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严方正的楷书
楷书是由隶书演变来的。人们用它取代隶书而作为汉字书写的楷模,就是“字体端正,用笔合法之谓也”(清周星莲《临池》)。“楷书”之名似乎由此而得。
楷书始于汉末,真正的发展和高峰时期是六朝和唐代。所以,楷书主要包括六朝和唐代碑刻两大体系。其共同特征是:完全笔画化,彻底完成了汉字由象形向表意的过渡;完全方块化,世称汉字为“方块字”由此而来。
六朝碑刻体系是楷书的发展时期,代表作有《云峰山诸刻石》、《龙门二十品》、《张猛龙碑》、《爨宝子碑》、《爨龙颜碑》、《始兴忠武王碑》以及《龙藏寺碑》等等,各抒天真。而隋一代的楷法,不仅“荟萃六朝之美”.且“风神疏朗.体格峻整,大开唐风”。
唐碑体系是楷书高峰时期,它比六朝碑刻体系有着较多的人工文饰的宫廷之致。传世碑刻数不胜数,其中较规范并有代表性的诸如:虞世南的《孔子庙碑》,欧阳询的《九成宫碑》,欧阳通的《道因清师碑》,褚遂良的《孟法师碑》,颜真卿的《多宝塔碑》以及柳公权的《玄秘塔碑》等等。备尽法度。
这里还要提一下小楷,所谓“小”是与“大”相对而言的。数分见方的楷书谓之“小楷”。历代许多大书家都善小楷,甚至有不善小楷则难入书品之论。清宋曹在《书法约言》中说:“作小楷易于局促,务令开阔,有大字体段。”小楷以三国钟麟为最。魏晋人写经的小楷其中有许多出奇之处。明人的王宠小楷精到,也颇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