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 > 专家指导 > 详细内容
如何做好家庭教育
发布时间:2012/12/16  阅读次数:504  字体大小: 【】 【】【
      

如何做好家庭教育

  

孩子一旦降生,他既属于家庭,又属于国家和社会。一个品行端正、有良好教养和技能的孩子,成人后会对社会产生积极的作用。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是不能缺席的。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父母。”孩子出生后,通常都是由家庭抚育孩子成长,孩子首先接受的是来自于家庭对他的教育。孩子是从家庭走向社会,从家庭进入学校的,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基础,对孩子的教育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的质量。根据报道的资料,几乎所有“神童”的培养和成长,都与家庭的早期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家庭是“神童”的摇篮。

为孩子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研究表明,长期处于和谐气氛中的孩子,心情愉快,性格开朗,活泼自信,智力提高快;而长期处于压抑气氛中的孩子,往往缺乏热情,孤僻内向,脆弱忧郁,智力发展慢。因此,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是父母的基本责任。遵义卷烟厂有5名职工的女孩集体服药自杀,年龄只有1113岁,经医院抢救,有4人先后脱离了危险。这些孩子自杀的原因,就是因为觉得父母管教太严,认为“爸妈对我不好,经常骂我。”而孩子们的家长则认为,对孩子是很热爱的,期望也很高,只是平时沟通不够,有时急起来,确有打骂的现象。这说明,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的友情交流要胜过亲情照顾。换句话说,孩子们希望与你建立敞开的没有局限的交流机会。那么怎样才能为孩子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呢?

我们认为:一是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家庭关系 父母要与孩子建立新型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平等的关系,父母要和孩子成为朋友。多数情况下,要让孩子“自己管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家长如果对孩子管得太严,使孩子感到在家里没有平等地位,逆反心理强的孩子,就会以拒绝家长的要求来报复家长,甚至在弱小者身上施展“成人”威力;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孩子,就可能走上极端。
  美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霍普托•里查曾说过:你要把孩子当作你最好的朋友。霍普托•里查在观察美国80年代后期出生儿童时发现,那些并不把自己当成家长的家长最容易成为孩子的朋友,也反而容易获得孩子的信赖和尊重;他们的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却是最强的,学习情况也通常是最好的。这方面我们在与自己孩子的关系处理上有较深的体会(详见《快乐语文》20037-8期合刊——《妈妈,谢谢您》)。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了解你的孩子,也才有可能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去帮助他们、引导他们。
  我们所提倡的新型家庭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1、无论你的孩子现在怎样,作为家长,你必须要面对他和他的现实。只有你正视孩子的现状,你才可以找到切入点,继而找到你和孩子交流的机会和方式。
  2、多观察孩子的举止,多看一些在他们之间流行的文化,你才知道你要做什么,怎么做。现在的儿童在学校、在外面的所见所闻超乎你的预想,你不要以为你的想法就肯定是正确的,你也不要试图以自己的想法去影响孩子的生活。家长应尽可能去学习了解孩子的思维模式。
  3、很多人都发现,孩子越大越不愿意和大人说话。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孩子不认为和你交流对于他有什么好处,他也不认为你可以理解他,他更害怕这样会加重你对他的处罚。所以,你应该去和他主动交流,目的就是告诉他:我理解你,我们的立场可能会是相同的,我可以以朋友的身份帮助你。
  4、孩子的心理敏感程度比任何一个成年人都要高出很多。他会在意你对他说话时的语气;他可以明确地判断出你跟他的交流是出于真心还是抱有目的。所以,以一种欢快的、轻松的、平和的语气去和孩子讨论或者聊天将非常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孩子是会接受你的潜移默化的,你使用的语气其实就是一种暗示行为,它将使孩子在今后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没那么紧张,并习惯于轻松的思考。
  5、无论碰到什么问题,尤其是关系到原则的问题,你可以叙述自己的立场,然后要求孩子独立地总结和思索这个立场,再由他来确定问题的最终所在。否则,孩子根本没有机会来表达他的感受,会很容易形成违拗心理或者被动认可心态,对你们之间的交流和对孩子未来性格的形成都没有好处。这是让孩子形成自我主见的最好方式。
  6、尊重孩子的隐私,不在背后议论他,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开诚布公地讨论是能够获得孩子信任的重点之一。孩子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关于他的事情你却瞒着他,他会很担心你对他的看法,要是长期这样下去,他的心里话就不会和你说了。
  7、孩子需要的鼓励远远多于批评。因此,当孩子做出任何值得肯定的事情的时候,你都要真诚明确地表现出你对他的肯定。孩子会深刻地记住这些鼓励,他会遵守这些规则,直到他习惯这些良好的作风和行为。你不必担心孩子会为此而骄傲自满,你要知道,只有在得到过分夸奖的时候,他才会滋生傲慢。
  8、真正的平等来自互相尊重,表现在生活中就是你要创造让孩子批评你的机会。无论从体力还是从心理状态来讲,孩子都是弱者,你不能以大人的姿态去“管教”他。孩子最知道委屈是什么,你给他的委屈越多,他离你的距离就越远。你给孩子创造批评你的机会,就是要孩子知道他真的可以这么做,而且可以不必担心地这么做。等什么时候孩子真心觉得他实在找不出什么可以批评你的时候,你做“大人”做得就算是差不多优秀了。
  二是父母要提高自身的素质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有一种包罗万象的最复杂和最高尚的工作,对所有人都是一样的,而同时在每个家庭中又各自是独特的,不会重样的工作,那就是对人的养育和造就。”他认为:“没有研究过教育学基础知识的青年公民不应当有成立家庭的权利。”父母应成为孩子的榜样。你想改变你的世界,首先就应该改变自己;你要塑造孩子,首先要塑造好自己。
  父母是孩子健康体魄的抚育者,优秀品格的熏陶者,聪颖智慧的开发者,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家庭教育的质量,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家长的素质。有学识有教养的父母,一般总是在知识和教养上对子女有严格的要求。再说,知识是相通的,知识可以迁移,知识可以转化,父母在某些方面的特长,可以迁移为子女其他方面的特长。另外,具有高度文化水准的家庭的知识优势,不仅表现在父母身上,还表现在知识的广泛的社会联系上,他们在与朋友交往时,所研究的课题和知识的信息,会影响孩子。
  因此,子女的成才,需要有一个知识的温床,父母的知识优势,为子女赢得优势的知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是注意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孩子进入人生后,一些最基本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功能都是在母亲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的,如站立、走路、说话、思维等等。母亲在教孩子掌握这些功能的过程中,必然要体现母亲的意志和性格。因此,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必然要受到母亲性格和品德的影响。这些影响都是孩子人生最初的印象,而其烙印是十分深刻的。母亲的影响通常要比父亲影响大。多数情况下,母亲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较多,孩子遇到问题往往向母亲提出,受到委屈也往往向母亲倾诉,孩子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等,也主要是受母亲的影响。根据专家研究,凡是大有成就的伟人,在童年时期,大多都受到良好的家教,是母亲塑造了他们。中国历史上广为流传的孔母、孟母、岳母的故事,也都是反映着母亲的教育作用。因此要求母亲除了具备科学的喂养知识外,还应该具备优秀的品格、理性的教育方法和营造理想的发展环境。
  四是发挥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优势 父亲,是孩子通往外部世界的引路人。在孩子教育中,无论是性格培养,还是情感教育,无论是智力训练,还是道德、品质的培养,都起着巨大的影响,好的和不好的影响都同样巨大。
  父亲具有天然的教育优势。父亲对每一位成长中的男孩和女孩意味着爱、责任、智慧、勇气和毅力。父亲和孩子在一起时总会带来一些有意思的事情,由于父亲在身体、气质和思维上的特点,他总是能积极地解决问题(至少是这样表现的),总是勇敢地面对家庭的困难,总是以建设者、改变者的形象出现,因此很容易被孩子当作心中的偶像。对于孩子的崇拜,是父亲教育孩子的最好帮助。经常和孩子亲密接触,孩子会变得更有安全感和更自信。
  一般说来,母亲管吃穿多,而父亲对孩子的思想、个性和学习管教多。此时,父亲的教育就要弥补母亲教育的不足,纠正偏向,使父教与母教能够完美地相互结合。当然,父亲对于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邻里关系和伙伴关系,同样也有重要责任。
  因此,请放弃统治者的角色,作孩子的朋友和伙伴。记住:
  当孩子失败的时候,告诉他:一切都可以重来;
  当他遭遇不公的时候,告诉他:这不是你的错;
  当他悲观的时候,告诉他:你已经开始走向成功了;
  当他怨恨时,告诉他:每个人都会出错的,宽容一些,对大家都有好处。

用心了解孩子

只有了解孩子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做父母要了解孩子,这是教育和培养孩子的前提。了解孩子,是指父母亲要清楚自己孩子的特点。就智力特点而言,由于每个孩子的脑型是有区别的,智能的发展都不是均衡的,有智能的强点和弱点,不同的脑型决定着一个人不同的智能发展方向。家长要通过寻找智能的最佳点,发现孩子的潜能,使孩子的脑型和他的学习方向、研究目标相吻合。人的智慧与先天和后天两个因素有关。我们在教育子女时,既要充分注意人的智慧的先天(所谓基因)因素,又要注意进行与先天因素相一致的后天行为训练。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华德•加德纳指出:通向成功的道路有许多条,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人们取得成功所需要的才能和智慧是不一样的,几乎每个孩子都有擅长的一种或几种才能。
  孩子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承认差异,因人施教,教育才能成功。问题的关键在于家长要想了解自己孩子的先天基因的特点、强点和弱点,就需要在具体的实践中用心去寻找、去比较和鉴别。有的孩子视觉发达,有很强的图像分辨和对比能力,对色彩和层次反应敏感,表现出很好的空间天赋。有的孩子听觉发达,对声音的分辨能力很强,容易掌握音调和节拍。在识谱和记谱方面有特殊的能力,对音乐的兴趣十分浓厚,表现出很好的音乐天赋。有的孩子身体协调性、柔顺性强,平衡机能好,机械模仿能力极强,喜欢运动,有比较强烈的表演欲望。有的孩子思维能力强,记忆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很强,创造力和想象力丰富,喜欢动脑,愿意做复杂的计算,在计算、运算、推理方面有天赋。有的孩子表达能力强,在语言方面很有天赋,愿意与人交流,喜欢听故事、讲故事、看书。还有的孩子交际能力强,在管理和协调方面很有天赋,喜欢在孩子中扮演领导角色,愿意管理别人,适应能力很强。
  当然,了解孩子的差异,找到智能的最佳点,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孩子的潜在能力,有时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训练,才能较为充分地散发。有的要经过多次实践,除去表面想象,才能真正发现孩子智能上的特点。有些父母由于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不能对孩子的潜能作出正确的评价,他们往往从考试的成绩来评价,而评价的标准则来自父母的期望值。有时候总是拿孩子与最优秀的相比,或者拿孩子的弱处与别的孩子长处相比,以至造成了对孩子认识上的偏差。实际上,用成绩来评价孩子的能力,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孩子学习成绩不够好,并不能说明孩子就没有能力,特别是没有潜能。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孩子差,并不一定就是智能上差,这里有多种因素在起作用。一些著名的科学家,有的小时候并不显得十分聪明,也有的在中学和小学学习时成绩一般。但是从他们成长的经历中,往往可以发现他们从小在某些方面,很早就露出了特殊的才能。正是家庭发现了他们的这些特点,给予了适当的教育,最终使他们能够成才。下面举几个例子:①著名的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弗里茨•普瑞格,他起先的选择是学体育,但后来父母发现了他在化学方面的才能,及时开发了他的智能。最终,普瑞格发明了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微量分析的方法,大大促进了有机化学的发展,由此而获得了诺贝尔奖。②童话大王郑渊洁是许多孩子喜欢的作者,曾经被评为“北京十佳青年”,在经济上也收获颇丰。他在读小学时,除语文成绩较好外,许多门功课成绩都不好,尤其是数学,常常不及格,但是他的家庭对他在语言和作文方面的能力很欣赏,很支持。最终他成为众多孩子喜欢的著名作家。③曾获得“金鸡奖”最佳配角奖的9岁小演员茅为惠,能演奏古今中外一些著名音乐家的乐曲,曾获得1981年上海市儿童钢琴比赛二等奖。他父母原来想让他继承爷爷——桥梁专家茅以升的事业,后来,发现3岁的小为惠对一把小提琴爱不释手,没几天就能认识一个个音符了。爸爸在钢琴上弹一个音,为惠就能够在提琴上找到这个音,并能够拉出来。于是父母就放弃了原来的想法,在音乐方面进行培养,最后取得了很好的成效。④伟大的发明家瓦特,小时候被称为“功课奇差的笨小孩”。⑤绘画大师毕加索,被称为“绘画的天才、数学的白痴”。⑥英国首相、著名的政治家邱吉尔,曾经两度考试落榜,人们普遍认为他的口才极差,甚至说话结巴。⑦卢梭小时候被认为是“不良少年”。此类例子还有很多。但仅仅了解孩子是不够的,
      
另一方面,还要做到理解孩子,这是成功教育的基础。目前,大部分父母常常把自己的希望和爱好强加给孩子,但是孩子有自己的精神世界,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对父母为他们做出的选择往往并不领情,从消极对抗以致发展到公开对抗。这都是为人父母者未能用心了解并理解孩子所致。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4  中网 (zw78.com)  ICP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