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临写与摹写?
“临”与“摹”是学习书法的两种不同手段。摹是使用透明或半透明的薄物罩在帖上,用毛笔在薄物上按照底字仿写下来。“描红”是用毛笔在有红色双勾线的字模内填写,亦属摹写的范畴。临则是对照着帖或根据对帖的记忆仿写。关于如何临帖,古人总结出不少方法,积累了大量经验。比如,对照着碑帖临写称为对临;凭着头脑对碑帖的印象临写称为背临;以手代笔比划着临称为空临等等。
临写和摹写的方法不同,解决问题的侧重点也不完全一样。“临书得其笔意,摹书得其位置”(清周星莲)。学习汉字的点画形态、关系位置、间架结构用摹的办法来得快;学习汉字的意态、气势、神彩,用临的方法成效显著。
临写与摹写都是学习书法的方法,并无高低上下之分,在学习程序上也无严格的先后顺序。一般地说,初学者应首先能准确地把握字的形质,从摹写进人较为便当。但也不可一概而论,也有的初学者“笔性”好,照着帖就写得很像,也可直接进人临写。临写和摹写还可以“间作”,有这种情况,临帖己有很长时间了,由于视觉上的误差和书写上的习惯动作或是其它什么原因,对某个字或某一行字的临写总是不能尽如人意,遇到这种情况就不妨慕写一下。一经摹写,点画是否到位、提按是否适度、粗细是否得体、间架是否准确等等,就把问题十分明显地暴露出来了。
临、摹是眼、脑、手三者并用的过程,有认识问题,有技法问题,也有训练强度问题。从眼睛看清了、头脑理解了,再到手上实现了,决非易事。下面主要从临写的角度谈几点看法。
先少后多
临帖不是抄书、不是每次写得字数越多越好,多则“消化不良”。初学真、隶、篆等独立成形的字体,一次最好选几个字,最多不超过十几个字。学习行、草书等呼应、关联较强烈的书体,一次也只能选几个字,最多一、二行。选好字后就反复上手临写,一点一画地照着碑帖仿写,一个字一个字,一行一行地检验过关,不可有一点马虎。第一批几个字过关了,然后“照方抓药”,再换第二批,第三批……。这样看起来慢一些,实际上一年能换上五、六批,收获就十分可观了,随着学习的深人,越到后来换的频率就会越快。
先点画后结构
初学写字由点画人手较好。点画基本过关了,再进人结构的练习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连点画的大小、形态都控制不了,笔下的点画写出来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心中无数,那字的结构也必然很糟糕。假设我们写一个“之”字,之字的最后一捺是支撑这个字的主笔,非常要紧。在写捺画时,还没有到收笔的时候,由于控制笔的能力弱已经提前完成了,或者已经到了收笔的时候,书写者的动作还没有完成,像这种情况,还有什么结构可言呢?
总之,点画好比盖房子所使用的砖、瓦、木料等原材料,结构好比房子的形状。如果原材料质量好,盖什么样的房子都会很结实,即使样式不太好看尚可住人。否则,原材料质量差,经不住风吹雨打,那么房子的样式设计得再花哨,谁敢搬进去住呢?
在临写点画时,还要防止“懒汉病”,把千姿百态的点画典型化、模式化,学成一种。逢着必用,长此下去就离印刷体不远了。
先大后小
初临某碑某帖。应将字写得大一些为宜,起码也要写成拳头大小。即便是主攻小楷,开始也要有大字的功夫,才不至于“小气”。提倡初学临习大字有以下二点好处:
一是能加大用笔的幅度,有利于更好地练习笔法。写大字要用大力,笔毛在纸上着力点加大,运动过程明显。学者对提按、转折、顿挫、起收笔的动作及其产生的效果,体味就深刻一些。二是扩大了字的形态,容易暴露出临写的问题。字写得小,有时尚能看得过去,一经放大,毛病就看得一清二楚了。那么不妨一开始就把字放大一些写,使临写中的问题一开始就暴露出来,及时察觉,尽早改正。
先取形、后摄神
初学临帖务求形似,一点一画不能走样。有的老先生主张不但要“临似”,而且要“写死”,置于死地而后生。不如此就不能深究书法内在的规律。形态不像,其它都无从谈起。学习书法有一个渐变的过程。经过一个阶段的认真临习,对所临碑帖就逐渐会有一个由表及里的认识.有一个通过形状领会神情的过程。这好比我们初识一个人,开始只能通过外形相貌产生一个表面印象,一经接触听其言谈话语,观其喜怒哀乐,又寸其了解就更深人一些。接触时间再长一些,或与其共事或与其有过同甘共苦的经历,我们就会观察到这个人的灵魂深处。这时再回过头来和当初见面时的印象相比较,就会发现不完全一样或完全不一样。把这个例子用到临帖上也很说明问题,一本字帖拿在手,首先对帖上的字临得像,就算“认识”了,然后通过不断地临习,在认识的基础上,一层一层地深人,通过现象看到本质。正如清代王澎在《论书剩语》中所说的“凡临古人始必求其似,久久剥换,遗貌取神。”就是这个“久久剥换”,有的人甚至用了一生的光景也不见得能够剥换一层。清朝大书法家何绍基是临帖最用功的一位,根据他的自述进行推断,一生所临汉碑不下二、三千通,到了晚年才能够比较自如地通过字的结构,抓住字的形势和神韵。从他晚年临习古帖的墨迹看,从不在外形上留意,有的与原碑在外形上相差较远。但仔细观察,他临的字与原碑帖的精神状态十分相似。他能抓住每一碑帖的精髓,“或取其神,或取其韵,或取其度,或取其势,或取其用笔,或取其行气,或取其结构分布”。(马宗霍《霎岳楼笔谈》)。何绍基的学书经历,客观地反映了“由形到神”的临习过程。
先实后虚
实与虚是书法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凡是有形的点画,结实的、沉着的、粗的、刚的、黑的、密的、用力的等等均属实的范畴;凡是无形的使转,空灵的、轻快的、细的、柔的、白的、疏的、不用力的均属虚的范畴.书法中只有虚实相间,才能相映成趣。
初始临帖,应多注意实的方面,用笔要实、点画要实。初学写字临帖大多数人出现的毛病是用笔太轻,腕下无力,笔毛的弹性作用发挥不出来,写出的点画一般容易出现臃肿、浮飘、浅薄的毛病。鉴于这种情况,不妨在用笔上胆子大一些,力气用得大一些。大胆地落笔,大胆地调锋,大胆而明显地做应该做好的一切动作。对临写的每一个点画都实实在在地加以肯定。实的基础打牢以后,再逐步追求虚的东西。艺术的虚不是虚假,也不是虚弱,而是相对实而言的,更富有表现力的,更加轻快、活泼、空灵、飘逸的艺术表现手法。
夸张点画的粗细和轻重对比
在临帖中,由于人们的视觉误差和心理的认同感,往往将对比度很强、粗细轻重反差很大的点画看得非常和谐,结果临出来的字轻重不分,点画粗细差不多,较原帖“失真”。
克服的办法是按照清代包世臣在其《艺舟双辑》所说的“临摹古帖,笔画地步必比帖肥长过丰,乃能尽其势,而传其意者也”的说法,有意识地夸张点画的粗细对比(或结构形态),是纠正视觉误差,使形质和气势更逼近于原帖的有效方法。上海胡向遂先生临的欧体《九成宫》就较原碑更丰实饱满。可以说更逼近欧体的本来面貌。定时定量,练练想想,贵在坚持
学习书法和学习任何技艺一样,必须有一定的时间和训练强度做保证。“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说的是学习要有连续性,最忌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凡有成就的艺术家无一不是苦难中磨砺出来的。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生前每日必作画,偶有一日因故未作,第二天还要补上,这种精神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
有些朋友临了一段时间帖后,总觉得越来越别扭,还没有原来写得好。有的开始临习还可以,越临越不像了。武术上叫“回功”。对此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的是把“自我”摆进去过早,不能容忍法帖来纠正自己的问题,有的则是由于临帖的缘故,“自我”已被打乱,十几年或几十年认为是正确的,现已经或正在被纠正。多少年来认为是美的,现在正在暴露出丑的、俗的一面,这时正确的东西还没有树立起来.这个榜徨阶段是每个学书者都会遇到的。出现这种情况,正是纠正过去的偏差,走向正确的开始,千万不要产生其它的错觉。
临帖不但要苦练,还要巧练。有时功夫下得很大,几年下来不见长进。有时一阵子练下来感觉都麻木了。这时就不要强攻,放下笔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好好地和帖对照一下,找找毛病到底出在什么地方。问题找准了,再继续操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