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文选 > 教育文摘 > 详细内容
赢在起跑线上的孩子,千万不要输在冲剌线上
发布时间:2025/1/15  阅读次数:1  字体大小: 【】 【】【


赢在起跑线上的孩子,千万不要输在冲剌线上

“赢在起跑线上的孩子,往往输在冲剌线上”。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懂得了这个道理。

最近又看到了两个材料,证明这一观点:

第一,中日两国的孩子,在小时候往往比美国的孩子强得多,特别表现在认字多,会算题;可长大后普遍表现比美国孩子傻,做出大事、做出创造的人少,基本和诺贝尔奖无缘。尤其是中国孩子。

第二,有人对中国近三十年的高考状元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后来人生道路上作出大作为,大贡献的一个没有。所以,在他们获得高考状元时,对他们进行大吹大擂的宣传的教育部门和新闻媒体,其行为实际上和今年的诺贝尔委员会把和平奖授给奥巴马一样荒唐。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个母亲给了孩子两颗糖,说你出去遇到朋友时,要跟人家分享。分一颗糖给别人,自己吃另一颗。结果这孩子一出门就碰见两个同学。他剥开一颗给他,又剥开另一颗给他,结果自己没了。只剩下两张糖纸,怎么办呢?就自己舔一舔糖纸。母亲一直躲在后面看,大家猜这位母亲在想什么?

这位母亲很高兴,她想,好了,这孩子将来一定能成功!为什么呢?因为他知道给予、他知道付出。这样,他将来出去是不会吃亏的。

这位母亲并没有上过学,甚至连小学都没有上过,但是,她比许许多多有文化、上过大学的母亲更懂得生活和成功的真蒂。那么,现在大家知道这个孩子是谁吗?他就是余敏洪。这个故事,就是老俞的老母亲说出来的。

俞敏洪不是一个赢在起跑线上的孩子,他早期的无数失败史,大家都耳熟能详。可由于他的父母言传身教、润物无声地给了他爱心和奉献的教育,没有给他荣光耀祖、出人头地的压力,使他能够以自然、平常、阳光、亲和地的态度去生活、工作、创造、创业,最后他获得了众所周知的成功。

而那些从小被家长宠着惯着,独占一切资源,只为出人头地、成名成家而培养出来的孩子,尽管他们可能考了高分、上了名校,可毕业后做什么都不行。因为他们从来没学过怎么跟人相处,怎么和人分享,怎么得到别人的信任和支持,根本无法真正融入这个社会。所以,他们必然失败在冲剌线上。

中国有句古话:十岁的神童,十五岁的才子,二十岁的凡夫,二十五岁的俗物。揭示的正是这个道理。今天和古代不同的是,今天社会职业分工与合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任何一个人离开别人的理解、合作与支持,肯定一事无成。所以,我们大家一定要把教子观念彻底改变过来。在孩子一生发展这场马拉松长跑大赛上,笑在前面的人是愚蠢的。对不对?只有象老俞和他老娘笑在后面,笑到最后,才是真正最美的笑。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5  中网 (zw78.com)  ICP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