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4 中网 (zw78.com) 京ICP备09031998号
|
三月的杨柳风轻拂着,沁人心脾,令人醺醺欲睡,这温煦的熏风将张太雷一家送回了古运河,嬉风的白帆船把阔别多年的游子载回了故里。孩童不知愁滋味,小泰来一回到故乡,见到那么多陌生的面孔,那么多新鲜的事,小孩的好奇、达观的天性将笼罩在心头多日的阴影一扫而光。他在祖宅的大小屋子里钻过来跑过去,兴奋异常。而他们的母亲薛氏则没有那么轻松,她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赶紧把丈夫的灵柩葬入张家祖坟。张家的祖坟位于距常州市区40公里之外的武进县厚余乡马家村。因为依据当地风俗在下葬之前、之后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这里距离常州市又比较远,经族人同意,他们一家人搬进了常州南门外的张家坟堂屋(丙舍)居住,全家人总算有了暂时的栖身之所。这堂屋只有一间小屋,只能放置一张床和一张桌子,桌子上摆放着张光斗的灵位牌,而泰临和泰来读书、写字和全家吃饭都要在这张桌子上,他们这样本是出于无奈,有人认为他们这样是对张光斗的不恭敬,他们听了不以为然,泰来说:“如果爸爸还活着,不也是和我们一起吃饭做事吗?”
泰临也说:“这样做,我们觉得爸爸并没有离开我们,和我们还像在世时一样亲热呢!”薛氏听了心酸得直流眼泪。
没过多少日子,薛氏从萍乡带回来的钱就快用光了,他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每天只能花几个铜板,薛氏四处去揽针线活来做,泰临到野地里去挖野菜,而小泰来则到处去捡拾树枝作为烧饭用的柴火。也许是苍天不忍心断绝他们的活路吧,就在薛氏口袋里的钱告罄的时候,张绍曾的母亲由安徽迁回常州,她年老体弱多病,独自住在贞和堂,需要人服侍照顾,张绍曾便找到薛氏,请她前去,薛氏得知这个情况喜出望外欣然答应,虽然帮佣之名不好听,但他们一家人因此有了经济来源,生活也得到了保障。 吃饭的问题解决后,薛氏又想到了另一桩烦心的事情,那就是儿女上学的问题。孩子一天一天长大了,错过了最佳的求学年龄,会耽误孩子一辈子的前程,尤其是泰来,张光斗生前对他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可她没有钱,怎么能让孩子去上学呢?为此她常常长吁短叹。有一天张绍曾来看望他的母亲,听到薛氏在叹气,便问她又遇到什么难事了。张绍曾对他们家恩惠颇多,在薛氏眼里,他无异于是救星,她非常信任他,于是就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忧烦告诉了他。张绍曾确实是一个乐于助人的热心人,他听了薛氏的话后,立即答应资助泰来到贞和堂设立的私塾去读书。就这样张太雷开始了他正式的学生生活。私塾的老师是一个戴着老花眼镜的秀才,所教的课是千年来不变的四书、五经,教育的方法自然也是古老的“填鸭法”,老师教完一篇文章,就让学生背诵,谁背不上来,就要被老师打板子。泰来在父亲的教育下,早已养成了尊重师长、勤奋好学的品德,再加上张光斗给他打下的基础非常扎实,他自己也深知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所以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很高,根本不用人督促,每次背书他都背得非常流利,不仅没有挨过老师的板子,而且还常常受到老师的表扬。他每天回家后,不但自己要把功课温习好,还要教不能去上学的姐姐泰临读书。
二十世纪之初,中国进入了灾难深重的岁月。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大举入侵,攻占了天津、北京之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帝国主义列强取得了在华的特权,加重了对中国人民的剥削和压迫。清政府中的一些有识之士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拯救行将覆灭的大清帝国,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借鉴西方国家在教育、军事等方面的有益的方法来实现强国之梦。1905年,张之洞、袁世凯等大臣向皇上启奏:“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清廷采纳了他们的意见,下令废除科举制度,提倡兴办学堂,于是新式的学堂如雨后春笋般的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半年之后,这股办学风就刮到了江南交通发达、经济相对来说较富裕的常州地区。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正月,常州地区思想进步的人士吴康(字葵秋)提出兴办新式小学的倡议,得到了薛念祖、潘鸣球、沈启道、顾承祖等等当地通达的知名人士的赞同和大力支持,众人出资创办了一所公立的小学,名为西郊两等小学堂,简称西郊小学,现改名为新桥小学。
西郊小学发起、资助人之一的薛念祖(字怀远,曾任六合县知县)是张太雷的外公薛锦元的堂弟。薛锦元对张太雷一向都非常疼爱,很关心他的前途,当他听说堂弟他们办了一所新式的学堂,他立即去向堂弟打听这新式学堂的情形,得知新式学堂比私塾要好,他立即托堂弟帮忙,让泰来到新式学堂去读书。入新式的学堂是要通过考试才能就读,张太雷原来就受过父亲良好的启蒙教育,后又进了私塾读了半年多,自然水平要比没有上过学的孩子要高多了,所以通过考试,他直接上二年级
西郊小学设在原西郊书院(又名汇秀书院)的旧址内,它位于京杭大运河与南运河分水处的带状半岛上,三面环水,沿河边是岩石砌成的圆形的驳岸,驳岸中间镌刻有“江湖汇秀”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字体染成红色,十分醒目,数里之外都可看见。这个半岛如同一只伸在水中的龙嘴,所以居民们将其称为“石龙嘴”,或称为“龙舌头”。
有两条河流在石龙嘴左右流淌,荡起金浪,泛起银波。岸边垂柳成行,像一排排绿色的垂帘,微风吹过时,如同仙女拂袖,婆娑起舞;风和日丽的时候,河水欢歌,柳枝轻飘,是那样宁静、恬淡,如同一幅画一般令人赏心悦目;风雨交加时,河水咆哮,树木摇撼,尽显大自然的威力。这个风景秀美的地方,被当地人列入“西郊八景”之一。西郊小学设在这里,环境之优美无需赘言。这所学校的创建人吴康曾写了一首诗作为校歌,诗中对学校的环境大加赞美,并对学生们寄予厚望,诗的内容是这样的:
“湖清兮江水雄,两脉此交点;
江湖聚汇秀禅院,毓我青年;
石龙怒山寺气象万千,西郊居其间。
河水之活泼,似我学生精神兮!
石龙之庄严,似我学生气概兮!
我学生兮,我学生兮,努力进取兮!”
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好的环境能使人精神愉悦,心理健康,而建在风景秀美环境中的学校,多数都具有教师敬业、学生进取心强、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等等特点,这样的学校自然能够人才辈出了。张太雷初入学校,就有幸进入这样学风良好的学校,这对于他后来的成长肯定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西郊小学原为男女同校,男生班的教室在石龙嘴,女生班设在河对面的吴氏宗祠内,后来女生班改成汇秀女子西校,西郊小学就只有男生了。西郊小学的校舍不大,在石龙嘴只有两个教室,而且每间教室又坐了两个年级的学生,教学方法采用复式教学法,一个班的学生在做作业,另一个班的学生则在上课。学校的操场设在普济桥畔,离教室有将近一里地的距离,上体育课或举办什么重大的活动时,就由老师领着前往那里。学校门口有一块碎石子铺的平坦的空地,学生们下课后,都跑到这里来做游戏,这里便成了学生们的课间活动中心。
西郊小学的课程设有国文、历史、地理、自然、社会、珠算等等科目,这相对旧式的私塾而言知识的范围扩大了许多,勤奋好学、求知欲旺盛的张太雷在这里心理上得到了很大的满足,他对每一门功课都很有兴趣,上课时他总是精神抖擞地认真听讲,下课后按照教师的要求一遍一遍地复习,直到把老师教授的内容都“消化”掉方才罢休,他本来就聪慧过人,再加上又如此用功,每次考试各门功课成绩都是优秀,在课余时间,他最爱做的事情还是读书,尤其喜欢读中国的古典小说,在小学期间就读过《西游记》、《说岳全传》、《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等等书籍。每当他看完一本书,就会和同学们一起按照书中的情节,各自扮演书中的人物,分成两军来做交战的游戏。回到家里,也常常将书中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姐姐听。阅读这些书籍,对他的人生观有很大的影响,他非常钦佩书中的英雄人物,对他们行侠仗义、乐善好施、不向恶势力屈服等等品质颇为赞赏,他学以致用,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大同学蛮不讲理欺负小同学,他就不顾自己年龄比人家小,挺身而出去帮助被欺负的小同学,有两次被人打伤,但他毫不畏惧,还是照样打抱不平。
张光斗生前曾教张太雷书法,当时学的是柳休,用的碑帖是柳公权的《玄秘塔》,后来又练颜体,临的是颜正卿的《麻姑仙坛记》。当时人们练书法多是师法这两位书法家,有“颜筋柳骨”之说,练这两种字体对打好书法的基础非常有益。张太雷再加上在私塾里那半年的习字,所以到西郊小学时,他的字已经写得像模像样了,到了西郊小学后,又得到校长吴康的指导,开始临赵孟●的《三门记》,不久之后,他的字越发端庄有力、潇洒流畅,得到老师的夸奖,在西郊小学很有些名气。
张太雷住在西仓街外祖父家中,每天去石龙嘴上学,要爬过一座两端各有五十级石阶的拱形石桥——普济桥,再经米市河,有好长一段沿河的道路,沿途他都能见到运河中运载大米、豆油、沙石、煤炭等等物资的船只来往如梭,长长的木排、竹筏成排连串在一起,衣衫褴褛、骨瘦如柴、青筋裸露的船工咬着牙撑船、拉纤,个个大汗淋漓、汗流浃背;而码头工人有的肩挑沉重的货担,有的背扛上百斤重的米包、面袋,紧张地在装船卸货,这些情景他看在眼里,铭刻在心上,使他深深地体会到劳苦大众的疾苦,所以他打心眼里同情这些穷苦的人们。有一次他在街上行走,遇见一个拉黄包车的工人正拉着一位大腹便便的有钱人吃力地向前奔跑,走过张太雷身边时他头上的草帽被风刮掉在地上,张太雷赶忙跑过去将草帽拾起,然后跑到车夫跟前递给他。事后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回答得非常质朴:“他正拉着车,停下车来拾帽子要费很多力气,而我这样仅仅是举手之劳嘛。”在他的意识里帮助人是非常自然的事情,无须问为什么。
张太雷读小学时,家里的开销光靠母亲帮人做家务所得的工钱是很不够的,常常还要依赖亲友们的资助才能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平,一日三餐经常只有咸萝卜干就泡饭,只有到了年节时才能吃到一点点肉或蛋。张太雷从小就很懂事,非常能体谅母亲维持一家人生活的艰难处境,吃饭时,他常常故意晚来或吃饭时慢慢地吃,让母亲和姐姐先吃饱;穿衣服也不讲究,他很少有新衣服穿,常常是穿亲戚们送的旧衣服。他对姐姐也非常尊重,他每天一放学回家就帮助姐姐做家务,一边做家务一边将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讲给姐姐听,有时就在锅盖上演算算术题给姐姐看。
张太雷家境贫寒,从小过着凄苦的生活,他自身生活的痛苦遭遇、童年在安源所见所闻以及返乡后周围群众的悲惨的生活状况,使他对封建社会“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贫富不均的状况极为愤慨,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颇为不满,这种思想使他逐渐地意识到作为一个国民的社会责任感。因此他在努力学好自己的功课外,还经常和同学们一起议论国家大事,关心社会的状况与变化,立志长大后要为国家做些有益的事情,为劳苦大众解除一些痛苦,让他们都能吃饱饭,但究竟怎样才能为国兴益,为民解忧呢?这样的问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谁都无法回答,而他这样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又怎么可能回答这样的问题呢?他为此常常感到很苦恼。
西郊小学的教导主任马次立曾担任过张太雷所在班级的语文老师,有一次他给学生们出了一道作文题,题目是:“试论学生之职责”。张太雷在作文中是这样写的:“今日之莘莘学子,明日之国家栋梁,应砥砺品行,刻苦求学,关心民众疾苦,思考祖国的前途,以救国救民、复兴中华为己任……”马次立老师读了张太雷的作文后,为他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深刻的思想,感到非常高兴,而且张太雷的这篇作文写得流畅工整,论说也很有力,马老师将他的作文批为优等,还特地加了一个“上”字。马老师平时对张太雷的印象就非常好,今日得知他如此年少就立志报效国家甚感欣慰。第二天上完课,他就将张太雷叫到办公室来,让他坐在自己对面的椅子上,张太雷刚刚坐下来,马老师就说道:“你作文写得很好,我给你为优上。”张太雷听了非常高兴。马老师接着说道:“你小小的年纪就立志要救国救民、复兴中华,志向可嘉,不过你能否跟我谈谈,你准备怎样去实现你的这个志愿?”
张太雷一听老师问及这个问题,脸上的笑意立即消失了,一是因为他没想到老师会问他这样的问题,他心里一点准备都没有;二是这个问题他根本就无法回答,所以就愣愣地望着老师,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不要紧张,你怎么想的,就怎么说,说得不对也没关系,心里想到多少就说多少,我们一起讨论嘛。”马老师和蔼地说道。
张太雷想了好一会儿,这才说道:“我想要实现志愿,现在在学校读书时,就要勤奋学习,多学一些知识,注意锻炼身体,作好一切准备,等长大后,要多做有益于人民的事情,为振兴中华而出力!”虽然张太雷不可能说得很具体,但他这么想无疑是正确的,马老师听了非常高兴,拍了拍他的头说道:“俗语云:贫不足羞,可羞的是贫而无志。我知道你的家庭非常贫寒,可你却人小志气大,我为有你这样的学生感到骄傲!你说得很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要从今天做起,把功课学好,从书本中汲取知识,充实自己,以英雄豪杰、爱国志士为楷模,为了国家的振兴、民族的兴旺而奋斗。”
张太雷听了马老师的这番话,还满是稚气的脸却浮现出与其年龄不相符的凝重的表情。马老师站起身来在屋子里慢慢地踱来踱去,走了几个来回,然后对张太雷说道:“张泰来这个名字虽然不错,我还是想建议你改一个名字,叫张复好不好?”
张太雷不明白马老师为什么突然提出让他改名字,他困惑地瞪大着眼睛望着马老师。
马老师见他一脸的疑问,便笑着说道:“你不是立志致力于复兴中华吗?如果改名叫张复,就能时时刻刻记住自己的志愿与誓言。”
张太雷经马老师这番解释后,欣然接受了马老师的建议,连连点头说道:“好!从今以后我就叫张复。”说完站起来向马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谢谢老师为我改名!”马老师扶着他的肩膀,用期待的眼光盯着他说道:“希望你人如其名,长大后真能够为复兴中华贡献一份力量!”
于是张太雷便从此改名为张复,直至上大学前一直用这个名字。
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4 中网 (zw78.com) 京ICP备090319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