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自12岁那年离开江苏淮安去东北求学,然后投身革命,直到78岁在北京去世,整整66个春秋,虽然思乡成病,但一直没有回过故乡。他不仅自己不回去,也不准自己的弟弟周恩寿回去,成为周恩寿终生的遗憾。
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周恩来为何终生不回故乡?是他对故乡没有感情?非也。他一生对故乡情深意笃、魂牵梦萦。但是他一直没有回淮安,并且连弟弟也不准回去。从他当年的几次演说、报告以及与弟弟的交谈中,我们得知其没有回故乡的原因:一是怕牵连家人;二是怕影响地方正常工作;三是不想给地方添加麻烦;四是担心会被人认为是“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周恩来不仅终生没有回到故乡,未能到母亲的坟前尽儿子的一份孝道,而且还于1965年春节前夕,决定把淮安的祖坟平掉,带头移风易俗。周恩来这些看似不近人情的举动,一次次的放弃回家乡的“机会”和“可能”,却让我们感悟到那种对理想信念的坚定和执著,这才是人间大爱,是比天空更辽阔、比大海更深远的家国情怀。
人到无求品质高。人是感情动物,有一点个人想法、私人欲望,本无可厚非。但是,作为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往往是品德高尚、无私无欲的。中国共产党人自从选择了入党,也就选择了党、国家和人民,除了为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懈奋斗、殚精竭虑外,别无他求,否则就不是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从求学时代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鸿鹄之志的周恩来,在走上革命道路后,深深地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国家和人民,也就失去了一切。为此,他始终意志坚定地追随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生有六大惊人之“无”,一是死不留灰,二是生而无后,三是官而不显,四是党而无私,五是劳而无怨,六是死不留言。这“六无”说到底,就是“心中始终装着党和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无私,这恰恰是周恩来深藏心底、躬身践行的大爱大德。正因为如此,周恩来赢得了人民的无比敬仰和爱戴,当年周恩来病逝的噩耗传出时,全国上下沉浸在万分悲痛的气氛之中,当他的遗体送去火化时,首都北京十里长安百万群众洒泪送别。40多年来,每年人们都在以各种方式追忆这位历史伟人的丰功伟绩,纪念这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的“大无大有”的伟大精神,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有志之人、有识之士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奋进。
人无精神不立,党无精神不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才有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加入党的组织,为实现远大理想浴血奋战、顽强拼搏、不屈不挠。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当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之所以不顾一切、浴血奋战、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建立起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并致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是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在世界多元化、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我们的理想信念不能丢,优良传统更不能失去,否则我们难以走得更远、行得更稳。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国才能有家,爱家更要爱国。也许有人会说,周恩来终生不回故乡,是不近人情,甚至是不孝,包括淮安的家乡人民也可能有人不理解。但是,周恩来胸怀祖国大家而舍弃个人小家,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全部身心,虽然给自己、家人亲属以及家乡人民留下了些许遗憾,但让人感动满满,更映照出了一个有着坚定信念、坚强党性的共产党人的崇高和伟大。在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作风建设进入新常态的今天,全党上下,要以周恩来为镜,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定政治立场、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政治能力,切实增强“四个意识”,自觉抵御各种消极腐败思想,遏制“小我”、“私心”,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努力成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干部、好公仆。
将心比心,以情换情。心中始终装着人民,人民也会永远记挂着你。周恩来虽然终生没有回过故乡,但是故乡乃至全国各族的人民群众以及长眠于地下的他的母亲,不会怪他,相反,他的精神将永远根植于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中,成为指引我们不断前行的永恒丰碑和指路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