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纪念邓小平 > 情系人民 > 详细内容
一个意义重大的题词
发布时间:2024/9/17  阅读次数:6  字体大小: 【】 【】【

  全面拨乱反正的开始

  教育的重要作用是众所周知的。但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我们曾经历过一段“宁要没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扭曲的年代。在那段时间里,教育在我国被严重忽视,从事教育的人不被尊重,教育观念、教育体制乃至教材内容都大大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

  幸而这种状况后来得到了根本改变,而起关键作用的正是邓小平同志。他关于教育的最著名的话,就是他在1983年9月10日给景山学校题写、在那年国庆节发表的“三个面向”的题词。

  许多人都知道,经过10年“文革”,在对各个方面进行拨乱反正的艰难时刻,要打破思想僵化,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需要巨大的勇气和高超的智慧的。突破口在哪里呢?邓小平同志在千头万绪中,首先就是抓住了科学和教育这两个领域。这是他经过长期思考、早已成熟的想法。党中央一决定恢复他的工作,在研究分工时他就“自告奋勇抓科学和教育”。他在这两个领域的拨乱反正,是全面拨乱反正的开始,也拉开了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历史进程的序幕。

  邓小平同志认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关键是科学技术要搞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他尖锐地指出:“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大错误是耽误了十年人才的培养。”他大声疾呼:“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由于“四人帮”迫害知识分子,知识和人才长期受到轻视乃至歧视,这句话在那种情况下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让广大科技和教育工作者感受到了无比的温暖。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邓小平同志抓教育,雷厉风行,行动果断,深入扎实。这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不说他推倒“两个估计”,恢复我们党历史上对待知识分子的正确政策和态度;不说他坚决地恢复了高考招生制度,使大批长期失学的年轻人得到了上大学的机会;也不说他作出大量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等一系列重大决策,这里只说说他关于中小学教育的点滴思想。

  邓小平同志特别重视基础教育。他说:“人才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这就要抓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高等院校学生来源于中学,中学学生来源于小学,因此要重视中小学教育。”“从小学抓起,一直到中学、大学。我希望从现在开始做起,五年小见成效,十年中见成效,十五年二十年大见成效。”从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邓小平同志要给景山学校这一基础教育学校题词的原因。

  邓小平同志十分关心中小学教学的质量问题,关心教育体制改革特别是教材的改革问题。他说:“我们要在科学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不但要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而且首先要提高中小学教育的质量,按照中小学生所能接受的程度,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来充实中小学的教育内容。”“关键是教材。教材要反映出现代科学文化的先进水平,同时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他还说:“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既注意普及,又注意提高。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

  邓小平同志一贯十分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他提出的著名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就是从思考对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出的。他说:“革命的理想,共产主义的品德,要从小开始培养。我们党的教育事业历来有这样的优良传统。”“现在我们的青少年中,有些人有些坏的风气。改变这种风气,要从小学教育开始。”“要有爱劳动、守纪律、求进步等好风气、好习惯。教师有责任把这些好风气带动起来。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与学生的家庭联系,互相配合,共同做好教育学生的工作。要恢复对学生课外活动的指导,增长学生的知识和志气,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邓小平同志高度评价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他在“文革”中就针对“四人帮”的做法说:“要解决教师地位问题。几百万教员,只是挨骂,怎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他主张,“我们要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不但学生应该尊重教师,整个社会都应该尊重教师。”他在“文革”结束以后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充满感情地说:“我们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表示慰问和敬意。特别是对广大的小学教育工作者,他们在更为艰苦的条件下,为培养革命后代不辞劳累,作出贡献,我们更要表示慰问和敬意。”“一个小学教师,把全部精力放到教育事业上,就是很可贵的。要当好一个小学教师,付出的劳动并不比一个大学教师少,因此小学教师同大学教师一样光荣。对于终身为教育事业服务的人,应当鼓励。”“对于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大张旗鼓地予以表扬和奖励。”“要研究教师首先是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制度。要采取适当的措施,鼓励人们终身从事教育事业。特别优秀的教师,可以定为特级教师。”他关心教师的培训问题,指示:“教育部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比如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举办各种训练班、进修班,编印教学参考资料等,大力培训师资。”他特别关心教育工作者的生活和后勤方面的实际困难。他说,“后勤工作的任务,就是要为科研工作、教育工作服务,要为科研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够专心致志地从事科研、教育工作。”“后勤工作包括提供资料,搞好图书馆,购置和供应器材、实验设备,建设中间工厂,也包括办好食堂、托儿所等等。”要切切实实地帮助教师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比如,“对于那些与爱人分居两地的业务骨干,要优先把他们的家搬来。”

  从上面这些论述中,我们看到,邓小平同志思考教育问题、抓教育工作不但高屋建瓴、胸怀全局,而且非常具体深入、周到细致。

  “三个面向”意义重大

  1985年5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对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基础教育事业的重大意义,从战略的高度讲过一段很重要的话。他说:“我们多次说过,我国的经济,到建国一百周年时,可能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这样说,根据之一,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完全有能力把教育搞上去,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级各类人才。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二十一世纪大业的生力军。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他精辟地指出:“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他要求:“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如果只抓经济,不抓教育,那里的工作重点就是没有转移好,或者说转移得不完全。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

  今天,我们已经进入新的世纪,历史完全证明了邓小平同志当年的远见卓识。如果当初没有邓小平同志那样深远的战略考虑,没有他那样大刀阔斧而又具体深入地抓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和建设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不会有今天这样发展壮大的局面,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也不会取得今天这样伟大而辉煌的成就。对此,我们要衷心地感谢邓小平同志。

  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题词,是为教育战线题写的,是我们发展教育事业的指导思想。但其重大意义已经超出了教育领域,应该把它看作是对我们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总的要求。“面向现代化”,就是要求我们一切工作都要着眼于实现现代化这一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决不能动摇;“面向世界”,就是要求我们的思想和胸襟一定要开阔和博大,要吸取人类社会历史上和当今世界各国一切优秀和先进的文明成果;“面向未来”,就是要求我们一定要坚持与时俱进,具有战略的前瞻性和超前意识。“三个面向”就是指要具有这样的一种眼光,一种胸怀,一种姿态,一种抱负。邓小平同志实际上是在呼唤改革开放年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所应该具有的新观念、新状态和时代精神。可以告慰邓小平同志的是,这样的观念、状态、精神,在今天的中国已经深入人心。我们党正在把邓小平同志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大踏步地推向前进,从实践到理论都在不断提高到新的境界。

  (据2003年《人民日报》)

上一篇:“这里得天独厚” 下一篇:心系黑土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4  中网 (zw78.com)  ICP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