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红色纪实 > 红都内外的秘密 > 详细内容
第十二章 金戈铁马——西柏坡伏击战
发布时间:2024/9/7  阅读次数:3  字体大小: 【】 【】【
      1938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开创不久,就遭到日寇5万兵力的大围攻。聂荣臻司令员和中共北方分局书记彭真同志,率领晋察冀边区的党、政、军领导机关,从山西省的五台地区,转移到河北省平山县,在这里安营下寨,指挥抗战。这一年腊月三十,上千日伪军对晋察冀地区进行扫荡,欲消灭我抗日力量……
  1938年9月,晋察冀边区。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晋察冀根据地发展到拥有72个县,面积达10万平方公里,人口1200万的广大地区,武装部队达10万人,另有民兵10多万人,成为敌人实行侵略的心腹大患。日军在占领武汉以后,立即改变战略;对国民党正面战场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以军事进行为辅的方针,而将作战重心移向敌后,对八路军、新四军展开进攻。9月下旬,日军侵华华北方面军总司令酋杉山元经过周密的准备,集中了一一○师团、 拯团、二十六师团、独立第二、第四混成旅团等3万余人,分25路向以阜平为中心的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攻。驻扎在平山县城周围的敌军被调往阜平,暂时减轻了对西柏坡的军事压力。
  第四军分区抓住难得的战争空隙时间,在西柏坡地区开展了“反封建、反二流子习气,大生产、大练兵”运动。运动分别在地方、部队两个范围内独立进行。军分区遵照聂荣臻司令员的指示,从抗日战争的战略角度着眼,成立了“军政学校”,对各部队连以上干部、村以上人民武装干部进行培训。军事课学习毛泽东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7年9月毛泽东发给聂荣臻的一份电报,以及“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军事斗争原则。政治课主要讲党史、红军的优良传统、减租减息和合理负担政策,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经过培训使广大指挥员用毛泽东军事思想统一了认识,掌握了游击战术,了解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系列方针政策,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极大提高了军事指挥、政治工作的素质。
  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的柏坡岭下,是平山县中部低山区的一个村庄。
  至今,在西柏坡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西柏坡原本是一个盆地,四周山岭环抱,唯有盆地东侧有个二里宽的豁口,滹沱河沿南山脚下,由豁口流出盆地,奔向渤海。传说南山上有一只羽毛非常漂亮的金鸡,叫起来特别好听。千年来,人们就在金鸡的鸣叫声中繁衍生息。不知什么时候,北山脚下来了一只金龟。南山上的金鸡“咯咯咯”叫一声,北山脚下的金龟就“啪嚓嚓”往前迈几步,北山坡也随着往南长出一节。金鸡不停地叫,金龟不停地爬,山垴也不停地长……眼看长出了一里远,要再长一里,北山坡便像横在河中的一道大坝,跟南山接在一起,村庄就要变成泽国了。忽然一天,村里的老百姓发现金鸡叫声变了,变得有点恐怖。人们还发现北山坡一直在不断地向南移,村庄随时都有被淹没的危险。人们开始恐慌了。这时候,突然村里来了一位头发胡须皆白的老人。他走近南山一把将金鸡抓住,封住嘴巴,牢牢地拴在南山顶上。从此,金龟再也不向南移了。至今,西柏坡村人还认定,村前的龟岛就是那只金龟,伸着长长的脖子,好像还使劲向南爬。金鸡被抓住后,变成了一只石头鸡,至今在南山顶上还有一块面向北方的石头,仿佛在日夜遥望泣鸣。
       抗战时期,在地方针对许多年轻人参军入伍,造成农业劳力严重缺乏的现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妇女解放运动。

  据西柏坡的老村民回忆:妇女解放运动以前,这里的妇女们祖祖辈辈、世世代代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终日围着锅台转。谁家的闺女、媳妇要是上街闲转、聊天,甚至到田里做农活,是要遭众人指脊梁笑话的。

  西柏坡地区的妇女解放运动,是从组织妇女参加文艺活动开始而逐步深入的。晋察冀军区“战地”宣传队来到这里,演了几台文艺节目。其中,有一个活报剧《白毛女》就是根据“白毛仙姑”的故事改编的,使村民尤其是妇女受到很大教育,增强了反封建压迫的意识。宣传队在村里住了十多天,天天组织儿童团的孩子们唱歌“穆桂英敢挂印守边关,花木兰扮后生冲在前,女人不比男人差,会打仗来能种田。”一时间,反封建的歌声响遍村内村外。造了几天舆论后,妇救会干部便挨家挨户动员大闺女、小媳妇参加秧歌队。开始,只有少数开通人家的闺女参加,每天一早一晚,穿上新衣裳,抹上粉黛,排成四行,羞涩地在大街上跳秧歌。几天后,参加的人越来越多,不知不觉地打破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封建习俗。
       除了参加秧歌队外,有的还参加歌咏队,更多的人参加了识字班……妇女的地位得到显著提高。接下去,她们纷纷拿起锄头,上山开荒。据老乡回忆:那时,站在山坡上放眼远望,开荒的妇女比男人还要多。在妇女的鼓舞下,一百多名残废军人也行动起来参加开荒,争取自给。
       配合妇女解放运动,各村成立了民兵治安队,打击赌博、卖淫、偷盗、吸毒。这些千百年来的恶习,被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一扫而光。
  在此时期,晋察冀军区还在距离西柏坡不远的南滚龙沟建立了军区兵工厂(中国的保尔·卡察金——吴运铎曾在这里战斗过),担负生产地雷的任务。西柏坡老村民讲,说是地雷,其实就是将生铁壶去掉提手、 狰,壶里装满炸药、碎铁片和雷管而已。有一次,敌人来“扫荡”,探雷兵探出一个地雷,挖出来一看,是个破水壶,忍不住捧腹大笑,引来三五个敌人围观,正在敌人莫明其妙的时候,地雷爆炸了,敌人死的死,伤的伤。当年,在西柏坡流传着一首《地雷歌》:小日本不要狂,送颗地雷给你尝;小日本休嚣张,地雷送你见阎王,小日本别逞强,地雷让你回东洋。
  同时,西柏坡地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参军打鬼子”的热潮,妻子送郎上战场,母亲教儿打东洋。在西柏坡地区流传着一个感人的故事:距离西柏坡二里处有一个南庄村,村里有一个叫王佑祥的青年,由于长得帅气,特别受到父母的娇惯。因此,有5个小伙子向王佑祥提出挑战:“王佑祥,你敢报名参军,我们5个人就全报名参军。”王佑祥立即应战:“行,我报名参军。”在王佑祥的带动下,当时就有叫王同英、王考考等20多名青年参加了八路军。解放后王佑祥在中组部担任领导工作,2005年他自己出资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南庄村籍烈士建立了纪念碑。
  提起抗日战争中聂荣臻司令员率兵重占阜平县城的战斗,人们对之并不陌生。殊不知,西柏坡人民为这一重大胜利,曾做出了巨大贡献。
  1938年11月。
  西柏坡地区开展的“反封建、反二流子习气,大生产、大练兵”运动还没有结束。这一天,军分区首先接到情报,说日军运输队将于第二天支援“围剿”阜平的敌人。经研究决定,由军分区特五团配合晋南自卫军打这一仗。
  部队在石羊沟设下埋伏。第二天上午,敌人200多辆满载粮食、弹药、棉衣的马车队,在300余名日伪军的押解下进入埋伏圈。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几十名敌人被歼,剩下的敌人丢下物资,狼狈退回平山县城。配合部队作战的300多名民兵,没等战斗结束,便冒着敌人的炮火,抢运物资。正要撤退时,民兵队长刘根来指着几十匹被炸死的骡马说:“马肉也不能留给鬼子!”在战士们的帮助下,很快,死骡马便被民兵们分割成碎块,连马头、马尾巴也没给敌人剩下。
  这次战斗共缴获5万多斤粮食,棉衣1000多件,步枪200多支,子弹和罐头无数。
  事后才知道,这批物资是“围剿”阜平敌人赖以生存的命根子。“围剿”阜平的敌人,只好退出晋察冀军区腹地,阜平县城重新回到了人民手中。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4  中网 (zw78.com)  ICP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