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指、运腕、运臂的方法
运指、腕和上臂,是书写小、中、大字的基本运笔方法,而三者应当结合运用,不能完全互相代替。“寸以内,法在掌指;寸以外,法兼肘腕。”、“好书臂指须齐运,不是偏将腕举高。”朱履贞在《学书捷要》中也强调说:“书有运腕之说,而不及臂指……夫运者,先运其心,次运其身,运一身之力,尽归臂腕,坚如屈铁,注全力于指尖。运之既久,傅指节劲捷,运笔如飞,追乎至精极熟,则折钗、屋漏、壁诉之妙,自然具于笔画之间,而画沙、印泥之境,于是乎可得也。”这都充分说明,进行书法艺术习作和创作的运笔,必须胸有成竹,保持全臂的关节畅通无阻,指、腕、肘协调一致,根据所书字体的大小行笔,“运指腕随,运腕指随”,把自己对书法的领悟和功力,完全表现于字里行间,才符合笔法的运笔要求。这也表明那些所谓“手不主运”、一死指活腕”的论断,只不过是书法‘.中绝”以后,在盲目的书写中,形成的误解谬传罢了。
由于古今执笔运笔不同,所以自然就形成了多种运指的形式和方法。但是,运指的基本形式和方法只有两类:转指(也称转笔)和捻指(也称捻管)。古人吊臂三指执笔,转笔捻笔都很容易,遂形成了“推、拖、A(捻)、拽”的“拨橙法”。后来演变成四指执笔的“平复法”,运指也较为便易,特别是大拇指横掌而出,从里侧按住笔管,食、中、无名三指从外侧托住笔管的写法,更便于以指运笔。五指执笔法,因为是在书法“中绝”和桌子变高以后形成的,加之“死指活腕”的谬妄影响,所以人们多把运指法看成是错误的方法。但是,写寸以下的字,却又不能不运指,从而酿成了对侧锋运笔那样的反常:手指在随笔运转,而嘴里却在非议其所为。因而,也需像澄清侧锋运笔那样,弄清五指执笔的运指方法。
五指执笔的运指法,不仅是写寸以下的各种书体的正常方法,而且也是运腕写大字需要配合的方法。捻指法虽然是运笔调锋的方法,但是因为微细难运,运作不灵活,或捻转混淆,会损伤笔力和美观,所以务必慎用,而以转指运笔为主。仅以转指法而言,中指主要是钩、曳、提、顿、转、折运作,无名指主要是拒、导、揭、挑、旋、送运作,两者既要对应,又要互让,做到有机结合。当然,这也只能是大体相涉的解释,需要学习的人辩证理解,练熟以后,才能运用自如。这也是因为运指法,不但是“非手授不得其精”的精妙之处,而且是需要学习的人勤练和彻悟的紧要处。
至于写寸以上的字,也须运指配合,“运腕指随”是因为有些微妙的写法,只有运指才能写好。仅以‘.铁画银钩”来说,要把一画写得“如千里阵云”,鳞勒的起伏疾涩行笔,就得结合运指驭锋遣毫;要把钩画写成金净玉润的“银钩”,也必须殊趯挑于毫端。例如,以颜、柳书体的钩画写法来说,竖W-钩的写法是驻、顿、挫、提、蹲、衄、趯、抢运笔,而平挑钩的写法是驻、顿、提、转、蹲、此、挑、抢运笔。在一转瞬间.将八个小巧的连续动作一挥而就,也只有运指才能写得好.现今一些“书法家”写字,不管什么字的钩,也不顾什么书体,都是一停一挑了事,当然只能画成“破钩”了。
运腕是运笔的重要方法之一,运腕结合运肘,是写寸以上、尺以内的各种书体的基本方法。在印刷术发明以前,古人写寸以上的大字较少,遂有“肘腕法之变也”的论断。运腕法具有枕腕、虚腕、提腕、悬腕、托腕、转腕、竖腕、直腕、平腕、回腕等形式和方法。在运腕方法中,悬腕是运腕的核心;虚腕和提腕多与运指结合使用;竖腕和直腕是古人吊臂运笔的通用方法,也是近、现代人站立写榜书的运笔方法。至于枕腕法,不是正常书家运笔的方法,但是对于因有特殊情况不便悬腕的人很有用处。
从书史的情况观察,古人是凭几而书,不存在悬腕问题。唐太宗论笔法说:“大抵腕竖则锋正,锋正则四面势全。”后人俯案写字.要运腕就得先学会悬腕,因而都强调悬腕。米莆说:“以腕着纸,则笔端有指力无臂力也。”陈绎曾说:“枕腕以书小字,提腕以书中字,悬腕以书大字。”丰坊说:“筋生于腕,腕能悬,则筋脉相连而有势。”但是,由于练习悬腕费时又费力,所以完全练好的书家并不多。据史料记载,五代以后,只有米莆、鲜于枢、邓石如等极少数书家善于悬腕,而自视甚高的康有为却自叹:“吾腕有鬼,不足以副之。”这也足以证明,在书桌变高以后,人们疏于运腕练习,是造成书法长期徘徊下滑的又一原因。
要掌握运腕法,必须先练好悬腕。悬腕虽然需要长期苦练,但是方法并不复杂。悬腕练习应当结合执笔法,由提腕而悬腕,以悬腕带动悬肘,坚持循序勤习巧练,一直达到在悬腕书写时,运笔提、按、导、顿,都能够达到腕随意运的地步,这时就把笔画写得符合运笔的基本要求了。
运上臂是写榜书的基本方法。运上臂前人也称“运上腕”,榜书也称署书,辈案大字。写榜书古今都以为难,康有为总结为“五难”,其实主要是不知书写方法和缺少练习功夫。由于写榜书幅度大,主要是运上臂,将其称为运上臂法更为切实明确。运上臂自然要靠肩关节活动,应在运腕的基础上,以肩代腕,进行反复练习。
写榜书的主要方法,是要“大字如小字”,即要写得如小字那样的势态精美,而不能一味粗犷,生拖硬转,更不能像“少字数派”那样倒退得如写象形字。米带说:“世人多写大字时,用力捉笔,字愈无筋骨神气……要须如小字,锋势备全,都无刻意做作为佳。”要把大字写得像小字一样灵活,运笔也要抑扬顿挫,有侧有斜,如横画要向右上斜,竖画要向左下斜(或字的下部向左侧),写得势斜体正,生动活泼。写大字要黑多于白,茂密丰满,所谓“大字当使结密而无间”。同时,也要注意疏密虚实,写得浑劲活脱。榜书因字少体大,失误易见,所以一笔都不能失误,所谓“不计点画工拙”的说法是不对的。总之,作书也如待人处事,不能因其大而紧张气馁。王羲之说:“莫以字大难而慢展毫头。”写榜书要沉静自如,既用全身力气而又运笔自然,一气呵成,就容易把榜书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