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4 中网 (zw78.com) 京ICP备09031998号
|
“我深深地爱着延安,不仅因为自己是生长在这一片热土中,而是因为她是我们几代中国人共同的精神家园。”
当晚,在笔记本上写下这句话时,我的眼睛湿润了。想到了许多许多有关延安今昔和老延安们的故事,想到了诗人贺敬之的《回延安》……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不料想就在车子驶进灯火阑珊的延安城那一霎,齐心老人竟然也深情地朗诵了这两句脍炙人口的信天游。
延安曾名“肤施”。就在毛主席党中央到达之时,这里仍然延用着这个以后反而成了鲜为人知的名字。许多人不明白“肤施”与“延安”的关系,更不曾知道“肤施”这个地名还包含着一个十分动人且很有现实寓意的故事。齐老作为老延安,她自然知道“肤施”这个地名的来历。回到梦牵魂绕的精神家园,望着灯火照耀中更加神圣迷人的宝塔山,她老人家显然分外激动,不禁就在车上为年轻人讲述了那充满神秘色彩的美丽传说。
大鹏与高僧的传说
相传古称上郡的延安,还是一个仅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镇。唯有延河静静地围绕着高高的清凉山由西向东流过。深秋季节,河水清泠泠的,紫红的河沙衬着金色的泥鳅,美丽的晚霞映照在河面上,波光鳞鳞,金红一片,倒影着近旁一座巍峨山崖的影子,宛若仙境佛界一般。
一个云游四方的高僧看准了这块风水宝地,就在山的悬崖峭壁上开凿石窟,雕刻佛像,建成了精舍在其中修行理佛,并起名为“清凉山万佛洞”。万佛洞的西侧,有一个石缝儿,一道山泉由缝隙中溢出,饮之清凉甘甜,故名神峰泉。有一天早晨,高僧念完经即在延河边一块大石头上净面剃发,忽然看到天空飞来一只巨大的苍鹰。那鹰其大无比,但却像是受了重伤,在天空中盘旋了一圈,就一头扎下来,跌落在高僧身边的大石头上。高僧先是一惊,再定眼看时发现苍鹰浑身是血,神情疲惫,大张着嘴,但目光依然炯炯有神。心想此鸟绝非凡物,从何而来到何而去?高僧正思忖,却见那苍鹰在用乞求的目光望着自己。显然是又饥又渴,腿上爪上的伤口还不停地往外滴血。高僧见状,心生慈悲,双手合十、嘴里念着:“阿弥陀佛”。受伤的苍鹰眼看就要昏倒。高僧情急之下,忙用剃刀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来,喂着苍鹰,又打来甘甜的神峰泉水为它清洗伤口。神奇的是没过几天,苍鹰的伤口就已经结痂,又过了一些日子,竟然完全痊愈了。如此食肉洗伤,一个月后,重伤饥饿的苍鹰完全恢复了元气。高僧甚为高兴,以为苍鹰会从此留下来,陪伴着自己修行。不料它只在自己的身边陪伴了七七49天,便于一个起风的日子,用它那有力的翅膀蹭了蹭高僧的身体,把一颗自己含在口中的闪闪发光的夜明珠吐在高僧手中,算是表达了谢意,随即乘风展翅高飞。高僧双手合十,仰头一直目送那苍鹰消失在万里蓝天,心中还暗暗为志在高远的苍鹰祈福。以后人们为了纪念宽厚慈悲的高僧,就把延安改名为“肤施”,把神峰泉改名为“定痂泉”,而那闪闪发光的夜明珠,就成为了清凉圣地的一种精神象征。
齐老讲到这里,深情地望着身边的年轻人,欲言又止。但是他没说出的话,我们却心领神会。那志存高远身负重伤的苍鹰多像是当年长征到达陕北的中央红军,一路上经受了敌人无数次的围追堵截,再加上自己内部的反分裂斗争,等到千辛万苦到达陕北时,仅剩一两万人。就在中国革命像一只饥寒交加且身负重伤的苍鹰由远天飞来,是深情的陕甘宁边区的人民慷慨地接纳并使之休养生息恢复了元气。而正是刘志丹、谢子长和习仲勋们开创的西北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提供了长征的落足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毛主席一直很感激这一片硕果仅存的红色根据地,说它不仅是“落脚点”和“出发点”还是我们一切工作的“试验地”。这就如同重新展翅高飞的苍鹰,中国革命正是由这里聚集起力量,整装再出发,走向全国,走向胜利的。“肤施”这个地名,从此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化作了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而那颗由苍鹰口中吐出的夜明珠,就是伟大的延安精神,是永远指引国家和人民奋进的光芒四射的精神灯塔。
党中央毛主席和中央各级机关1937年1月13日进驻延安。先后在凤凰山麓、杨家岭、枣园、王家坪、南坬村、花石砭、小沟坪、兰家坪等地居住。历时十年两个月零五天。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这块神奇的黄土地上,通过千锤百炼,成长为政治上成熟,组织上巩固,军事上强大的拯救中华民族改变积贫积弱命运的参天大树,化作了扶摇九天的大鹏和力挽狂澜、振兴中华的中流砥柱。而且依托陕甘宁边区,进行了建立新中国的全面的试验和实践。包括实施新民主主义政策,创办了大批干部学校,培养了几十万以后成为新中国栋梁的德才兼备的干部,发展了经济、金融、贸易、文化、艺术、教育、卫生、新闻出版等各项事业,使边区成为全国各解放区的模范,成为新中国的雏形。
眼下灯光点亮的延安宝塔,耸立在夜空中,显得更加雄伟壮丽。
“快来看,宝塔山!”
刚刚下车,一位随行的青年高声叫道。
延安城到了,又看到了崇高的宝塔山,齐心老人感到自己一整天都仿佛在梦幻之中。这是真实的吗?古老的延安城变成了一座年轻而又整洁美丽的城市,七里铺宽阔的街道,明亮的路灯下,美丽大方的广场塑雕和彩色灯箱广告,楼房、汽车、穿着入时的行人,像任何一座现代化都市一样的繁华而引人注目。当年远郊的万花山,如今建了一座古色古香,且现代设施齐备的环境幽静的宾馆,齐老被安排在这里居住。
万花山木兰故里
第二天(2000年6月8日,晴)的活动安排是在延安市区。天刚刚亮,窗外山畔上的鸟雀就开始唱起了动听的歌谣。对面村子里老乡的鸡叫声也不时地传来。齐心老人早早醒来了。山间的早晨还有些凉意,她穿好衣服,一个人轻轻走出院子,迎着初升的太阳,来到门外石栏杆雕刻着各种花卉的石桥上。桥头踞着两尊高大的石狮,她伸手摸摸狮子的身体,心想,这样的能工巧匠,绥德最多。
山中的夜晚安静、空气清新。疲惫的身子经过一夜歇息,她感觉自己又恢复了体力。
小河对面,原本是一座普通,甚至还很贫穷的小山村,村子的名字叫花园屯(又说花源头)。相传是古代替父从军的烈女花木兰的故乡。至今村东还有木兰墓,对面山就是著名的万花山。山上,翠柏丛中,生长着野生天然牡丹。相传也是花木兰所植,是她戍边归来路过洛阳带回的花种。花园屯村因此可是远近闻名。每逢春暖花开,万绿丛中,大约五万多株、数十个品种的野生牡丹盛开齐放,满山遍野,如火如荼,热烈馨香,实属全国罕见。据有关专家鉴定,此为中华牡丹最大的原生种群,具有很高的科研和种群保护价值,故被国家列为三级保护野生植物。万花山野生牡丹群,其历史至少可以追朔至唐代,明显比洛阳种植牡丹要早。欧阳修《洛阳牡丹记》中就讲:“牡丹出丹州、延州”。丹州即今延安宜川县,延州当然就是包括万花山在内的延安市周围了。《花谱》中讲,“延安红、丹州红,皆谓牡丹之杰然者。自丹延以西尤多,土人刈以为薪。”可见那时牡丹生长范围更大,多到当地老乡会时常砍斫茎杆当柴禾烧,还有的刨挖丹皮,作为药材,实乃天下奇观。
万花山下花源头村,作为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故乡,这里如今建有规模宏伟的木兰陵园。园内出土古石碑一块,详细记载着花木兰从军戍边和退役后在此劳动生活直至终老安息的故事。今人所立石碑上,镌刻着《木兰词》全文。廖沫沙与舒同二人分别题写的“木兰词”和“木兰诗”,前者儒雅俊秀、后者遒劲圆润,为陵园增色不少。木兰墓前更立有舒同专门题写的墓碑:“花将军之墓”。碑前一座4米多高的木兰跨马征战的戎装石雕,造型雕工虽然差些,但同其他景观还是浑然呼应,寓意倒是不错。齐心老人一早起来,独自漫步在这充满文化底蕴的景观中,想着自己的姐姐,当年也是面对民族危亡之时,“万里赴戎机”,由北平到太行山区参加八路军,以后在党组织的培养下,成长为抗日根据地唯一一名女县长。在她的心目中,姐姐就是新时代的花木兰。正是在姐姐的感召下,她和母亲也一同到太行山区参加了革命工作。看来,花木兰的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在妇女中的形象体现,这满山遍野的牡丹花,也正是这种精神的美好象征。
眼下,齐心老人家站在木兰陵园门外高高的石基上,望着对面屏风画境似的青山朝霞,恍若犹在美丽梦中。这些年来,多少次梦见陕北,眼前都是如此美好的景象。眼下牡丹虽然花期已过,但仍能看见满山遍野的枝叶生长茂盛,生机盎然。掩映在牡丹丛中的崔府君庙和群芳谱景观清晰可辨。山顶那道长长的跑马梁,仿佛还能看得见花木兰当初习武骑射的矫健身影。山梁上五体连根的五龙柏、高高的从军亭、望仙亭,倒影在山脚碧水荡漾的万花湖中,宛若仙境……
1939年5月和1940年5月,毛泽东曾两次同周恩来、朱德、董必武、林柏渠、任弼时等老一辈革命家慕名前来万花山观赏牡丹。至今,山上还留有“毛主席赏花台”,供游人参观。齐心老人喜好书法。景区内如今还有数道石刻长壁,壁上镌刻着历代名人在万花山赏花时的即景诗和题词,其中江泽民1989年9月11日在万花山视察时题写的“万花山”格外引人注目,马文瑞应邀题写的“万花山庄”和“花园屯”分别镌刻镶嵌在宾馆主楼和村子大窑正中。齐老仔细地欣赏着这些题词和村子碑林的众多石刻历代书法作品,甚是潜心仔细,感到赏心悦目。
延安民俗文化村
听说当地的同志近期建成了一个很有特色的旅游景点——延安民俗文化村,齐老好奇地走进村头一户人家。昨晚在饭桌上,已经听到了介绍:通过窑居、民间服饰、特色小吃、窑内的陈设和传统的农具以及民间文艺和种种乡村习俗,向中外游客集中展现陕北民俗文化。她感到新鲜,觉得是一件很有创新意义的事情。文化村的标志,是坐落在村口的一线三孔巨大的石窑。陕北是窑洞的世界,可她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高大的石窑。窑洞前面墙壁上镶嵌雕刻着陕北动人的剪纸图案和两幅楹联。中窑两侧是著名美术家古元题写的楹联:“多彩的乡情,古老的艺术”。窑里陈列着来自全市14个县区的民俗艺术品。有剪纸、绘画、泥塑、面花、布堆画、豆粘画、熏画、根雕、陶艺和书法作品等,还有陕北传统的农具和生活用品,而这一切,对于在陕甘宁高原生活过9年的齐心老人该是多么的亲切啊!有两幅巨大的版画,雕刻在窑洞侧面墙上,其中有一幅,刻画的是一个头上挽着羊肚子手巾的陕北老农民坐在炕头,手捧一只大碗吃饭。大碗遮住了他那饱经沧桑的脸,但他捧着饭碗的老树根一样的手倒更加富有表现力。齐心老人被这幅画深深地打动了。她太熟悉这样的生活了。老人忘情地伫立在画前,久久地注视着。随后,她信步朝大窑后面的小院儿走去。初升的太阳照耀着整洁的农家小院,土黄色的门窗和五彩的窗花在阳光里显得格外的温暖动人。这户农民开了一个饭馆,卖荞面合饹、油糕、油饼。远远地,就能闻得见那亲切而诱人的香味儿。这时,当地的同志和孩子们也都来到她的身边,大家一同访问了这户农民,一起听女主人欣喜地介绍文化村开业以来,如何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以及她家的生活和收入的巨大变化……
“大姐,你们尝一尝我们的红豆南瓜饭,还有干菜、洋芋丝丝菜,可好吃哩。”
热情麻利的女主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就把齐老让到炕头上坐定了。紧接着又把摆好饭菜的炕桌也端了上来。齐老原打算只是看看,她知道宾馆餐厅已经预备了早餐。可眼下盘腿坐到老乡的炕上,她老人家一下子找到了当年下乡工作的感觉。眼瞅着面前香喷喷的红豆南瓜饭,老人家突然变得像小孩子一样的馋嘴了。她又想起了当年在陇东和绥德郝家桥,还有延安桥儿沟下乡时在老乡家吃派饭的情景,那可是联系群众最好的办法呀。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亲亲热热地围坐在小炕桌旁。
“齐老,山庄已经为咱们安排了早餐,再说……”
“现在听说连县乡干部下乡,都很少在群众家里吃派饭了,这可怎么同群众打成一片?”
齐老的话,意思很明显。大家见状,都很为难。女儿桥桥显然看出了负责接待的同志的心思,无非是害怕老乡家的饭菜卫生差,害怕齐老吃坏了肚子嘛。便说:
“你们放心,我母亲肠胃好着啦,吃老乡家的饭,不会有问题的。”
于是,这天早晨,齐老坐在老乡的土炕上,香甜地吃了农家饭菜,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陕北岁月。
“双手搂定宝塔山”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诗人贺敬之的诗写得真好呀!宝塔山是延安的象征,更是革命的象征,是全国人民心中的一座不灭的灯塔。当你走在北京的大街上,随便问一个人,不论是上了年岁的出租车司机,还是饭店年轻的服务员、甚至于外国游人或留学生,大家都知道宝塔山是延安的一座了不起的名山。”
当齐心老人自豪地讲着这话的时候,我们正乘车向宝塔山进发。
宝塔山又称“嘉岭山”,位于延安城东南侧,与清凉山、凤凰山形成三山对峙之势。今日的延安城即在这三山之间的南川河与延河冲积坪地上。嘉陵山上的宝塔,始建于唐代大历年间,后毁于战乱,现为明代建筑。塔为楼阁式砖塔,平面八角形,九层,高约44米,辟有南北二塔门,南门额镌“高超碧落”,北门额书“俯视红尘”。字写得并不甚好,约为清代知府身份的人物所为。塔内每层都有塔室。笔者小时候曾由塔内木梯登上第九层,透过四面洞窗,鸟瞰延安全城,景致巍然壮观。延安宝塔,同不远处更为古老的“烽火台”遥相呼应,使得延安这座古城更增添了历史文化的厚重。
年轻一代并不知晓,古老的宝塔作为延安的象征,实际还是缘自陈毅元帅的一首诗歌:《延安宝塔歌》。
1944年春,陈毅在延安,经过整风学习,思想颇多收获,于是诗兴勃发,遂作《延安宝塔歌》曰:
“延安有宝塔,巍峨高山上。
高耸入云端,塔尖指方向,
红日照白雪,万众齐仰望。”
1965年,诗人郭沫若也曾为宝塔题咏。如今的宝塔山绿树成荫,风光独好,盘山公路直达塔下,名人诗碑掩映在松柏丛中。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四放之际,宝塔流光溢彩,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灯塔”。宝塔山是延安的化身,是延安的代名词,也是延安的“城徽”。
阳早寒春与光华农场
对于延安,齐心老人实在太熟悉了。当早饭过后,在齐老提议下,大家乘坐一辆面包车去宝塔山。路上,经过的每一处地方,她几乎都能叫出地名,有的还能讲出一个动人或有趣的人物和故事。
“这里是杜甫川。”齐老高兴地说:“当地的老百姓都叫成了豆腐川。”逗得大伙都笑了。齐老接着说:
“唐代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以后,曾把家也安排在延安富县,过去称鄜州的羌村。后来听着肃宗在甘肃灵武即位,他就北上,路上还写了《北征》和《羌村三首》等名篇。途径延安,就是由这条川道走出来的。以后到了安塞,写了有名的《塞芦子》。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这道川称为杜甫川,还在川口建了一座‘杜公祠’”。
“杜公祠如今还在,可供游人参观。”笔者说。
“啊哦,那可是真古迹。对了,这里原先是光华农场。”
齐老指着一片庄稼地回忆道:“当时延安有许多经过长征和从白区返回的同志身体不大好,还有一些体弱多病的父女儿童。为了解决这一部分人的营养问题,中央决定办了个农场。养奶牛、养羊,种各种蔬菜。记得首先是林伯渠提议的,他当时是陕甘宁边区主席,其它中央领导都很支持。习仲勋对农场的工作也很重视,担任西北局领导后,经常过问光华农场的工作。农场的第一任场长名叫王荫圃。1940年春耕前,从武功农学院搞来蔬菜种子和果苗,还有三头奶牛,五只羊,随后的几十头奶牛和羊还是从山西阎锡山的牧场接收来的。是我军在反击敌人的战斗中缴获的。开始不叫光华农场,病号老人和儿童从此有了牛奶喝,牛都是荷兰种,很高大。以后同延安事务所合并,正式命名为‘光华农场’,分设农艺、畜牧兽医和园艺三个部,是延安时期唯一的科研单位。国际友人阳早和寒春夫妇都是在农场工作。阳早还担任过农场副场长。阳早是美国人,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农牧专业。1946年他读了斯诺采写的《西行漫记》,受中国革命影响来华工作,8月到延安光华农场从事农具改革和兽牧业发展工作。他的夫人寒春也是美国人,本来是学物理的,她曾参加过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工作,以后她说,‘我不能一辈子搞杀人武器,我想亲眼看看小米加步枪的力量,’于是就来到延安,不久,同哥哥的朋友阳早结婚,从此改行养奶牛了。”
齐老讲着这些有趣的人物和有趣的故事,听得人人入迷。真是羡慕她老人家的记忆力。那时候,每一位来到延安的人,都有一段传奇经历。革命的洪流就是由这些传奇人物聚会在一起,形成了势不可挡的滚滚洪流,荡涤了旧中国,创造了新中国。
难忘当年花石砭
车子在缓缓地行进,齐老的故事仍在继续。
“这里是被服厂。川道出去不远就是南区合作社。方仲如同志曾经担任中央党校校务部长,后又任被服厂的厂长。他是个老资格的同志,很早就参加了革命活动。习仲勋在家乡上小学的时候,还听过他的讲演,受到了革命的启蒙教育。建国初期他曾经担任西安市市长,在干部群众中很有威信。”
“前面就是花石砭吧?”齐心老人指着远处半山上隐约可见的房屋和窑洞问。
“这是中共中央西北局机关所在地。1945年10月,习老到西北局任书记,我随他在这里住了好几年。我们窑洞的旁边,一边住着组织部长马文瑞,另一边是宣传部长李卓然,还有陈正人和贾拓夫也住在这里。当时,房子和窑洞都是新修的,在延安是很讲究的了。会议室是一座小楼,设计有一点欧式建筑风格,餐厅也很别致,饭菜也好。文化生活也比较活跃,周末时还在会议室举办小型舞会。”
说着这些往事,齐心老人的眼里闪烁着丰富的光彩。周围的年轻人从她的故事里,体味到了那种幸福的存在。大家用敬慕的目光,注视着这位阅历丰富、经历非凡的老人。她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中与习仲勋同志相识、结合,共同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漫长人生道路,却依然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本色。当你面对齐老,你很自然地就联想到习老的高风亮节。你再次感觉得到,革命老人本身就是一部耐人寻味的史书,同每一位从峥嵘岁月的战火硝烟中走过来的人一样,他们的革命经历和生活境遇,充满着传奇色彩和诗情画意。
高歌一曲颂延安
站在高高的宝塔山上,俯视延安新貌,齐心老人高兴地大声说:“噢,回到老家了!”
“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
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
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
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
老人的热情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大家都情不自禁地跟着她唱起来:
“啊延安,
你庄严雄伟的古城,
到处传遍了抗日的歌声,
啊延安,
你庄严雄伟的古城,
热血在你胸中奔腾,
千万颗青年的心,
埋藏着对敌人的仇恨。
在山野田间,
长长的行列结成了坚固的战线,
看群众已抬起了头,
看群众已扬起了首,
无数的人和无数的心,
发出了对敌的怒吼,
士兵瞄枪口,
准备和敌人搏斗……
啊延安,
你古老庄严雄伟的城墙,
筑成了坚固的抗日战线,
你的名字将万古流芳,
在历史上灿烂辉煌。”
一曲深情豪迈的《延安颂》。把人们带入了历史的岁月中,齐老激动得满脸泛红,那神情全然不像老年人,真像是又回到了十七八岁的青春年华。
“当年这首歌,是我们每天必唱的,是人人都会唱的,歌词至今还记得清楚。一唱起来,大家就会热血沸腾,再艰苦的生活也都不感到苦了。那时候,延安的早晨和傍晚,最热闹的是延河岸边。清晨太阳刚由宝塔山后升起来,河水清冷冷的,大家都在河边晨练、洗漱,歌声笑语吸引了一群群灰色野鸽。而黄昏,河边又是散步的好去处。泥淤的河滩,清洁又松软,踩在上面,就像走在地毯上一样舒适。熟悉的人们在这里相遇交谈,夕阳把人们的身影投向平静的水面。到了夜晚,延安城又成了一个灯火的世界。山坡上一层层窑洞全亮起了灯火,星罗棋布,闪烁不息,倒映在延河中,更加璀璨动人。”
这完全是诗的语言。美好的记忆,其实就是一眼诗泉,涌涌不断地流淌着诗的甘露。当有那么一天,心灵为激情冲动,不曾作诗的人,也会脱口吟诵出激动人心的诗句,描述出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意境。
古稀之年的老人,登上日夜思念的宝塔山,就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延安岁月。她兴奋不已,幸福与喜悦溢于言表。在窑洞布景前照张相吧,再穿一回那亲切的“八路灰”。院子里还有一盘碾子、一辆纺车。齐老一下子兴奋不已了。同女儿一道推一把碾子,再坐下来摇一阵纺车吧。这是细心的管理人员为游人提供的摄影道具,但对于住过土窑洞,吃过小米饭,参加过延安大生产运动的齐心老人,这却又是真实的历史。她亲切地推了几圈碾子,又坐下来摇一摇纺车,这都是她熟悉的劳作,是当年边区从毛主席、朱总司令,到每一个普通的机关干部和战士都十分熟悉的劳作。那时候,“自力更生,丰衣足食”,不仅是一个伟大的口号,更是每一人努力躬行的真实写照。
穿起漂亮的八路军军服,熟练地打起裹腿照张相吧。当年的老八路又回来啦。照一照镜子,连自己看了都大吃一惊,青春的活力又回到了老人身上。她感到自己又年轻了几十岁。习老要是能一道回来该多好呀。他一定会在宝塔山上唱起信天游。他最喜欢唱的,是《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其中“漫天乌云风吹散,毛主席来了晴了天”两句,他每每唱起,都是满怀深情,泪光闪烁。因为那歌词,正是他和西北许多老同志的心里话。他常常夸赞这个歌词写的真好,符合历史的真实。唱出了西北军民的心声。
拜谒杨家岭
离开宝塔山,齐心老人驱车来到杨家岭旧址。1937年1月13日,党中央、毛主席由保安进驻延安,原本驻凤凰山麓。1938年11月20日,日本飞机轰炸延安城,主席的窑洞旁边就落了一颗炸弹。当晚,中央决定,毛主席由凤凰山麓迁驻延河北面的一条小山沟杨家岭,直到1943年5月离开,共居住四年半时间。1939年以后中央机关各部门,也陆续迁至杨家岭。
杨家岭相传原先是叫“杨家陵”,说是古代一位杨姓将军的陵地。以后成了一个村庄,老百姓图吉利,故叫成了杨家岭。其实延河北岸的这个很不起眼的小山沟并不深。像近旁的无数小山沟一样,东山石壁裸露,生长着一些松柏树和杂木林。西山是黄土山坡,农民们挖了许多窑洞。沟内的气候是冬暖夏凉,显得十分向阳而又隐蔽。毛主席在此居住的四年多时间里,写了不少文章,也发生了不少影响深远的重大历史事件。
齐心老人对杨家岭十分敬仰。从沟口就下车,徒步走向中央大礼堂。这是七大的会址,习仲勋作为正式代表参加了七大,并当选中央候补委员。在杨家岭沟口,有一所希望小学,是习老与齐老前几年帮助联系投资修建的,当地就命名为“习仲勋希望小学”。齐老在校门口伫立良久,透过校门的栅栏,看得到孩子们正在上课,朗朗的读书声使老人十分高兴。
“毛主席在杨家岭居住时,写的文章真多,像《五四运动》、《青年运动方向》、《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还有《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等等。这些重要著作,都是诞生在杨家岭的窑洞里。这些文章当时一发表,我们都争着学习。有的段落几乎能背下来。当时延安和整个解放区就是按照毛主席的政策和策略,开展工作的。习仲勋对学习抓得很紧。他白天工作忙,每天晚上都要在煤油灯下坚持学习到深夜。他还经常督促我要抓紧学习。说毛主席的文章,越读越深刻,工作中,思想上的许多疑难问题和模糊认识都能从中找到正确答案。”
我惊叹于老人家的记忆力。更对他们那一代人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和对领袖的忠诚感到敬仰。那绝不是什么个人迷信,而是体现了一个政党的凝聚力,一个领导人思想的感召力和个人人格风范的吸引力。延安时期的毛泽东是完全具备了这样的魅力,这是革命力量的重要凝聚力。这种出自自发的对党和领袖朴素真挚的感情,同“文革”中搞个人迷信和个人崇拜是有本质区别的。特别令人感动的是,许多老同志,在“文革”中挨了整,吃了不少苦头,但是他们对于毛泽东同志的感情和崇敬并没有丝毫的改变和减退。在他们的心目中,毛泽东同志晚年所犯错误,并不影响他作为我们党和军队缔造者和毛泽东思想的集大成者的伟大与光辉。这种无私博大的精神境界,绝不是普通人都能够具备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习仲勋同志就是突出的一例。
中央大礼堂与“七大”
这天,灿烂的阳光,照耀着杨家岭的山水草木,使齐心老人感到格外的亲切和温暖。她首先来到著名的党的“七大”会议旧址:中央大礼堂。这是一座砖木结构、设计独特的建筑。外观具有欧洲哥特式建筑的某些特点,而内部则采取陕北窑洞式的无梁大跨度穹窿式的结构方式。可谓最典型的“洋为中用”,“土洋结合”。令人不禁联想到马列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结合。这也许正是当时的设计者们的一种追求。因为1942年开始建设的这座建筑,是专门为党的七大召开做准备,而七大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确立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共产党内的指导地位。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在那“胜利的光芒很快要放射到全世界全中国,中国人民八年来所努力的伟大工程,业已逐渐接近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期”(朱德语),中华民族的一群优秀儿女由全国各地聚集到这里,描绘未来中国的蓝图。制定民族振兴的新路线、新政策和新方针。作为出席会议的547名正式代表之一,习仲勋同志光荣地参加了“七大”,并当选为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杨家岭依旧沐浴着春风。这里还是毛主席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地方。面对着礼堂内毛泽东和朱德的巨幅画像和代表们进入会场的历史照片,面对着院子里吴印咸拍摄的那张著名的聚集了中国革命文艺几乎所有骨干人物的历史性的合影,面对着半山坡上毛主席、周恩来、刘少奇等故居和领袖与人民亲切交谈的照片,面对着毛主席同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谈话的石桌石凳以及沟道里毛主席在大生产运动中耕种过的那一块菜地,面对山坡更上面当年中组部、中宣部机关窑洞旧址,面对这记忆中亲切熟悉的一切,齐心老人深深地感受到了一种神圣的肃穆和历史的荣耀。作为历史的滚滚洪流中的一朵浪花,经历过那轰轰烈烈,如今面对着这定格下来的历史,真是感慨万千。
啊,杨家岭。中国共产党人永远不会忘怀的精神家园。齐心联想到,当前党中央要求全党,特别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以“整风”精神开展“三讲”教育。这也同当年的整风运动一样,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新世纪的新挑战,进行的一次全党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是从组织上和思想上保证我们的干部队伍的纯洁性的重大政治决策……在这新的重要历史关头,杨家岭给人的启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万众瞩目的古城
从前的延安城其实是一座军事要塞。北宋时期,宋与西夏争夺边关时,这里是前沿阵地。当时镇守过这里并主持延州政务的范仲淹留下了不朽的词章《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峰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低沉哀婉之中不乏慷慨豪放的边塞词仍然被延安人广泛传诵。延安至今保留着沿凤凰山顶而上的土城墙。那时候的“塞下”,是就“塞上”、“塞外”,即长城以外而言。当时延州即今日的延安为西北边地,是预防西夏进犯的军事重镇,可谓是兵重城坚。在延安城四周,还分别有南二十里铺、东周家湾、北安塞和卢子关等,共计五座关城,称之为五花连城。延安城则为中心要塞,这里遗迹至今清晰可辨。可见毛主席党中央当年进驻延安,也是具有军事上的考虑。易守难攻,又有很便捷的退路。延安周围的山,同城融为一体,又与峰峦相接。从半山上或山根居住的窑洞中,就近上山,即可以撤离退出。这是别处的山所不具备的。毛主席转战陕北,正是充分地利用这种神奇的地形,牵着蒋胡军队在陕北开展了一次“军事大游行”,直“游”得国民党军晕头转向。而西北革命中,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也正是利用这种地形,同十倍于自己的敌人展开周旋,使革命成果不断扩大的。
汽车由北向南横穿延安全城。当地负责接待的同志让把车子开得很慢,有意让齐老看一看今日的延安市容。在宝塔山上看延安,她觉得延安城扩大了。乘车穿过整洁繁华的中心街,她觉得延安城长高了。原先的旧城墙早已被城区建筑淹没,唯有凤凰山上的那一部分还隐约可辨。在她的记忆中延安城原先只有两条街道,如今南北纵向有了三条街道,东西横向的街巷多达十多条。当年延河上只有一座低矮的便桥,如今城区南河与延河,有八座大桥连通。绕城的道路也因西沟与市场沟的打通而形成了环线。四周山上原先光秃秃的,如今早已是林草葱绿。延安再不是原先那座仅有几十户人家的边塞小城,而变成了一座拥有二十多万人口、楼房林立、功能齐备的现代化旅游名城。在各革命旧址和风景名胜旅游点上,外地来旅游的人很多,还有不少外国观光者。这座小城的繁荣,不仅仅是因为历史的荣耀,更因为有了今日的发展。许多来到延安的人产生了与齐心老人同样的印象:想不到延安的发展变化会这么大。要不是宝塔山和延河,延安就变得几乎认不得了。
老警卫想见老首长
陕北的地形,可以用沟、渠、梁、峁、砭五个字来概括。如果说前四个字中都是对黄土丘陵外表的描述,那么这个砭,就是对于其本质特征的揭示了。砭首先是石头的称谓,陕北的山,是松软的黄土掩盖着坚强的岩石。砭即是山脚下裸露出来的岩石突出部分。往往靠山临河,形成悬崖峭壁。延安有许多类似的石砭,如青化砭,闫家砭,大砭沟,小砭沟。花石砭,即地处城南,由南川向杜甫川拐弯处的一道砭,当年的中共中央西北局机关,就处在这砭崖之上。
午休之后,第一站要看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花石砭了。关于花石砭的话题,前面已经涉及,在杜甫川沟口,一个叫高家园子的山上,原貌完整地保留着。
过午的太阳依然强烈。齐心老人换上了一身黑色的绵绸中式夏装,戴上草帽,显得格外精神。刚出万花山庄四合院的门,有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让孙儿搀扶着来看望她。老人叫黄克强,是陕甘红军游击队的老战士。陕北当年有成千上万这样的识字不多,但革命意志却异常坚定的青年农民参加了革命队伍。眼下这位行走不便的老者,就是那千千万万跟着刘志丹、习仲勋闹红的战士。他1932年参加革命,身经百战,多次负伤,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刘志丹、习仲勋的“亲部下”。黄老性格耿直,看不惯的事情好“管一管”、批评批评。建国后他在地方公路系统工作,老习惯还是未改,结果犯了“上怒”,“反右”和“文化大革命”中都挨了整。黄老不服,他说自己是八次上京告状,经习老多次给地方写信,冤案才得以平反。他听说齐心同志回来了,特意赶几十里路来看望她。
齐心看着这位英姿不减当年的老红军十分感动,忙上前握着他的手说:“我不知道你来,不然我应当主动去看你,代表习老去看你。”
老人十分感动,眼睛里噙着泪水说:“习老身体可好吧,代我黄克强向他老人家问声好,就说他的老警卫想见他。”
面对这动人的一幕,大家都很感动。这种生死之交、革命情谊,是人世间最高尚的,也最能经受住时间与任何的风风雨雨、人事变迁的考验,永远不会淡漠。齐老转身将黄克强让回屋里,又是倒茶,又是递毛巾让他擦汗,还亲自削一个苹果要他吃。然后坐下来问长问短。就像老熟人拉家常一样。最后还安顿说要他留下来一同吃晚饭。老人家起身说:“不用了,只要见了面,就满足了。”老人告辞出来,还一再说:“代问候习主席好!就说他的老警卫想见他老人家。”
齐老感动得眼睛湿润了。什么叫血肉联系,这就是血肉联系。在任何时候,相互都思念着,相互都惦记着,相互都盼望着能够相见。真是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呀。
习书记住过的窑洞
汽车经过一番努力,终于爬上了陡峭的花石砭的大坡。中共中央西北局机关旧址,原先被市卫生防疫站占用,如今已经腾出,辟为专门的旧址将向游人开放。大门外,立着一座石碑,注明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个规格显然是有些低了。碑文介绍了1942年9月至1947年3月,这里是中共中央西北局机关所在地。高岗、习仲勋先后担任书记……
1941年5月,为了统一整个西北工作的领导,党中央决定将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与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合并,成立中共西北中央局,西北局成立后先在延安城西郊的张崖村办公,后迁至花石砭,直到撤离延安。1942年10月至1943年1月14日,著名的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就在花石砭新落成的礼堂召开。会议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举行的,毛主席两次到会演讲,任弼时始终到会指导。会议结束时,毛主席亲笔题词,奖励了王震、习仲勋、马文瑞等22名领导干部和劳动模范。这次会议经过批评和自我批评,达到了新的团结。大大促进了陕甘宁边区各项工作。齐心老人仔细地读完了碑文,然后走进院子,同迎接她的当地居委会主任一道寻找当年住过的窑洞。
1945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习仲勋同志担任西北局书记。由此时开始,到1947年3月,齐心同志随习仲勋住在花石砭。当时住的是有套间的两孔窑,一边办公,一边住宿。但齐心老人开始怎么也找不到。原来以后的住户把套窑的过洞封了,最终还是凭着记忆找到了那两孔窑洞。
据担任过西北局副书记兼任组织部部长的马文瑞回忆,“习仲勋同志重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善于从实际出发把中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与西北实际相结合,使西北局的工作实现了毛主席要求的‘做一个样子给全国看,成为全国的一个样板’。例如在推动全国的民主化上,习仲勋同志在参加会议和民主政权建设中坚决执行中央指示,保证了中央方针的顺利实现。他以身作则,善于与人团结,推心相与,共同合作,受到民主人士的敬服。他以平等谦虚的态度同民主人士讨论问题,以开诚布公的合作方式和他们交朋友……”
马老讲这段话时,笔者有幸在场,那是要代他起草一篇回忆西北局工作的文稿。讲到这里,马老眼睛里闪着亮光,陷入了一阵沉思。那是在习老去世之后。马老第一个赶去悼念过他的老战友回到家里,一直在客厅里坐着,同工作人员回忆着当年同习仲勋一道在西北局工作时的情形。随后他说:“那时,我们门挨门住在花石砭新落成的窑洞里。他每天晚上都工作、学习到深更半夜。白天他的办公室里总是人不断,我开玩笑说,仲勋同志,你这里可真是高朋满座呀!他笑着说:‘有人上门来,是好事呀!’的确,许多民主人士有什么问题,都愿意找仲勋同志讨论。作为班长他给我们带了一个好头,使西北局在贯彻中央‘抵制和反对国民党一手遮天、一党专政,努力实行民主政治和‘三三制’政权建设上,成为了全国各解放区的模范。”
那天在花石砭,齐心老人好一阵子坐在自己当年住过的窑洞炕上,用手深情地抚摸着那熟悉的土炕回忆道:“陕北的窑洞可是住着养人呀!冬暖夏凉,到了隆冬腊月,数九寒天,只要做饭时在炕灶烧一把火,炕就热了,夜里睡下,就一点也不冷。仲勋总是把热炕头让给我和孩子睡。自己盖着军大衣睡在靠门口处给我们挡风。他这个人一辈子就是这样,总是替别人想得多,总是先人后己……”
习仲勋同志不论在哪里工作,担任什么职务,时刻联系群众是他的本色。正因为这样,毛主席评价习仲勋说:“他从群众中来”。这是对他最中肯的评价。他在担任西北局书记时经常讲:“我们天天喊群众观点,就要深入到群众中去,真正把群众看作自己的亲人,一点一滴脚踏实地替群众做些事情,为群众服务。”他批评一些现象说:“我们决不能只想步子迈得大,你步子大,跑得快,群众就跟不上。也不要追求形式一致,都一般高,都一样齐;你硬要,就只有来个强迫命令。这是作风问题,又是思想问题,群众观点问题。”
当人们面对花石砭的窑洞,这些亲切的教诲,犹在耳际。这些话,对于共产党员来讲,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是应当牢记在心,落实于行动的。
“鲁艺”旧址桥儿沟
这是一座教堂。在陕北地区,从前有许多这样的教堂。它们修得很坚固,也很洋气。处在黄土山峦的窑洞村落之中,就像是鹤立鸡群,看着很不协调。但是它确实是历史的存在,是陕北历史演进的产物。见证着中国人民倍受精神侵略与奴役的历史。延安桥儿沟的这一座教堂当然也不例外。但是由于革命的原因,赋予了它新的含义。于是它成为了功德与不朽的象征。
1935年由意大利传教士出资修的这座天主教堂。当时的这座纯粹欧式建筑风格的神气活现的教堂,当年的那位传教士无论是处于怎样的动机,也肯定不会想到,这竟然成了“洋为中用”的一个见证。1937年到1939年2月,教堂曾被辟为中央党校礼堂。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在此召开。研究的问题是如何尽快地把“东洋鬼子”赶出中国。从1939年以后,桥儿沟成了著名的延安鲁迅文学艺术学院校址。教堂的周围有一些辅助建筑,先后是中央党校、鲁艺学员的教室和宿舍,延安光复后也是中央医院的所在地。如今,当时的教堂还在,医院用作病房的那一排窑洞还在。
眼下,76岁的齐心老人,领着当年在此出生,如今已经年过半百的女儿桥桥故地重游,真有许多难以说清的感慨。
“桥儿,这回可是真正回到你的老家啦。1949年3月,你就是在这里生的,所以你姥姥给你取名‘桥桥’。”
齐心老人告诉随行的女儿桥桥。女儿很感动,当即提议:母子俩在她出生的窑洞前合个影吧。实在是太难得、太珍贵、太有意义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在这世纪之交的盛夏时节,在党中央号召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关头,母女俩的人生轨迹又聚会到了这里,这将意味着什么?一切都将是一个新纪元的开始。
值得记住的是,就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在桥儿沟召开之际,习仲勋正担任中共关中地委书记、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关中军分区政治委员兼警备第一旅政治委员。六中全会,是在王明的主持之下召开的一次中央全委扩大会议。会议的决议案中,过分突出强调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提出一个口号,即“一切通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如果按照这个口号办,那我党对于陕甘宁边区的领导权就会旁落人手,像关中地区这一类“统战区”,就等于要把政权束手交给国民党了。然而实际上,情况并不是这样。我们从习仲勋1940年1月至4月给陕甘宁边区政府的两篇报告,便可以看出,习仲勋在执行六届六中全会决议时,采取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真务实态度。看得出他对于敌人磨刀霍霍,调兵遣将,加紧准备包围进攻的形势了如指掌,同时对于敌人的虚弱与困扰也知之甚清。并针对敌情,制定了正确的反摩擦策略原则及“巩固自己、扩大自己、动员群众和加强除奸”整体工作和保卫工作的中心任务。明确提出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和“进行深入的政治动员,展开普遍的政治斗争”、“加强军事上的动员,准备奠定战争的实力基础”的总策略。真正做到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见在实际工作中习仲勋是努力做到了“不唯书,不唯上,要唯实”。他当时在许多重大矛盾和问题的处理上,都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他不脱离群众的根本所在。
被遗忘的小沟坪
延安北关,今教育学院后边的小山沟,小得几乎叫你无法辨认,连许多延安人都不知这个地方。可齐老却对这个地方印象很深。地名叫小沟坪,是中共中央党校旧址。1939年初,中央党校由桥儿沟迁至这里,并于1940年10月动工兴建礼堂。同年11月延安当时最宏伟的建筑“中央党校礼堂”完工,这座占地1200平方米,可容纳千余人的大礼堂,在当时的延安可谓首屈一指的宏伟建筑。
“大礼堂建筑完工,”齐老兴奋地说:“有人提议在正面挂个题词什么的,以美观完善。大家很自然地想到了大学问家范文澜先生。请范先生题字,范文澜提议还是由毛主席题写为宜。毛主席欣然接受了党校的请求,立即要人拿来四张二尺见方的麻纸,主席提笔在手,沉思片刻,即一挥而就,写下了‘实事求是’四个字。毛主席还赋予这四个字以全新的哲学内容。此后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这是以前的人们没有达到的理解境界。当年,毛主席亲笔题写的‘实事求是’四个大字镌刻在正门上方。新落成的礼堂,成为延安一大盛景。此后,礼堂是每期学员举行开学典礼的地方。也是毛主席作整风报告的地方。1945年6月17日,出席党的七大的全体代表,在这里隆重举行了追悼中国革命死难烈士大会……”
听齐老这么一讲,我们才意识到,这个小小的小沟坪,可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地方。从1945年7月起,习仲勋同志担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时,齐心同志1941年在中央党校,1946年在党校六部学习时都曾住在这里。
齐老很想看看大礼堂,我遗憾地说,“齐老,中央党校大礼堂已经于1947年3月国民党军胡宗南部队进犯延安时被毁。好在镌刻着‘实事求是’的四块石板如今陈列在延安革命纪念馆,成了珍贵的革命文物。校部领导住过的那排窑洞还在……”
于是,我们陪着老人家看了老窑洞。窑院大门的外边,也立着一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齐心老人很快就找到了习仲勋当年住过的窑洞。她还记得当时同住在这里的还有时任中央组织部长的彭真和时任中央党校六部教育长的杨献珍等。
超期服役的建筑
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大礼堂,坐落在延安南关。这座雄伟的砖石结构的建筑,始建于1941年,可容纳1200余人,是当年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开会的地方,也是当时许多重要集会,例如边区劳模表彰大会、边区职工代表大会、延安大学开学典礼、边区文教大会等重大集会的会场。而60年后的今天,依然是延安民众重要集会和观看演出的场所。习仲勋先后在这里当选参议会驻会议员和议长,并多次在礼堂开会,也作过重要报告。
毛泽东讲,当年的延安,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实验地。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就相当于今日全国政协。这是延安时期创新的一种民主制度。共产党人在参议会中与党外人士实行平等真诚的合作,重要事情必须共同商议,这其实就是毛主席回答黄炎培打破“周期律”的最好的一种政治体制与民主协商机制。习仲勋作为中共代表,曾经担任议长并主持参议会的工作。他不仅以身作则,模范地带头同党外人士交朋友,还模范地执行中央精神,首先在绥德、陇东、富县三个地方试行干部配备的“三三制”。即地方政府中,党内、党外左派人士和统战对象各占三分之一。共选出乡县两级参议员三万多人,在此基础上普遍改选了县乡两级政府,同时选举出席边区参议会代表242人。在此试点的基础上,1941年11月,陕甘宁边区在新建成的礼堂召开第二届参议会。“三三制”得到了普遍实行。曾经提出“精兵简政”建议,受到毛主席表扬并采纳的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就是本届选为边区政府副主席的,习仲勋在参议会制度和民主政权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民主人士真心敬重的中共代表人物。
眼下齐心老人站在这历经一个甲子年,仍未退役的边区大礼堂中,面对着主席台,回忆起习仲勋1946年3月8日在这里的一次讲话,她动情地说:
“那是陕甘宁边区妇联召开的纪念大会。讲到工作方法,仲勋同志形象地说:‘我们有的同志只喜欢大叫大喊,不怎么高兴细针细线。我说你们女同志不应有这样一种脾气呀。号召是要的,但那不过是事情的开头,接下来就是要具体组织,或者叫具体落实。’讲到群众观点,他说‘我们决不能只想步子迈得大,你步子大,跑得太快,群众就跟不上。也不要追求形式一致,都一般高,都一样齐;你硬要,就只有来个强迫命令。这是作风问题,又是思想问题、群众观点问题。我们天天喊群众观点,就要深入到群众中去,真正把群众看作自己的亲人,一点一滴脚踏实际地替群众做些事情。’,一心一意为群众做事情,这是习仲勋的一贯思想,他自己一生奉行,也是反复强调的。因此,当西北局机关创办的报纸,就起名为《群众日报》。“齐老的现场回忆,格外生动亲切,令人感动。
就是这样一处重要的革命旧址,1947年3月同样遭到国民党军胡宗南部的破坏,门额上由谢觉哉同志题写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大礼堂”的青石横匾也被砸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礼堂先后进行过几次翻修,但仍然完整地保留了当年原貌。1956年5月,谢老回到延安,应邀重新题写的“延安大礼堂”五个大字,如今镌刻于正门上方。近年来,随着旧址开放,又在礼堂前厅举办了“陕甘宁边区推行民主政治图片展”。齐心老人仔细地看着,发现一张照片下面的说明文字,错把林伯渠林老介绍成了博古,她说:“这不是博古,这是林老。林老当时上了年纪,是鹤发童颜,博古当时还年轻,虽然都戴着眼镜。”
工作人员立刻把她的意见记了下来。可见老人家看得有多仔细。
边区政府办公厅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成立,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同国民党斗争的结果。它标志着边区由工农民主制转变为抗日民主制。陕甘宁边区所辖关中、延属、绥德、陇东、三边等五个地区,习仲勋同志曾在关中、绥德两地和边区担任党政军主要领导,为边区各项事业的开创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大院坐落在距边区大礼堂不远的延安南关街。这也是齐心老人原定要看的一个点,是全国第一批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石窑48孔,平房20间,院中靠山坐西朝东那几孔镌刻着边区政府“办公厅”三字的特大石窑完好无损。正中那孔最大的窑里,也举办了一个展览,这个展览的主题,是反映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权建设,内容很充实,但显得有些粗糙。有些该有的内容还没有。齐心老人看了,谈了补充意见。走出窑门,外面阳光很好,大家在门外台阶上集体合影留念。值得记住的是,边区政府办公厅的48孔石窑,建国后一直是延安地区行政专员公署的办公之处。直到1986年后,才搬进就近建成的楼房。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还在窑洞里办公,这当时在全国也是少有的。可见陕甘宁边区时期艰苦奋斗的作风在延安人心中影响多么深远。笔者有幸在当年的窑洞中居住并工作数年,担任行署专员高树歧同志的秘书,它对我一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要继续保持当年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艰苦奋斗的作风!”毛主席1949年给延安人民的《复电》精神,永远都铭刻在我们年轻一代的脑海中。这次齐老的到来,言传身教,更加坚定了我们沿着先辈开创的道路前进的信心。有了这样的信念,我们相信什么困难也不怕,什么样的考验都能经受得住。宣传延安时期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启迪教育年青一代,这也许正是齐心老人陕北之行的又一种她老人家并不说出却是努力追求的目的和效果吧。
当晚,齐心老人不顾一天的劳累,约见了张守国夫妇。他们之间,有着一段无人知晓的友情。张守国是延安安塞人,当年是西北局秘书长曹力如的警卫员,妻子高培莲替马文瑞夫人孙铭照顾孩子,大家一同住在花石砭,朝夕相处,亲如一家。
特殊年代的情谊
1973年,在习仲勋尚未“解放”,全家处境困难的时候,齐心同志为了看望在延川下乡插队的儿子习近平,只身专程回过一次延安。
“当时,到了延安,举目无亲,也没有人接待,她站在第一招待所茫然四顾,不知该去何处投宿……”
在万花山四合院的客厅里,齐心老人亲热地握着应邀来访的张守国和高培莲夫妇的手,回忆说:
“就在无奈之时,刚巧碰到了张守国,安排我同招待所一位服务员同住一屋,免了住宿费用。还把我请到你们家里,培莲大姐你就赶紧上街买肉,给我包猪肉饺子吃。那是当时所能吃到的最好的饭食,记得当时还是借的肉票。我在一所那位服务员的房间里住了几天。在当时‘文化大革命’的特殊形势下,当时的地区领导谁都没敢露面。你们整天都陪伴着我,使我深深体会到老区人民群众真挚的感情和深厚的革命友谊。”
张守国夫妇,如今也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听她这么说,显出十分激动。
回忆那次见面的情形,高培莲一见面,就一直拉着齐心老人的手不松。
在交谈的一个多钟头中,她们的手就一直紧握着。
“我们那样做,完全因为有老感情,想你们都想不来,好容易来了,还能不吃顿饺子。”高培莲说着,眼睛里聚满了泪水。
“可那个时候,习老还被关押着,你们也不怕受到株连?”
“我们不怕,”一旁的张守国说,“谁不知道习老、齐心都是好人,我们什么也不怕。”
“那次临走的时候,我很想送一点礼物,但什么也没带,就留下十元钱,让给孩子买一支钢笔学习用。”
张守国说:“这一支钢笔,不是简单的一支钢笔,这是从延安一个窑洞里吃小米,到绥德义合一起搞土改,又渡过黄河到山西柳林打日本的一份感情。我很想念习老,只要再能同习老见上一面,我死也就安心了。”
多么动人的话语,出于一个八旬老人之口,面对那一份真诚,谁还能不为之感动。
时间不早了,张守国夫妇依依不舍地告辞,齐老一直送出大门,送了好远。
歌曰:
魂牵梦绕几多情,
历经坎坷见忠诚。
耄耋归来朝圣耳,
老兵心头浪花涌。
肤施神塔今犹在,
大鹏何日傲苍穹。
伟业接力孰当继,
中华振兴杖后雄。
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4 中网 (zw78.com) 京ICP备090319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