持这种说法的以高雄县郡社群的布农族为最多。

  2.也在一次狩猎到某一猎场时,他们祖先发现了一棵巨大的枯木横亘于地,巨木中间巳中空,此时成群的蜜蜂(linmo),又称(hatongusazu)展翅嗡嗡作响,在中空的巨木之天然共鸣箱中鸣响,族人雀跃不已,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听过这种天籁之音。于是这些男子将他们在山中听到的音响模仿唱出,加上族人个个都是合唱的能手,于是代代相传下去。台东县境内郡社群及南投县信义乡(明德、罗娜)布农族都持这种说法。

  3.花莲县卓溪乡仑天部落峦社群布农族则认为他们祖先听到在结穗盈盈的小米田中,成群结队的小鸟振翅疾飞而过的声音,交相模仿而学会了这首歌曲。

  一到了播种祭之前,祭司决定了祭日,此时祭司会慎选族中这一年之内所谓最圣洁的男子六至十名,住于祭屋之内。次日,祭司带领这些成年男子在屋外围成圆圈,双手互相交叉置于背后,圈内放置种粟一串。此时在祭司的领唱下,先在屋外演唱这首「祈祷小米丰收歌」,然后再慢慢移入屋内,象征今年播种的小米能丰收,并堆满谷仓。由于这首祭仪歌曲的演唱形式之特殊性及其与整个祭仪结合的复杂性,这首pasibutbut早已蜚声国际,中外皆知。

  布农族人自称pasibutbut为「八部音合唱曲」。但是单从音乐的结构观之,演唱的声部最多只有三部形成的复音现象。只是唱这首曲子时,必须要八名成年男子以上分成『mahOsgnas」、「manda」、「mabonbon」、「lagnisgnis」等四个声部,再依一套严谨的规则慢慢依次进入合唱。由于每一位歌者的音质迥异,因此八部合音的错觉现象于焉产生。无论如何pasibutbut已是一首中外皆知,并且最具特色的布农族传统歌谣

  凯旋祭(mayasvi)

  邹族歌谣中包括有单音性歌谣与和音唱法,单音性歌谣都以独唱和齐唱方式出现。和音唱法有和音合唱及部分和音唱法两种,前者较多。和声以三度、五度最为常见。邹族可说是多产「祭歌」的民族,其中极为重要的祭仪mayasvi就包含了迎神曲、送神曲、战歌、历史颂、勇士颂等祭歌。

  阿美族的歌谣丰富又富有变化,歌谣中旋律的变化和音乐形式的多样性反映了阿美族热情开朗的性格。唱法上包含吟诵、对唱、领唱与应答及卡农唱法。歌词可以是针对特定的对象和目的而吟唱,亦有以不同的对象、生活、工作、人物等作即兴的唱喝。音阶包含五音和无半音五音音阶,临时音也经常出现在其中。

  卑南族

  抒情、流畅、高亢、悠远,在卑南歌谣最为常见。由于重视团体,歌谣常于生活、工作中配合节奏性的旋律由族人作整体性的歌诵和舞蹈。祭典歌较属男性所唱。唱法上常有吟诵、对唱及领唱应答的唱法。

  排湾族是一个出产情歌最为丰富的民族。旋律一样的歌谣,歌词可以因人情感之抒发而有不同的内容,以即兴、自由、隐喻的方式表达个人深沉的爱意。歌唱有独唱、领唱与回应及合唱等方式。合唱中常出现二度、四度、八度及杜农唱法。

  鲁凯族

  单音性与多音性歌谣是鲁凯族的特征。单音性主要表现在独唱、齐唱两种。多音性歌谣则多以持续低音唱法著称。独唱旋律出现于上声部,持续低音合唱则行于下声部。情歌亦不少出现在鲁凯族歌谣里面,婚礼中新娘祝福歌最具特色。

  小米祭

  雅美族的生活大都以捕鱼、农耕、放牧为生,特别以捕鱼为重。所以歌谣中不乏与祭有关的歌,如船祭之歌、下水礼之歌、粟丰收祭之歌等等。其他与生活有关的,如工作之歌、划船之歌、捕捉飞鱼之歌、主屋落成歌、捡柴歌、思念之歌及摇篮歌等都非常生活化。曲式类型不多,音阶仅有一、二个,歌的类型常因歌词的变化而改变。歌并没有特定的歌词。

  如同充满传奇色彩的美国黑人音乐文化,班卓琴本身的故事早已融入到美国的音乐文化传统中。从独立战争前南方种植园中的黑奴到1949年加利福尼亚山岗的山民;从纽约百老汇的礼帽和燕尾服到德克萨斯州和怀俄明州的牛仔们;从新英格兰哈佛和耶鲁的兄弟会到阿帕拉契山脉的黑暗小屋,班卓琴早就被那些欧洲殖民者与非洲黑奴所弹奏了。5弦班卓琴简直成了美国移民音乐文化的代言。

  从美国的那首老歌《苏珊娜,不要为我哭泣》到洋溢着激情的乡村舞蹈音乐,都能使我们联想到5弦班卓琴,但是班卓琴如何成为美国音乐文化的传统?班卓琴的自然音响是那么的快乐,令人感到兴奋和愉悦,班卓琴的起源又在那里?据历史记载,几乎所有远古社会弦乐器的发声原理皆是利用扩张拉紧的兽皮附着在中空的音箱上,通过琴弦的共振来创造音高的变化。班卓也如是,它最初的形制也是由一个简单的圆形琴颈粘合在海龟的贝壳上,贝壳上附着有美国土拨鼠的毛皮和三根马尾毛材料的琴弦。就像“小男孩”罗伊所说:“这声音有点像拨弄干树皮所发出的嗡嗡声。”近200年来,班卓琴作为美国流行音乐演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量研究表明,班卓琴最初是由非洲黑人的民族弹拨乐器banzas、banjars、banias、bangoes发展而来。当大量黑奴从非洲被贩卖到美洲后,欧洲殖民主义者为了瓦解种植园中黑奴大规模的反抗与暴动,曾一度禁止黑奴演奏非洲鼓(非洲鼓在当时是黑人集会与情感交流的主要工具),黑人因此开始利用加拉巴木和葫芦制作他们的民族弹拨乐器banzas和banjars。乐器音箱的制作是从葫芦顶端的三分之一处切开,将美国土拨鼠的毛皮,山羊皮,有时会是猫皮蒙在葫芦的开口处,这些兽皮通常用一些铜钉固定在葫芦的开口处,由此制作成共鸣的音箱。连接在音箱的木质琴颈上配有指板和3~4根琴弦,琴弦的最初材料是编织成绳索形状的马尾毛涂蜡后制成,其他材料的琴弦有的是动物的内脏,有的是大麻的纤维,以及一切可能的材料。黑人民族的音乐与创造天赋在此又一次得到了证实。

  班卓琴是非洲黑人所创造发明的乐器。班卓琴在当时社会是一件充满怪异色彩且不被承认的民间乐器。在当时,班卓琴更多的被吟游流浪音乐人所弹奏着,在那些所谓欧洲殖民者的眼中,这件乐器出自“恶棍”和“无赖”的手中。从1969年的一篇文章《钢厂的工人》我们了解到,13岁的白人男孩乔·沃克斯威廉(JoelWalkerSweeney)从在他父亲农场工作的黑人手中学会弹奏4弦葫芦班卓琴,他同样学会了小提琴、黑人舞蹈、演唱、田野呼喊(布鲁斯音乐的最初形式),直到今天,难怪所有的白人班卓琴演出看起来都像是黑人在演奏。1830年,乔·沃克斯威廉穿过维吉尼亚开始了他的流浪音乐生涯,在所经过的乡镇集会上,他为人们展示着他高超的班卓琴演奏技巧。此后,沃克斯威廉用树皮燃烧后的灰烬将脸涂黑,开始模仿黑人的一些滑稽表演,加上他高超的班卓琴演奏技巧,沃克斯威廉的表演在当时美国社会迅速拥有了大批白人与黑人观众,沃克斯威廉也因此声名远扬,这种表演形式被当代音乐人类学家称为“黑脸娱乐”。沃克斯威廉似乎对眼前的一切并不满足,他继续将班卓琴音乐带到了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甚至在1843年,他受到了英国维多利亚女皇的召见。

  在沃克斯威廉传奇般的经历中,有迹象表明他曾在4弦班卓琴的基础上附加了第5根拇指弹拨弦,更确切的说法是低音弦,这一发明创造使班卓琴拥有了更加丰富的旋律与和声变化。在沃克斯威廉艺术生涯中,他用尽毕生的精力在向世界推广他的5弦班卓琴,更多的人在他的巡演中学会了班卓琴的演奏。

  由此看来,吟游歌手在世界各地的巡演已成为班卓琴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沃克斯威廉的成功则带动更多的演奏者加入到班卓琴演奏的行列中来。到了19世纪,美国的马戏团已成了众多班卓琴乐手聚集的主要场所,当时班卓琴乐手主要进行的是一些杂耍式的滑稽表演,演出往往在观众的一片哄笑中结束。有历史为证,1840年,著名的喜剧明星丹·艾美特(DanEmmett),(美国早期迪克西兰爵士乐的创造者)曾以鼓手的身份效力于辛辛那提马戏团公司。在维吉尼亚西部的春天巡演中,他发现了班卓琴乐手佛格森,艾美特由此蒙生了向佛格森学习班卓琴的念头。艾美特勉强说服公司经理雇佣了佛格森。在1840年最后的季节,艾美特学会了班卓琴,佛格森同时成为辛辛那提马戏团中最耀眼的班卓琴明星。

  随着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班卓琴进入了苦涩的辉煌数以千计的班卓琴乐手加入到南北双方的陆军中,为了鼓舞军队士气,班卓琴乐手在军队中教会了更多的军人弹奏班卓琴,这一结果导致班卓琴迎来了它最伟大的发展时期。最好的例证是在影片《Andersonville》中(安德森维尔位于乔治亚洲中部的一个村庄。南北战争期间12,000多名士兵死在这臭名昭著的邦联监狱里),班卓琴乐手马丁教一个战俘如何演奏班卓琴的剧情生动地再现了那段历史。南北战争时期,每个军队都有自己的班卓琴乐手,班卓琴曾伴着军人在深夜的篝火旁度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在每次战役过后,班卓琴曾是阵亡将士们获得的最高奖赏,只是他们永远不可能再弹奏它了。

  纵观美国音乐的发展脉络,我们看到了班卓琴在美国不同时期所尽显的音乐文化内涵。近200年来,班卓琴或许是历史赋予这个移民国度最好的礼物了。在今天美国的蓝草音乐、爵士乐与传统的乡村音乐中,班卓琴一直扮演着欢快活泼的角色。如果你用心去倾听,它正在向你讲述着200年来关于它动人的故事与传说。(全文完)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本栏热门信息


    

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3  中网 (zw78.com)  ICP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