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邱老空间
学习参考
家庭教育
传统文化
生活百科
书法频道
艺术专栏
教育文选
书斋一
书斋二
书斋三
当前位置:
首页
>
家庭教育
>
家教宝典
> 详细内容
孩子优质生存,家长要做好7个功课
发布时间:2012/12/21 阅读次数:805 字体大小: 【
小
】 【
中
】【
大
】
在好的教育当中,孩子是主角,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他们都相信孩子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孩子就像一棵生命力非常旺盛的树苗,只要雨水充沛,土壤适宜,他就能健康茁壮地成长。而自己只是孩子的陪伴者,环境的创造者、提供者,学习样板的树立者。
每一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并不是每个父母都知道怎样正确地爱孩子。不懂正确的爱,有的父母就会好心办坏事,用自以为正确的爱去伤害孩子,甚至毁了孩子。
一、独立思考比获得知识更重要
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便失去了生活的最大乐趣。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职场上,我们都会发现,那种遇到事情能够积极思考,能“拿主意”解决问题的人多半比那些只知道埋头做事、死用功的人更成功,更能为社 会创造价值。所以,是否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已然成了一个人有没有竞争力的标识之一。它也被家长和老师们视为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有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不爱动脑筋,懒得思考。而这些家长却不知道,每一个依赖性很重的孩子身后,都有一对“不愿放手”、“包办代替”的家长。正是父母这种“事必躬亲”的态度一手造成了“懒得思考”的孩子。
有 的父母常常以孩子小为由,替孩子把一切事物都安排得十分妥帖周到,从来就没有想到要让孩子自己去面对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孩子的思考能力、判 断能力、实践能力当然就被抹杀了。所以,家长们不妨好好审视一下自己,多给孩子独立面对问题,独立处理事情的一些机会吧。
有自信的孩子才会少依赖
心理学家发现:独立性差、依赖性强的孩子多数都是不太自信的。因为一个没有自信,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认为自已什么都不能做的孩子在遇到问题时多半会认为: “我从来就不能做这种事。”他们当然也就不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而只能请家长或老师帮忙。而自信心强的孩子往往会认为“别人能做,我也一定能做”。在这 种信念的支持下,他们就会很主动地迎接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想办法克服困难,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能。
所以,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克服他们的依赖心理,首先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坚信“我能行”。教育专家建议:
放下过高的期待。
很多父母本着对孩子“负责任”的态度,常常在“起跑线”上就为孩子制定了很高的目标,这种不顾孩子自身条件,只知道“攀高枝”的做法往往会让孩子只能望着目 标兴叹,却很难尝到成功的喜悦。从未被成功鼓励过的孩子往往会经常有挫败感,信心不足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为孩子制定“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让孩子不断 地在实现一个个小的目标中受到激励,受到鼓舞,孩子的自信心就会不断滋长。
要适度批评,更要适度赞许。
过 多的批评当然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一些抱着“不打不成器”想法的家长对孩子苛责有之,嘉奖不足。觉得只有多指出孩子的不足,孩子才能不断改进不断成 长。这样的家长不妨想一想,如果我们成人在工作当中,一味地被领导批评、指摘,甚至是百般挑剔,我们的感受如何?将心比心,我们是不是对孩子过于刻薄?
那么,赞许越多,孩子信心就会越足吗?在“赏识教育”大行其道的当下,一些家长常常把“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奉为至理名言,处心积虑地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值当不值当地都要夸奖一番。这样的家长,也请好好审视一下自己在夸奖孩子时的诚意和用心,孩子虽小,但他并不缺少起码的判断能力,空洞的赞美太多,小孩子 一方面会觉得大人虚伪,一方面也许还会心虚地在私下里琢磨“我是不是太差了,以至于这点小优点都要被拿出来说”?
在好的教育当中,孩子是主角,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他们都相信孩子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孩子就像一棵生命力非常旺盛的树苗,只要雨水充沛,土壤适宜,他就能健康茁壮地成长。而自己只是孩子的陪伴者,环境的创造者、提供者,学习样板的树立者。
每一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并不是每个父母都知道怎样正确地爱孩子。不懂正确的爱,有的父母就会好心办坏事,用自以为正确的爱去伤害孩子,甚至毁了孩子。
独立思考比获得知识更重要
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便失去了生活的最大乐趣。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职场上,我们都会发现,那种遇到事情能够积极思考,能“拿主意”解决问题的人多半比那些只知道埋头做事、死用功的人更成功,更能为社 会创造价值。所以,是否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已然成了一个人有没有竞争力的标识之一。它也被家长和老师们视为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有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不爱动脑筋,懒得思考。而这些家长却不知道,每一个依赖性很重的孩子身后,都有一对“不愿放手”、“包办代替”的家长。正是父母这种“事必躬亲”的态度一手造成了“懒得思考”的孩子。
有 的父母常常以孩子小为由,替孩子把一切事物都安排得十分妥帖周到,从来就没有想到要让孩子自己去面对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孩子的思考能力、判 断能力、实践能力当然就被抹杀了。所以,家长们不妨好好审视一下自己,多给孩子独立面对问题,独立处理事情的一些机会吧。
有自信的孩子才会少依赖
心理学家发现:独立性差、依赖性强的孩子多数都是不太自信的。因为一个没有自信,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认为自已什么都不能做的孩子在遇到问题时多半会认为: “我从来就不能做这种事。”他们当然也就不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而只能请家长或老师帮忙。而自信心强的孩子往往会认为“别人能做,我也一定能做”。在这 种信念的支持下,他们就会很主动地迎接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想办法克服困难,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能。
所以,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克服他们的依赖心理,首先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坚信“我能行”。教育专家建议:
放下过高的期待。
很多父母本着对孩子“负责任”的态度,常常在“起跑线”上就为孩子制定了很高的目标,这种不顾孩子自身条件,只知道“攀高枝”的做法往往会让孩子只能望着目 标兴叹,却很难尝到成功的喜悦。从未被成功鼓励过的孩子往往会经常有挫败感,信心不足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为孩子制定“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让孩子不断 地在实现一个个小的目标中受到激励,受到鼓舞,孩子的自信心就会不断滋长。
要适度批评,更要适度赞许。
过 多的批评当然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一些抱着“不打不成器”想法的家长对孩子苛责有之,嘉奖不足。觉得只有多指出孩子的不足,孩子才能不断改进不断成 长。这样的家长不妨想一想,如果我们成人在工作当中,一味地被领导批评、指摘,甚至是百般挑剔,我们的感受如何?将心比心,我们是不是对孩子过于刻薄?
那么,赞许越多,孩子信心就会越足吗?在“赏识教育”大行其道的当下,一些家长常常把“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奉为至理名言,处心积虑地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值当不值当地都要夸奖一番。这样的家长,也请好好审视一下自己在夸奖孩子时的诚意和用心,孩子虽小,但他并不缺少起码的判断能力,空洞的赞美太多,小孩子 一方面会觉得大人虚伪,一方面也许还会心虚地在私下里琢磨“我是不是太差了,以至于这点小优点都要被拿出来说”?
上一篇:
鼓励孩子的15个小技巧
下一篇:
各年龄段孩子的教育重点
我要评论
评论内容...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本栏最新发布
不打也不骂!孩子做...
2022/9/12
不想让手机毁掉孩子...
2022/8/11
让自律成为孩子的一...
2022/8/7
父母在这5个方面越...
2022/8/2
高考后才明白:高中...
2022/7/26
一流的父母,从不说...
2022/7/23
先抓习惯,再谈成绩!...
2022/7/16
孩子12年的学习生涯...
2022/7/13
孩子青春期太重要,...
2022/7/13
孩子的一生有4次改...
2022/7/13
放假了,为了不和孩...
2022/7/3
教育男孩,坚持这4...
2022/7/3
新高一高二高三全年...
2022/6/30
不同年龄段的取舍
2022/6/30
班主任提醒:暑假千...
2022/6/30
班主任:暑假,这15...
2022/6/27
暑假,如何把孩子从...
2022/6/27
磨蹭的孩子不是病,...
2022/6/27
孩子暑期一天如何安...
2022/6/27
真正拉开一个班级间...
2022/6/25
本栏热门信息
小学生学习必备成语
2012/8/22
小学1--6年级所有的...
2016/1/22
小学1--6年级所有的古诗
2016/1/22
孩子优质生存,家长...
2012/12/21
激励孩子成长的良言妙语
2013/7/20
夸孩子少用“你真棒...
2012/12/26
这才是教育!有孩子...
2017/8/21
六一不要成为溺爱孩...
2012/12/18
粗心是学好数学的大忌
2012/12/18
三十六计教出好孩子
2017/9/25
鼓励孩子的15个小技巧
2012/12/21
有孩子的请阅读
2016/10/6
哪些孩子20年后仍有...
2018/1/7
一到三岁宝贝选择啥...
2012/12/20
链接:世界上下五千...
2016/9/6
链接:世界上下五千...
2016/9/6
给孩子买玩具要把好...
2012/12/20
老人带孩子的8个弊端 ...
2016/10/6
小学的重点不在于成...
2018/1/7
测试:你的心理属于...
2012/12/18
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
copyright 2009-2025
中网
(zw78.com)
京
ICP
备
09031998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