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参考 > 知识百科 > 详细内容
《黄帝内经》中的24节气养生大全
发布时间:2022/2/9  阅读次数:123  字体大小: 【】 【】【
  

《黄帝内经》中的24节气养生大全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春:助阳生发,激发生命原动力

养肝重在疏泄:中医学五行还认为肝的生理特点主疏泄,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调达,故生气发怒易导致肝脏气血瘀滞不畅而成疾。

养肝要戒怒,因此在立春时节,要力戒暴怒,即使生气也不要超过3分钟,要尽力做到心平气和、无忧无虑,从而使肝火熄灭,肝气正常生发、顺调。

雨水:谨防寒湿,养肝莫忘调脾胃

防湿邪,不伤脾胃:春季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雨水的滋润,但人体在这雨水的长期“滋润”下,不仅浑身会感到黏腻、不舒服,往往还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这是由于脾胃受到湿气困扰所引起的。

《黄帝内经》中说“湿气通于脾”,所以,这一时期要加强对脾胃的养护,健脾祛湿,将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

惊蛰:排毒祛邪,警惕肝病的侵扰

平衡作息,调养饮食起居:惊蛰时的养生,要根据自然物候现象及自身体质差异进行精神、饮食、起居的调养。

《黄帝内经》中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春天早睡早起,慢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通达。

提高疾病预防意识:惊蛰时节是春暖花开的日子,又是疾病多发的时期。因而,这一节气中必须做好一些疾病的预防工作。由于春季与肝相呼应,养生不当则易伤肝,要重点保护肝脏。

春分:天门开户,顺势养阳正当时

加强运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记载,“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是说人体应该根据不同时期的阴阳状况,除了保障脏腑、气血、精气等器官生理运动外,也要保持脑力、体力和体育运动的和谐一致,达到“供销”关系的平衡。

春分时节,春光明媚、百花盛开,是到郊外踏青运动的好时候,可在这个时节与亲朋好友结伴出行,增强体质。

清明:踏青越野,与自然同气相求

警惕过敏:花粉的传播程度跟湿度、温度和风速有很大关系,春暖花开时节,气温高、空气干燥、风速大,花粉的扩散量就大。所以,在春天花粉扩散的高峰期,特别是在大风或天气晴好的日子,有花粉过敏症的人应减少外出。

清明时期,万物抽芽,百花吐蕊,花香四溢,过敏性体质的人更易皮肤过敏。荨麻疹、过敏性鼻炎、哮喘病等,也都是这个节气的高发病。这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过敏的中药及维生素C等,如出现气粗、呼吸困难的要立即就医。

谷雨:调畅情志,健脾祛湿喜迎夏

谷雨时节防神经痛:由于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因此这个时候是神经痛的发病期,如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日常起居应做好防范工作。

过敏性体质需谨慎:由于天气转暖,人们的室外活动增加,北方地区的桃花、杏花竞相开放,杨絮、柳絮四处飞扬,过敏体质的人应注意预防花粉症及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在饮食上应减少高蛋白质、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防胃病:谷雨时节,脾处于旺盛时期,脾的旺盛会使胃也强健起来,使消化功能处于旺盛状态。其实人体在每个季节交替的前18天内,都会处于这种状态,消化功能旺盛有利于营养的吸收,使身体能够适应下一季节的气候变化。可是饮食不当却极易使肠胃受损,所以这一时期也是胃病的易发期。胃病一般是指慢性胃炎与溃疡病。保持心情舒畅可减少胃病的发生率。

立夏:养护心脏,多饮汤水防心火

养护心脏:心为阳脏而主阳气,也就是说心为阳中之太阳,心的阳气能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使之生机不息,而心与夏气相通应,即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

立夏在农历四月前后,天气渐热,植物繁盛,此季节有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人在与节气相交之时故应顺之,是养护心脏的最好时机。

小满:未病先防,清热除湿正当时

小满节气正值五月下旬,气温明显升高,雨量增多,所以这一节气中,要注意气温变化大,随时添加衣服,不要着凉受风而患感冒。又由于小满节气多雨潮湿,若贪凉卧睡必将引发风湿症、湿性皮肤病等疾病。

在小满节气的养生中,要特别提出“未病先防”的养生观点,就是在疾病没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芒种:天气炎热,清淡饮食是关键

保持情绪稳定:芒种的养生重点要根据季节的气候特征,在精神调养上应该使自己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忌恼怒忧郁,这样可使气机得以宣畅,通泄得以自如。

汗后勿洗冷水澡:为避免中暑,芒种后要常洗澡,这样可使“阳热”易于发泄。但需注意的一点,在出汗时不要立即用冷水洗澡。中国有句老话,“汗出不见湿”,若“汗出见湿,乃生痤疮”。在洗浴时如果采用药浴,则会达到更好的健身防病的目的。

夏至:调养身心,睡好午觉精神足

调养心脑:中医理论说“心主血脉”。心脏通过血脉向全身各组织器官输送养料,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许多心脑疾病,其治疗也先从“心”的调养开始。

小暑:清心除烦,自我调理度苦夏

暑邪耗气防苦夏:“苦夏”是一种常见的暑热证,大多发生在体弱多病和中年脑力劳动者身上。苦夏是由于天暑地热,人体与气候不适应,造成神经功能紊乱和失调。

常表现为:一进入夏天,就会经常感到头昏脑涨、全身乏力、倦怠嗜睡、食欲减退、精力不集中、心烦不安等。到秋日暑衰,各种不适便不治而愈,饮食和精力亦恢复正常。苦夏可以从饮食、运动、精神调养、合理安排生活起居等多方面进行防治。

大暑:谨防湿热,三伏天远离中暑

切不可急躁或大怒:睡眠要充足,不可在过于困乏时才睡,应当在微感乏累之时便开始入睡。不可露宿,室温要适宜,不可过凉或过热,房中也不可有较强的对流空气,即所谓的“穿堂风”。

早晨醒来,可先在床上做一些保健的气功,如熨眼、叩齿、鸣天鼓等,再下床活动。早晨可到室外进行一些健身活动,但运动量不可过大,以身体微出汗为度,可选择散步或练习静气功。日常生活中,气温高的中午不要外出,而居室温度亦不可太低,工作量不宜过大。

立秋:益肺生津,养收顺天地秋气

人们要早睡,并要鸡鸣即起,使情绪安逸宁静,以缓和秋季肃杀之气的影响。如果人体违逆了秋季收敛之气,就要伤害肺气。秋季伤害了肺气,到了冬季就要发生飧泄(完谷不化的泄泻)的病变,这是因为人在秋季养“收气”不足,到了冬季奉养“藏气”力量不够的缘故。

注意养护肺脏:深呼吸可清肺,可常做腹式呼吸法:伸开双臂,尽量扩张胸部,然后用腹部带动来呼吸,这种呼吸方式可增加肺容量。或者用缩唇呼吸法,快速吸满一口气,呼气时像吹口哨一样慢慢“吹”出,目的是让空气在肺里停留的时间长一些,让肺部气体交换更充分。支气管炎患者可常做。

处暑:调理作息,润燥慎防“秋老虎”

秋季养生贵在和:立秋标志着秋季的开始。此后,气温开始下降,空气中的湿度也随之下降。由于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密切相关,秋季人体内阴阳也随之发生改变。

秋季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因此,秋季养生在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导引等方面进行调节时,应注重一个“和”字,即“调和阴阳”,并结合“秋收”的特点进行养生保健。

白露:养阴为先,早晚穿暖勿露身

易得呼吸道疾病:白露节气已是真正的凉爽季节的开始,很多人在调养身体时一味地强调海鲜、肉类等营养品的进补,而忽略了季节性的易发病,如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病容易在这个时节发病。

特别是对于那些因体质过敏而引发的上述疾病,在饮食调节上更要慎重。过敏性支气管哮喘者,平时应少吃或不吃海鲜、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如带鱼、螃蟹、虾类、韭菜、胡椒等。

秋分:地门闭合,补益肺气最重要

预防胃肠疾病复发:天气逐渐变凉,胃病患者要防止原来的胃病加重。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疾。

胃病患者的秋季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饮食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经常有食物和胃酸进行中和,从而防止过多胃酸侵蚀胃黏膜和溃疡面而加重病情。

寒露:天凉露重,防寒清咽避燥邪

润燥防病:从寒露时节起,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加之这时气候干燥,容易引起身体器官的燥邪上火,所以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此时的气候实际上是夏秋暑热与秋凉干燥的交替,最容易患上季节交换的感冒、发热。

霜降:寒邪来犯,避寒要防寒包火

以平补为主:秋季是易犯咳嗽的季节,也是慢性支气管炎容易复发或加重的时期。霜降之时乃深秋之季,在五行中属金,五时(春、夏、长夏、秋、冬)中为秋,在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中属肺。

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观点,在四季五补(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的相互关系上,则应以平补为原则,在饮食进补中当以食物的性味、归经加以区别。

立冬:重视养藏,藏阳气贵养肾气

驱寒就温:入冬以后气候寒冷,宜驱寒就温,衣着应以温暖舒适、利于适气为原则,保暖的衣服有如养生之妙药,但也不可穿太厚。冬季进补仅适于阳虚或有寒邪、湿邪等人群,不适宜阴虚火旺及实热证人群。若出现大热、大渴、便秘、心烦等实热症状,或患有急性疾病,应暂停进补。

立冬后补肾为先:立冬后天气渐渐转寒,人身阳气根源于肾,所以寒邪最易中伤肾阳。可见,数九寒冬若欲御寒,首当养肾。肾阴虚者,应选用海参、枸杞子、甲鱼、银耳等进行滋补,也可服知柏地黄口服液。肾阳虚者,应多吃羊肉、鹿茸、补骨脂、肉苁蓉、肉桂、益智仁等,也可用肾气丸。肾阴阳两虚者,则应选用补肾益气胶囊为佳。

小雪:防寒健肾,还要清肠排毒素

情志的调神养生:小雪前后,天气时常是阴冷晦暗的,此时人们的心情也会受其影响,从而影响到人体的正常生理,使脏腑气血功能发生紊乱,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冬季应注意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

大雪:温补避寒,驱寒保暖有讲究

进补前,先养脾胃:中医认为,大雪时节,积雪冰封,万物闭藏,阳气潜伏,是人体进补的大好时节,但应注意养宜适度、养勿过偏。古曰“秋冬养阴”,阳虚患者,冬季温补阳气的同时,也应注重养阴,补充人体的阴精。阴精的充沛,也有利于阳气的生长。同时对冬不受补的人,要注意应在进补前先调理脾胃。

冬至:阳气初生,补肾填精不要省

最好从中年开始进补:《黄帝内经》讲,男子在40岁以前,精力旺盛,肌肉饱满,筋骨强健;40岁后则开始出现“肾气衰”现象。而女子35岁前身体健壮,面貌娇嫩,头发生长旺盛;35岁后,精力开始不济,面部开始焦枯,头发开始脱落。

因此,正常人进补,男子宜在40岁左右开始,女子宜在35岁左右开始。具体进补方法,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可去医院请中医师确诊属于哪类症候,再选择相应的补药,使补得其所,补而受益。

小寒:温肾壮阳,年头年尾肾都强

冬季不宜乱补:寒冬腊月是进补壮阳的好时机,一些体弱多病者常服用一些壮阳药食进行调理或御寒,但是效果不一定好。补阳药食主要适用于阳虚患者,如阳痿、早泄、性欲减退等。如果随便或者刻意服用一些“壮阳品”,往往会对身体造成损伤,因此不宜乱服。

大寒:防风御寒,壮腰健肾筋骨强

濡养五脏六腑:古有“大寒,防风御寒”的说法,大寒时节气温较低,人体的新陈代谢变缓,五脏六腑既需要吸收充足的养分来抵御风寒,又要迎接立春的生发之气。同时,由于大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为脾所主。因此,此时养生的关键是补气养血,濡养脏腑,并注意养藏、养阴等。

蓄养精锐护阳气:冬季寒气笼罩,此时调神,当以收敛、封藏为主,以保护人体阳气,使其闭藏、内养而不被打扰,神气不外露,以蓄养精锐,来年方能体态安康。要做到早睡晚起,等到日光出现时起床才好,不要让皮肤开泄出汗,汗出过多会耗伤阳气。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4  中网 (zw78.com)  ICP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