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徐向前传 > 详细内容
01章 生在平凡之家
发布时间:2024/11/18  阅读次数:1  字体大小: 【】 【】【

01章 生在平凡之家


第一节家世

农历辛丑年九月二十八日①,一个新生命降生在山西省五台县永安村。这就是徐向前。

永安村,在五台县西南,滹沱河北岸,原名“薄家村”。早在魏晋时期,这里曾是官府的粮地,有“仓城”之说,后来废弃了。老百姓希望永远过安定的生活,忌讳“薄家”这两个字,于是就改为“永安村”。

徐向前出生时,正是一个动乱的年代。1900年仲秋,八国联军入侵中国,进攻北京。德国元帅瓦德西统领的八国侵略军,在京城烧杀抢掠,颐和园遭洗劫,慈禧太后的住所也被焚毁。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先逃到大同。没过几天,转驾太原,德国军队打到五台县附近的龙泉关,清军在五台山一线设防保驾。太后和皇帝又仓惶逃往西安,授命李鸿章为“全权议和大臣”,拜倒在侵略者的脚下。《辛丑条约》就是这耻辱的记录。腐败无能的清王朝风雨飘摇,走向崩溃,人民处在极度苦难之中。这在徐向前出生时仍然保持着古老生活方式的山村中,人们通过不断增长的纳税、纳粮、抽丁、派捐,明显地感受到了。

徐向前的出生,和中国当时一个时辰出生的成千上万个婴儿一样,使在世的炎黄子孙又增加了一员。要说在他的家里他还有点地位的话,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男性。“重男轻女”的封建习俗,毫不例外地影响着他的长辈。母亲一辈子生养7个儿女,活下来的有5个。第一胎生的是女孩,起名先月。奶奶很不高兴,说:“进门就生这多超余”。她盼孙子心切,连孙女的名字都不愿叫,多是叫“妮子”。第二个出世是男孩,奶奶高兴极了,起了一个多财多福的名字,叫银仓。但很不幸,12岁夭亡了。第三胎是女孩,叫春月。第四胎出生后即亡,没有留下名字。第五个是男孩,名唤银福。按出生顺序,徐向前是第六,按兄弟排行,是老三。他的老妹称他“二哥”,是因为他大哥过早离开人世的缘故。

银仓早逝,使徐家遭受很大的打击。尤其是母亲,悲痛欲绝。

为了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他坚持要给死去的儿子“娶妻成家”。其实是两具少年男女尸骨合葬,俗称“阴婚”、“鬼妻”,这在当时是平常的事。

徐向前来到人世间没多久,父亲郑重其事地把他的名字填写到宗谱第十九代世孙的位置上。他的姐妹们都没有这个资格。他们虽然都出生在徐门,但不能上徐家的宗谱。老人们说:“闺女早晚是人家的人”。能上徐氏宗谱的女人,是徐门的媳妇。她们在拜堂成亲后,名字便写到宗谱上。

徐向前的乳名叫银存,表字子敬,号象谦。直到他在黄埔军校毕业后还用着“象谦”这个名字。大革命失败后,根据这个名字的谐音,改成“向前”。

这可能也是表明他对革命忠贞不二,永不回头的一个标志吧。

家庭,是人生立足的基地,制约着每一个人的成长。徐向前出生时,家境处于小康水平。表面看上去,这个家是不余不欠,不丰不累。但家里人都懂得,这个境况,全家人都尽自食其力的义务才能维持。

徐氏家族曾有过一段不平常的历史。徐向前听长辈们说,徐家祖上是三兄弟,家境贫寒,人丁也不旺。老大生一子,老二、老三都无后;第三代是兄弟俩:到第四代,又是3兄弟。徐向前是这3兄弟的第三分支的后代。这一分支,一代接一代地奋斗,传到第六代,才积攒了相当数量的土地与家产,①公历1901年11月8日。

开始富裕起来,“丁既昌矣,门户张矣,或文或武,衣冠光矣”①。七、八两世“书香兆瑞”。到第十代,有人踏入官门。清朝顺治初年至光绪末期,徐门都有做官的人。二百五十年间,任七品官职以上的有50人之多,得诰封、诰授的15人以上。任最高官职的,是徐向前十五世祖徐松龛,官至钦差,头品顶戴。他在道光年间钦点朝元,翰林院编修,任过福建巡抚、总理各国事务大臣,著有《瀛衰志略》,是一部中国较早研究世界地理的著作。

一个家族,几百年间,繁衍冉繁衍,分支又分支,除了徐氏近支以外,其他的联系已经很少很少。在徐向前这个小小分支里,父亲、祖父,乃至曾祖一代,都没有做官的人,学业的最大成就者,有1个举人、3个秀才,他父亲是这小小分支中最后一个考中秀才的。

在徐向前的曾祖父以前,家庭经济状况还好。从祖父开始就逆转了。爷爷徐鹤林,想振兴一下家业。他从务农转为经商,奢望带来转机,冉耀徐门。

出乎意外,生意欠佳。不仅没有赢利,反而赔了本。一蹶不振,债台高筑。

没有等到儿子成年他就离开了人世。爷爷死后,家里由奶奶掌管,典当变卖了土地、房屋等家产,办完丧事,偿还债务。这时,徐向前的父亲只有13岁。到徐向前降生时,家里有10几亩瘠薄的旱地,还有两亩水浇地,算是良田。

家业衰败了,门面还得支撑着。村里人照旧叫他们“楼院徐家”。不过,大家也知道,徐家不比从前了。只是院门门媚上表明这个家庭身份的“礼门也”3个字依稀可见,院内的小路已经破坏。5间对称的东西厢房,由于住人的缘故,年年整修,状况稍好一些,然而也不像当年有生气了。上房是二层楼,这是永安村咯一的楼房,“楼院徐家”即由此得名。

在这个中等生活的家庭里,徐向前没有受娇生惯养的条件,也没有饥寒交迫的遭遇,但是,他必须劳动。从七八岁开始,家里就要求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随着年龄的增长,担子也越来越重。

①《徐氏家谱》卷八。

第二节在母亲身边长大

徐向前小时候,父亲多在外谋生,他整天跟着母亲屋里屋外转。

他的母亲姓赵,名金銮,生于1862年,长在离徐向前家不远的槐阴村,家境与徐门相当。她中等身材,眼近视,裹小脚,语不多,明事理,性格温和,办事稳重。她不是徐向前父亲的原配。在她之前,徐父曾娶一妻,两三年后病故,没有留下子女。赵氏并没有因为是填房而降低她在徐家的地位,相反,由于她的善良和纯正,博得了长辈的喜爱。婆婆信任她,放手让她操持家务,她成了家庭生活的实际组织者。母亲信奉佛教。五台山是佛教圣地,与浙江的普陀、四川的峨眉、安徽的九华山齐名,共誉为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受它的影响,台内台外,几乎家家都有信佛的,妇女更显得虔诚。在那里,五台山被神化了,人们也就很自然地追逐着神话般的世界,祈求从那里得到什么。五台山,位于五台县东北隅,由东、西、南、北、中5座屹立环抱的山峰组成。这5座山峰都以台定名,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关于五台山,徐向前小时候,还听母亲讲过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很早很早以前,五台山没有名字,5座山峰内外,气候异常恶劣,春天飞沙走石,夏天酷热难当,秋天颗粒不收,冬天滴水成冰,人们无法生活,文殊菩萨传教到此,决心改变这种状况,造福于人间。

东海龙宫里有一块大石头,叫歇龙石,能改变气候。于是,文殊菩萨变作一个化缘的和尚,到龙王那里借歇龙石。龙王以为他搬不走,就答应了。谁知,文殊菩萨口念咒语。巨石立刻变成手指大小,文殊拾起塞进袖筒,向龙王施礼告别,飘然而去。到了中间山峰南边,把歇龙石恢复原来大小,放在山谷里。当时正是烈日当空,久旱不雨,放下歇龙石后,五峰内外立刻变得清凉无比。于是,人们把这条谷叫清凉谷,山就叫清凉山,山上建了一座寺院,叫清凉寺。从此,这里风调雨顺,年年丰收。后来,龙王因没有歇龙石,热得受不了,就出海来寻找。群龙在山里找歇龙石,一气之下,用尾巴把5个山头扫掉了,留下了5个平台,人们就将清凉山叫五台山。

这是一个神话故事,在徐母的心中却留下了故事中的神。她信仰文殊菩萨,就像在五台山修造六六三百六十座寺院的人们一样崇拜他。她没有能力到五台山建寺造庙供奉文殊,就从五台山“请”来一尊木雕文殊,后来又添了一尊石刻的。尽管这些偶像高不盈尺,面孔痴滞,无五脏六腑和思维,但她还是十分虔诚地供奉着,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炉香,夜半人静时,还要闭目打坐。她心诚得连鱼、肉、葱、蒜、韭菜都不入口,叫做“吃清口斋”。

徐向前刚刚会观察周围事物时,看到母亲烧香祷告,不知是怎么回事,以为做母亲的都是这个样呢。有一回,母亲不在,他和哥在家,玩着玩着,就跑到供佛的楼上,把母亲用的念珠、经卷拿下来,穿上母亲的长衣服,模仿着母亲的样子,数着念珠,“默”着经卷,胡闹了一阵。母亲回家看到这种情景,生了气,差点要打他。

在徐家,徐向前的两个姐姐都随着母亲吃斋念佛,爸爸和哥哥都不信佛,却也不反对她们信。佛门要求弟子“积德”,他们认为,积德总不是坏事。

于是母亲除了例行祈祷之外,就是把信仰凝聚到行动上,广积德,做好事。

母亲怜贫惜老,施舍僧侣。冬天,街上来了乞讨的人,她常把他们让到屋里,给吃,给喝,再施舍,然后打发他们走。如遇僧尼化缘到门前,都以同道师长相待,净手素斋,不吝布施。母亲这种行为,影响了徐向前。他幼小的心灵还理解不了那些难以捉摸的盲目崇信的意义。他是从人与人的关系中认识母亲的。他朦朦胧胧地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爱护,平等相处。

尤其对穷苦人,母亲那样做是对的。

有一年隆冬的一天,徐向前正在街上和孩子们一起玩,见到一个讨饭的老人被狗扯倒,衣服撕破了,篮子摔出了好远。老人躺在雪地里,好一会没有起得来。见到这种情景,徐向前赶忙跑过去,把老人扶起来,又把篮子、棍子拣起来送到老人手里,然后对老人说:“到我们家去暖和暖和吧。”老人迟疑着不肯走。徐向前又说:“走吧,到我们家,会给你饭吃的。”老人又看了看眼前这副显露着稚气、诚恳表情的小脸,一拐一拐地跟着到了徐家。

老人冻得麻木的身躯暖和了,撕破了的衣服缝好了,吃了一顿饱饭,临走又拿了一些干粮。他含着泪水,不断道谢,“小兄弟”、“老婶子”地叫个不停。

母亲的节俭勤劳,对徐向前也有很大影响。母亲闲不下来,他也闲不下来。母亲打扫屋里屋外,他也拿着小笤帚东一下西一下的划拉;母亲做饭,他也往灶门里添柴添炭。

他伴随母亲劳动,劳动伴随着他成长。尽管他自己没有意识到这是劳动,或者说,那时他做的不算什么劳动,但对他劳动观念的养成,有潜移默化的效果。七八岁以后,他便有了更多的劳动机会。母亲还给他和哥哥都规定了数额,早起必须拾一箩头粪回来。

永安村前有一条车马人行大道,离徐向前家有1里多远,他们兄弟俩多是在这条大道上拾粪。别人家的大小孩子也要到这条大道上去拾,谁起来得早,就能多拾一些,谁起得晚,就可能空着箩头回家。徐向前要完成母亲定的数额就得早起床,要得到母亲的赞扬还得走在哥哥的前面。他有时起得早,不等哥醒来,就背上箩头走了。

有一次,哥哥起来晚了,没有拾到粪,怕母亲责罚,就央求徐向前把粪分给他一半。徐向前不干,他反对欺骗母亲。哥俩吵了一阵,哥哥自知理亏,只好到母亲面前去认错。

北方冬天的五更时分是最冷的,人们管它叫“鬼龇牙的时辰”。有时徐向前拾粪回来,脚冻麻木了,手冻僵了。母亲很心疼,帮他脱鞋,让他上热炕暖和,还用手暖他的冻得发紫的小手,可是从来不说不让孩子去拾粪的话。

徐向前到成年后才体会到,母亲这样做,也是一种对孩子的爱,而且是真正的爱。这对他的坚强性格的形成。是一个直接的因素。

到了夏天,徐向前就去割草,挖野菜,采榆、杏、桑、槐、杨、柳叶。

受生活的逼迫,他小时候吃过许多种野菜和树叶。这对他后来从事千难万苦的革命事业倒很有好处。战争年代,长征途中,他这些生活经验帮他度过了许多难关。长征时,红四方面军曾三过草地,粮食极度缺乏,他带头采野菜充饥。他不仅认识什么样的野菜可以吃,而且知道什么样的野菜怎样做才好吃。为了不忘记自己的出身,为了使自己经常忆起最初的革命年代,直到他当了元帅之后,还经常吃些粗粮和野菜,有时还自己亲手去采摘。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社会交流极不发达。在城里,吃、穿、用主要是用货币去交换,而在徐向前生长的山村里,吃、穿、用主要靠自家生产,买卖货物很少见。家家户户,年年岁岁,都要自己想方设法地种地、织布、编织各种器皿、家具、帘席徐向前生活在这样的“小社会”中,必须努力去适应这个环境。要会做各种家务事,会做力所能及的农活,还要学会各种编织手艺。他学会了编挖野菜和挑土拾粪用的箩头、篮子,捞米饭用的笊篱等一些编织手艺。在他当上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的时候,家里还用着他编的笊篱。

这笊篱往往引起母亲对他的思念,有时手里拿着笊篱,眼泪就流了下来。

第三节接受父亲的启蒙教育

父亲看儿子,总是把眼光放在年龄的前面,给设计一条路,让他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徐向前的祖父曾经给徐向前的父亲设计了一条路:不务农,也不经商,要为官。走这条路的第一步就是读书。为达到目的,在家境逆转的情况下,仍咬牙坚持供儿子读书。但是,读书,为官,是一条艰难的路,忍辱、奋斗,结果没能走通。徐向前父亲的学业没有成就,祖父却先逝去了。

这些比徐向前出生还早几十年的事,他只能从老一辈的片言只语中有所了解。不过,父亲后来的境遇,他倒知道一些。

“我父亲是个晚清秀才,教了一辈子书。”“为人耿直,不阿不欺,办事公道。”①这是徐向前心目中父亲的形象。

徐向前的父亲徐懋淮,生于1857年。困家境艰难,从小在外祖母家就学。

他父亲去世时,他只有13岁。为了前程,祖母继续供父亲读书。近20岁时,通过了清朝科举制度的最低一级,获得了能在县学、府学读书的生员学位。

一般称秀才。生员有应乡试的资格,乡试合格称举人。可是由于家境不济,他一直没有通过乡试,到老还是个“穷秀才”。

秀才,在村里还有一定的声望。他学字“次江”,号“遇丰年”。次江这个学名很少有人称呼,“遇丰年”,倒是村里人经常叫的。村里有大小事情,如打架斗殴难解、家庭纠纷不平时,都愿意找遇丰年评说;有分门立户、割地买房的事,也要找他作中证。全村人信任他,不完全是因为他有一点学问,主要是因为他热心于村里的公共事业。村里设立学堂,他到处奔走去请先生,学堂的房子坏了,他也率先出力维修。

父亲的行为,是家风的体现,给徐向前以很大影响。他模仿着父亲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不阿强凌弱,不媚富欺贫。但是,徐向前也不是对父亲所有的行为都效法的。父亲在外对人很友善,在家尽管与母亲感情很好,但放不下男人对女人的威严。徐向前总是站在母亲一边,维护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徐家的日常生活,虽然由母亲安排,但家庭经济的掌握和支配权是在父亲手里,母亲手中很少存过一文钱。徐向前对此颇不平。他当了小学教师之后,每月有20块白洋的薪水,都要如数交给父亲,不能给母亲。父亲要求他这样做。可他看到母亲手里年年不进一文,心里很不是滋味。有一回,他领到薪水,偷偷地交给了母亲3块钱,只交给父亲17块。父亲问他怎么剩17块,他只好说,一个同事成亲,那3块送礼了。

3块白洋,打动了母亲的心。母亲接过钱,泪水欲滴。据说这3块白洋,在他母亲手里保存了好几年,终因生活的需要,又交给父亲派了用场。这是五台女性,也是中国女性的美德。男人能干,女人能省,是立门治家之要。

当地有这样一首民谣:“男人是扒扒,女人是匣匣,不怕扒扒没齿子,就怕匣匣没底子。”

徐向前的父亲为人正直,能感动村里人,却不能感动“上帝”。家境越来越破落。由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的原因,他没有再考举人,放弃了仕途,顺应历史安排的路走进教书匠的行列。父亲当先生,儿子却没有条件做他的学生。他教书不在本村,除在东冶镇做过几年先生外,多到“日外”去,不①徐向前:《历史的回顾》。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第2、3页。

能把徐向前带在身边。因为在本村或附近,工钱都很低,难以维持7口之家的生计。“口外”,是五台人谋生的一个去处,也有叫“西口”的。他去的“口外”,就是内蒙古的和林格尔和凉城一带。到这些地方去,在有钱人家里做私塾先生,一年的工钱是1个银元宝,约合50两白银。工钱是一年付给一次,他也就一年回家一次。每逢年关,他都要向塾主告假,带钱回家,安排家里一年的生活,与家人过个团圆年。然后再开始一个新的循环。

有一年腊月,父亲照例吉了假,赁了一头毛驴搭脚儿,怀揣那个元宝回家。谁料想,路上遇到土匪“棒子队”,抢走了毛驴,也把那个一年心血换来的元宝抢走了。落个两手空空,命还差点儿搭上。一家人指望他回来安排年事。可他一到家,不仅没给家里人带来欢乐,反而蒙上了一层阴影。

徐向前的父亲,虽然没有像爷爷那样给徐向前设计一条路,但总还是有所追求、有所向往。父亲心里最清楚的是:儿子有了学问才会有前途。徐向前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教他读《百家姓》、《千字文》、《荘农杂志》之类的书。这是旧中国传统的识字课本。写字,从描红摹字入门,临帖抄仿。这不仅是对徐向前,对徐向前的哥哥、妹妹以及后来对徐向前的大女儿松枝,都是这样的。由于父亲的严格教导,给徐向前打了一个基础。入村塾读书时,学习成绩不错,先生经常称赞他。徐向前说:我小时候并不聪明,学习不落后,主要是父亲给了我启蒙教育。

徐家的家教是很严格的。徐向前小时候,除了接受父亲的文化教育外,还接受了祖宗立下的训条的教育。他的四世祖兄弟3人,名徐文厚、徐文达、徐文源。徐文源襁褓丧母,全靠两个哥哥抚养,种地的时候把他抱到田里去,有时背着他耕地。徐文源长大之后,对哥哥们的养育之恩,终生不忘,并立下训词,教育子孙效法祖宗,兄弟姐妹之间,相亲相爱,和睦相处。谁不按这训条去做,要遭到老天爷的惩罚。这训词一代一代往下传,从未废止。徐向前的父亲也没敢违背祖宗的遗训,仍用这训条教育他的儿女们。徐向前小时候最先背下来的文字,就是这家训:“襁褓失母,兄文厚、文达祖负抱而耕。文源姐以报恩,誓其子孙焉:布谷催耕,兄泪盈盈,有弟无母,无母孰哺?负我来耜,抱我弱弟,以适于南亩。苗既硕,弟何小,兄也顾之,劳心草草。弟既长,兄已老,弟也事之,私心未了。滹沱浩浩,潭水一掬,决潭益沱,毋乃不足,曰子世世子孙,惟兄之子孙,是亲是睦,敢或侮之,神其不福。”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4  中网 (zw78.com)  ICP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