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 > 家教博览 > 详细内容
家庭的格局很重要:培养一个优秀孩子,每位成员都要努力!
发布时间:2022/6/11  阅读次数:37  字体大小: 【】 【】【
  

家庭的格局很重要:培养一个优秀孩子,每位成员都要努力!

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家长和孩子有了更多的时间相处。

一位校长在给家长的建议中说,希望每个家庭都能够利用这段难得的时间对家庭教育进行一次“体检”:

父母能为孩子做好榜样吗,你们家庭的氛围是怎样的,亲子关系融洽吗?今天这篇文章推荐给您,希望对您有启发。

《少年说》节目中,一个叫邓婧雅的小女孩,站在台上介绍:“我的奶奶很奇特,都快80岁了却还一直在学习,尤其喜欢做奥数题。”

台下的奶奶听完,满脸笑意。

婧雅的奶奶是一个非常爱学习的人。从小学到初中,婧雅的数学题都是由奶奶辅导的;

还经常陪着她一起去辅导班学习,有时候还会和老师讨论题目。用小婧雅的话说“奶奶就是老年界的一朵奇葩”。

可是奶奶却有自己的见解:“我们只是普普通通的技术人才,这个时代发展得太快,只有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每个人都应该活到老学到老。”

一句话,既抬高了自己,又激励了孙女。

优秀的家庭,福泽三代,这句话用在他们身上一点也没错。奶奶是家庭教育的起点,她的格局很可能影响小女孩的未来结局。

教育不仅拼的是父母,更拼的是一个家庭的格局。一个家庭,他能站得高,看得远,那他的孩子便能在宽阔的视野中,拥有更多的人生选项。

因为家庭是由父母、我们和孩子组成。

父母是过去,是我们成就的奠基者;我们是现在,是给孩子言行的传承者;孩子是未来,是家庭教育最后的受益者。

01家庭的格局,奠定了教育的基础

继中国专家赴意大利抗疫后,钟南山院士再上热搜!

这场疫情,让84岁的钟南山院士,再次成为全中国人的偶像。

人民日报评价他:“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

还记得当年非典肆虐的时候,是他冲锋在前,主动要求“把重病患者都送我这里来”。

优秀的人从来没有偶然,所谓医者仁心,从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三代人,刻在骨子里的坚定。

真正影响他一生的人是他的父母。

钟南山出生于一个医学世家,他的父亲名叫钟世藩,是中国著名儿科医学专家。钟世藩身为一个儿科医生,对待病人,尽心尽责。

下了班,他也给孩子看病,有时孩子太小,还会上门出诊,坚持大查房。认认真真书写每一份病例,即使非医学专业都能“看得懂”。

能少用药就少用药,能用便宜药就不用贵的药。这给他的儿子钟南山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原来当医生,既能救死扶伤,还能受人尊敬!”

钟世藩对医学的热爱,是认真一辈子的。

70多岁的钟世藩,为了把自己几十年来宝贵的临床经验分享给后人,他每天去图书馆,查资料写文字。

因为眼睛出问题视力减退,他就用放大镜看文献,再后来没办法就请人帮助认字。

但即使这样,他还是花了4年时间,捂住一只眼,一点一点艰难地写下了40万字的《儿科疾病鉴别诊断》。这本书后来因畅销,被出版了6次。

而他拿到了1500元稿费,700元他给了帮他抄书的温医生,自己又出钱买了40多本,送给亲戚朋友。

钟南山说:“父亲就是这样,他对事业有着执著的追求,总是希望别人过得更好。”

钟南山还有一位优秀的母亲。母亲廖月琴曾担任现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是广东省肿瘤医院的创始人。

回忆起母亲,钟南山提到过几件小事。其实钟南山在读小学的时候成绩不好,经常逃学,还留过两次级。

“五年级时有一次考试我偶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妈妈知道了很高兴,她对我说:南山,你还是行的啊!”

“那时我觉得妈妈一下子把我的一个亮点找了出来,我有了自尊心,觉得有人赞美我,从那时起我就开始认真读书了。”

有的时候父母的鼓励和认证,会给孩子带来莫大的鼓励。

而除了鼓励之外,廖月琴还是一个信守承诺的人。

小的时候,他看到别的孩子有自行车,非常羡慕。小学六年级时,妈妈对他说:"你要是小学毕业能考到前5名,我就奖你一辆自行车!"

1949年,他在岭南大学附小读书,因故不举行毕业考试。后来,学校根据平时的成绩发了一份成绩单,他排在第二名。

但他当时不敢说,因为妈妈说的是考试,这次严格算起来不算是考试。而且,那一年因为通货膨胀,家里生活得很困难。

可他没想到,自己没提起,妈妈依旧给他买了辆自行车。

后来钟南山说:“从那时起,我就记住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只要你答应的事,就一定要做到,这就是妈妈教给我的。我现在对我的孩子、对我的研究生也是这样,要么不答应,答应了我就一定要做到。”

父母身上的品质就这样深深地刻入钟南山的骨子里,让他懂得为人处世的品格,和职业使命的严谨。

做了父亲以后,钟南山便将这些教育精髓都传承给了子孙。

在教育上,他秉承父母的教育方式,用智慧对待孩子犯错,总是以鼓励的方式激励孩子。

儿子钟惟德小时候特别调皮,经常逃课和打架,常常被老师投诉。于是钟南山就从这一点入手,不断放大孩子的优点,鼓励他多帮助别人。

他说:“通过发挥和发扬孩子的长处,帮助他们建立荣誉感和自尊心就足够了。”

在父亲的鼓励下,钟惟德没有辜负期望,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

有一段时间,女儿在美国南加州读大学时,一边训练,一边学习,非常辛苦。

他忍着心疼,鼓励女儿:“如果你能度过这样的日子,将来遇到什么困难你都能挺过。”

钟南山从父母那里学到的品格,精神和格局,无疑是孩子漫长岁月里一份最宝贵的财富,深深地影响着孩子。

都说孩子其实生下来是一张白纸,未来就是一个家庭合作推出的作品。

有的时候父母真的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无论好坏,到最后,我们的性格、三观、习惯中总会多少长成了和父母相似的模样。

而这或许告诉了所有家长:不要自己碌碌无为荒唐度日,还绑架着孩子必须功成名就。

想要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自己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02父母的努力,才能真正影响孩子

为什么许多孩子在父母眼中显得“平庸”?

是因为家庭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父母往往都对孩子报以厚望,早早放弃自己的人生目标,给孩子最好的资源和希望。

但是,这样换来的只是孩子的慵懒甚至是抵触:

“我已经这把年纪了,没什么奋斗价值了,但你要好好学习才能有出息啊!”“你总要求我考第一名,我看你在工作中也一点都不进取,想考第一自己考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孩子是父母的老师,他来到这个世界上,是督促父母完善自己的人生地图。

只有和孩子一起成长,才能让孩子明白努力的意义。

父母的行动远比预言更有说服力,我们的言行是孩子终生学习的模样,我们的角色奠定了孩子的未来。

董卿曾谈起初为人母那段时间,说自己非常迷茫。生活完全被孩子占据,人变得慵懒和平庸。

后来,朋友的一句话,彻底点醒了她:“你希望孩子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很简单,你自己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是啊,她不希望孩子长大之后看见的是一个没有作为的母亲,她希望孩子世界里的自己,是优秀的。

她说:“我应该努力把自己变得更好,让他真正在未来懂事的时候,对你敬爱有加,从而学到你身上的品质。所以我不会放弃自我成长,要让自己变得更好。”

于是她开始重踏上了职场,成为了《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的主持人兼制片人,再一次证明自己的实力,惊艳了无数人。

这样的过程不仅让她自己受益,也让孩子从她的言行中看到了学习的力量。

最优秀的家长,永远都是在做孩子的榜样。想教会孩子什么,首先自己就做到什么。

最优秀的家长,也永远都将双方放在平等的位置。不是独裁、控制,而是尊重、陪伴和引领。

03孩子努力的程度,决定未来的出路

如果说,起跑线是父母为孩子创造的,那么剩下的终点却是需要自己努力的目标。

有些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却凭着自己的努力,赢在了终点。毕竟人生总有一段路程,需要自己走。

在教育这条路上,最该努力的人是孩子。

去年,清华大学的毕业典礼上,一个叫张薇的女孩感动了很多人。

出身贫寒的她,大学以前,没有出过县城。考上清华大学以后,她借着村里人的集资走进大学。

大学四年,她省吃俭用、勤工俭学。她凌晨五点起床,背单词,晚上六点去餐厅打工。

这一坚持,就是四年。

上了大学以后,她去学辩论,去支教。用了比别人多三四倍的努力,获得了优秀奖学金,亲手改写了自己的命运,更赢得了所有人的敬佩与尊重。

孩子是教育的主体,是自己学业的主人。

家庭只是影响孩子成长的一部分,但最终孩子会走什么样的路,还是取决于自己。

孩子越努力,未来越有出路。有人说:“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寻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一个家庭的格局,就是教育的根;父母就是叶,用自我成长,来影响孩子;最后孩子努力生长,才能开出最美丽的花朵。

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家庭中每一个成员都需要努力。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4  中网 (zw78.com)  ICP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