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家庭教育 >
高中教育 > 详细内容
- 家长对待青春期孩子应多一点耐心
- 发布时间:2012/12/22 阅读次数:273 字体大小: 【小】 【中】【大】
青春期的孩子是最令父母头痛的,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动不动就发无名火。许多父母打骂不行后,看了点书或接受别人的教导,明白了:噢,原来逆反心理,孩子长大了,要把他当大人看,于是满脸堆笑地走近孩子,准备和他平等相处。
这样的“平等”往往持续不了几天,父母就烦了:这孩子,不知好歹。于是还是觉得传统的“巴掌教育法”管用。父母的想法没错,和孩子平等相处,的确可以改善和孩子的关系,帮助他平稳地度过青春期。但做法往往有各式各样的不足之处。
要和孩子平等相处,首先要意识到,孩子成长的过程是漫长的,不是一两个月就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有些和家庭环境差异过大的方法不能一开始就使用。比如一家人本来就不太爱交流,突然父母心血来潮,召开家庭谈心会,孩子当然觉得父母的转变是不自然的,不愿多说,父母一着急,谈心会最后就变成了批斗会。
所以要逐步接近孩子。一开始,可以不经意中表露出对他的爱好感兴趣,比如说,看他爱看的电视节目或书,听流行乐等,引起他注意后,就趁机向他请教一些这方面的问题。这时候孩子可能会说话尖刻,这是好现象,因为他和同伴说话就是十分尖刻的。
接着,逐渐过渡到其他方面的沟通。在和孩子已经能有一定程度的沟通后,就可以采用一些具体的方法来达成良好的沟通。1.财务自主:青春期的孩子心理上要求独立,经济上又要完全依赖父母,这让他们很苦恼!对那些有一定自治力的孩子,不如把每个月的零花钱一次性给他,由他自由安排,但如果他很快花完了,就不能再给。
这样,孩子有了自主权,也体验到了父母的艰辛。2、召开家庭会议:让孩子来主持,和他一起商量家庭的事务,家庭成员彼此交流感情。许多家庭不继续开家庭会议的原因多是会议上理智交流多,情感交流少,家长不是要对孩子说“我们爱你,为你好啊!”这一类的话,而是及时、真诚的反馈自己的情感,无论是焦虑、痛苦或孤独。
还要注意的是,夫妻的争吵不要把孩子牵涉进来,他会感到很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