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5 中网 (zw78.com) 京ICP备09031998号
|
由此可见,结字的技艺,虽然可以看得见,说得清,也能学得会,但是,结字的技艺是十分复杂曲折的,而且是因时演变的,加上长期人为的混乱,造成了学习的困难。因而,学习结字法,不仅需要准确地理解结字的原则、方法及演变的历史情况,以端正学习态度,而且必须不计岁月,勤学深思,达到规矩娴熟,“熟能生巧”的境界,并与奇妙的笔法结合,才可能创作出既巧且妙、形神兼备的书艺精品。即所谓:“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王僧虔《笔意赞》)
至于学研结字的步骤和方法,当然也是由近及远,由简至繁,由易到难的。楷书是最后形成的一种通用字体,其结构法度严明,论述较多。有关论述包括《欧阳结字三十六法》,李淳的《大字结构八十四法》,黄自元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等。楷书结字有法可循,便于学习,所以前人几乎都是结合识字习字,日常实用,先学楷书结体,打下基础以后,再学其他字体。但是,现在也有不少的论书著作,却说前人撰述的成法“繁琐难记”。或说“易为法拘,不如多临碑帖”。这些标新立异的议论,显然是似是而非的。学习高级技艺,既需要博闻强记,又需要学习前人总结出来的成法。 结字对字体点画的写法,遵循一定的先后次序行笔,称为“笔顺”,即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由外及内,由中至边,先横后竖,先撇后捺等写法,即所谓:“落笔结字,分寸点画之法,须依位次。”这样行笔书写,既便利快速,又容易搭配和承接,把字体裹束得完美。如《临池心解》所说:“凡作一字,上下有承接,左右有呼应,打迭一片,方为尽善尽美。”因而,理正笔顺,不但是写字的常识,而且是进行书艺创作一气呵成,写得脉络连贯,气韵生动不可或缺的方法。 结字的实施,是以点画构成偏旁部首,以偏旁部首为要素,构成独体字和合体字。单一结构的独体字虽然很少,但是多为字的偏旁部首,是字根,具有“一点成一字之规”的规范作用。独体字的结构方法,主要是把主笔与次笔组合得匀称安稳。合体字的结构很复杂,以楷书为例,是以偏旁部首分别作为字头、字底、左旁、右旁和框架,搭配一些点画而结构成字.其结构的形式和方法,大致有这样几种类型:有以同样的偏旁部首复合成字的,如二人合为“从”,三人合为“众”,二木合为“林”,三木合为“森”等。有偏旁部首互相结合成字的,如人、王结成“全”,人、一、口结成“合”,木、口结成“杏”,木、白、巾结成“棉”等。有以偏旁部首与谐音字结构成字的,如人、舌构成“舍”,人(亻)、专构成“传”,木、兆构成“桃”,木、利构成“梨”等。有以偏旁部首搭配一些结体,组合成多部位的繁体字的(这类字因简化已不多了)。其他字体的结构情况,也可以此类推,从而正确理解结字的规则和方法. 可见学研结字法,应当正确理解偏旁部首的特点和作用,先学好偏旁部首的写法,以顺利地学好结字的其他方法。传说中古人学用偏旁部首的一些事迹,也足以发人深思。传说唐太宗把书幅中的“戈”旁空下来,叫虞世南代为补写后,拿给魏征看时,魏征惟独称赞“戈”旁写得好,引起唐太宗大为慨叹。又如,虞世南说,他梦见张芝传“道”字用笔法,可见虞世南曾为写好“道”字而梦寐以思过。因此,有志学书得法成家的人,应当先把字体(尤其是草书)难写的偏旁部首找出来,耐心练习,做到熟能生巧.以达到结字的完美。这既是学好结字法的捷径、诀窍.也是“结字亦须用工”的体现。 结字尤须重视体势,有势则有气,要以气势恢弘的结字形质,表现出书法的艺术性。古人都很重视字势健美,常把字势与笔法、结构合并论述。蔡A假托神授笔法说:“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卫恒书论《四体书势》着重阐述了字体的势态。张怀灌在《玉堂禁经》中也说:“夫书第一用笔,第二识势,第三裹束,三者兼备,然后是书。”这样把“识势”列于笔法、结字之间,就是说结字的实施,无论是遵循法度规则,还是运用技巧方法,都必须考虑体势的完美,并密切结合笔法的奇妙,把字体裹束得形神兼备,“状如龙蛇”,以符合书法艺术的要求。不过,也应当知道,古人虽然常把势、法合并论述,但是并未背离“书而有法”、“势生于法”的原则。这与今人重势轻法,标新立异的议论,是有原则区别的。 |
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5 中网 (zw78.com) 京ICP备090319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