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参考 > 文学常识 > 详细内容
与“蝉”有关的典故
发布时间:2016/6/13  阅读次数:518  字体大小: 【】 【】【
【蝉鬓、绿蝉】

晋 崔豹 《古今注·杂注》:“ 魏文帝 宫人绝所宠者,有 莫琼树 、 薛夜来 、 田尚衣 、 段巧笑 ,日夕在侧, 琼树 乃制蝉鬓。缥眇如蝉翼,故曰蝉鬓。” 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两鬓薄如蝉翼,故称。亦借指妇女。 南朝 梁元帝 《登颜园故阁》诗:“妆成理蝉鬓,笑罢敛蛾眉。” 唐 温庭筠 《咏春幡》:“碧烟随刃落,蝉鬓觉春来。” 清 纳兰性德 《浣溪沙》词:“睡起惺忪强自支,绿倾蝉鬓下帘时,夜来愁损小腰肢。” 唐 李贺《夜来乐》诗:“新客下马故客去,绿蝉秀黛重拂梳。”

【螓首】

出自《诗·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螓,虫名,似蝉而小。喻指女子美丽的方广如螓的额。形容女子貌美。 南朝 梁简文帝 《听早蝉诗》:“ 庄 书哂鹏翼, 卫 赋宜螓首。” 明 梅鼎祚 《玉合记·祝发》:“蝉鬟翠减,螓首蓬飞,尚恐人多忌也。” 清 吴下阿蒙 《断袖篇·陈子高》:“是时 子高 年十六,尚总角,容貌艳丽,纤妍洁白如美妇人,螓首膏发,自然蛾眉,见者靡不啧啧。”
【蝉冕、蝉冠、貂蝉】

汉 代侍从官所戴的冠。上有蝉饰,并插貂尾,故亦称貂蝉冠。后泛指高官。 唐 钱起 《中书王舍人辋川旧居》诗:“一从解蕙带,三入偶蝉冠。” 宋 苏辙 《代三省祭司马丞相文》:“龙衮蝉冠,遂以往襚。” 明 无名氏 《鸣凤记·端阳游赏》:“尽我蝉冠传内命,任他虎节去专征。” 宋 刘克庄 《贺新郎》词:“头似秃鹙巾裹懒,最不宜蝉冕宜僧帽,林中物,直须釂。”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词:“头上貂蝉贵客,花外麒麟高冢,人世竟谁雄!”

【蝉联】

绵延不断;连续相承。《史记·陈杞世家》 唐 司马贞 述赞:“蝉联血食,岂其苗裔?” 唐 杨炯 《遂州长江县孔子庙堂碑》:“齐九龙而阔步,一门钟豹变之荣;袭五公而长驱,四代赫蝉联之祉。” 清 唐孙华 《题晋阳遗像》诗:“始从薄宦沾微禄,后来科第仍蝉连。”

【齐蝉、齐女、蝉怨齐王】

蝉的异名。 晋 崔豹 《古今注·问答释义》:“ 牛亨 问曰:‘蝉名齐女者何?’答曰:‘ 齐王 后忿而死,尸变为蝉,登庭树嘒唳而鸣。王悔恨。故世名蝉曰齐女也。’” 五代 刘兼 《新蝉》诗:“齐女屏帏失旧容,侍中冠冕有芳踪。” 唐 李商隐 《韩翃舍人即事》诗:“鸟应悲蜀帝,蝉是怨齐王。”

【蟪蛄不知春秋】

蟪蛄,蝉的一种。体短,吻长,黄绿色,有黑色条纹,翅膀有黑斑。《庄子·逍遥游》:“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蟪蛄,夏蝉也,故不知春秋。一曰:“春生者死于夏,夏生者死于秋,故云。” 唐 李白 《拟古》诗之八:“蟪蛄啼青松,安见此树老。” 唐 杜牧 《过魏文贞公宅》诗:“蟪蛄宁与雪霜期,贤哲难教俗士知。”

【鹏蜩、榆枋之见】

鹏蜩,鹏鸟和知了。比喻大小悬殊之二物。语本《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后因以“榆枋”喻狭小的天地。“榆枋之见”喻浅薄的见解。 唐 赵中虚 《游清都观寻沉道士得芳字》诗:“早蝉清暮响,崇兰散晚芳。即此翔寥廓,非复控榆枋。” 宋 王曾 《矮松赋》:“鸾乍迷于枳棘,鴳每误于榆枋。” 明 杨珽 《龙膏记·传情》:“分明是鹏抟暂息榆枋也,有日吹嘘送上天。” 唐 孙嘉之 《对书史百家策》:“ 孙武 绚其韬略, 蒙叟 混其鹏蜩。” 宋 司马光 《到并州已复数月率尔成诗》:“鹏蜩定有分,不若寸心灰。” 清 姜承烈 《〈书影〉序》:“及从 栎园先生 游,始信人之才分相越,真非意量所及,愧予犹榆枋之见也。”

【蜩螗沸羹】

蜩螗,亦作“ 蜩螳 ”。 蝉的别名。《诗·大雅·荡》:“如蜩如螗,如沸如羹。”后因以“蜩螗沸羹”形容声音嘈杂喧闹,好像蝉噪、水滚、羹沸一样。常以喻纷扰不宁。 清 钱谦益 《贺文司理诗册序》:“于是小人抵隙,遂如蜩螗沸羹。” 清 戴名世 《弘光朝伪东宫伪后及党祸纪略》:“ 泰昌 、 天启 间,红丸之役,移宫之役,中朝相争,如蜩螗沸羹,与梃击号为三案。” 梁启超 《中国立国大方针》:“ 民国 现状,蜩螗沸羹,事实章章,不可掩蔽。”亦省作“ 蜩羹 ”。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四:“嗣以和战聚讼,廷议蜩羹,孤军莫援,公卒身受数十创以殉,天下痛之。”

【螳螂捕蝉】

语本《庄子·山木》:“ 庄周 游乎 雕陵 之樊,睹一异鹊……蹇裳躩步,执弹而留之。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 汉 刘向 《说苑·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螳螂一心捉蝉,不知黄雀在后正打算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后数年,闻 山东 雷击一道士,或即此道士淫杀过度,又伏天诛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挟弹者又在其后,此之谓矣。”

【五德】

古谓鸡有文、武、勇、仁、信五德。晋 陆云 谓蝉也有五德:文、清、廉、俭、信。 其《寒蝉赋》:“夫头上有绣,则其文也;含气饮露,则其清也;黍稷不食,则其廉也;处不巢居,则其俭也;应候守节,即其信也……迈休声之五德,岂鸣鸡之独珍。”

上一篇:雪天典故 下一篇:中外文学常识整理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4  中网 (zw78.com)  ICP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