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4 中网 (zw78.com) 京ICP备09031998号
|
2000年6月9日,又是一个大晴天。一大早太阳就显得热情洋溢。这是陕北六月天的性格,就像那些能干又热情的农村妇女。农民们在地里忙于除草,天空是蓝格茵茵的,就像信天游里唱的那样。要暂时离开延安了,让老人家再看一眼这神圣的地方。嘴里轻轻地念叨着“宝塔山”,就像当年每次离开延安时的心情,总有一种割舍不断的牵挂。只是这一次,却没有了1949年那次“进城”的稀奇和胜利的喜悦。没有了1973年那一次心情的茫然与沉重。而是像年轻时离开延安,奔赴绥德一样,她总感到,新的征程在前面等待着自己,许多许多的工作在那里等待着自己去做。这更像当年由太行山区出发奔赴延安一样,有几分远征的激动,也有一个人终于下决心要去完成一件大事时的那种按捺不住的冲动。沿着习仲勋和众多中国革命的杰出人物当年战斗和工作的征程,进行一次长途踏访,这是她很久很久以来的心愿。在许多年之后,她想亲眼看一看,亲身体验一下自己所崇敬的人们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走过的战斗历程,听一听那里的人民群众是怎样颂扬他们,看一看那些支持过革命的老区群众日子过得怎么样。如今,她年逾古稀,终于鼓起勇气来,来完成这件大事情了。经过一天的活动,她觉得自己还行,觉得只要有仲勋同志的鼓励,有儿女们的支持,有地方党组织和年轻同志们的热情帮助,她坚信自己一定能完成这个特殊的任务。
凝固了的诗境
太阳升起来了,齐老迎着朝阳暂别了延安城,汽车继续北上。高原上的阳光是那样的热烈,老人家的思绪也随之而沸腾起来。黄土沟壑中的道路,像一条神奇的深色河流。河水翻滚着,翻过一座山,又是一座山,滚过一道沟,又是一道沟。这样的特殊地形,就像浓缩了的固体的诗句,很是发人深思。更像是生活本身,高高低低,沉沉浮浮,启发着哲理的思考。这是北上的第三天,这就像一次万米长跑,老人家成功地度过了起跑后的疾跑。这是很需要体力的,她竟然扛住了肺心病引起的严重的咳嗽。
桥桥渐渐发现,妈妈今天很严肃,一直凝望着窗外。过了姚店子,过了青化砭,过了玉皇庙,过了永坪镇。车子在镇子上的桥头停下来。往西看,远处是子长瓦窑堡。往东看,那里是延川县黄河畔……
翻过这座山,就应该是近平插队的地方吧。延川县梁家河村就在那边。她想起了在福建工作的儿子,心中涌起一阵兴奋。儿子工作很努力,也很仁义,对自己要求很严。他的身上,有许多地方很像父亲,正直、宽厚、沉稳、坚毅。走到哪里,都能同那里的干部群众打成一片。他又想起了那次到延川看望儿子的情形。儿子黑了瘦了,但却更结实了,一再说贫下中农对他很好,叫妈妈放心。小米饭还就是养人。他长得高大挺脱,说话声音浑厚有力,越来越像年轻时的父亲。当地的人们都夸他是个好后生。作为“可教子女”,由于劳动学习表现突出,他不但入了党,还担任了大队党支部书记……如今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她对儿子仍然很放心,但就是担心他太劳累。沉思中的齐老,突然自言自语地说,“唉,近平现在是一天到晚连轴转,他实在太忙了。”
我们接下来的目的地是子长县城瓦窑堡,这里当年也曾经被称为“红都”。
人生的道路漫长而艰辛。革命是充满艰难险阻的全新的事业,革命者前进的征途更是坎坷不断荆棘丛生,充满了意想不到的电闪雷鸣……在继续北上的路上,齐心老人仍然是久久地陷入沉思。她触景生情,想了许多许多,但更多的还是回忆习仲勋革命生涯中的坎坷与失败、困苦和挫折,……少年坐牢,兵变失败,红军主力南下后根据地失守,敌人四处追捕、封锁围剿,时常餐风饮露、饥寒交迫,几次都是在敌人的眼鼻子底下逃脱,错误肃反中同刘志丹一同被捕,受尽了折磨,几乎被活埋……
看着齐老凝重而坚毅的神情,我想到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其中的主人公保尔,就如同中国当年的职业革命者。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这艰难险阻之中,舍生忘死,冲锋陷阵,在内外交困,反复磨难中变成了无坚不摧的合金钢。习仲勋及许多老革命在西北地区的革命活动,正是锻造了他们的钢铁意志与泰山压顶不弯腰的坚毅品格。这使得他们在以后的前进中,无论遇到多大的风浪,都能挺得住,不消极,不动摇,不止步……从这个意义上讲,应当感谢困难和挫折,感谢那些意想不到的风起云涌、艰难险阻。
红都瓦窑堡
瓦窑堡是陕北一座古老的军事要塞。更是一座富有传奇色彩的军事城堡。它像一颗青灰色的明珠,镶嵌在黄土高原的西北边际,又像一只生动的眼睛瞄准着边关大漠,注视着边防动态。据古籍记载,瓦窑堡元初建,因山为堡。明代时,寇数至,邑人凭险守御,堡安平无事。公元1227年蒙古军灭西夏后,长驱入陕。金为保存实力,遂弃延安而撤,瓦窑堡随归蒙军控制,时为元太祖铁木真丁亥年,瓦窑堡当建于这一时期。元明清三代至民国时期,皆为边塞要冲。屯兵设防,屡经修建,逐渐成为比就近的县城安定镇还要名气大得多的陕北名堡。党中央毛主席1935年到达陕北,很快由保安转移至瓦窑堡,也可说是慕名而至。事实上,无论从地理位置,富裕程度还是军事安全方面考虑,这里作为党中央、毛主席居住地,都是精明首选,理所当然。
“天下的堡,瓦窑堡”,依山傍水,名震四方的瓦窑堡真是名不虚传。如今它是子长(原安定)县城所在地。过去因砖窑多而得名。素以盛产煤炭、商贸发达和风味小吃奇特闻名于世。党中央、毛主席进驻瓦窑堡,古堡大为增色,被称为中国革命的“红都”。1935年10月至1935年7月,党中央、毛主席在瓦窑堡居住了将近一年。这期间,阎红颜由苏联参加党的六大归来,凭记忆带回了同共产国际新的联系密码。至此,好久同莫斯科失去联系的中共中央,终于同共产国际恢复了联系。同时,在这里中央还平稳地纠正了陕北错误肃反,成立了西北军委和苏维埃中央政府北方办事处,进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日反蒋宣传,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确主张,成功地组织了东征、西征战役。
那是一个如火如荼的年代,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红色电讯每天都把党中央的声音从这个小小的山区小镇传向全国,改变着军事形势,扩大着政治影响,争取着全国民心。一时间瓦窑堡成了全中国爱国民众关注的地方,成为名副其实的革命中心。
瓦窑堡同时也是陕北错误肃反中,刘志丹、习仲勋、马文瑞等一大批同志的受难之地。当时,地方县以上,军队营以上的干部统统被抓了起来,有些人被整死,有的被活埋了。这是西北革命历史上,连制造者都羞于提说的黑暗的一页。但是,这也许是某种天意的安排。因为有一部分同志,正是集结在这里,等待了党中央毛主席的到来。瓦窑堡也就神奇地成为了他们第一次见到毛主席,受到党中央的慰问关怀的福地。
那是1935年秋天,正当西北红军和地方赤卫军在刘志丹等同志的率领下,联合奋勇作战,顽强抗击蒋介石对西北革命根据地疯狂围剿的紧要关头,发生了影响深远的“错误肃反”。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漫延到了陕北。以“右倾主义”、“稍山主义”甚至“反革命”的罪名将刘志丹抓到了瓦窑堡,把习仲勋也扣押到距离下寺湾十多里的王家坪。随后习仲勋也被押到了瓦窑堡。当时是,敌人第三次围剿正凶,红军和根据地内部却遭到了空前的劫难。今天看来,那比“文革”对于中国命运的危害还要可怕。敌军来势凶猛,根据地日益缩小,反动势力乘机抬头,以致出现了保安、安塞、定边、靖边等已经解放的县城遭到“反水”,西北根据地和红军陷入严重危机之中。
这是习仲勋第二次坐牢,却是坐革命营垒内部左倾狂的牢。那遭受的折磨同国民党的牢狱相比,更是“法西斯式”的过分。夜里不许盖被睡觉,还用绳子捆住手脚,稍不顺眼,就用皮鞭抽,用刀背砍。习仲勋的身上,留下了终生难平的伤痕,但他不认错,不逃跑,只是下决心告诫自己,永远都不能整人,不犯左的错误,不忘左倾路线给革命事业带来的危害。他生性刚烈,不畏强暴,在牢里挨打最多。但他还是怒斥那些动机不纯的左倾分子是“贩家子!”幸亏毛主席党中央来了,才结束了那一场噩梦!
“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咱们中央红军到陕甘,满天的乌云风吹散,毛主席来了晴了天!”
在瓦窑堡毛主席故居,齐心老人激动地说,“习老直到晚年还总喜欢唱这几句歌词,他时常对我们讲,当时,要是毛主席党中央不到陕北,根据地就完了。毛主席派来解救的人要是晚到4天,就没有刘志丹和我们了。要不是毛主席叫‘刀下留人’,我习仲勋早已不在人世……”
这里,习仲勋作为历史的当事人,他实事求是地澄清了一个重要的历史问题,即是西北根据地救了党中央、中央红军,还是党中央、中央红军挽救了西北红军和根据地?这个问题,直到今日,还有人想做文章,甚至歪曲事实,说刘志丹的死,是另有原因。其实,用毛主席的话讲,还是那两点,即落脚点和出发点。还有两点,毛主席没有说出来,也就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即:党中央挽救了内忧外患、处境艰难的西北根据地和红军;同时,西北根据地和红军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提供了战略落脚点。
邓小平题写“子长陵”
谢子长将军,是同刘志丹将军齐名的西北革命根据地重要的创始人之一,是陕北红军的主要缔造者,也是习仲勋同志亲密的革命战友。他1897年1月19日出生于安定(即今子长)县李家岔乡枣树坪村,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0月参加领导著名的清涧起义,1928年5月,参加领导著名的渭华起义。历任西北工农革命军游击支队副总指挥、西北反帝同盟军总指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支队总指挥、陕北游击队总指挥、红26军第42师政委、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常委等职。1934年8月26日,他在指挥根据地反围剿斗争中负伤,1935年2月21日逝世,年仅38岁。党中央到达陕北后,毛主席曾先后三次题词,颂扬他是“民族英雄,虽死犹生”。并亲自为他书写了碑文,高度赞扬他的革命精神。1946年2月17日,谢子长烈士遗骨由他的家乡枣树坪迁来瓦窑堡近旁的齐家湾安葬。经习仲勋同志提议,中共中央西北局敬献挽联:“一生为人民创造红地;百姓到如今叫你青天。”1946年2月19日上午,谢子长陵园落成典礼和公祭大会在齐家湾隆重举行,边区党政军领导和各地各届代表及当地群众计两万余人参加了大会。毛泽东为谢子长陵题词:“谢子长同志千古。前赴后继,打倒人民公敌。”朱德题词:“子长同志,陕北人民领袖,前赴后继。”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刘伯承、贺龙、彭真等领导同志也为陵园题词,赞扬谢子长的丰功伟绩。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江泽民、习仲勋、马文瑞以及许多西北老同志也先后为谢子长烈士的陵园和传记题写匾额、书名。歌颂谢子长的歌谣至今还广泛流传在民间:
陕北游击队,
老谢总指挥;
打倒土豪分田地,
人民拥护你……
拜谒子长陵,齐心老人怀着崇敬的心情,漫步在绿树成荫的陵园中。在高大雄伟的谢子长雕像前,齐心同志静穆伫立。她没有见过谢子长将军,但关于他的革命事迹却听西北的老革命讲了不少。人们的记忆中,他们的“老谢”永远都是一个坚定、乐观、无私无畏的革命者,都是站在群众中间,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一位杰出的群众领袖。这是西北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的重要前提和保证,也是老谢的英名能够至今流芳的重要原因。
在墓冢前敬献花圈之后,齐心同志应邀在休息室题写了“子长伟业,千古流芳”八个大字。
她原本是从不题词的,但缅怀了先烈的事迹,特别是得知子长一家为革命牺牲了17个亲人,可谓是满门英烈,更是肃然起敬。面对谢子长将军那高高的花岗岩雕像,齐老心潮起伏难平,想到自己这次代表仲勋来看望老战友,也就应当代表他老人家颂扬先烈的丰功伟绩。想到习老时常对谢子长的格外敬重与怀念之情,她挥笔题了词,也是表达了自己对先烈的缅怀之情。陵园中有两座碑亭,已是年久失修,她叮嘱当地的同志要尽早维修。
找不到名分的汇川通
终于来到了当年关押刘志丹、习仲勋他们的这个老窑院,革命旧址名录上没有名分的窑院。但许多西北革命的领袖精英,却在此生活过,斗争过。走进这所没有名分的特殊窑院,齐老的心情顿时沉重起来。这就是刘志丹、习仲勋他们挨打受难的地方。在莫须有的罪名下,许多出生入死几十年闹革命的好同志在这里被迫害致死!革命征途的艰险由此可见一斑。……真正是漫天的乌云风吹散,毛主席来了晴了天。从此,“红日照亮了陕甘高原”。
“汇川通”原本是瓦窑堡城内有钱人家一个字号的名称,当年在瓦窑堡城里是很有名的。但瓦窑堡革命旧址的名录中,你找不到这个名字。它的出名,与当年“左”倾路线的那一次严重错误有关。1935年冬,陕北错误肃反开始。刘志丹、高岗、习仲勋、马文瑞、张秀山、刘景范、张仲良、白坚等一大批西北根据地的党、政、军重要负责干部被捕,就关押在这里。当时院子里挖了许多深坑,说是为了“防空”,其实是准备活埋人。如今这里是县上一个单位的院子。当年关押刘志丹和习仲勋等同志的砖窑还在。党内机会主义路线真是害死人。在那次“左”倾路线影响下的错误“肃反”中,有不少无辜的同志含冤而死。教训实在是太深刻了。如今的窑院在周围的新建筑中已经显得很旧。粉墙上隐约辨认得出文革时期遗留下来的黑色标语。令人想到,这里在文革中也许又曾经是关押“走资派”的地方。总之,历史上的汇川通,由于人为的作践,总是不甘寂寞的。
此刻,齐心老人站在当年关押仲勋同志的窑门外,双手抚摸着那厚厚的门板,想象着当初的情形。一方面是敌人调兵遣将向苏区大举进攻,另一方面,是内部到处抓人。真很难想象,那是出于怎样的动机?地方县级以上,军队营级以上的干部几乎通通被抓,那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可怕局面。那边是敌人炮火连天的进攻,这边是自己内部自相残杀。西北红军和根据地的命运危在旦夕。正在这时候,党中央、毛主席和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毛主席指示“刀下留人”,释放了刘志丹、习仲勋、马文瑞等所有被抓干部,一律平反,恢复名誉和工作,挽救了西北革命。习仲勋同志正是在瓦窑堡,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从此,在毛主席、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开始了他革命生涯中崭新的征程。汇川通,这古老的窑院,正是这段曲折的历史见证。
“大冬天,仲勋穿着单衣躺在仅铺了一层薄糜草的地上。一位战友把一块毛毡通过站岗的战士悄悄送了进来,他铺着毛毡,心里热乎乎的。有群众的支持,就是他在困难中坚定不移的力量源泉。”齐老随口讲出的一个故事,令人十分感动。让人想到,逆境之中,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思想品格。什么叫“泰山压顶不弯腰”?没有经历过生死考验的人,讲出这句话来是轻松而动听的,就像小学生朗诵一首烈士诗歌。但是那同亲身经历过生死考验的人讲出来意义和感人程度是不同的。如今鬓发斑白的齐老站在那里,讲出这样一段早已被人遗忘的历史细节,就像历史的星空突然划过一道闪电,令人为之一震。
不复存在的教堂
在陕北,重要的城镇上,差不多都会有一座很讲究的教堂。这是上世纪初西方传教士们的业绩。他们不辞辛劳,也无孔不入,不惜血本,更不计工本地在这被埃德加.斯诺称为“人类几乎难以生存”的苦焦的土地上,毫不含糊地盖起了那么多考究的教堂。如果画一张分布的图纸,你会发现陕北几乎都成了他们的势力范围。他们的目的何在,动力来自哪里,经费又出自何方?没有人考察过。也没有人统计过,他们精心修建这些洋教堂,究竟花费了多少财力和人力。 但事实证明,他们的目的并没有达到。他们应当向那个同他们完全对立的德国人马克思投降。因为人家虽然一座教堂也没有修,但是人家的思想与学说,却早已在这片土地上深入人心了。因为,听到他们的主张的人们,感到了更加可信。他们的留着大胡子的神气活现的传教士在教堂中说,“今世之苦,是为了来世之福。”而同样是留着大胡子马克思却说“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信神仙皇帝,一切都靠我们自己,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人们显然还是相信了马克思。于是在瓦窑堡的这座当时还存在着的教堂中,就发生了重要的事情。如今已经消失,据说是闹红中被大火焚毁,但文字多有记载的这座有名的天主教堂,恐怕是当时瓦窑堡城里最豪华的建筑吧。其建筑风格,同延安桥儿沟的那座教堂应该是完全相同,而规模必定还要大些。
于是,党中央、毛主席进驻瓦窑堡后,即1935年12月初,教堂成了中共中央党校的课堂。这是我党在陕北恢复的第一所干部学校。习仲勋同志出狱后曾在这里工作过也聆听过毛泽东主席的演说。眼下,当年的天主教堂早不知去向,这里已经是县立中心小学的校园,原先的建筑,只剩下一间低矮的平房还保留在那里,墙上悬挂一块木牌子,上面写着“中共中央党校旧址”。当年著名的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就在这里召开。毛主席在教堂里发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著名演说。
1935年12月27日,是习仲勋终生铭记着这个日子。他以后曾在文章里写道:“这一天,在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我第一次见到毛主席。会议上毛主席作报告,系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和任务,完整地阐述了我党的政治策略,批判了党内过去长期存在的‘左’的倾向。我凝神谛听毛主席的报告,觉得他讲得完全合乎实际,路线完全正确。我感到迷雾顿散,信心倍增。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毛主席,心里高兴极了。”
许多西北的老同志都是在这里第一次聆听毛主席讲话。毛主席那时很瘦,头发留得很长,穿着破旧的红军军服,也没有戴军帽。据一些西北老同志回忆,毛主席讲话,面前的桌子上放着一叠子讲稿,是自己用铅笔写在蔴纸上的。但他并不去看,总是抬着头,眼睛一直瞅着台子下面的听众,双手插在腰间。讲到重要处或是激动的时候,右手会抬起来打着有力的手势。他的面部的表情一直是严肃而真诚的,没有丝毫的表演或做作的迹象。其实他的浓重的湖南口音,西北的同志并不能完全听懂,但他的神情和手势弥补了乡音的局限,把他的话语和情绪很准确完整地传达给了人们。这才激起不断的掌声和欢呼声。我们可以想象,在革命最艰苦最低潮的时期,毛主席的演讲,就像是寒夜里的一团火,一下子就点燃了人们心中聚集的热情。于是,未曾被扑灭的革命的火种又迅速地燃烧起来。这些积极热情的“党的活动分子”们,顿时就如同千百把燃烧起来的火炬,像牧师布教一样,从此将散布到硕果仅有的这一块革命根据地的四面八方,散布到干柴油气一样的工农士兵中间,把革命的烈焰烧得更旺。
习老在许多年后还回忆道:“毛主席的那次演讲,听众群情激昂,掌声雷动,中国革命的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重要一页。”
啊,历史的记忆往往就是这样。实物的见证固然是重要而不可替代的,然而真正能够长久的记忆还是人民心中的记忆。是代代相传的故事,是没有实物的口碑。比如眼下这座教堂,已经是荡然无存,但由于一个伟人的一次讲演,却成为了无形的永恒。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历史时期的伟大存在,它的丰功伟绩,也将是永恒存在的。它的杰出领袖和优秀的中坚分子的奉献与业绩,也将是永恒不朽的。
田家大院五孔窑
这是地处瓦窑堡城中心的一座普通的窑院。坐西向东,站在院子里,看得见蜿蜒东去的秀延河的流水。院里一线排列的五孔墙壁用石灰粉刷成白色的砖窑,坐落在高出院池许多的台基上。这就是当年召开过著名的瓦窑堡会议的地方,有名的田家大院。齐老来到院中,心情同样是虔诚而兴奋。那是只有痴情的教徒才会有的表现。面对着那些古旧的窑洞和窑墙上悬挂的红色标牌与黑白色的历史照片,她感到了一种神圣的肃穆。
瓦窑堡会议,从一定意义上讲,不亚于新时期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他在革命最困难而复杂的形势下,第一次提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而这个重大方针的提出,使得党和红军的许多战略和政策开始发生了很大变化,包括对待面前的国民党西北军和东北军的态度,并以此为依据,孤立和瓦解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以致间接地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发生。其实,这也应当成为歌中所唱“漫天的乌云风吹散,毛主席来了晴了天”的重要的内容和诠释。因为从此以后,整个中国革命的形势就开始酝酿着根本性的转变。
窑院两侧的平房中,如今办起了“瓦窑堡革命历史图片展”。齐心老人认真地看过了展览,又来到窑前,了解了窑院的历史,由于那些早已载入史册的惊天动地的故事,这五孔百年老窑,在她的心目中,就不再是普通的陕北民居,更不再是那户姓田的居民的住所,而是红都时期的“怀仁堂”,是当年的“京西宾馆”,是当时制定大政方针的地方,是“瓦窑堡”作为天下名堡的神圣的重要历史见证。
北起第二孔窑洞,是当时还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张闻天同志的旧居,第三孔亦即中间一孔窑洞,就是著名的“瓦窑堡会议”的会场。
历史永远铭记着,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那是陕北寒冷无比的季节,是瓦窑堡冰天雪地的日子。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这里召开了那次无比重要的会议。齐心老人款款走进窑洞,睹物思人,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窑洞内有一盘土炕,炕上摆着炕桌,地下并列着两张八仙桌,周围是六只木凳。这就是当年中央政治局开会的地方,就是毛泽东、张闻天作重要报告的地方。
“会议由张闻天主持,出席会议者共13人。他们是: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秦邦宪、王稼祥;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刘少奇、邓发、何克全……”
讲解员略带陕北腔的声音使参观的人们眼前浮现出当年开会的情形。“……战略方针应是坚决的民族革命战争,首先应把国内战争与民族战争相联系。一切战争都在民族战争的口号下进行……”
毛主席的湖南口音亲切在耳。齐心老人家显然很激动,想象着讨论、通过毛泽东亲自起草的《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的情形。这是决定中国命运和抗战前途的重要历史关头,正是在这次会议上,不仅制定了红军及其他革命武装力量在新形势下的战略方针,毛主席还首次提出:“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头子蒋介石。”
这是实现伟大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前奏,是改变红军困难境地、扭转中国革命危局的一个重要法宝。正是在这次会议上,研究改变和重新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如对小资产阶级的政策、知识分子政策、白军政策、富民政策、民族工商业资本家政策、华侨政策等,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扫除了各种障碍。会议实际上是解决了遵义会议没有来得及解决的党的政治路线问题,为实现由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的战略转折奠定了基础。这次会议具有深远意义,不仅吹响了全民族抗战的号角,也使得千千万万像齐心这样的知识青年,毅然决然地走向革命的道路,把自身命运同祖国独立民族解放的伟大事业融为一体。
指挥中心中盛店
毛泽东在瓦窑堡城内的旧居共有两处。齐心老人眼下来到的这一处,也是主要一处,是瓦窑堡城内南段西侧的中盛店院内。这是1935年12月13日,毛主席来到瓦窑堡一直到东征开始居住的地方。院落同样是坐西向东,每天东方一亮,窑里就会是光明一片。院内有两排砖窑,东边一排为三孔。毛主席住在靠南侧的两孔窑里。窑洞如今仍然保持完好。南起第一孔窑洞为毛主席卧室和办公室,第二孔窑洞为会客室,两窑之间有过洞相通。从1935年12月13日到1936年5月18日,毛主席在这里居住了半年时间。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红军的建设、发展和东征战役计划的制定而夜以继日、呕心沥血地工作着。那时,毛泽东身体十分消瘦。头发留得很长,面色有些蜡黄。他每天伏在炕桌上工作到深夜。为了使自己头脑清醒,他常常在夜间工作累了,就穿着单薄的衣裤,披一件大衣走到院子里在寒风中踏雪散步。他似乎对陕北的雪很有好感,喜欢听脚踩在雪地上咯吱咯吱的声响。在南方,是很少有这种感觉的。每逢此刻,他就感到思想特别的活跃。战略形势迷雾重重,不知有多少变数与陷阱,每一步判断失误,都可能铸成大错……不少时候,也正是在这样的严寒之中,他仰头望着暗蓝色的星空,许多令他烦恼的模糊不清、错综复杂的问题,忽然变得清晰可辨,胸中豁然开朗,于是,他快步回到窑里,重新伏在炕桌上奋笔疾书……
在此期间,许多党和红军的重要的文件、公告、书信、命令和电报都是在这里起草制定。许多日常性的小型会议都在这里召开。周恩来、王稼祥和其他党和红军领导同志都经常在此同毛主席研究、商量。于是,这里成了全城每天灯光亮的时间最长的窑院。是每一个早晨都以光明迎接太阳的地方,也是当之无愧的中国革命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红军东征的指挥中心。
歌曰:
往事历历忆若岚,
荣辱终将化青烟。
功过堪承民心煮,
红都遗恒写江山。
云影风中多聚散,
阴霾去时天光蓝。
浩劫留得青山在,
雄关而今从头攀。
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4 中网 (zw78.com) 京ICP备090319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