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专栏 > 戏曲文化 > 详细内容
论周玉珍的表演唱风、唱派及定位
发布时间:2014/3/29  阅读次数:207  字体大小: 【】 【】【
       论周玉珍的表演唱风、唱派及定位      

       周玉珍是河南曲剧中年表演艺术家的优秀代表人物之一。六岁登台,今年正好是她艺术生涯的50春秋。半个世纪里,他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剧团,靠了她那一副婉转动听的天赋佳喉,能让人意乱神迷的亮丽唱腔,再加上足以使观众牵肠挂肚的精彩表演,旋经地、市—级,很快便被选调到曲剧唯一的"省团"了。返顾其氍觎生涯,艰辛的从艺历程,从 1955 年以《喜看小玉珍……》为题见诸《洛阳报》的第一篇评介算起,到新近(98、10、22)《时代摄影报》以《走进名伶》的刊头配发她通版照片为止,43年中(不完全统)写周玉珍的文章竞达40余篇多。与此同时,她获得的各类奖证(从县、市级到省、部级)也数以十计:并当上了三八红旗手、优秀共产党员、省政协委员等。毋需讲,这顶顶桂冠和道道光环的背后,定然隐藏着她艺海冲浪及攀登高峰时付出的超常力和挥洒如雨汗水,这也是所有关注并喜爱她的人完全可以想像得到的。但,如今的周玉珍不仅早已是国家—级演员,而且成了中州剧苑声名显赫的曲剧表演艺术家。因此,当我们提笔再次写她的时候,就全然不必再做那些—般性介绍,诸如:她是如何刻苦的练功,如何痴迷于角色,如何不懈的追求,如何无私的奉献啦,云云。更不必选用那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词汇成语,来描述或颂扬我们的周玉珍,许多文章中均可信手拈来的什么"字正腔圆"啦,"声情并茂"啦,"形神兼备"啦,"唱做俱佳"啦,等等。似乎对每一位优秀演员都可用此形容的美丽辞藻,实质上不过是一杯淡而无味的白开水,并不能诠解只属于该演员(这一个)的特点、特色和特质。(包括我个人过去撰写和编发的有关周玉珍的四篇文稿在内,也毫不例外)。而现在,当我们对周玉珍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和理解时,那么为了曲剧事业的振兴,为了青年演员的学习、成长,也为了民族声乐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高,我就觉得有必要从理论高度上对周玉珍的表演定位及其唱风、唱派给予科学的解析和阐释。当然,我这里提出和谈到的,限于篇幅和水平,仍旧只能是浮光掠影的一瞥。不过话说回来,行文虽未展开,但却可以表达我个人的一点私衷,即:今后报刊上但愿能够少一些那种无关痛痒,不解决任何问题"豆腐块"式的演员评介文章。而不论长短,总应该使读者从中有所启迪,有所感悟,是否?

  收回来。首先我认为周玉珍在接受某一个角色时,她从不孤立体琢磨自己这个人物,读自己的词,学自己的唱。而是着眼于全剧、全局"牵住牛鼻子"。往昔,名老艺人常讲:"书有书梁,戏有戏筋"。戏筋,便是"戏核",也即"牵一发而动全身"性的要害。不管主角、配角,只要抓住这个戏筋、戏核,或曰"戏窍"、"戏胆",中心明确,劲往一处使,那么全局就活了,"戏"也就容易演成功了。

  比如《跑汴京》,她饰演剧中的"巧姐"一角。但在她对全剧进行分析解剖之后,立刻便悟出,这出戏演好演坏其关健就在巧姐这个"巧"字上。不仅戏剧事件的巧合,情节的巧妙,而且矛盾的解决,斗争的胜利,也全得力于窦巧姐这个人物。她(巧姐)本长着一双能描龙绣凤的手,现在又要她在错综复杂的案情中巧对、巧应答,因此她(周玉珍)必须在"巧"字上下功夫,使用巧口、巧舌、巧说、巧唱、巧思、巧计,既大胆泼辣而又机智善变地来打赢这场官司,以"巧"字赢得观众。

  而另一出《寇准背靴》,之所以后来改名为《背靴访帅》,则确系由于"戏筋" 恰恰就在这个"访" 字上。寇莱公对柴郡主的跟踪、试探、逗乐,和柴郡主对老寇准的嗔怪、娇情、周旋,统统归结于一个呕心沥血要"访"出杨延景生死的真相,而另一个则千方百计不想让对方"访"出这位杨家的孤子独苗,以免再遭奸臣的谗害。其问,故事场景和戏剧动作又设计到夜间,于是,一个十分严肃的主题思想通过趣味性的化解,终于使观众实现了审美的愉悦。周玉珍把"宫廷生活世俗化,金枝玉叶民间化,青衣行当花旦化"的"三化"演法也便完全成功了。

  又比如《小二姐做梦》,一百多年来曾有不少名家在日积月累的演出实践中给于了不断的精 细琢与反复锤炼,使小二姐这个天真活泼的少女形象日趋丰满。但周玉珍在刻划她的内心活动并进而设计其表演动作和音乐基调时,却准确的抓住了一个"梦"字来定位,以实现演员的彻底解脱。一切拘于少女作的羞涩而不便说出口的神秘向往,新婚乐趣,蜜意甜情,狂欢陶醉,在一个"梦"字的掩盖下,通过淘气、夸张的唱做表演,全部得到了极致的宣泄"梦"中的小二姐把围当成了婚服,绣花撑子当成了团扇,鞭炮的仿声催动着少女上轿前的激情……独幕独角,满台是戏,艺术的魅力使观众 (也使周玉珍自已)完全忘却了这位妙龄少女的扮演者己经是"知天命"的五十年华……

  正因为对剧情抓得准,吃得透,所以身为一个(像周玉珍这)兼具音乐设计能力的好演员,就必将在唱腔,唱法上大有作为,并在其表演风格趋向成熟的时候,于不知不觉中慢慢产生并铸成她自己的唱风和唱派。

  什么是唱风、唱派? 在什么环境和社会条件下才能出现"流"派?一言以蔽之曰: 新的艺术流派是"百花齐放"的果实,也是文艺繁荣的象征。戏曲属于人民,因此作为一名戏曲演员,在学习继承和发展传统艺术流派时,就必须留心新时代、新观众的趣味、要求和意愿。换言之,第一,要承认但不满足于本剧种前辈创造和积累的艺术成就,并有超越这些成就的雄心壮志:第二,在继承的基础上,必须有另辟蹊径、别开生面的创造精神。第三,深谙自己的所长所短,并有力求表现自己艺术观和艺术特色的强烈愿望。那么用这一标准来环顾和检验周玉珍大半生那酸甜苦辣的经历,及其一往无前的求索,是否具备了上列条件呢? 答案显然是肯定的。但是仅只具备此种精神,却缺少艺术上的灵犀,则仍旧难以成为一个事业上的佼佼者。明。魏良辅《曲律》有云:"大抵矩度既正、巧由熟生、非假师傅、实关天授"。其所指当属此点。许多演员也曾辛勤耕耘,却未能换来应有的收获,其深层的因很可能就在这里。而周玉珍却是一个舞台上的幸运儿,她那坚实的脚步,脆甜的歌喉,通透的悟性,不懈的追求,所有这些,在攀登—个制高点的时候,居然取得了最佳的契合,于是,她成功了! 我们看一一。

  —、她出身曲子世家,自幼即处于浓浓的乡音薰陶之中,是以《云楼 会》、《对花庭》等地道的曲子戏唱调打下的基础。而有无这个基础是大不一样的,常见一些青年演员,由于初学戏就学的是经新音乐工作者"设计"过的唱段,因此听起来总是给人一种"戏歌"的感觉。而周玉珍便不一样了,她有传统唱法的底子,而后即令接受新设计的作品,她也能在不改变主旋律、主干音的前提下,下意识地通过上下二度的小涟音、小滑音、小颤音等装饰性手段,唱出(或曰"化出")曲子戏的原汁原味来。应该说,这也是一种能力。正如明·王骥德在《论腔调》一章中所说的"乐之框格在曲,而色泽在唱"。

  二、周玉珍出生在小调曲子的故乡,自幼接触的全是小调曲牌。但建国以后的河南曲子由于交流渠道的畅通,为适应剧情的需要,却融进了大批南阳大调曲牌。大调曲的演唱风格端庄肃穆,在喜剧中如何统一于小调曲的俏丽活泼,而在正剧中小调曲又如何借鉴大调曲的含蓄、稳重,此二者便成了完善发展曲剧音乐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们发现,周玉珍采用的办法是:前者,大调唱腔用小调唱法。后者,小调唱腔用大调唱法。此为之唱腔、唱法的双向互补。

   三、在周玉珍的不少唱段中,其对姊妹艺术品种的吸收是相当大胆的,包括京剧、评剧、予剧、吕剧、越剧、晋剧、秦腔、花鼓、越调、眉户、二夹弦、河北梆子、黄梅戏、河南坠子、民间小调、流行歌曲等等,她一概不加拒绝。但听来却全然没有艰涩拗口或南腔北调的感觉,原因何在?乃移宫换调之神通也。凡一应外来曲调,当嵌入固有曲式板式之中时,必对其加以改造(如调整节奏、顺应音阶、改变调性或转入关系调等)以抹平痕迹,达到旋律的和谐、自然、统一。当然,从音乐理论上她也许讲不出这些个道道,而事实上她就是这么做的。


  四、鉴于上述三点做法,周玉珍的唱腔便给人以明显的创新之感。但这样的创新却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是基于深厚的民族民间传统,浓郁的乡音乡情,在扮演过一百多个性格迥异的各类人物中,—步步领受、感悟出的真知灼见。她在剧团里和舞台上,所以被同仁和欢众誉为"新调门儿",就因为她从不满足于己有的唱法。像《西厢记》里的红娘、《杀庙》里的秦香莲等角色,她不知己经演出了多少遍,但直到如今仍孜孜不倦地在改进调门。清·李渔《闲情偶音寄》中曾经指出:"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至于传奇一道是新人耳目之事……若止为依样葫芦,则是以纸印纸,虽云—线不差,少天然生动之趣矣"。 周玉珍的这种进取精神是难能可贵的。8

  五、周玉珍的嗓子也很宽以"c"为基调,约当3.一..2之间,极端音区可达21度。而使用于曲剧演唱的基本音域却只需15度(5.一.5)。这样,对她来说,当然就显得挥洒自如,上拔下抑,毫不吃力。一般情况下,不仅不会发生元·燕南芝庵《唱论 》中所担心的"困的、灰的、涎的、叫的、大的"等毛病,而且也没有造成"散散、焦焦、干干、洌洌、哑哑、嘎嘎……浊浊、讪讪"等弊端。特别有一点应该提出的是:在周玉珍的唱腔中还不时可见"1一.5"或"5.—.2"两种模式的12度大跳,或径直从.5音上张口,如果按古人对演唱"凡歌一声,声有四节:起末、过度、温簪、撷落的要求来衡量,那么她这种"在调门上突显高低"的唱法确是近乎冒险的,但我们却从未发现其有"嗓拗、劣调、落架、漏气"的情状。正如宋·宋括《梦溪笔谈》所云:善歌者……当使字字举皆轻圆,融入声中,令转换处无磊块。此谓声中无字,古人谓之贯珠,今谓之善过度是也"。据此应认为周玉珍是一位"善歌者"。

  六、"善歌者必先调其气"(唐·段安节《乐府杂录》)。气,行话谓之"气口",也即呼吸方法。周玉珍对"气口"的运用是很成熟的。理论上讲,呼吸方法的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着唱法(技巧表现)能否轻松地进入"自由王国"。曲剧老人曾把"气息"的运用总结为:提、送、补、沉、弹、揉、断、抽、颤、嗽等十种方法。在《跑汴京》一剧中我们看到周玉珍饰演的窦巧姐一角,和《西厢记》中饰演的红娘一角,其唱腔使用的闪、垛、抢、垫、滚口、花舌、偷字、仿声等,可以说把演唱上的各种技巧全都发挥到了极致。特色性滑音和大弦伴奏也达到了高度的谐和。而更为难得的是: 周玉珍通过偷气、取气、换气、歇气、就气而十分巧妙地"蓄势"待发,等"火候"一到,便喷发"起范儿",从而 迅即造成一种既给人以美感,又具有独特表现力的声音造型,实际上是意到一一气到——力到的高度统一。

七、正像指纹,人皆不同一样,每个人说话的声音,也是互有差异的。各演员彼此间的嗓音粗细大小很可能相同,音域的高低宽窄也许相似,甚至连声带振动的频率都可能是完全一样的,惟独音色,却千差万别。因此民间才有,《四大好听》和《四大难听》之俗谚。古人认为:声、色很难兼备。魏良辅这句话的意思并非指音乐和女色,而讲的就是音声和音色。音色,即,音乐的色泽。 多演员嗓子不错,音准也不冒不凉,贴弦合调,可就是缺少勾魂摄魄的艺术感染力,原因大抵在此。周玉珍的音色简言之,即,她不仅具有一般青衣花旦行当所必需具备的文静、隽秀、圆润、优雅、俏丽、柔婉、清脆流畅等条件,而且与众不同的是,她的演唱还特别给人以"甜"的感觉,出字如贯珠,腔口水灵灵,百数十句唱下来也全不见半点尖粗拗喉之病。

  八、风格与韵味。除文词、格律外,前者还泛指表达时的语言、腔   别、伴奏乐器和独特的演唱、演奏方法,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表情动作,   舞蹈身段等。而后者则包括运用一切演唱技巧,所创造并获得的语言美、旋律美,和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幻觉"(意境)美。这两个概念虽不等同,但却相互关连。记得驻马店市人民医院有一位具有高级职称的樊医生,本业以外,他唯一的爱好就是音乐,音乐门类中他最最喜欢的便是周玉珍的唱腔。这位河南医科大学的高才生,并未见过周玉珍,也没看过她的演出,却从磁带上对之入了迷,日常生活中简直到了"不听周腔,食而无味"的程度。他是我的朋友,我又是这方面的圈里人,所以,欣赏之余便顺理成章的让我送他一张周玉珍的照片,并设法多找些周玉珍的音带。问他为什么如此痴迷"周腔"? 他的答复到也简洁明了:"有味儿"。实即艺术的魅力使然。是的,有味儿才能百听不厌,有味儿才能"余音绕梁"。唐. 谢偃《听歌赋》中说的好:"声欲申而含态,气未理而腾芳,乍连延以烂漫,时顿挫而抑扬"。此四句正是有关"韵味儿"的高度概括。周玉珍演唱的火候、功力,一定会集中地体现在她那"萦纡牵结、推题九转"的行腔韵味上。

  九、"以情带声"是对所有戏曲演员的普遍要求。但能把声音、字意、感情三者浑然溶为一体,并不瘟、不火,恰到好处的,却是周玉珍的鲜明特色。在《秦香莲》、《周仁献嫂》等悲剧中,她的这一特色尤其发挥的淋漓尽至。激情处排山倒海,悲愤时如泣如诉。凡十年中周玉珍锲而不舍所苦苦追求的,就是如何实现声腔艺术上的真谛,有感而发,"情动于衷",以情带声,以声传情,最终达于声情并茂的最高境界。"得其意而后唱",一切抑、扬、顿、挫、轻、重、刚、柔、滑、颤、挑、压" 的演唱技巧,都是为了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服务,声音造型是外在的躯壳,而情感世界才是灵魂。

  十、人物塑造的成功与否,也即常说的"角色是否能在舞台上活起来",还要靠演员的二度创造来体现" 唱念与表演的高度统一"。东汉班固在《白虎通德论》中说道: 乐所以必歌者何? 夫歌者口言之也,中心喜乐,口欲歌之,手欲舞之,足欲蹈之"。这也就是心、声、形三位一体的大道理。周玉珍在为自己设计唱腔的同时,便把与之相配合的身段、情态和舞台调度全考虑进去了,这的确是她独有的优势。因此,一旦副诸排演,便没有个不顺畅的。而这也正好是清代《明心鉴 . 宝山集六则》里提出的要求:"按情行腔,阴阳缓急,板眼快慢,当时情理如何? 身段如何与曲合之为一? 斯得之矣!"

  十、条之外,还有一些。但,上述各节无疑是周玉珍最基本的做法,最明显的优长,最成功的实践。不过她并未停步,仍在上下求索,仍在努力攀登,仍在刻苦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素养。

  1926 年才登上舞台的河南曲剧,抗日战争以前的旦行还全部是由男性扮演。以刘宝才、朱天水、李九常、李金波等为代表的一批名家,曾经为曲剧旦角唱腔的开拓和创制副出过巨大的辛劳。但直到以张新芳为代表的首批女演员前后出现了第一个高峰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王秀玲、谢芳欣、郭立仙等成为此一时期的佼佼者。尤其是王秀玲,在省会郑州,通过《红楼梦》等剧的排演,的确是大大地繁荣和发展了这个剧种: 与此同时,曲剧的唱腔艺术自然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不过,在那个时候鉴于曲剧的历史尚短,女演员的数量也还不是太多,因此尚不具备从艺术上划分"流派"的条件,只能姑且称之为: 曲剧女声唱腔发展为又一个高峰。

  五、六十年代之交,到"文化大革命"前,情况便大不一样了,以演出现代戏著称的高桂枝、同期的郭凤娥、及相继涌现出的杨炫、马保贞、马金蝉、张晓凤等,一颗颗耀眼的新星使曲剧大壮行色,其唱腔艺术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旋经七十年代末的恢复调整,时至今日,已经成熟了的河南曲剧,产生她自己的流派人物,应该说己经是艺术规律的势所必然。由此,我们通过对(1956年已经在省城崭露头角的)周玉珍艺术道路的回顾,特别是,对其艺术现象的分析,包括她在唱腔艺术上的卓越成就和建树,唱腔和唱法上的特点、特色,个人认为:—个具有鲜明风格的"唱派"己经是跃然而出了。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3  中网 (zw78.com)  ICP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