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5 中网 (zw78.com) 京ICP备09031998号
|
大事要静,急事要缓,难事要变,烂事要远
一个人看待事情的角度,决定了他人生的高度。
古人四大处事法则:大事要静,急事要缓,难事要变,烂事要远!
读懂受益终身!
大事要静
清朝三代帝师翁同龢,曾经写过一副有名的对联:“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静,是一种临危不乱的大智慧。
古人讲究“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古代的衣服上,会佩戴玉质的“禁步”。
行走间要保持安静,不让玉饰发出一丝声音。
提醒人们,时刻维持“静”的状态。
《大学》有云:“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一个人身心宁静,思虑才能周全;思虑周全,才能有所收获。
我们常说“急中生智”,这其实是个误区。
一般人只会“急中生愚”,而大多数情况下是“静中”方能“生智”。
大事当前,唯有心静,方能从容。
抛开外界的纷纷扰扰,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急事要缓
曾国藩说:“世事多因忙里错,且更从容。”
有些人做事总是急于求成,认为只要够快,就能把事情做成。
事实恰好相反,一件事你匆匆忙忙地去做,慌乱之中很容易出错;
沉住气慢慢来,看似耽误了进度,结果反而会更圆满。
古人云:事急则变,事缓则圆。
生活越是忙乱,就越要沉得住气。
做事之前缓一缓,三思而后行。
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切莫操之过急。
冲动行事,多半只会为自己的鲁莽而后悔。
也许过一段时间,情况就会大不相同。
俗话说: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做。
与其求快,不如求稳。
急事当前缓一缓,沉住气,你就赢了。
难事要变
《易经》有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学会变通。
事情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陷入瓶颈。
变化之后才能通达,通达之后才能长久。
只有打破现状,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
成大事者要有远见,可以看重结果,不必拘泥于过程。
此路不通,那就另寻他路;他路不通,不妨再拐个弯。
不撞南墙不回头,只会让你撞得头破血流。
学会变通,才能在人生路上“弯道超车”。
世上没有走不出的死胡同,只有不会拐弯的死脑筋。
懂得变通,事情也许没你想象的那么难。
烂事要远
俗话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生活中的烂事,就像鞋里的一粒沙子。
看似不起眼,却在无形中消磨人的意志。
为烂事纠缠,只会影响自己的心情、占用自己的时间。
即使占到一时的便宜,却也注定会输在长远。
对于烂人烂事,最明智的办法就是不听、不问、不理会。
不因过去的经历而患得患失,不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浪费时间。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专心致志,才能收获真正丰盈充沛的人生。
人生短短三万天,不值得在烂事上纠缠。
不想做的事,不勉强;解决不了的事,就远离。
学会让心灵翻篇,便会轻松自在许多。
永远别高估自己
人生就像一趟有去无回的列车,这一路上有人走,也有人来。
兜兜转转间,聚散离合早已是常事。
正如电影《山河故人》里的一句台词: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是要分开的。
为此,不少人感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的很脆弱。
上一秒还亲密无间,下一秒就分崩离析。
自以为很了解的朋友,没想到正是他在背后“捅刀”。
难道,是自己看错了人,才会感情错付?
其实,阡陌红尘中,有太多的无可奈何,所以才会造物弄人。
很多时候,不是自己眼瞎看错了人,而是人心本就复杂。
就像叔本华说的那句话:“这个世界最虚伪的莫过于人心,爱情也好,友情也罢。”
所谓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
01人心难测,人性险恶
如今的社会就像个大染缸,人心复杂又多变。
能够真正实心实意相待的人,少之又少。
很多时候,你一厢情愿地付出,只换来了对方的虚情假意;你掏心掏肺地对待,只等来了对方的两面三刀。
不是看错了人,只是没看透心。
正如《白夜行》里说的“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人心是最不可琢磨的东西,期待越高,失望往往越大。
记得刘德华几年前拍戏受伤,后来他在接受采访时说:经受一场生病,才看透了世态炎凉。
那些平时围绕在自己身边的人,得知他生病的消息后,要么关心投资会不会失败,要么就是离他而去。
真正关心他的反而是那些素不相识的影迷。
所以说,行走在人世间,尽量不要去试探人心,
有些事知道就好,不必多说;有些人认识就好,不必深交!
我们掌控不了别人,就只能把握自己。
正所谓人生有尺,做人有度。
看淡人来人往,接纳世态炎凉,才是幸福的最佳捷径。
02做人,永远别高估自己
心,之所以会失望,就是因为抱了太大的希望。
总以为自己在别人心里很重要,但其实什么也不是。
你是开心或难过,是成功或失败,对别人而言其实都无所谓。
有这么一句话:“我高估了我在你心里的位置,你看轻了你在我心里的份量。”
人就是这样,总会一厢情愿地认为:我帮过他,他肯定也会帮我;我对他这么好,他也应该对我同样好……
一旦得不到预期的回报,就开始愤愤不平,认为自己的一片真心喂了狗!
其实啊,让自己陷入这种情绪泥潭的,一直都是我们自己而已。
如果一开始就找准自己的位置,不高估情感,不验证人心,便能减少很多遗憾纠缠和不欢而散。
正如鬼谷子在《捭阖》篇中说:“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纳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合则聚,不合则散。
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执念,给对方增加负担,为自己徒增烦恼。
永远要记住:将心比心,方得人心!
03越是有菩萨心肠,越要有金刚手段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人,因不惜而散;心,因不真而凉。”
做人,在看透了戳心,看懂了寒心之后,该远离就要远离,该放弃就要放弃。
徐悲鸿就曾说过:“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世界大了,什么样的人都有,我们无法保证自己会遇到的是真诚的好人,还是挂着假笑的小人。
为了能在这险恶的环境下保有初心,就更加需要带着金刚的骨气去面对生活。
最精彩的人生态度,莫过于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电影《一个勺子》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男主拉条子为了救儿子,找到一个江湖大哥帮忙,没想被大哥骗走了他辛苦攒下的5万块钱。
拉条子没有办法,只能继续姿态卑微地央求大哥。
可谁曾想,这个大哥偏偏是个欺软怕硬的主儿。
越是见他这样,就越是玩弄他、敷衍他,还在背地里骂道:这人就是个傻子。
你看,人就是这样,你越忍让,他越嚣张。
这就像杨绛先生在《一百岁感言》里说过的那段话:
“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的。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保护自己,就不得不时刻防御。”
善良也要有锋芒,付出也要看对谁。
给了值得的人,那叫心心相惜;给了不值的人,就叫真心错付。
人生路漫漫,想要看清一个人,实属不易。
唯一能做的,就是任他风起云涌,我自与世无争。
只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在这世间从容又自在。
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5 中网 (zw78.com) 京ICP备090319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