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4 中网 (zw78.com) 京ICP备09031998号
|
2000年6月7日。今天是齐老北上的第一天。早8点从西安出发。天上下着小雨。雨雾中的陕北,更显出朦胧的神秘。
关于陕北的抒情
笔者有幸出生在陕北,更深深地热爱着这片土地。我总觉得陕北是一块福地,是中国革命的福祉圣地,是中华民族的福运之所。那些黄土的山峦,连绵起伏,源源不断。就像头上拢着白羊肚子手巾的陕北农民,他们质朴无华地一座一座耸立在那里,单个看着很平常,甚至还有些呆滞土气,但当他们聚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恢宏无比足以呼风唤雨、扭转乾坤的风云气势。那些黄土的峰峦又像是我们心中敬仰的高堂父母。他们对儿女们的恩情,一点一滴、朝朝暮暮,单个看着并不雄伟峻峭,但连成一片,聚合起来,就成了无与伦比的博大之爱,是一种像大海的波涛一样,能够传递给人成就惊天伟业的大气象。这就是陕北的山峦,如同远古时代黄河古象群奔驰而来的巨幅群雕,难怪当年会引发毛泽东“原驰蜡象”的惊天妙句。
此刻,我看见齐心老人望着窗外,一直沉默不语。我们陕北大地可真是一片引人沉思的土地。那独特无比的山形地貌、深厚的文化积淀,就像一本图文并茂的大书,令人百读不厌。
既然陕北的黄土山峦,同陕北人一样几乎个个都是质朴无华又富有大格局、大个性,那么只要你登过一座山,走过一道沟,熟悉了一个山庄、一户人家,你就仿佛登过了所有的山,走过了所有的沟,熟悉了所有的山庄和人家。这大约又是唯独陕北才有的一种独特神奇。正是这种山山相映、壑壑相连的奇观,使得齐心老人一踏上北上的征程,她心中就觉得回到了当年那遥远的小山村,置身在了亲人中间。
当汽车驶过铜川金锁关,盘上高高的宜君梁,路边出现第一个窑洞山庄的时候,齐心老人心中那种“回家”的亲切感就变得越发真切而强烈。半个世纪以前的记忆,突然之间,像天空密布的雨雾一般,浓密得再也无法化解。那感情的云团,终于聚集成倾盆大雨,令人兴奋地洒落下来,滋润着大地,滋润着老人渴望已久的焦渴心田,以至使她情不自禁地总要向身边的女儿桥桥诉说往事。
遥望陕甘边
“桥儿,你往西边看,就在天和山的尽头,那里就是有名的董字塬。是陕甘根据地南梁的南边,也是陕甘宁边区的西南大门。抗战时期是陕甘宁边区的陇东地区,当时你马文瑞伯伯在那里当地委书记,我被分派到下属的环县曲子镇一带做地方工作。那是南梁老区的地盘,党的工作基础好。那时刚刚到陕北不久,我下到基层很不习惯。首先是‘卫生’过不了关。吃饭也成了问题。记得乡长是个麻风病患者,他的口腔都破了,手上也有溃烂。可是吃饭时,大家还得坐在一起,不能回避,更不能显出怕脏怕传染的样子。就这一关,我咬牙挺过来了。回想起来,那个带病工作的老乡长,一位识字不多的农民党员,他对党的事业十分忠诚,抱着重病,还整天没日没夜地工作,催收公粮,布置农村整党,收缴军鞋,组织赤卫队防特防奸反摩擦……我正是在他的带领下,学会了做群众工作的本领,也懂得了党员和群众的鱼水关系。这一带,也正是你爸爸当年开辟的红地。他在老乡中很有威信,老百姓一提起边区苏维埃的习仲勋主席都伸大拇指。他还兼任过正宁的县委书记。那时我还没有见过大名鼎鼎的习仲勋,你爸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就是从这时开始清晰起来、高大起来。”
齐老说着,扭头看了一眼身边听得出神的女儿。这次陕北之行,母亲还有一个没有讲出口的目的,就是想让儿女们也接受一次革命传统教育。让他们知道当年的道路是怎样的艰难曲折,老一辈又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坚持走过来的。
黄土窑洞的魅力
我注意到了,每当路边出现窗户上贴着彩色窗花,门框上贴着火红对联的黄土窑洞时,齐心老人的眼睛里顿时就充满了融融暖意。那是多么幸福而又动人的一种表情,多么富于感染力的一种神韵。在人类所有的感情中,这又是多么的单纯又普遍的一种感情。当远行多年的游子归来看到了生养了自己的熟悉的家,当儿女听到日夜思念的母亲的呼唤时,就会出现的这种表情,如今就浮现在齐心老人的脸上。
听着齐老的回忆,又看到这母女两代人共同对窑洞记忆的珍重和关注,我心中涌起一种深深的感动和陶醉。我想到了“精神家园”这个词语。我由齐老遥望黄土窑洞时脸上浮现出的喜悦深情,感受到了一个人的精神富有和意志坚定的力量。老人家之所以敢于并且执着地抱病在古稀之年重走陕北路,正是有一种巨大精神力量的推动。这是他们这一代人的专利,这就如同她当年冒着枪林弹雨由华北徒步走到陕北投身革命时的精神力量一样的强大呀!“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我心中突然念叨着冰心的著名诗句,眼睛随着齐老的指向,凝视着遥远的天边。
阳光照耀下,黄河波涛一样的黄土高塬在那里凝结成了一道油画般的美丽风景,而那些镶嵌在其中的窑洞人家,更是一道能令人产生无限遐想的人文风景。那些冬暖夏凉的息身之地,是这深厚而单纯的黄土高原上绝无独有的。他给人以温暖与安全的抚慰,更令人深接地气。它潜移默化地把淳朴与憨厚的民风,深深地植入人们的灵魂深处。它更把诚实与感恩,化入人们的血脉。正是在这些温暖的黄土窑洞中,孕育了西北革命的火种,也给长征到达陕北的疲敝不堪的中央红军注入了新的能量与活力。
齐老再度沉默。她那亲切热情的目光和表情,仿佛告诉你:这些山,这些沟,这些窑洞村庄,这些穴窑而居的人们,还有这些凝结着人们劳动与汗水的树木和庄稼。这一切,我实在是太熟悉、太亲切了,就像昨天刚刚从这里走出,今天又回来一样。前面路过一个村庄,窑洞院子近旁的农田里有农民在劳作。齐老显然是想请司机停下车来,走进一孔土窑,摸一摸那窑墙,坐一坐那热炕,同房东拉一拉家常,吃一碗那香喷喷的散面苦菜黏饭……当她沉默着回头望我一眼的时候,我深信她老人家心里就是这么想的。
从照金到南梁
如今,听说耀县和宜君县已经划归铜川市管辖,但齐心老人并不觉得有什么遗憾。她老人家深知,无论区划范围如何变动,从地理特征看这里永远还叫陕甘和陕北,还属于渭北高原进入陕北山区的分界,还是桥山山脉重要的支脉,还是陕甘红军当年驻扎和战斗过的地方,还是同革命圣地延安紧紧地连接在一起的名称。想到这里,老人家更加深情地望着车窗外面连绵起伏的山峦。车子正在穿过耀县,在那雨雾弥漫的远方,有一个地方叫照金,这个当年如同“瑞金”一样响亮的名字,那就是刘志丹、习仲勋等西北老革命们学习井冈山经验,最早武装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地方。“南有瑞金,北有照金”,这西北地区有史以来第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尽管面积不大,人口也不多,坚持的时间也不很长,但它在西北人民的心目中是如同井冈山一样神圣的。听习老讲过,那里有雄伟的“红军寨”、红色石崖上有苏维埃政府宣刻的红色标语……这也是齐老渴望要去的地方。
汽车飞驰。老人家此刻望着照金方向,再度陷入了沉思。听说照金距离耀县县城仅仅几十公里,距离省城西安也不过百十公里,好在有群峰掩护,山路崎岖。那是多么艰难的岁月,多么严酷的斗争,敌人的主力和各县的反动民团,随时都会围剿。红军主力又多被调往外线作战。习仲勋带领着赤卫军和基本群众坚守根据地,常常是大兵压境,军民固守在红军寨内,用土枪梭镖和滚雷石块,同敌人的洋枪洋炮顽强战斗……此刻,齐老在北进途中远望照金,她根据仲勋的回忆,调动起自己的全部想象,眼前幻化出了当年的战斗,幻化出刘志丹和习仲勋,当初在那里轰轰烈烈拉起革命的军队,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动人情景,遥远的群山中从此飘扬起工农革命的旗帜……再远处,就是名气更大的南梁地区……这都是她这次远行要去的地方。
西北革命的星火,曾经在这里点亮。那是齐心久已向往的地方。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坎坷岁月,今日终于能够成行……
“去吧,借西部大开发的强劲东风,到西北走走也好,顺便看看老区的变化,看看老区人民的生活过得怎样,也代我向老区人民问好。”
齐老想到这里,耳边再度响起习老的临行叮嘱。感动的泪水模糊了眼睛。习老何尝不想亲自回陕甘看看,他常常在睡梦之中,都会喊出“南梁”、“延安”、“横山”、“绥德”这些地名。这些地方他太熟悉了。当年留下的记忆,再久远的岁月和风雨,也是无法抹去。可是他的身体,医生不同意他再像年轻人一样的长途跋涉。因此,他就把自己的感情,寄托于夫人齐心的这次回访。
中华民族之根
行进两个多小时,黄陵桥山的古柏,终于郁郁葱葱地呈现在眼前。“拜祖是神圣的事情。那里听说还有毛主席亲笔写的《祭文》。”齐老深情地说。
汽车努力地驶上黄帝陵的盘山石道。两旁古柏森然,陵前香烟缭绕。想不到清明已过,谒陵拜祖的人还会这么多。
“早就想来拜祖,一直没有机会。1949年那次路过黄陵,曾向这古柏山上望过一眼,那还是解放初,巍峨的桥山、葱茏的古柏在初夏的阳光下透出诱人生机,好像也在同人民一起分享着解放的喜悦。”齐老自言自语地说,言语中充满了诗意。
是的,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桥山依旧耸立,古柏依旧葱茏,昔日寂寞的陵庙古迹,如今不仅成了国家级的旅游景点,更是全世界的华人关怀注目和寻根拜祖的地方。齐老恭恭敬敬地站在镌刻着毛泽东《祭文》的石碑前,认真默念一遍,态度十分地虔诚。
“中华民国26年,也就是1937年的4月5日,”齐老念道:“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敬派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
毛泽东亲自撰写的《祭文》全录如下: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
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知,光被遐荒。
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世变沧桑,中更蹉跌。
越数千年,强邻蔑德。
琉台不守,三韩为墟。
辽海燕冀,汉奸何多!
以地事敌,敌欲岂足?
人执笞绳,我为奴辱。
懿维我祖,命世之英。
涿鹿奋战,区宇以宁。
岂其苗裔,不武如斯。
泱泱大国,让其沦胥?
东等不才,剑屦俱奋。
万里崎岖,为国效命。
频年苦斗,备历险夷。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
不论军民,不分贫富。
民族阵线,救国良方。
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民主共和,改革内政。
亿兆一心,战则必胜。
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此物此志,永矢勿谖。
经武整军,昭告列祖。
实鉴临之,皇天后土。
尚飨!
“林祖涵也就是林伯渠,当时任陕甘宁边区主席。你们都看见了,毛主席的祭文写得真好,对统一战线充满了诚意,对团结抗敌充满了信心。可以看做是中华民族团结抗战宣言的前奏。不久之后,就爆发了‘七七事变’,随即八路军向全国发布了抗日宣言……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为了接收西安,习仲勋率领西北局的同志们冒着尚未停息的战火硝烟,先期出发。一个月之后,我抱着刚满百天的桥桥,搭乘一辆大卡车去西安,石子公路,坑坑洼洼,车子颠簸得很厉害,加上孩子病了又顶着烈日……”
“司马迁《史记》说,‘皇帝者,姓公孙,名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齐老面对讲解员的解说,听得十分认真。革命者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毛泽东的《祭文》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全民族自强不息、英勇抗战的心声。
“黄帝崩,葬桥山。”看来,黄陵的历史是有史书记载的,并非是后人杜撰。是我们民族的根脉源泉所在,号称人文初祖。
此刻,齐老一行就来到了这举世瞩目的桥山脚下。来到这文字记载的中华文明的根源所在。黄帝,这位神灵能言,敦敏聪明的上古先贤,是我中华民族公认的“五帝”之首。《史记》云“黄帝生昌意,昌生颛顼,颛顼生鲧,鲧生禹。”他老人家就安卧在这绵绵桥山的青山翠柏之中。也有传说是“衣冠之塚”。说黄帝临终骑龙将要升天,天下臣民感于他的无量功德,纷纷跪地扯衣拽靴,结果,一座土塚之下,只有衣冠而并无龙体。显然,这传说是与《史记》中的记载不同。当然还是文字记载更为可靠。无论如何,人们在这圣土之中,播下了中华人文始祖的文运根脉。作为黄帝子孙,五千年之后,站在这样的一座承载着民族根基的大山之下,怎么能不心潮澎湃呢。
“抗战期间,毛主席在延安亲笔写了《祭文》,清明派林老专程来黄陵代表我们党同国民党一道寻根祭祖,争取共同抗日,成为了载入史册的历史佳话。也是今天海峡两岸共同承认的事实。同根同祖,当年可以团结御敌,今天也一定可以通过和平方式统一祖国。‘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毛主席此话,今天读来,也是毫不过时呀。”
齐老兴奋地说着,坚持下车同大家一同步行,拾级而上。一路看到那些生长茂盛的古老柏树,便又触景生情想到了陕甘边的南梁。听习老讲,南梁山区,也有许多的四季常青的柏树。
是的,笔者到过南梁,在那陕甘边境的群山之中,在花池、环县一带的悬崖峭壁之上,不知为什么,也生长着许多四季常青的柏树。这种寿命长而木质坚硬的奇树,它们专拣常人难以涉足的地方生长,再干旱再寒冷都不惧怕。我常常面对那黄土高崖上碧绿茂密的柏树,就想起当年闹红中的前辈和先烈。他们在白色恐怖的枪林刀丛中冲出来倒下去。如果在他们倒下的地方,能长出一棵柏树的话,那也会像这桥山一样,成为一望无际的柏树的青山,千年万年都是绿染大地,令人面对他们,总要肃穆起敬……
“在我看来,刘志丹、谢子长和千千万万西北革命中倒下的烈士,就是黄土高崖上四季常青的柏树。应该让我们的子孙万代像记住轩辕黄帝一样记住他们,因为他们都是黄帝的优秀子孙,是推动我们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英烈人杰……”
说到这里,老人兴奋的声音有点颤抖。谒陵者照例得绕陵一周,然后上香叩拜。从黄帝陵到黄帝庙,齐老仍然坚持步行。一路之上,年轻热情的讲解员搀扶着老人家,娓娓动听地讲述着有关黄陵的美妙民间传说。黄帝手植柏、黄帝挂甲柏、黄帝大脚印、黄帝浮雕像,每一个景观,都有一段美妙的传说。老人家兴致勃勃,听得认真,还不时提问,发出天真的笑声。走出黄帝庙门,天空突然晴朗。只见整修一新的庙前景区,广场雄浑博大,巍然壮观。两侧引沮水入池的人工湖碧波涟涟,云影绰绰。这一切,都衬托在高高的被柏树覆盖的桥山之下,山光水色,蓝天白云,令人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古老与尊严,兴旺与发达……
“大伙照张相吧。”齐心老人站在庙前台阶上亲切地招呼大家。等到乘车将行,她还恋恋不舍,回首望着桥山沮水,犹存无限感慨。
炼油厂想起赵占奎
当日。12时30分,齐老一行离开黄陵,继续北上,途经延安炼油厂,按照当地安排,在厂招待所午餐休息。
炼油厂所在的交口河——洛河与葫芦河交汇后,转了一个90度的大弯,于是便在三山之间淤积出一片平坦的土地。20世纪80年代中期,延安地区在这里建设了一座炼油厂。笔者有幸参与了这个项目的论证和决策。当初的设计能力仅有年炼油能力75万吨。如今厂子已经发展成为年加工300万吨原油的国有大型企业。原先进口加拿大的那套旧设备已经换成了国产新设备。这是延安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每年向地方和中央财政提供将近10亿元财力。近期由于体制变化和石油价格问题,遇到了一些困难。
在延炼招待所,齐老吃到了陕北农家茶饭。这是进入陕北的第一餐饭,有油馍还有油糕,特别是喝到了香甜的米酒,一下引发了老人家许多的回忆。
“这些在当年,都是我们和老乡们过年才能吃到的饭食。”老人家很兴奋,吃饭中不时诉说着往事,流露出对逝去岁月的无限深情。“记得在绥德郝家桥蹲点,过年是在房东刘玉厚家里,那年开展大生产运动,粮食大丰收,窑里的糜谷是大洞子圪堆小洞子流。老刘后来成了边区劳动模范,受到了毛主席题词表彰。老刘的婆姨真能干,从前过年只泡二升米的糕,那年一下泡了二斗半米,天天支油锅,顿顿吃炸糕,直到二月里才吃停当。正月十五那天,刘玉厚还特意进城把习书记请来吃了一顿年茶饭,你爸最爱吃的,就是陕北的小麻油炸糕……”齐心低声细语地说着,不知不觉就成了陕北调,而且夹杂不少方言土语,声音里充满感情。
听她诉说往事,你感到格外亲切。于平淡无奇之中,令人逐渐体味到一种正直、坚定、真诚而纯洁的人格魅力。这是许多经历过革命斗争锻炼的共产党人特有的品格。笔者曾经有幸接触过许多这样的老同志,他们出生于大都市,并非生计所迫,而是接受了进步思想,于是在很小的时候就毅然参加了革命,经历了革命战争的磨练和考验。他们在革命队伍中锻炼成长起来,在抗日战争的炮火硝烟中度过青春岁月,有的还进“红大”、“抗大”学习,经历了著名的延安整风和大生产运动。有了这样的一些经历,于是以后无论做什么工作、道路多么坎坷,那一份正直、坚定、真诚与纯洁却是一丝不变地保持了下来。这是整整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本色,是在延安这座熔炉之中炼铸而就的,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褪色。对于我辈后生,有幸感受这一份正直、坚定和真诚、纯洁的本色,就像有机会领略海的博大与山的雄伟,那是令人灵魂净化、境界升华的一种难得的机遇和体验。我喜欢同这样的老人交谈,觉得同他们沟通,其实就是在读一部内容丰富深刻的书,也像是在对照一面镜子,可以得到许多不曾有的东西,也能看出自己的哪怕只是一丝的丑陋与苍白。我常常听着他们谈话而陷入沉思。想起许多平素不可能想到的问题,常常会感到不安、惭愧,从而焕发起奋发向上的勇气。
看到延安地区也有了如此现代化的工业项目,齐老高兴得合不拢嘴,坚持要到生产厂区看看工人们的劳动操作场面。她一路上兴致勃勃地寻问着炼油工业的生产流程和工艺原理,了解着石油在陕甘宁三省地下的分布情况。陪同的厂长仔细地回答着她老人家感兴趣的每一个问题。当听说目前仅石油工业每年就要给地方财政提供90%以上的财力时,老人家兴奋地说:“唉呀,看来可真是无工不富。当年在陕甘宁边区搞大生产运动,要是有这么个炼油厂,那可解决大问题了。当时的延长油厂每年原油产量也就是几万吨,而你们的炼油能力都超过了千万吨。记得当时有个石油工人劳模叫赵占魁,他也像以后大庆的王铁人一样埋头苦干,也是常年累月戴着一顶工人帽,一年四季满身是油,毛主席亲自书写奖状表彰过,是当时工业战线唯一的劳动模范。我们的事业,就是靠赵占奎、王铁人,还有刘玉厚这些千千万万工人农民推动着,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到任何时候都不过时,历史会永远记得他们的名字。”
听齐老这么讲着,我的心中十分感动,心想他们这一代人,可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英。奋不顾身地从枪林弹雨中冲杀过来,吃了那么多的苦,受了那么多的委屈,却从不喊冤叫屈。是真正把一切都奉献给了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
洛川苹果成了大气候
午餐后稍事休息,齐老一行驱车继续北上。道路宽阔平坦,一座新建的大桥雄伟壮观。车过洛川原,路旁果园连片,树上果实累累,一派丰收在望的田园美景。“洛川苹果”在全国久负盛名。今日来到果乡,才真正体会到了黄土高原的慷慨富饶。齐心老人知道,这里是陕甘红军将领王世泰的故乡,王世泰也是习仲勋同志的亲密战友,当年他们共同在陕甘一带战斗,同刘志丹、谢子长一道创建过红军和南梁山区革命根据地。“听习老讲,革命的初期,为了蒙蔽敌人,红军部队的番号很有意思,以陕甘红军来讲,开始番号是红26军,其实只有一个团的兵力,称为红三团,刘志丹是军长,王世泰是团长。可见王老当时在部队中,是很有地位的人物。他有一本回忆录叫《我的红军生涯》,写得很生动,读了令人感动。”
“洛川全县15万农民,30多万亩苹果,每个家庭都有一个10亩左右的果园子,人均2亩,年收入都在七八万元以上,家家户户都盖上了新房,像城里人一样买回了全套的家用电器和高档沙发、家具……”当地的同志如数家珍,向老人家介绍着果乡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听到这里,她情不自禁地说:“习老要能来看看,他一定会十分高兴。人民群众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这是他们当年革命的理想,是我们几代人为之奋斗的目标。”
当地同志说:“欢迎习老回来看看。每当八九月间苹果熟了的时候,国道两旁就成了各种苹果的展销长廊。你坐在汽车上,徐徐前行,就如同在观赏那几十种优质品种的苹果,红、黄、金、绿,琳琅满目。习老看了一定高兴。”
齐老点头同意。满车的人听了,都很感动,都盼望着那些西北人民所敬仰的,亲手开垦了这片土地的老革命们,都能早日回来,亲眼看一看这丰硕的果实,看一看老区人民的富裕生活,看一看改革开放20年来,陕北地区在各位老延安的关怀支持下,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变化。
当地同志还介绍了果园发展过程中的艰难曲折历史。洛川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就有人从河南引进了果苗,但一直没有能成气候,只是农户在院落地畔零星种植。谁也舍不得,其实也不允许在好地上栽植,好地里统统种着麦子。开始大面积种植还是改革开放以后,当时的延安地委书记叫迪靠山,这个人是搞农业出身,很有眼力,也有气魄。他第一个强调要在好地上大面积种植苹果,这连当时的县委书记都不能接受。两个人还发生了争执。当然还是谁官大听谁的。事实证明,迪靠山是正确的。大面积的果园,形成了延安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不光是洛川县,还有富县、黄陵、甘泉和宝塔区等县区都大面积种植,形成了不起的大气候。这是延安农业发展历史上的一场革命,是曾经用小米土豆养育了革命的黄土地,又一次向全国人民奉献出的宝贵的全营养品。延安苹果作为和谐发展的结晶,眼下已经占领了国内外市场,成为黄土地上农民致富源流不断的绿色银行和摇钱树。齐老听了高兴地说:“看来任何事情,认准了就要坚持。同样的一片土地,昨日前辈闹革命,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甚至流血牺牲,就是因为坚持到底了,最终取得了胜利。后人发展经济,种植苹果,同样克服了种种困难,结果也因为坚持到底了,就有了大收获。”
大家听得,都点头称是。我就想,齐老不愧是搞调查研究的行家里手。她老人家从历史与全局的高度,概括了洛川苹果发展的历史,令人耳目一新。
义子沟非去不可
一路花絮多多,眼前奇迹、美景不断。到了距离延安不足50公里的甘泉县境内,已是下午四点多钟。夕阳照耀之下,雄浑的群山更加辉煌迷人。但气温开始下降,齐老略感不适,开始有些气喘。大家都很紧张。齐老见状,故意显出无事,提出关于“甘泉”的话题,转移大家的视线。
甘泉有美水,更有美丽的传说。据说,县城对面山中有一股清泉长流不断,男人饮之则健身强体,女人沐浴则养身如玉。隋炀帝知道后赐名美水,且命令当地每日送水,并选女奉献入宫。甘泉从此名声大振,美水也成为隋唐年间特供长安宫廷的专用饮品。甘泉县更是因此得名。至今仍有美水矿泉水厂、美水酒厂,生产隋唐玉液和隋唐宴宾酒。另有甘泉豆腐干,亦藉水而走红。各种包装、各种口味约数十种,品质超群、驰名全国。齐心老人听到这些情况介绍,自然精神再度为之一振。虽说前一天在西安受了风寒,不停地咳嗽,但情绪依然昂奋。
原先安排要去甘泉县下寺湾义子沟,拜访习仲勋同志当年担任陕甘边苏维埃主席时一道工作生活过的父老乡亲和老窑洞。可眼看天色已晚,那里距离甘泉县城还有40多公里,并且正在修路,是不是取消这个安排?我小声征求桥桥的意见。她也考虑到经过大半天的长途颠簸,年轻人都感到了劳累,要我出面建议齐老不要去那里了,直达延安休息。齐心老人听后急了,还是执意要去,老人家很严肃地说:“下寺湾义子沟,一定要去看看。这个地方习老经常念叨,我也是向往已久。1935年9月,毛主席党中央到来前夕,仲勋同志率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机关就驻在那里,他当时是苏维埃主席,年仅22岁。”
眼看齐老态度坚决,大家还是同意了老人家的意见。于是,汽车离开宽阔的210国道,朝西转向一条勉强能够会车的县乡公路。正在拓宽的路面,堆满了铺路的石子和白灰,坑坑洼洼,十分难行。好在阵雨过后,夕阳迎面,天际晚霞正艳,齐老和大家的心情为之一振。话题至此又转到了对习老革命生涯的追述。
难忘“两当兵变”
其实,习仲勋开始担任陕甘边苏维埃主席时年仅21岁,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娃娃主席”。早在1930年春天,中共陕西省委派习仲勋到长武县杨虎城部的警备骑兵第三旅三团二营从事兵运工作。这时正是白色恐怖严重之时,许多人害怕了,脱离了革命。习仲勋却在此时,开始了他在陕甘边地区艰苦而漫长的革命斗争生涯。当时,年仅17岁而且刚刚被保释出狱不久的习仲勋,在家乡隐蔽一段时间后,适逢党组织急需开展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力对付反革命的武力,他即被派往杨虎城的十七路军开展兵运。可见,习仲勋同许多老革命一样,他虽然不是军人出身,也没有上过军事学校,但他们一走上革命道路不久,就投入了军事工作。他们往往熟悉军队,特别是很善于做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这种长期军地交织的经历,使得他们成为了党内的通才。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无论搞军事还是领导地方工作,他们都是行家里手。
“当时搞兵运,可是把头提在手里呀!”齐心凝视着天际如血的晚霞说:“我曾听习老回忆说:‘那时没有最大的牺牲决心,是不能够在国民党军队中做兵运工作的,因为我还没有忘记,自己是以共产党嫌疑被捕过的人,这样的人到国民党的军队里干事,对敌人说来是多么危险,多么引人注目。一经查获,就是处死,我之所以能在这时去敌军搞革命活动,主要原因是我在出狱之后一年多的农村生活,使我亲身体会到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以及旧社会极端黑暗的情况,激发了我的革命勇气,不管多么艰苦,就是下决心要革命。’可见,他从一开始就有出生入死的准备,就是一个清醒的革命者。”
我听得很受感动。意识到,当齐老说出以上的话,并不觉得习老是自己的丈夫,而是完全把他作为一个自己敬仰的老革命看待的,是作为党的骄傲和荣耀……
“不管多么艰苦,就是下决心要革命!”这就是少年习仲勋当初的钢铁誓言,朴素而又坚定。17岁的少年,英雄孤胆,冒死深入敌营。这次兵运活动,可谓是旗开得胜。习仲勋同其他同志经过艰苦努力,发动了规模和声势仅次于清涧、谓华起义的“两当兵变”。两当是甘肃东部紧靠陕西宝鸡一个边远小县。县城处在秦岭峡谷之中,唯一的一条公路穿城而过,是扼守陕甘和四川的咽喉要冲。警备骑兵第三旅是杨虎城收编的杂牌部队,三团二营营长王德修曾是共青团员,与习仲勋是同学好友。习仲勋利用这层关系进入该营后,立即和共产党员李秉荣、李特生三个人成立了党小组,并确立了“在发动士兵进行日常斗争、促进士兵革命化的基础上,发展组织,团结士兵,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工作方针。提出了反对打骂士兵,改善士兵生活,按时发饷、发鞋袜的要求,进而还秘密提出“反对军阀战争、拥护红军”的革命口号,成立了“红军之友”社,在此基础上秘密发展党员30多名,从营到连、排、班都秘密建立了党的支部,并成立了营党委,习仲勋担任营委书记。通过半年多的艰苦努力,该营已完全被我地下党控制。1931年秋、冬,中共陕西省委相继派焦维炽、李杰夫到两当巡视工作,力主该营举行兵变。营党委认真研究,认为时机尚不成熟,决定伺机而动。第二年春天,习仲勋组织召开营党委扩大会议,客观分析形势,决定举行兵变,同时讨论了具体的行动事宜。4月2日,习仲勋、吕剑人、李特生、许天洁等利用部队换防之机,率领全营200多人在甘肃两当宣布起义。起义后,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工农游击队第五支队”,第一次打出了红旗,公开了党的组织,习仲勋担任队委书记。随后,部队离开两当向北进发,沿途进行了五六次战斗,行军千余里。正当部队准备向刘志丹率领的部队靠拢、在攻打永寿县城时,不料与当地大土匪王结子遭遇。经过激战,终因寡不敌众,加之没有群众掩护而失败。
跟上老刘继续走
“‘两当兵变虽然失败了,但无论如何,它所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不但鼓舞了革命者的士气,而且更重要的是极大地震慑了国民党反动派。同时,这种深入虎穴开展秘密工作,坚决走武装斗争道路的探索和实践,为我们党开展武装斗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培养锻炼了干部。’这是刘志丹事后对习仲勋讲的令他终生难忘的一段话,当时对他鼓舞很大。”
齐老深情地说。这些观点,其实也是习仲勋自己后来对于这次兵运工作实践的认识和总结。革命在弱小时期,就是这样的艰难。虽然是道路泥泞、步履蹒跚,但总是在开拓中艰难前行,失败对于年轻的革命者打击是巨大的。那种黑暗中四顾无援,惊险未定、前途未卜的孤独与痛苦是我们今天的人们无论如何也无法想象和体验的。
今天回过头再看,西北地区的两当兵变同渭华起义、清涧暴动一样,是一次党领导的具有重要政治、军事意义的革命武装暴动,在西北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起义震惊了陕甘国民党当局,迫使他们调兵遣将,围追堵截。起义部队随即转战陕甘地区,牵制了敌人大量兵力,减轻了其对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压力,有力地策应了陕北特委与刘志丹、赵伯平、马明芳、马文瑞等开辟陕北苏区的斗争,为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和发展起到了有力的配合作用。同时在陇南山区和陕西西府高原播下了红色的火种,为陇南乃至甘肃地下党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兵变失败后,机智勇敢的习仲勋只身来到照金地区,见到了刘志丹。好几天没吃饱饭的习仲勋握住刘志丹的手,只叫了一声老刘,就再也说不出话了。心中千言万语一时不知该从何说起。刘志丹早就听说了习仲勋的情况,一直没有机会相见,眼下瞅着这个英俊少年满脸是汗地站在自己面前委屈难受的样子,顿时喜从中来,忙说:
“失败算不了啥,要说失败,我比你失败得还多。我搞兵运,大大小小,失败了七十来次。我这是屡败屡战,失败乃成功之母,有了母亲,还能怕没有儿子?”
刘志丹风趣的话语,一下子把愁眉不展的青年习仲勋逗乐了。老刘当下招呼仲勋吃了饭,然后又同住一窑,两人彻夜长谈,开始了他们亲密无间的革命战友的密切合作。
就这样,经过数年艰苦卓绝的斗争,1933年3月8日,中共陕甘边特委成立,习仲勋被任命为军委书记,同刘志丹一道开始创建照金革命根据地。以后又共同创建了南梁根据地,习仲勋担任苏维埃主席,刘志丹担任军委主席。从照金到南梁,这一时期无疑是习仲勋革命生涯中最艰苦、最重要也是最难忘的。青年习仲勋在武装斗争和政权建设中,在激烈的战斗和白色恐怖下,反复经受着锻炼和考验。如果说,他在家乡学校接受进步思想,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积极组织开展进步学生运动,还仅仅是一个勇敢而不无鲁莽的立志献身报国的热血青年,是一块成色不错的生铁,那么,这一时期的习仲勋,经过千锤百炼,成为了一块打不烂拉不断的特殊的合金钢——西北革命的中坚、栋梁。这一时期,他在人们心目中,是成熟精干的革命者,更是地方政权建设的领导人。他积极热情,沉稳老练,有空就到群众中去,很能同老百姓打成一片。“在人民群众中最安全”,当时形成的这一感受,成为他恪守一生的信条。也是他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战胜困难、走出困境的秘密武器。善于联系群众,很会做群众工作,这也是刘志丹最看重青年习仲勋的原因。在刘志丹看来,军事工作是鱼,地方政权建设是水。鱼是一会儿也不能离开水的。因此,他器重习仲勋,大小事情都同他商量,对习仲勋工作的支持也是周全到位。在南梁的时候,一天早晨,志丹作为军委主席正在操练部队,见习仲勋路过,他就立即把队伍集合起来,请习主席讲话。目的在于提高他在军队中的威信。习仲勋讲的很精彩得体,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在刘志丹的全力支持下,习仲勋工作热情很高,创新意识很强,主持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令,甚至还发行了边区货币,建立了集市贸易,使得南梁苏区搞得轰轰烈烈,成为了西北革命根据地和以后陕甘宁边区的核心和雏形。
丰碑依旧在民心
眼下,齐心老人坚持要去的甘泉县下寺湾义子沟,就是当年陕甘边苏区迎接党中央、毛主席到达陕北前的苏维埃政府机关所在地,习仲勋当年住过的窑洞尚在,房东一家人仍然住在其中。
夕阳的余辉里,汽车一直沿着洛河川向西前行,经过了将近两个小时的颠簸,在夕阳西下的时候,车子终于涉过无桥的河流,停在了义子沟村村口。偏远平静的小山村,突然来了尊贵的稀客,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拥上前来,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几位上了年纪的老人知道了,车上下来的这位戴着草帽、衣着朴素的老大姐,就是人们传说中的当年那位“苏维埃习主席”的夫人。她如今是代表习主席回来看望大家来了。欢迎的人群一下子热闹起来。在热情好客的老区人民面前,齐心老人心情万分激动。她和几位白发老太太相互搀扶着步履急切地向习仲勋当年住过的窑洞走去。
古老的窑洞,像一位百岁老者,仍然顽强地屹立在那有一棵老槐树的院子里。这棵老槐树,习老时常忆起,说是当年经常在树荫下开会,还给机关干部做过报告,给老乡们教过文化。如今又过了大半个世纪,槐树依然根深叶茂地生长在这里,槐花的余香、槐叶的清凉仍然弥漫在树下。窑洞和槐树,这是历史的见证,记载着当年的风雨沧桑。齐心老人来到窑前树下,情不自禁地伸手抚摸着那黑褐色的碎石墙壁和饱经沧桑风雨的树干。她想到习仲勋同志当年就是在这里日夜繁忙操劳:发展地方党组织,建设红色政权,支持和配合部队的“反围剿”斗争,也是在这里被执行“左”倾路线的人抓走的呀……老人感慨系之,完全沉浸在历史的感悟之中。她老人家的情绪感染了每一个人,连那些村民和小孩子,也都一脸的静穆。桥桥搀扶着母亲,脸上的表情十分庄严。不用任何的语言表达。这一刻,人们在齐老的带领下,在向历史致敬,向习老致敬,向那些创造了陕甘历史的西北老革命致敬!
这是三孔石窑,是当年陕北偏远农村中较好的民居。墙壁和窑顶用碎石箍砌,外面裹了石灰泥,十分经久坚固。窑主家的名字叫贺寿山,老人已于1994年过世,他的侄子贺延荣一家眼下住着其中的两孔窑。齐心老人被主人热情地迎进门去。她倍感亲切地继续抚摸着窑壁和土炕,仲勋同志当年正是在这里度过了一段艰难而充实的日子。在这里同农会干部促膝交谈,彻夜伏在小炕桌上起草文件,同房东一家嗑着南瓜籽拉家常话……窑洞大得出奇,是当年开会的地方。如今封堵了一半,还比普通的石窑要深得多。
窑主贺延荣说:“过去常听我伯父讲苏维埃的习主席,说他是老高大个子,南路人,对人可亲热哩,出门打着裹腿,背着挎包,腰里还别着一支盒子枪,对村里穷人可好哩。”他说着,又指着墙上挂的一把老镢头:“这是我伯父留下的,说是习主席有一回帮他掏地,用的就是这把镢头,这是我们贺家的传家宝。”
听到这里,齐心轻轻地抚摸着那被几代人的手磨得十分光滑的老镢把,心头激情翻滚。她被老区人民对革命和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深情厚谊深深地感动着。她老人家握着窑主夫妇的手,亲热地问:“你家里几口人,生活过得怎么样?”贺延荣说:“日子过得还可以,依靠科学种田,粮食打得够吃,就是花钱有困难。”齐心老人听后心中很是不安,忙把带来的礼品分发给他的几个孩子。女儿桥桥提议合个影。于是母女俩和房东一家、全体来访者和全村男女老少,在习仲勋同志当年住过的窑洞前,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这是历史与现实的交融,是几代人支持拥护革命的崇高感情的凝结,是一种伟大精神的传承相逢,它将昭示着几代人的心灵:不要忘记过去。这是感人至深的一幕,令人久久难忘的一幕。当齐心老人要离开义子沟村时,村民们难舍难分,送出村外,送过小河……
“再见了,乡亲们!”
“再回来,齐奶奶!”
多么动人的场面啊,那依依惜别的情景,在金色晚霞的映衬下,美得叫你无法描述,也终生难忘。
吊念崂山战役先烈
暮色苍茫中,返回210国道继续北上延安。汽车行进中,按计划停在了崂山战役烈士陵园门前。齐心老人和女儿桥桥手挽着手,伫立在园中烈士纪念碑前,感慨万端。陵园中安息的多数是崂山战役牺牲的烈士。那是红25军长征先期到达陕北后,与刘志丹率领的西北红军(红26军、红27军)会合,成立了红15军团。此时,国民党军为了进一步加紧对陕甘苏区的“围剿”。以南线的第67军由中部(今黄陵)、洛川地区北进,其第107师、第117师进驻鄜县(今富县)、洛川等地,第129师一部进驻甘泉,军部率第129师主力和第110师进至延安。蒋介石调兵遣将,企图对我红军部队形成包围,情况十分危急。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红15军团军团长徐海东、政治委员程子华、副军团长刘志丹连夜合计,根据敌第67军兵力比较分散和甘泉至延安之间的地形特点,决心运用“围城打援”的战法,以一部兵力包围甘泉县城,调动国民党军从延安回援甘泉。而我主力部队则进至山岭连绵起伏、树木茂密、便于设伏的大小崂山地区隐蔽集结,伺机歼灭由延安回援之第67军一部。9月下旬,红15军团从延川县永坪地区出发,经3天急行军,进至甘泉县王家坪地区集结。28日,红15军团第81师第243团围困甘泉县城守军。30日,红15军团主力进入大小崂山伏击地域,以红75师师部率第223团、第225团位于崂山东西两侧,红78师师部率第232团位于小崂山两侧,红81师师部率第241团位于甘泉县城以北白土坡地域,骑兵团位于卢家村、土黄沟地域。10月1日晨,国民党军第110师主力从延安出发回援甘泉,进到三十里铺时,留1个团在该地守备,师部率第628团、第629团主力通过九燕山后,即分4路纵队前进。15时许,当该部进入伏击地域内时,红军突然发起攻击,激战至黄昏,全歼第110师师部和近2个团,俘敌2000余人。随后,红15军团挥师南下,于25日攻克甘泉以南榆林桥,再歼第107师4个营,俘敌1800余人。崂山战役,歼灭了国民党军企图围剿红军的有生力量,增强了陕甘苏区军民反“围剿”斗争的信心。
齐心老人很认真地听完陵园讲解员的详细介绍后,十分动情地说:“看来你们对于这一段历史是清楚的,烈士在天有灵,会得到慰藉。”
“齐老,”一位县党史办的同志说:“当年为支援崂山战役,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和习主席领导各级政府和群众,昼夜不歇,支前工作做得好,使参战部队有热饭吃,有棉衣穿,担架队始终冲在前沿,许多伤员得到了及时救治。”
齐老说,“你们如有材料,请送我一份。当时的地方工作,除了组织群众发展生产,就是要搞好支前。这里距九焰山不远吧?”她老人家突然想起了当年在前面不远处的九焰山,即延安与甘泉交界处发生的一场特殊战斗。她也是听习老讲的。说西安事变后,受张学良、杨虎城邀请,也鉴于国际国内的紧张局势,周恩来、叶剑英、秦邦宪率领代表团赴西安,参与处理西安事变。行前,中共中央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希望张、杨释放蒋介石,感化蒋介石顾全大局实行全国团结抗日,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基于各方的共同努力,西安事变的处理结果,基本符合中共中央的主张即预期目的。随后,国民党承认陕甘宁三省边区的23个县为特区,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18集团军即八路军,南方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即新四军,并允许八路军在西安、兰州、武汉设立办事处。九焰山的那场战斗,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像许多老延安一样,齐老讲述历史,总是兴致很高,不光是时间,连人名地名,都记得清清楚楚。
周副主席遇险处
“1937年4月,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奉中共中央指示,从延安出发,拟经崂山、甘泉、富县、黄陵、铜川、耀县、富平等地,刚好也就是我们今天的行程,赴西安建立八路军办事处。因为是远行,有关单位还租用了三辆汽车。第一辆车乘坐由32人组成的警卫排,他们每人配有短枪一支,150发子弹,4颗马尾手榴弹,一把鬼头大刀。周恩来坐在第二辆车的驾驶室,军委副总参谋长张云逸、延安卫戍司令部参谋长兼周恩来的随从副官陈友才、中央军委参谋处负责人孔石泉、还有新闻记者等人则坐在车厢。炊事员、通讯员、机要人员、勤务员、警卫员等办事处的其他工作人员坐在第三辆车上。4月25日上午9时,汽车从南门兵站出发,穿过延安城直奔西行的通道崂山。12时许进入九焰山隘口。此地距延安50华里,山峦起伏,树木葱茏,山口纵深狭小,是延河与洛河的分水岭,地势非常险要。”
听她老人家讲故事,真是一种享受。我飞快地记录着。
汽车继续北上,山势突然变得异常陡峭。当车子由南向北吃力地爬上通往九焰山隘口的陡坡后出现一个簸箕形的山坳,路旁立着一座石碑,上面写着:“周恩来崂山遇险处”。齐老建议停车,大家走下来,齐老继续着她的故事,由于是在事发现场讲述,就显得更加惊险逼真:
“当年,听习老讲就是在这里……那天早晨,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突然,枪声大作,密集的子弹由周围山头朝周恩来的车队袭来,顷刻间硝烟弥漫,尘灰四起。第一辆车的前左轮胎首先被子弹击中,车子失去方向,一头撞在隘口崖壁上。车上的警卫战士立刻开枪反击,但手枪和手榴弹射程有限,加之完全暴露在敌人枪口之下,毫无遮拦,眨眼之间便大部牺牲或受伤。一两百敌人见状,立刻发起了冲锋。情况万分危急。周恩来迅速跳下汽车,沉着指挥大家利用地形地物和汽车作为掩体,进行还击。富有作战经验的陈友才很快发现敌人是在西北面的几个山头和一道坝梁背后部署了火力,而东南面的山头却没有枪声,好在这一带尽被森林覆盖,紧靠路边的山脚也是灌木丛生,只要越过一片树草杂生的开阔地,便能向东南山上突围。情况越来越糟,他的这些想法只在脑海一闪,遂立即向周副主席作了简短汇报。周恩来当机立断,指挥大家边打边退,很快越过了开阔地……敌人明白了他们的突围意图,情急之下,发起了更加猛烈的火力进攻。陈友才这时已经做好了牺牲的思想准备。他看周副主席一行已经越过了开阔地,便故意挺身而起,大声指挥留下掩护的几名警卫战士在汽车附近顽强还击、牵制敌人,奋力掩护周恩来他们边打边撤。敌人见陈友才身着黄呢制服,投足举止都像个大官,且指挥镇定,以为他就是赫赫有名的周恩来,于是,长短武器的火力像暴雨一样朝着他射来,他立刻中弹,却硬是依着车身挺立不倒,敌人继续射击,他的身体被子弹打得像筛子一般,但依旧挺立着,久久没有倒下,直到枪声落下。匪徒冲到他近前查看,发现他的衣袋里有‘周恩来’字样的名片,便认定他就是周恩来了,遂在遗体上连捅了数刀,这才退去。岂知这时,周恩来、张云逸、孔石泉、刘九洲等撤退到延安南三十里铺,待驻地一个骑兵连闻讯赶赴现场,敌人早已逃离。当骑兵连长把一块溅满陈友才鲜血的毛毯交到周恩来手中,他禁不住泪流满面说,‘陈友才同志,你是替我牺牲的呀……’”
齐心老人讲到这里,伸出颤抖的双手,抚摸着石碑,显得十分难过。
笔者见状,忙说:“齐老,您说的那块军用毛毯,如今还展出在延安凤凰山麓朱总司令和周副主席合用的会客室里。1973年,周总理回到延安,要求去陈友才坟上祭奠,但由于1947年胡宗南进犯延安,陈友才烈士的坟墓遭到破坏,遗体至今没有找到,因此无法入葬。周总理听后,伤心地当即掉下了眼泪。临行前,他还再三叮嘱,一定要找到陈友才烈士的遗体,妥善安葬!周总理逝世后,有一年邓大姐回到延安,也亲自上山找过,至今未果。”
“成千上万的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面英勇地牺牲了,使我们每个活着的人,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难道我们还有什么缺点错误不能改正,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抛弃吗?”
在崂山烈士陵园敬献花圈时,齐老面对那一片晚霞中血染般殷红的墓碑深深鞠躬,当她老人家背诵毛主席在七届二中全会上讲的这一段话时,声音是嘶哑的,神情显得格外庄严肃穆。代表习仲勋探望西北革命和在延安时期牺牲的战友先烈,原本就是齐心老人此次陕北之行的一大任务。以上毛主席的那段名言,无疑就是老人家此刻的感慨与祭文。随后上车,好一阵沉默。夕阳收起了最后一抹光辉,夜幕开始降临。暮色中,我仿佛听到老人家语重心长的叮嘱:在西部大开发新的历史征程中,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和英勇牺牲精神更应当大力发扬。这未曾讲出的赠言,使得大家同齐心老人一样,越发深刻地感到她这次老区之行的意义。
歌曰:
泾阳富平邀渭原,
耀州北去金锁关。
伴侣情丝理不断,
宜君经过拜桥山。
屈指相别六十载,
故地重访百感添。
闹红当年口碑在,
烈士丹青正阑珊。
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4 中网 (zw78.com) 京ICP备090319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