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专栏 > 戏曲文化 > 详细内容
“祥符调”不是豫剧的“母调”
发布时间:2014/3/30  阅读次数:222  字体大小: 【】 【】【

首先,何为“母调”?我理解“母调”应该是“母源之调”——“调”应该是从音乐上来说。

其次,没有任何史实可以充分证明豫剧其他的三个地域流派均由“祥符调”直接演变或者“祥符调”与其他剧种及民间小调融合而成。

一、我不知道《中国豫剧大辞典》这本书是否权威,兹摘取一下它对各地域流派形成时间的阐述,以供大家甄别:

1、豫东调:约于嘉、道年间形成。(正文第十二页)

2、祥符调:约于嘉、道年间形成。(正文第八页)

3、沙河调:实际是“南阳调”顺沙河东下与“豫东调”相互交融的混合产物。其音乐形态,在唱腔板路中似乎多了一点坠子和越调的成分,但也强化了一些粗犷、豪放的风格。据现有资料,清道光年间,新蔡、沈丘、临泉一代已有梆子戏“窝班”的兴建。(正文第四页)

4、豫西调:是乾隆年间流行于河洛一代的“十字调”梆子腔与传布于伏牛山麓的“靠山簧”相结合的产物。(正文第十二页)

从书中可以看到:

“祥符调”和“豫东调”形成的时间大致相同”——有个时间前提,这个时间是“大致相同”——时间够短的——嘉头道尾总共不过54年。我举个剧种形成的例子,京剧从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到初步确立(1850年之后)至少用了60年以上的时间。而且,这还得基于“徽汉” 同处北京以及徽汉同班长期演出这个空间前提。尽管形成了京剧,可是“西皮”与“二黄”还各是各的,根本没有“融合”到一起。为什么?艺术的规律就是这样——这是懂戏曲音乐的人都知道的常识。这样看来,“豫东调”不可能是“祥符调”演化而来,因为这个演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是艺术的规律。

“沙河调”与“豫东调”有莫大的渊源,如果非要有“母调”,那勉强可以说“豫东调”是“沙河调”的母调。

“豫西调”的形成应该是“乾隆年间”,再不济,也是“嘉、道年间”的。至少形成的时间不晚于“祥符调”和“豫东调”。

二、《豫剧音乐通论》中说“关于豫剧剧种的生成,目前说法不一”(正文第一页)。作者范立方根据自己的研究认为豫剧声腔的生成大约经历了“弋阳腔——河南调——土梆戏——豫剧”这几个发展阶段(正文23页)。

在说到各地域流派时,书中说到“豫剧生成于汴京,在它向四面八方传播辐射的广成中由于受到各地域文化和个地方语言的影响,逐渐形成了‘豫东’、‘豫西’、‘沙河’和‘高调’等不同的地域唱法”(正文43页)。其在“豫剧声腔的发展和流变”中讲述了“豫剧声腔”如何丰富发展的,其中说到近现代,引用了陈素真先生《谈唱腔创造》中的一些资料,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在开封豫剧是怎么发展演变为我们今天的“祥符调”的(正文35-41页)。

综合范立方的说法,豫剧初始于汴京,当时是一种极为简单的曲调——“土梆戏”、“两句调”(正文29页),后来此曲调“四面八方传播辐射”且在汴京也不断发展演变,而后形成了我们今天的“祥符调、“豫东调”、“豫西调”、“沙河调”和“高调”。

由此可以看出,豫剧各地域流派可能产生于同一种曲调——“土梆戏”、“两句调”,后来在流传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个地域流派。这个说法和《中国豫剧大词典》颇有出入,不过,在说“土梆戏”、“两句调”的时候作者也说是“据我们推断”,也没拿出充足的例证。

所以,从我自己有的豫剧典籍中难以找到“祥符调”是豫剧“母调”的论证,相反,都能证明“祥符调”并非豫剧“母调”。

再次,就音乐属性来说:

1、“祥符调”、“豫东调”(“沙河调”我实在不清楚)以5、6、7、2(高音)、3(高音)为腔体的骨干音,主音是“5”

2、“豫西调”以1、2、3、5、6为腔体骨干音,主音是“1”

我们可以看出,“祥符调”、“豫东调”同“豫西调”的音乐属性差异很大,不可能是“祥符调”或者“豫东调”演变成“豫西调”,或者“豫西调”演变成“祥符调”或者“豫东调”。他们就音乐属性上来说是“并立”的。

最后,而今我们称之为“豫剧”的这个戏曲剧种,其由“祥符调”、“豫东调”、“沙河调”和“豫西调”四个地域流派构成,这个人所共知。如果我们要说豫剧的“母调”,势必是说这四个地域流派的“母调”。很显然,“祥符调”不是豫剧的“母调”。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4  中网 (zw78.com)  ICP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