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红色纪实 > 毛泽东与爱将伍中豪 > 详细内容
第四章
发布时间:2024/9/6  阅读次数:5  字体大小: 【】 【】【

     第四章

       1941年1月4日“皖南事变”爆发,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二次反共高潮达到顶点,助长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敌人开始在冀鲁豫边区推行第二次“治安强化运动”,其内容主要是“发展乡村自卫力量与攻势,与军警协作,以实践剿共”;实行大规模“扫荡”,采取“铁壁合围”战术,进行长期“清剿”;修筑碉堡和公路,对我根据地实行封锁。我冀鲁豫边区军民积极开展对敌斗争。

       1月8日至14日,八路军二纵队新二旅四团、新三旅九团、民一旅、独立团等部,配合地方武装及广大民兵,积极开展反封锁斗争,先后攻克内黄西马上、清丰县阳邵集等近10个据点和内黄县城,又袭入濮阳县城,歼俘日伪军600余人。

       1月15日,日军第三十二师团、骑兵独立第四旅团及伪军共两万多人,附汽车、坦克400余辆,在10多架飞机掩护下,在北至冠县、堂邑、聊城、东阿,南至南乐、清丰、观城边界,东至东平、梁山的广大地区,进行报复性“扫荡”。17日,教三旅七团及旅直属特务营分别在马集、苏村一带与敌展开激战,掩护鲁西区党委、行署、旅直属机关及南下路过的冀南军区新四旅安全转移。特务营在完成掩护任务后被敌包围于苏村,126名指战员牺牲,仅副教导员秦昌银(秦光)等数十人生还。

       在泰西,驻虎门一带的我泰西军分区和泰西行署遭日伪军万余人包围。泰西军分区司令员刘贤权率部经过激烈战斗突出包围。

       在运东,115师教导第三旅于24日至27日对侵入我运东根据地的顽军齐子修部进行反击,歼其两个团大部约千人,使运东局面开始好转。

       在鲁西北,我南进支队一部在冠县、堂邑、莘县地区协同三分区武装展开反“蚕食”、反封锁斗争,并不断取得胜利。

       在湖西,我微山湖大队、铁道游击队、运河支队等武装,于7月28日对占驻微山岛的敌人进行合击,一举解放了微山岛,巩固了湖西抗日根据地,保障了鲁南到陕北红色交通线的畅通。

       4月12日,日伪军和反动道会门武装两万余人,在汽车、坦克、大炮的配合下,分五路从内黄到清丰、濮阳、浚县、滑县一带的沙区内,进行了极其残酷、毁灭人性的大“扫荡”,史称“四一二大扫荡”。

       这次疯狂“扫荡”其残暴狠毒无所不用其极,使我根据地遭受到空前的浩劫,被害村庄达一百四十一个。创造了最野蛮、最无人性的纪录。

       日寇将在沙窝村搜捕到的群众,全都集中在一起。除一部分拉到村东道沟活埋外,大部分填进了七口水井。水井即将填满时,又压上石磙,浇开水,用炸弹炸,最后,用土把井口封住,只留下一口井,还撒进毒药。

       敌人深知花生、大枣是沙区的两大特产,沙区人民是依靠这两种特产来生活的。因而,他们有计划地毁坏枣林。敌人“扫荡”时带来很多钢锯,逼迫群众砍伐枣树。被抓住的老百姓,很多是被强迫锯了几天枣林之后再被杀死。绵延十数里,各村枣林残余无几,枣林损失在百分之八十以上……

       “扫荡”开始时,杨得志率第二纵队主力驻扎在濮阳以西地区,边区党委和行政公署机关也住在这一带。首先向第二纵队主力进攻的是顽军李英部,约2000余人,来势凶猛。杨得志、崔田民以第二纵队主力一部投入战斗,将这股伪军击溃。

       然而,事先集结隐蔽于内黄、五陵集、白道口、滑县、濮阳的日军主力第三十五师团、独立第一混成旅团、骑兵第四旅团,加上伪军约1万多步骑兵,在100多辆坦克和汽车,20余门重型火炮的掩护下,分兵五路向沙区中心地区猛扑过来。

       傍晚时分,沙尘弥漫,遮天蔽日,日军的坦克、汽车、骑兵蜂拥而来。不一会,日军发起猛烈的炮击,驻地附近的村庄、沙岗、枣树林中弹如雨下,爆炸声震耳欲聋,烈火浓烟随大风中的沙尘冲天而起。这种近在咫尺的铁壁合围,要马上突围显然来不及了。杨得志、崔田民当即决定:司令员在前,政委居中,参谋长压后,率领机关干部和部队就地隐蔽,待机转移。

       此时,天已黑了下来,风沙和烟尘混杂在一起,能见度极差,走在前面的伪军不敢贸然进入沙枣林。机关和部队的人员在夜色和大风的掩护下,从两路日军的中间,穿插转移到濮阳西北地区,接着又继续转移到内黄的东北面,最后到濮阳范县西北的观城,终于突破日军的重围。

       然而,部队刚停下,第四团政委孙仁道跑来向杨得志报告:“掩护大部队撤退的四团二营,在近百倍日伪军的合击中,坚持了一天一夜。军区独立团六连副连长何尚及6名战士,在与部队失掉联系,陷入敌人包围后,仍坚持战斗。在破车口村,出其不意,给敌以杀伤,迅速转移。敌人惊魂未定,他们又出现在敌人运输线上,击毁敌运输物资的汽车两辆。19日夜,他们在薛村打了一个伏击战,打死日军7名,军官管清源也被击毙。最后,只有五连的部分同志突出重围,六、七连的200多指战员全部壮烈牺牲!”

       杨得志、崔田民等听后,心如刀绞。孙仁道泪流满面,沙哑的声音几乎是喊着说:“司令员,让我们打回去,为战友们报仇吧!”

       杨得志久久说不出话来,他理解孙仁道此时的心情,也代表着第四团指战员的请求和决心。然而作为指挥员,考虑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错一步而输全局。部队是打出来了,而被冲散了的机关人员将怎么办?此时,杨得志考虑的是如何掩护主力部队转移,更重要的是如何保卫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保卫来之不易的抗日民主根据地!于是,杨得志拍着孙仁道的肩膀说:“回去告诉大家,要很好地向六连和七连学习,化悲痛为力量!”之后,他哽咽地再也说不下去了。

       孙仁道理解司令员此时的心情,郑重地敬了个礼,便匆匆地离开了。崔田民走过来对杨得志说:“战士们的情绪波动很大,我下去看看。”

       “不,你暂时不要去,咱们先商量一下吧。?”正说着,参谋长卢绍武和几位团长一起来了,他们纷纷提出了把日军赶出沙区,保住根据地的意见。有的说:攻他的一路!有的主张:打他的侧后!有的提议:多面出击,把日军搞得顾此失彼,尔后打他的回路。

       杨得志一边听着大家的意见一边思考:这次日军“扫荡”的目的,是找八路军的主力决战,若打其一路,必然引得多路齐上,正中日军下怀。另外几种办法虽各有所长,但弱点也是明显的,都带有无可指责的激动和急于报仇的情绪。骄兵必败,躁兵也是很难取胜的,特别是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

       想到这里,杨得志提议:“日军这次‘扫荡’可以说是倾巢而出,他的后方必然空虚。我们暂时绕开他的主力,直捣他们的老窝。日军的老窝不止一个,我们一个一个地敲打,逼着日军分散兵力,争取在运动中杀伤敌军。用在苏区的打法,拖一拖日本鬼子,你们看怎么样?”

       政委崔田民第一个支持这个提议,并分析了可能取胜的根据;卢绍武和各团长也都表示赞同。“掏老窝”的方案便定下来了。选定的第一个攻击点就是离合围地区较远的清丰县。八路军主力一部攻城,其余部队打据点,端炮楼,炸碉堡,夺物资,闹得五路日军到处都不得安宁。

       八路军主力部队在沙区游击队和民兵的配合下,到处袭击日军“老窝”。南张堡村民兵模范班在队长葛贵香的带领下,在伪军头子李英的200人进到该村时,对其突然射击,打死打伤伪军40多人,掩护村里群众安全转移。同时,冀鲁豫沙区外围军民积极配合,四面出动,打击敌人。军区四团打进了濮阳城东关,袭击了日军医院,俘敌80余人。五分区一团在民兵配合下,连克清丰的白仓、疙瘩庙据点,毙俘日伪军百余人。鲁西南八路军主力将当地伪军头子胡老头全部歼灭,生俘600余人,缴枪300余支。

       八路军部队的内外线打击,搞乱了日军的部署,打破了日军的合围,消灭日军700余人,迫使日军在9天后结束了“扫荡”。

       日军“扫荡”过后,杨得志率部回到沙区中心地带,发现这里一切都变得不敢认了。日寇打不着八路军,就对无辜的群众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在沙区中心地带的3天里,烧毁房屋一千四百三十二间,杀害群众三千多名,失踪二百六十三名,伤一万八千六百八十名。指战员怀着悲愤的心情安葬了自己的同胞,把仅有的粮食、物品,甚至身上的衣服脱下来,送给遭到日军摧残的人民群众。誓死也要赶走侵略者的决心在杨得志和战士们的心中变得愈加坚定。

       此时,冀鲁豫边区区委书记张玺、行政公署主任晁哲甫等也赶来了,同军队领导商定,采取向一些开明士绅募捐为辅、以打击汉奸和亲日派为主的办法,帮助群众渡过难关。经党、政、军、群共同努力,短时间内便筹得边币9.2万余元,粮食8万余斤,衣服1000余件,以及大量生产生活用具。冀鲁豫军区还派出多支小分队,帮助群众修建房屋,重建家园。遭受劫难的沙区人民逐渐安定下来,部队也重新在这一带站稳了脚跟。

       这年春季,冀鲁豫边区大旱,秋粮减产,麦子没有种上。低洼地有点庄稼,转眼间被遮天盖日的飞蝗吃光。根据地军民几乎断粮,大家只有吃秕糠、棉籽、树叶。后来杨叶、槐叶、柳叶都被吃光,只有吃树皮和有毒的椿树叶、麻叶。  

       在这最紧急关头,杨得志等领导人,组织军民大力自救。首先军队和地方干部,勒紧腰带,每人每月节约小米5斤,每匹马节约饲料10斤,用以济民。驻地开饭时,一些孩子围上来,战士们就把手里的“团子”分给他们。家长于心不忍,后来战士开饭时,就把孩子关在屋里。有时部队也断粮,只得全吃野菜。

       在这种情况下,要救命,必须千方百计扩大粮食来源。一天,杨得志召集军区负责粮秣工作的同志开会,提出想法从敌占区弄粮。这些战时搞粮食工作的同志,都有丰富经验。他们提出,利用关系,向敌营“借粮”。当时,我军对伪军通过各种渠道做工作,警告他们:八路军有“记事簿”,谁干一件坏事,在他的名下画一个黑点,做一件好事,画一个红点,有朝一日算总账。所以伪军人员大多怕受惩罚。

       内黄县的伪治安大队长铁德振,死心塌地当汉奸,他对八路军又恨又怕,唯恐游击队寻机除掉他。做粮秣工作的同志分析,对他晓以利害,施点压力,有可能从那里弄到粮食。乔文章是本地人,与铁德振是同乡,就由乔出面去“借”。杨司令批准了这个方案。但谁都知道,铁德振是个杀人如麻的家伙,要“虎口拔牙”自然是很危险的。但乔文章想到军需民食,想到杨司令的指示,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接受任务,换上便装,大胆前往。

       铁德振明知乔文章在杨得志手下工作,但见了面他还是阴阳怪气发问:“瑞轩(乔文章的字)呀,什么风把你吹过来,在哪里发财呀?”乔文章针对敌人的恐惧心理,说了一些让敌人摸不着头脑的话,铁德振不知吉凶,心里更慌。当谈到主题,听到“借粮”,铁德振先是一愣,笑容全消,面色阴沉。乔文章尽管心里很紧张,但表面仍是谈笑风生,并悄悄透露,这是“上峰”的意思。这时铁德振更害怕了。也许他已想到,这个“上峰”就是足智多谋的杨司令。如果“借”出点粮,保住脑袋,也给自己留点后路,这看来“合算”。所以片刻间来了个“阴转晴”,哈哈一笑,答应“借”给一万斤粮食,三天后送到指定地点。

       “借粮”成功,使沙区军民的饥饿有所缓解,民众都齐声称赞杨司令和八路军的大恩大德。

       “四一二”反“扫荡”后,德国法西斯向苏联不宣而战,苏联卫国战争打响。日军乘机抽调7个师团的主力回师华北,再次展开“治安强化运动”。这次治安强化运动以武装农村自卫力量,实行“剿共”、巩固治安为重点,其运动的方针为:剿灭成为新生华北惟一祸患的中共及其武装团体,使民众得到安居乐业的幸福。将过去的“重庆和中共”并提改为“扫除惟一病癌之中共”。  

       运动开始后,日伪大力发展乡村伪武装力量,与日伪军警协作,实行大规模“扫荡”,采取“铁壁合围”战术,进行“梳篦式清剿”;修筑碉堡和公路,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封锁、分割。日伪军的治安强化运动由点、线、地区逐渐加强,不断对八路军中心地带包围进攻,给抗日根据地造成极大威胁,部队活动、交通联络和工作指导都发生了很大困难。  

       正当第二次强化治安运动开始的时候,冈村宁次接替多田骏为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他到任后,除了继续采取挖封锁沟和加强岗哨、据点的堡垒政策外,更采取“集家并村”、制造“无人区”和野蛮的三光政策,对抗日军民进行残酷的“扫荡”。

       1941年6月中旬一天,日伪军出动约千人,从单县南向西北扫荡,上午10时左右,日伪军发起进攻,正在袁崇焕将军林休整的冀鲁豫支队青年挺进大队二中队和日伪军发生交火。战斗中日伪军渐渐对袁崇焕将军林形成包围的形势。二中队长高世贵认识到,这次敌人数倍于我军。如果硬拼,将面临全队被歼的危险。于是他命令二中队一班在将军林阻击敌人,乘敌人还没有把西北方向堵住之际,大部队迅速向西北突围。

       一班是个加强班,一班长把全班12名战士分成4个战斗小组,从西南角、东南角、东北角三面阻敌,掩护部队撤离将军林。在高世贵带领下,160多人的队伍在西北方向突围成功。

       将军林占地约百亩,有1500多棵明代古柏树,经过300多年的生长,柏树浓密参天,树木直径在30至50厘米左右。12名战士,每个人依靠一棵柏树,与敌展开了英勇战斗。

       由于日伪军不知道将军林内有多少八路军战士,不敢贸然进攻。在柏树林内的战士,以粗大的树身做依靠,每3人构成一个战斗小组,4个小组,监视四面八方,在敌人靠近的同时开枪,并配以手榴弹,打退敌人的多次进攻,打死、伤敌十几人。

       最终,日伪军发现将军林内八路军战士不多,发起大规模攻击。日伪军攻入林内,与八路军战士展开逐树的争夺、格斗……最终枪声没有了,一班的12名战士全部牺牲。在一个多小时的阻击战中,二中队其余的人员全部撤退到安全区。

       冀鲁豫边区敌情变得日益严重,周边驻有敌人重兵,根据地有日伪军7万多人,我第二纵队的回旋余地越来越小,斗争形势更为严峻。此时,与边区紧密相连的鲁西抗日根据地也面临着严重困难。为了统一对敌斗争力量,以利于长期坚持冀鲁豫平原抗日根据地,经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报请中央批准,1941年7月7日,冀鲁豫军区和鲁西军区合并组成新的冀鲁豫军区,杨得志兼任军区司令员,苏振华兼任军区政治委员,卢绍武任参谋长(后为阎揆要),崔田民任政治部主任,同时将一一五师教导第三旅、教导第七旅和冀中军区南进支队等部划归第二纵队指挥,杨得志任第二纵队司令员,苏振华任政治委员。第二纵队机关兼冀鲁豫军区机关。

       七月中旬,各主力部队即开始分布到边沿地区,积极支持地方武装开展反“蚕食”斗争。教三旅在运西首战告捷。十六团三营在鲁西北朝(城)、莘(县)、冠(县)、堂(邑)地区,协同三分区部队和地方政权,大力发动群众开展工作。他们采取奔袭、伏击、攻坚、围城打援,围困劝降等作战方法,在七、八月间,攻克冠县东之马峪、十里铺,堂邑西之吕堡、小郭庄、杨庄、伪八区、莘县西之张鲁集、范家海、范庄、燕店、马厂、豆村等据点,歼灭敌伪七百余人,并连续破击堂邑公路,从而缓和了三分区的紧张局面。南进支队二十一团活动于清丰、南乐、观城之间。在七月至八月下旬,先后动员群众二千五百多人,连续对南涛公路清丰到高堡段展开大规模的破击战,同时展开政治攻势。八月五日,在清丰以北唐庄附近,利用青纱帐在公路两侧设伏,打死日军中尉以下四十余人,毁汽车三辆,缴步枪三十余支,八月中旬,又以突然迅猛的动作,袭击清丰以北乜城村碉堡,仅六分钟时间,全歼守敌三十五人,缴步枪二十五支。二十日夜,又袭入南乐城南之南清店村里,全歼伪军五十多。八月十七日,朱程司令员率民一团攻入濮阳东关,歼灭日伪20余人,缴获大批药品。我军由于与地方同志密切配合,侦察周密,准备充分,行动秘密,勇猛果敢,连续取得了三次战斗的胜利,“创造了边区小部队游击战的范例”。

       新组建的冀鲁豫军区,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山东观城东南的红庙村,由杨得志和苏振华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区高级干部会议。红庙村距黄河故道不远,周围树木成荫,土岗环绕,十分隐蔽。时值夏日,天气很热,但从黄河那边吹来的微风,带着丝丝清凉,令人有说不出的舒畅。晚饭后,杨得志和苏振华漫步在沙区青纱帐里,边走边谈。

       “老杨,这次全军区的高级干部会议开得不错,同志们的干劲都很足呀!”苏振华说。

       “是呀!”杨得志高兴地说,“这次会议,通过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对今后的工作会有很大帮助!”苏振华说:“大家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看来已经结成血肉相连不可分割的整体了。”

       爬上一个高坡,杨得志说:“不过,现在的形势也不容乐观呀!根据总部传来的情报,在欧洲,德军在主要战场上对苏军取得了一些胜利,整体战局上处于暂时的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日寇的气焰。”

       “对!”苏振华赞同地点点头,“尤其是一些伪、顽军队,一看到日本人气焰高了,也随着猖狂起来,近来对我根据地的侵扰也增多了。特别是那个打着‘游击日军’旗号的孙良诚更是嚣张得很,要教训教训他!”

       “好!咱俩想到一块儿去了!”杨得志大声说,“就拿这个孙良诚开刀,煞一煞他的气焰。”

       10 月上旬,杨得志带着教第3 旅、教第7 旅和教第4 旅共5个团的兵力,由观城出发,经范县、鄄城到达山东省巨野县地区,准备同孙良诚打一仗。

       已到秋天的沙区,由于天气异常干旱,并不像往年那样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杨得志独自一人坐在司令部里的地图面前,静静地沉思着。

       “报告!”一个宏亮的声音传来。“进来!”杨得志说。

       “报告司令员,教3 旅代旅长王秉璋、政委曾思玉奉命来到。”“好呀,你们来得好快啊!怎么样,这次准备打孙良诚的主力,同志们都怎么想呀?”杨得志开门见山地问。

       “同志们都憋足了劲,准备教训教训孙良诚。”王秉璋急冲冲地说道。

       “是呀,司令员,我们早就该打孙良诚这个顽固派了。”曾思玉接过王秉璋的话头说,“孙良诚居然敢侵占我们边区的土地,和他谈判要他退出边区,他竟说要退各退一半。哼,根据地是我们打出来的,他们不去打日本,却来这里抢掠人民财产,安的是什么心?这次不能让他们跑掉了!”

       “是呀,你们说的对,就是不能让他们把人民的财产抢走。这一仗我们一定要打好!”杨得志停了一下,继续说,“这一次第3旅的任务很重。根据情报,孙良诚现在正进到巨野与定陶两县之间的柳林集、楚楼、黄庄、曹楼等地,处在我3个旅的中间地带。敌人虽然到了我们的包围圈里,但要一口吃掉它,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一次我们采取两翼夹击、中间突破的方法,准备连续战斗几次,争取在这一地区消灭该部。打垮孙良诚的这个主力,第3旅的中间突破任务很艰巨,你们有什么想法没有?”“请司令员放心,3 旅保证完成任务!”王秉璋、曾思玉齐声说道。

       战斗一开始就打得很激烈。看到第3 旅的进攻速度没有预计的那么快,杨得志带着警卫员急匆匆来到第3旅的指挥部。这时,一发炮弹在身边不远处爆炸,机灵的警卫员迅速用身体挡在杨得志的面前。杨得志一把推开他,大声喊道:“王秉璋,部队进攻的速度太慢了,为什么还没有打下柳林集?”

       王秉璋揉着发红的眼睛,懊恼地说:“敌人在镇外的沙坡和树林旁边修筑了3 道工事,都很坚固,几次冲锋都没有上去。”

       杨得志迅速下达命令道:“把你们的部队分成3个梯队,第一梯队在正面用火力压制敌人;第二梯队从右面绕到敌人的后面,选择攻击点打到镇子里去;第三梯队从左面绕过镇子,直接奔袭楚楼。让曾思玉和副旅长跟着去,你在这里指挥。”

       说完,杨得志又回头对跟来的参谋说:“给7 旅和4旅发报,让他们对所夹击之敌不要打得过紧,但要时刻注意他们的动向,不要让敌人有一兵一卒增援柳林集和楚楼。”

       杨得志的部署,被一丝不苟地执行着。战场的主动权逐渐掌握到了八路军的手里。战斗开始后第5 天,王秉璋率领第3旅攻下了柳林集,并按照杨得志的指示,迅速将部队挺进到楚楼一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敌人的指挥部及主力部队包围在楚楼。

       为配合第3 旅围攻在楚楼的敌主力,杨得志又命令第7 旅及第4 旅攻打黄庄及曹楼的敌人。经过5天的激战,敌人被迫龟缩在黄庄及曹楼镇中,不能救援楚楼镇。这时,杨得志又赶到楚楼前线,对各旅下达了新的作战任务:“从现在的情况看来,由于3旅一部的行动迅速,敌人的阵脚已经乱了。经过前10 天的4次战斗,敌在黄庄、曹楼的部队不敢离开其所筑阵地,怕被我军在运动中歼灭;盘据在楚楼一带的敌人,由于失去外援也失去了斗志。我决定从明天开始向敌人发起总攻。7旅和4 旅各抽出一部配合3旅对楚楼进攻;对黄庄、曹楼的敌人要注意他们的动向,不要让他们跑掉,但也不能把包围圈缩得太小了,要知道困兽犹斗的道理。”

       深秋的清晨,已有了寒意。晨晖还未穿透薄雾,楚楼附近的枪声就响成了一片。八路军战士们犹如下山的猛虎,英勇地向敌人的阵地冲去。子弹从他们的耳边穿过,有几个战士倒下了。站在指挥部里的杨得志看到这一切,心里猛地一颤,对身边的通信员吩咐道:“去告诉王秉璋,要尽量减少伤亡。”

       战斗仍在继续,枪声、炮声、喊杀声响成一片。杨得志站在前沿阵地上举着望远镜,密切观察着战局。

       “报告司令员,经过7天的战斗,王旅长已经带着部队打进敌人的指挥部。楚楼一带的敌人已经被我军消灭了,一部分残敌正在败退。王旅长已命令部队分路追击,务必全歼。19团还俘虏了敌军的政治主任。”作战参谋向杨得志报告道。“好,命令3 旅除留一部分部队打扫战场和追击残敌外,主力部队迅速向黄庄靠拢,配合7旅夺取黄庄。告诉王旅长,要一鼓作气拿下黄庄和曹楼。”杨得志兴奋地说。

       作战参谋向部队传达命令去了。杨得志在指挥部里对着摊开的地图仔细地查看着。“老苏,在金乡城北的羊山镇有敌人的自卫团总部,距离这里有40多里地。敌人绝对想不到我们会在同孙良诚部队主力激战之时,突袭这个自卫团总部。既然段海洲的主力部队已被歼灭,乘敌人还不清楚这一情况,我想让3旅派一支小部队奔袭这个总部,捣毁它。怎么样?”

       苏振华对着地图沉思片刻说:“可以。但部队的行动一定要快,迟了怕敌人会有防备。你就下命令吧!”

       杨得志一挥手,迅速向第3 旅下达了新的命令。

       3天后,第7旅和第4旅分别在第3旅的配合下,歼灭了躲在黄庄和曹楼的敌人;被派去捣毁敌自卫团总部的第3旅一部也胜利返回。这一仗前后打了20 多天,八路军共歼敌1000 余人,俘敌600 余名,缴获武器450多件,迫使孙良诚向成武县以西退去。杨得志把第7旅一部分主力留在当地,自己率领大部队迅速返回南乐。

       按农村时令,杨得志带部队回到南乐时,已是三秋大忙季节;可是由于天气原因,庄稼见长不见收,玉米、高粱杆子长得还可以,穗子上的粮食却没有几粒。收不到粮食,秋耕秋种又难,不仅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而且对部队影响也很大。“人民有,我们有;人民富,我们富。我们是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啊!”杨得志想着这句话,在房间里踱着步子,思考着解决问题的方法。

       “司令员!”政治部主任崔田民拿着一份报告走进房间,对杨得志说:“刚接到5、6分区的报告,他们那里严重缺粮。现在不只这两个分区缺粮,其他分区包括主力部队也开始闹粮荒了。目前,我看这比日伪顽对我们的威胁还要大哩!”

       坐在旁边的苏振华也说:“现在各部队都有了钱,可眼下群众自己还填不饱肚子,让大家到哪里买粮食呢?供给部的同志曾提出到敌占区去买,但我想也不那么简单。因为敌人对我们封锁很紧,要去买,就得有武装保护,难免要打仗。仗可以打胜,粮食的解决却没有多少保证。”

       “要不就这样,把地方党、政领导同志请来一起研究研究。”崔田民建议道。

       冀鲁豫行政公署副主任段君毅被请来了。杨得志将部队严重缺粮的情况向他作了介绍。段君毅沉思了一下,说:“沙区今年旱灾最严重,几乎颗粒无收。咱们虽然管不着老天爷,但可以动员群众。我们已经要求其他县支援沙区,5、6分区的缺粮问题,我们一定设法解决。”停了一会儿,他又说:“自古讲兵马未到,粮草先行,部队饿着肚子打仗总不是个事。我再和各县同志商量商量,尽量为部队多筹集些粮食,不然不但今冬的日子不好过,我这个行署副主任也得‘辞职’了。”

       杨得志感激地对段君毅说:“感谢你们,只要有地方党、政和人民群众的支持,部队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能挺过去。粮食我是得找你这‘父母官’要,但筹粮不宜太多,不能过重地增加群众负担。不然,我这个当司令员的也于心不安哪!”

       段君毅笑着说;“军队是群众的命根子,这个道理,老百姓心里是透亮的。”

       不久,冀鲁豫行政主任公署副主任段君毅搞到一批粮食,要杨得志司令员速派部队押送这批救命粮到沙区去。杨得志司令员十分高兴,立刻命令民一旅旅长兼五分区司令员朱程带队前去。朱程接令后,喜气洋洋地带着手下连夜出发了。

       正值寒冬腊月,呼啸的北风刮得人脸上如刀割一样难受,战士们身上单薄的棉袄挡不住寒风的侵袭,冻得瑟瑟发抖,为了给群众节省粮食,他们肚子里又空荡荡的。但一想到沙区的群众,他们的脚步加快了,饥饿和寒冷抛在了脑后,恨不能一步走出敌人的封锁线,把粮食交给灾区的人民。

       谁知运粮部队在路过清丰县的宋村时,附近据点里的高树勋顽军突然冲出来,蛮横地把这批粮食全部截走了。朱程去和他们交涉几个小时,顽军不但不交出粮食,反而嬉皮笑脸地说:“粮食嘛,你吃我吃都一样。你们八路军不是讲‘联合’吗?这粮食我们先‘联合’了!”

       这些粮食是地方党组织不知花了多大劲儿,也不知是多少群众勒紧裤带,才一粒一粒省下来的。这把朱程脸都气歪了,立即打电话报告杨得志司令员。杨得志得到这个消息,也是火压不住了,说:“这帮顽军竟敢截留,真是欺人太甚。你给我把宋村包围起来,限他们一天之内把粮食交出来。过时不交,就武力解决!”

       朱程带部队把宋村团团围住后,这帮家伙才把粮食交了些出来,但大概是也怕自己饿肚子,还扣了13大车。

       朱程气得又连夜赶到军区司令部,眼睛红红的,一见到杨得志,就激动地嚷道:“司令员,这样不行,还是得打!你不下命令我自己去打,打完了回来你处分我!”

       杨得志没回答,他眼睛还在喷火:“我们天天吃草根,不可能把粮喂他们!”

       高树勋的部队拦截八路军的粮食,威胁根据地安全,打他们一下、教训教训他们不是不可以。但高树勋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物。他原是国民党新8军的军长。1940年年底,密谋除掉了大军阀石友三和他的胞弟、教导师师长石友信,夺了国民党39集团军总司令的职位。这事虽是顽军内部的权力斗争,但他杀了反共磨擦最厉害的石友三,对冀鲁豫地区抗日斗争有利,随后经过杨得志等人做工作,他为抗日也做了一些有益的事情。后来,在日军和国民党政府的压力下,他又逐渐转向亲日反共。但他不是国民党的嫡系,因此难得蒋介石的信任,而杨得志则一直对他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现在要对他动武,杨得志觉得还是应该同军区其他人商量之后再决定,最好是“先礼后兵”。

       “这样吧,”他对朱程说,“你先回去掌握部队下一步的行动,我们研究后再通知你。不过,你要记住一条:没有命令绝对不许开枪!”

       谁知杨得志与高树勋“讲统战”,高树勋却得寸进尺,扣着13车粮不还不说,还乘机进犯冀鲁豫根据地中心,两个团连夜占领了清丰东南的东北庄。

      于是,杨得志决定对他实施反击。

       在蒙蒙月色下,杨得志亲率南下支队和教3旅7团从南乐县东的陈村出发,赶到清丰县,包围了东北庄。东北庄只有100来户人家。杨得志围住东北庄,意在消灭高树勋的主力。他们围着东北庄佯攻,打了两天两夜,就是不攻进去,引诱高树勋派兵增援。第三日拂晓,高树勋果然调集了4个主力团赶来增援,从侧后迂回到东北庄东南,企图三面夹击教3旅7团3营。结果,3营顶住顽军多次集群式冲锋。在最前面的9连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在战士们争取到的宝贵时间内,杨得志指挥部队向敌侧后迂回,对敌形成包围圈。随即,在犬牙交错的激战中,毙敌600余人,俘敌200余人。八路军不但使冀鲁豫边区得到了巩固,还夺回了被抢走的所有粮食。

       在一天之中,高树勋损失了800多主力兵。当他获悉这个消息时,抹着眼泪,半天说不出话。但是在这一仗中,杨得志也伤亡了250多人,气得发誓“要剥高树勋的皮”,两方在争粮引起的战斗中结下了深深的“梁子”。

       救命粮夺回来之后,赶车运粮的群众把受伤的战士抬上粮车,在枪林弹雨中紧急赶车前行。当群众听说杨司令给送来了救命粮,激动万分,纷纷跑来卸车帮忙,却看到装粮的布袋布满血迹,血渗进粮食里,成了一袋袋血粮。乡亲们明白了杨司令员给他们送来的这批救命粮是战士们用鲜血换来的,纷纷放声大哭。一位老大娘边哭边说:“日本鬼子、皇协军到沙区烧杀抢掠,八路军却宁死为我们送粮食。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共产党、八路军的恩情!”

       当政府准备发放救济粮时,群众尽管个个饥肠辘辘,但说啥也不分,他们要把这些染血的粮食作为种子,让它在沙区生根、开花、结果,永远生长在沙区的土地上……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4  中网 (zw78.com)  ICP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