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专栏 > 戏曲文化 > 详细内容
豫剧大师常香玉入党始末
发布时间:2014/3/30  阅读次数:490  字体大小: 【】 【】【

       20世纪50年代,正值盛年的一代豫剧大师常香玉,因她丈夫的“历史问题”未能入党而苦恼时,邓小平热情帮助了她,使她多年的入党夙愿终成现实。
  (一)

  常香玉,1923年9月出生于河南巩县(今巩义市)。她9岁学戏,10岁登台,13岁主演六部《西厢》,誉满汴梁……建国后,在旧社会饱受苦难和欺凌的常香玉深深懂得,是共产党使她这个旧社会的“戏子”翻身成为一名光荣的革命文艺工作者。基于此,她渴望自己也尽快成长为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新中国刚刚成立几年后,她就向党组织提出了入党的要求。

  常香玉将这一美好愿望很好地融合于为党为人民努力工作的实际行动中。在长期的戏剧演出中,她博采众长,广泛吸收豫东调等各种豫剧唱腔的优点,以及京剧、评剧、秦腔等剧种的唱腔和表演艺术的优点,开创了“常派”真假混合声演唱体系,形成了豫剧的一支主要流派,被人们誉为“豫剧皇后”。她的唱腔字正腔圆,运气酣畅,格调新颖,韵味淳厚,以情带声,以声绘情,多姿多彩,雅俗共赏。她的表演则刚健清新、细腻大方。其代表剧目有《拷红》《白蛇传》《花木兰》《战洪州》《大祭桩》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都曾观看过常香玉的演出,既欣赏她的演技,又高度评价她的艺德艺品。

  常香玉为了支援抗美援朝,1951年率领她的演出团队不辞辛劳,辗转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地开展义演活动,半年时间演了180场戏。在此期间,每一场戏她都要亲自登台担纲主角。一路上,她和大伙儿一样,坐硬座车,睡硬板床,吃极简单的饭食。她把大家的义演收入一点点积攒起来,“购买”了一架取名为“常香玉号”的战斗飞机捐献给赴朝作战的“最可爱的人”,体现出高度的爱国情怀,被誉为“爱国艺人”。

  1953年3月,常香玉又有幸作为中国人民赴朝慰问文工团第五团副团长,带领香玉剧社来到朝鲜战场,为“最可爱的人”进行慰问演出。为了不影响工作,已经怀孕的她毫不犹豫地做了流产,然后拖着虚弱的身子来到了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在鸭绿江边,在大同江畔,在金刚山麓,在上甘岭下,常香玉和香玉剧社的同仁们穿着绿军装,和志愿军战士肩并肩,手携手,时而匍匐前进,时而隐蔽埋伏。他们既在山洞里为成百上千的战士演出,也在前沿哨所和坑道里为少数战士便衣清唱。

  慰问途中,随时随地都有被敌机轰炸的危险,但常香玉一行临危不惧。在朝鲜战场的170天里,香玉剧社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慰问演出近200场。身体虚弱的常香玉不但场场上场,还独自一人去到只有一个志愿军战士的哨所慰问演唱18次。在一个哨所,常香玉问年轻的战士:“你多大了?”战士回答:“22岁了。”常香玉说:“和我弟弟一般大,你也是我的好兄弟。”常香玉摸摸战士的衣裳,说:“太薄了。”随即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给战士披上,并且当场给他表演了花木兰辞别双亲的那段唱:“但愿得此一去旗开得胜,平了贼儿回家再孝双亲。”常香玉把豫剧艺术送到战士的心上,战士们给予常香玉以最高的嘉奖。当常香玉告别朝鲜战场的时候,战士们送给她一枚特别的“勋章”——用击落的美帝飞机残骸做成的一架飞机模型。战士们动情地说:“这是用您捐献的战斗机打落的敌机残片做成的。”常香玉感动得哭了。

  归国途中,常香玉想得很多很多,很远很远。她觉得自己已经不只是一个演员了,而且是一名战士,自己也在用豫剧演唱参加战斗。她一闭眼,一个个志愿军战斗英雄的形象总在眼前过电影,而这些英雄大都是共产党员。

  随即,常香玉产生了这样的念头:我要入党,哪怕不当演员,也得做一个党员!正是亲历这血与火的抗美援朝,使得她的思想认识进一步升华。于是,回国之后,常香玉立即向党组织再次提出了入党申请。组织上告诉她:“你经得起考验,你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的!”

(二)

  1956年,河南豫剧院成立,常香玉任院长。她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香玉剧社的戏箱与1万元现金全部交公,并主动把自己的工资由原来的800元降到300元。从此,她把自己的豫剧演艺事业更加自觉地置于党的领导之下,她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走得更坚实了。

  眼见梅兰芳、陈伯华、红线女和袁雪芬等戏剧艺术家纷纷加入了党组织,而自己递交几次的入党申请书却如石沉大海,常香玉为此经常处在焦急的等待中。

  常香玉的入党愿望迟迟未能实现,原因是她的丈夫陈宪章建国前曾做过国民党陕西渭南县的三青团书记。尽管后来陈宪章脱离了该组织,并转而资助中共地下党组织,但在当时左倾路线的历史背景下,她丈夫的“历史问题”就像横亘在她入党问题上的一条鸿沟,使她无法逾越。在1957年“反右派”斗争中,她的丈夫受到冲击。为了不影响妻子入党,他主动要求妻子同他划清界限,并向她提出离婚。当时,也曾有人劝常香玉与陈宪章“划清界限”,这样入党问题才好解决。可是,重情重义的她却怎么也不愿这样做。

  这是因为,几十年来他们夫妻感情很好,而且,在她颠沛流离的演出生涯中,丈夫更是她的好帮手──曾当过小学校长的陈宪章,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和创作激情,曾为常香玉写过很多适合她演出的脍炙人口的剧本。她在台上演出时,丈夫经常会坐在台下认真观看,并把他认为需要改进的动作、唱腔一一记下来,然后与她商榷,帮她分析如何改进提高演出水平。在家庭生活方面,丈夫更是做家务、带孩子,样样做得都叫她挑不出毛病。此外,在数十年夫妻共同生活的岁月里,不管是常香玉义演救助穷人,还是抗美援朝义演捐飞机,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事,她都离不开丈夫的支持和帮助。对于这样几十年与她风雨同舟、相濡以沫的丈夫,她怎忍心与之“划清界限”,她又怎能与之“划清界限”呢?她打心眼里深爱着党,同时也深爱着与自己同甘苦、共患难的丈夫,难道爱党就不能爱丈夫?她带着这个疑问找到单位党委书记,书记告诉她:陈宪章需要你的帮助,但不是非得要和他离婚不可。此后丈夫才不再提离婚。

  “精诚所致,金石为开”,转机终于来了。

  1960年2月17日至18日,时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书记处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到河南视察工作。期间,邓小平观看了常香玉的演出并接见了她。在与中共河南省委领导谈话时,邓小平关切地询问起常香玉的情况。当听说在河南豫剧院工作的常香玉的入党问题还没有解决时,他严肃地对省委领导说:“常香玉是在我国最困难的时候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她的入党问题如果在河南不好解决,就让我做她的入党介绍人,由中央直接解决好啦。”

  1960年5月的一天,在邓小平、彭真等中央领导人的直接关怀下,河南省委为常香玉的入党问题专门开会进行了讨论,通过了批准常香玉入党的决定。当天晚上,常香玉便站在了令她神往已久的镰刀斧头的党旗下,庄严地举起了右手,字字铿锵地庄严宣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消息发表后,与常香玉建国以来一直保持着革命友谊的郭沫若看见了,他特别写了一封长信给常香玉,表示他的喜悦心情和对她的祝贺。信中还希望她“要又红又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入党后的常香玉更加勤奋地工作,除正常演出外,她还和丈夫一起做戏剧研究和教书育人工作,努力在演技、思想、作风等方面搞好对青年演员的“传帮带”。同时,她还在演艺界率先叫响“戏比天大”的口号,彰显了她一贯重视并恪守的职业道德。

(三)

  常香玉德艺双馨。她的肩头被赋予很多重任。她是第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主席团成员,西北区妇联执行委员,西北文联委员,中国文联执行委员,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她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文化部荣誉奖、中国文联优秀文艺工作者、河南省德艺双馨艺术家等荣誉称号。

  然而,在“文化大革命”的年月里,身为共产党员的常香玉做梦也没想到:她被群众组织戴上了“反革命”“走资派”“大戏霸”等许多耸人听闻的大帽子。

  由于常香玉拒不向群众组织承认自己参加过国民党而被打得遍体鳞伤后关进河南人民剧院一间黑屋里,一度失去人身自由,就连其父去世她也未被获准回巩县奔丧;那些打砸抢者们在抄家的时候,把毛主席、周总理多次接见常香玉的照片镜框砸碎、照片抢走,但那一张张难忘的照片却无时不悬挂在她的心头——1952年,周总理在国庆招待会上接见了常香玉,表扬她唱得好,吐字清楚,总理听得懂。1959年春天,毛主席亲临郑州,主持召开第二次郑州会议。会议期间,

  毛主席观看了经陈宪章精心改编、常香玉主演的《破洪州》后非常满意,并亲自写信向周恩来总理推荐这出戏。毛主席还曾走到她跟前,亲切地询问:“前几天你怎么不在郑州呀?你上哪里去啦?”她激动地向主席汇报:“我到农村演出了。”主席点了点头,连声说:“好!好!好!”1959年,常香玉患癌症住进北京肿瘤医院。周总理两次派人去医院慰问,并委托邓大姐亲自到住所看望她。1962年,常香玉在北京演出,周总理派人把她接到家里做客。总理肯定她演唱很有功夫,并指示她要培养下一代,把几十年的经验传给青年。1964年元旦,常香玉同河南豫剧院三团一起,在北京怀仁堂为毛主席演出《朝阳沟》。演出结束之后,毛主席高兴地走上舞台,向她伸出了无比温暖的大手。她感激得流了眼泪,激动地说:“请主席指示。”主席赞扬说:“祝贺你们演出成功。”

  基于此,受尽身心折磨而一度想到死的常香玉逐渐坚强起来。作为一名受党多年栽培的党员,常香玉始终相信:党不会不要她,毛主席、周总理不会不要她,广大观众更不会不要她的!常香玉坚强地经受住了种种打击,闯过了道道难关。她深深懂得唱戏的人“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的道理,因此不论是在被关押期间还是劳动改造期间,她都始终坚信“戏比天大”,日子再不自由和再怎么难熬,都一直坚持练唱和练功。

  粉碎“四人帮”后,常香玉得到了身心的解放,她的艺术重放光芒。她一边坚持登台演出,一边积极培养接班人,以期传承和发展豫剧事业。尤为甚者,常香玉一以贯之自觉地践行着中共党员的先进性职责和义务。这从她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方面即可略见一斑:1976年,常香玉为唐山抗震义演捐款;1979年为广西前线义演捐款;1990年为北京亚运会义演捐款;1997年为香港回归义演捐献;1998年为长江抗洪慷慨解囊;1999年为西部母亲慷慨解囊;2001年为残疾儿童慷慨解囊;2003年为狙击非典慷慨解囊;同年12月23日,已80岁高龄的她还以抱病之躯到北京奥运会场馆的建筑工地,参加慰问河南民工的公益演出……

  2004年6月1日,常香玉走完了她的“艺术人生”。一个月后,国务院便追授她为“人民艺术家”的荣誉称号,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追授仪式。2009年,在建国60周年前夕,常香玉又被党和国家评选为“100 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3  中网 (zw78.com)  ICP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