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频道 > 书法知识 > 详细内容
从点画美到“意”的主导作用
发布时间:2017/1/23  阅读次数:227  字体大小: 【】 【】【
       从点画美到“意”的主导作用
              —传卫拣的《笔阵图》
             东晋书论,目前所能见到的,除了前面提到的王氓的《行书状》一篇外,其余都是属名卫栋与王羲之所撰,而据现当代研究者的共识,这些书论无论从总体内容还是行文风貌看,都是后代(或说南朝,或说初唐)的伪托.只是其中或保留了他们的只言片语,或是体现他们书法实践的总体追求,使得这些书论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从而弥补了这一段书论史上的空缺。而且这些书论流传久远,已经成了古代书法文献的一部分,因而有必要对其中有价值的内容进行认真的研讨。这里,首先要探讨的就是传为卫砾所撰的《笔阵图》。
           卫砾(272-349),东晋著名的女书法家,西晋大书家卫恒侄女,世称“卫夫人”,工隶楷,师承钟繇,是“书圣”王羲之的蒙师.
            《笔阵图》最早曾在初唐孙过庭《书谱》中提到:“代(即“世")有《笔阵图》七行,中画执笔三手,图貌乖并,点画湮讹。顷见南北流传,疑是右军所制。”可知当时的《笔阵图》只有七行文字(估计就是现存《笔阵图》中所述七种笔画的意象描述),并附有执笔图,而且传为王羲之所作.直到晚唐张彦远《法书要录》所辑,删去了执笔图,扩展成现存的面貌,并题为卫夫人撰.宋以后书论辑要著述皆沿其说.可知《笔阵图》大部分内容为唐人附会。
       文中最重要的是对楷书的七种基本点画第一次做了意象描绘:
       一 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
       、 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丿 陆断犀象。
       斜勾 百钓弩发。
       丨 万岁枯藤。
       横折钩 崩浪雷奔。
       ? 劲弩筋节。
       这些意象描绘实际上为楷书点画的形态美确立了规范,这是有重要意义的。
       点画是今文字(即隶楷文字)的基本构件,也是中国书法艺术形态美的基因。在隶书以前,即古文字(即篆书系统)及其书法,其基本构成只是直与曲的线条,这是古文字“画成其物,随体洁拙”的象形性质决定的。隶变之后,隶楷文字摒除了象形意味,字形纯为抽象符号,篆书粗细一律的单一线条演进成了各具形态的呈块面形体的点画,由这些不同的点画依据多种多样的结构关系组成形体各不相同的字。在确立今文字书法的初期,探讨各种点画特有的美感意趣就成了确立今文字书法美的首要课题,因而《笔阵图》中七种点画美的归结,在书法美学上,在促进东晋书法艺术的繁荣上,都有着很大的意义。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点画的意象比况不是要求每一点画表现相应事物的具象形态,而是要求体现类似事物的动态、美感。如“一如千里阵云”,是说“横”画写出来要具有“阵云”那样磅礴的气势与变幻不定的动态(“云”本是水气,原无定质);“点”如高峰坠石,是说“点”画写出来要具有“坠石”那样坚实的质感与坠落的动势。点画如此,推及到字形美的规范,也是同样的标准,正如全文最后总结的:“每为一字,各象其形。”即把每一字特有的字势与美感体现出来,使人能够联想到相类事物的美感意趣,“斯造妙矣”。可以看出,《笔阵图》直接承袭了蔡邕“为书之体,须入其形”的基本观念,并把它落实到楷书点画上来,从而确立了点画美的规范。
       《笔阵图》里一个重要贡献,就是第一次论述了“骨”与“肉”这一涉及中国书法艺术形态内质的问题。文中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在《笔阵图》以前,关于“骨肉”之说,只有蔡邕的《笔论》中提到过“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曹魏的韦诞曾云:“杜氏(杜度)杰有骨力”。(见张怀瓘《书断》,下同)西晋卫瓘曾云:“我得伯英(张芝)之筋,恒(卫恒)得其骨,靖(索靖)得其肉。”杨泉《草书赋》曾云:“(草书)其骨梗强壮,如柱础之下基。”而首次把“骨”、“肉”并提,并对它们之间的正确关系进行理论阐述的,则是《笔阵图》。
       所谓“骨”、“筋”、“肉”,都是借喻于人体构成的各部分。书法以汉字为表现对象,其根本的形态,广义地说就是线条。书法艺术在形态上的要求,就是要通过美好的线条(以及汉字形体结构和全篇的组合)来体现“力”,即生气;而蕴含这“力”、这生气的躯体,就是线条,所以线条的质量是书法艺术形态的根本,而骨、筋、肉(及后代补足的“血”)及其协调,就是对线条的美学要求。
       具体来说,骨,原是支撑人体的根本,有着坚挺、硬实的品格。在书法的线条上,指的是运笔时手指用力,借助笔心体现出来的阳刚之力。筋,原是附骨的韧带,有着柔韧、圆转的特性。在书法线条上,是借臂腕悬起、转动笔心体现出来的阴柔之力。刘熙载曾说:“字有果敢之力,骨也;有含忍之力,筋也。”肉,原是附骨的肌肤,有明丽、温润的美感。在书法线条上,则是合理运用副毫体现出来的丰润、妍丽之美。《笔阵图》所论,在于强调“多骨微肉”、“多力丰筋”,反对“多肉微骨”、“无筋无力”,即要求线条重在体现阳刚之力(《笔阵图》中“骨”、“筋”一体,未加区分),同时也要辅以妍美,而这一要求的根本之点,还是在于体现强健而佳美的“笔力”。
       《笔阵图》“骨肉”之论是中国书法艺术形态学中的经典之论,它与南齐王僧虔“骨丰肉润”、唐孙过庭的“骨既存矣,而遒润加之”等观念前后映发,形成了书法艺术形质方面的美学理论。发展到王僧虔的“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张怀罐的“以筋骨立形,以神情润色”,苏轼的“书必有神、气、骨、肉、血”,则从形质到内涵,全面地概括了中国书法美学特征,这是中国书法美学的重大成就。
       《笔阵图》中最值得注意的,还是提出了“意前笔后”的重要观念。文中说:“有心急而执笔缓者,有心缓而执笔急者。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手不齐,意后笔前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这段文字看上去有些不好理解,字面上分明是说执笔与心意的关系,而结论却是说“意后笔前”与“意前笔后”的优劣,前后两不相合。笔者以为,这段话如按下面这样理解,也许能够讲通:有心意急迫而下笔迟缓的,有心意迟缓而下笔急迫的。如果下笔急迫而心意不够急迫的,心手不一致,心意在后,下笔在前,就会失败;
如果下笔迟缓而心意急迫,心意在前,下笔在后,就会成功。就是说原文中的“执笔”意为“执笔写字”,而“缓”、“急”、“远气“近”亦非言着管的松紧、高低,则整段的意思全在论书法创作的立意与书写的主次关系。
       《笔阵图》中提出的“意前笔后”观念,在题为王羲之撰的《论书》与《题卫夫人(笔阵图)后》里归结为“意在笔前”,并有明确的阐发。所谓“意在笔前”,就是说在下笔书写之前先要很好地立意构思,书写时才不至于“心手不齐”。《笔阵图》的作者认为,能否做到这一点,是决定书法创作成败的关键。这一提法继承了赵壹“书之好丑,在心与手”,以及蔡a“欲书先散怀抱”的思想,明确提出“意”的美学概念,对“心”与“手”、“意”与“笔”之间的主次关系做了正确的定位,对书法创作主体的心意在书法创作中的主导与决定作用做了肯定,从而揭开了中国书法“尚意”理论的序幕,开启了从“尚象”向“尚意”的转变,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笔阵图》中还有一个有价值的看法,即“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这句话前后没有相关的阐述,且与传统的看法不同。曹魏的曹植在《与杨德祖书》中说:“盖有南威之容,乃可论于淑媛;有龙渊(泉)之利,乃可议于断割。”这段话后来孙过庭在《书谱》中曾着重引用,中心是强调批评鉴赏必须以相应的创作实践为前提。而“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则提出书法的批评鉴赏与创作实践是两个领域的问题,理性的艺术批评可以独立于形象的艺术创作之外,具有学术的品格。这一论断是很深刻的,它反映了东晋以后书法批评乃至书学研究开始走向自觉,并逐渐形成独立的学术领域,从而成为书法艺术蓬勃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发展到唐代,出现了张怀瓘这样专门以书论著述名世的大理论家,并促成了中国书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可以看出这种书法批评的自觉是十分可贵的。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4  中网 (zw78.com)  ICP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