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抗战专题 > 中国抗日战争全史 > 详细内容
第二编 救亡高潮(1933.1~1937.7.6) 第十章第三节
发布时间:2024/11/17  阅读次数:0  字体大小: 【】 【】【

     第二编 救亡高潮(1933.1~1937.7.6)

     第十章 日本法西斯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准备

  第三节 制订全面侵华战争计划

  一、早期的侵华作战计划

  日本帝国主义在国防方针中,虽然也提出以俄国(苏联)和美国为首要的假想敌国,中国为第二位的假想敌国,但是按照对象强弱的程度,预定的侵略步骤却是先中国后苏美。因此,在确定用兵计划时,始终把中国作为首先的侵略目标,拟定其侵华作战计划。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3省后,陆军当局进一步研究和制订全面侵华的作战计划。由于只出动少数部队就兵不血刃地侵吞了东北,进一步增长了日本对中国抵抗力的轻视。因此,其作战计划的基本点,是要乘中国国民党政府对内全力进行内战,对外推行妥协、退让的不抵抗政策,不可能出现全国抵抗侵略的有利时机,以“保护”日本权益和侨民等借口,出动少数兵力,“尽速”占领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必要”地区,迫使中国国民党政府屈服投降,变中国为日本的独占殖民地。

  1934年,日本陆军中央部制订了1935年度侵华作战计划,其主要内容如下:

  1.对华北方面作战在平津地方作战时,第7集团军(以中国驻屯军、关东军的1个旅以及由日本国内及朝鲜派来的3个师为基干)占领北平及天津附近要地。

  在山东方面作战时,第8集团军(以两个师为基干)与海军协同,在山东半岛及海州附近登陆,占领青岛、济南、海州附近要地。

  根据情况,可合并第7、第8集团军为1个方面军。

  2.对华中方面作战第9集团军(以3个师为基干),与海军协同,在上海附近长江下游地区登陆,占领上海附近地区。

  根据情况,可由华北方面沿平汉铁路南下,策应沿长江向汉口方面作战。

  3.对华南方面作战以1个师的兵力,主力占领福州,一部占领厦门,必要时占领汕头。

  以上对华作战总兵力,为3个集团军共9个师。[〔日〕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中国事变陆军作战》〈1〉,朝云新闻社,1985年增印,第101页。]

  1936年度日本侵华作战计划,大体沿袭了1935年度的计划,不同之处,只是取消了深入腹地的汉口作战。

  二、《帝国国防方针》和《用兵纲领》的修改

  1936年,日本国内的法西斯统治已经形成,准战时体制已经建立,在国际摆脱了裁军条约的限制,加强了和法西斯德国的勾结,对中国的侵略进一步得手。为了迅速实现灭亡中国,独霸东亚和称雄世界的侵略计划,即“以迅速巧妙之手段使中国本部归我支配,以日满华三国为基本范围实行自给经济,以武力对付苏联陆上及英美海上之武力,切实掩护我东亚联盟地区,进而寻求制服敌人之方策,开拓战胜之途径。”[〔日〕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大本营陆军部》〈1〉,朝云新闻社,1969年增印,第379页。]

  日本陆海军中央部经过近半年的研讨和协商,于5月对《帝国国防方针》进行了第3次修改。

  日本新的《帝国国防方针》及《用兵纲领》于5月1日修订完毕,6月3日经裕仁天皇批准,其要点如下:

  帝国国防方针:

  (一)帝国国防的根本意义在于,根据建国以来天皇的宏图,经常以大义为根本,倍加发扬国威,保证增进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幸福。

  (二)帝国的国防方针在于,根据帝国国防的本义,充实国力,特别是军备,使之名副其实地成为稳定东亚的势力,同时付之以相应的外交活动,以确保国家的发展,一旦有事,制敌机先,迅速达到战争的目的。

  而且鉴于帝国国情,竭力增强作战初期的威力尤为重要。另外,将来的战争很可能要长期化,因此必须有能够经受住这种战争的认识和准备。

  (三)帝国国防鉴于其本义,应以与我发生冲突的可能性较大,并且拥有强大国力特别是军备的美国和俄国为目标,同时防备中国和英国。为此,帝国国防所需兵力,必须足以控制东亚大陆及西太平洋,满足帝国国防方针的要求。

  帝国军队的用兵纲领:

  (一)帝国军队的作战基本要领是:

  根据国防方针,陆海军协同行动,采取先发创人的攻势,谋求速战速决。

  为此,陆海军应迅速摧毁敌野战军及敌主力舰队,同时占领所需疆域。

  此外,随着作战的进展或鉴于外交上的需要,可以必要的兵力占领政略上的要地。

  陆海军共同担任国内防御,在不违背上述作战的基本要领的范围内实行之。

  对马海峡的海上交通线由陆海军协同,经常确实防御之。

  (二)以俄国为敌时,其作战要领……

  (三)以美国为敌时,其作战要领……

  (四)以中国为敌时,其作战要领如下:

  初期的目标是,占领华北要地和上海附近,保护帝国权益和日本侨民。

  为此,陆军在击溃华北方面之敌,占领京津地区的同时,应协同海军攻占青岛,并占领上海附近。

  海军在协同陆军攻占青岛的同时,协同陆军占领上海附近并控制扬子江流域。

  (五)以英国为敌时,其作战要领……

  (六)以便、美、中、英四国中两国以上为敌对,基本援用第二条至第五条,根据情况对这几个国家尽可能逐次作战。

  (七)参谋总长、军令部总长,应根据本纲领起草各项作战计划,经相互反复协商后,奏请天皇裁可。[〔日〕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争全史》第1册,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60~262页。]

  日本修改后的《帝国国防方针》和《帝国军队的用兵纲领》,露骨地反映了日本的世界战略的侵略性和疯狂性。它公然宣称要实现天皇的宏图,发扬帝国的国威,以先发制人、速战速决的战略,逐次向中、苏、英、美进攻,消灭其陆海军主力,占领其疆域,控制东亚大陆和西太平洋,最后称霸世界。

  三、《国策基准》的制定

  日本陆海军中央部在完成《帝国国防方针》和《帝国军队用兵纲领》的修改后,展开新的政治攻势,促使议会通过适应扩大对外侵略的基本国策。

  日本陆海军对外侵略的方针,历来存在着分歧。陆军主张以陆为主、以海为辅的北进方针,海军则主张确保大陆、发展南方的南进方针。因此,陆海军分别拟定国策纲要的提案,双方分歧很大。海军坚持“北守南进”的方针,对陆军的方针无论如何也不同意。为解决战争指导方面的分歧,日本陆军参谋部进行了改编,在第1部内设置了主管战争指导和判断形势的第2科,专门研究国防国策,调整陆海军之间的意见。

  1936年6月30日,日本陆军参谋部作出《国防国策大纲》最后方案。

  它是一个包括军事、外交、财政等各方面的广泛的国防政策的纲领,其中陆海军在方针方面也达成一致协议,将“北守南进”改为“南北并进”。

  1936年8月7日,日本在首相、外相、陆相、海相、藏相参加的五相会议上,通过了《国策基准》[《国策基准》又称《基本国策纲要》、《国策大纲》。],其主要内容如下:

  1.国家大政的根本,在于根据大义名分,内则巩固国家基础,外求发展国运,……帝国鉴于内外的形势,认为帝国当前应该确立的根本国策,在于外交和国防互相配合,一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发展,基准的大纲如下:

  (1)排除列强在东亚的霸道政策,……具体体现皇道精神,……

  (2)……确保帝国在名义上和实质上都成为东亚安定势力的地位,应充实必要的国防军备。

  (3)对大陆的基本政策,在于希求满洲国的健全发展,日满国防的巩固,消除北方苏联的威胁,同时防范英、美,具体实现日、满、华三国的紧密合作,……

  (4)对南方海洋,特别是对外南洋方面,努力促进我国民族的经济发展,一面避免刺激他国,一面以渐进的和平手段扩张我国势力,……

  2.以上述根本国策为轴心,统一调整内外各项政策,力求适应现在的形势而实现刷新国政。其纲要如下:

  (1)扩充国防军备陆军军备,以对抗苏联于远东所能使用的兵力为目标。

  ……海军军备,应配备和充实兵力,足以对抗美国海军,确保西太平洋制海权。

  (2)我国外交政策,总的说来,应以不折不扣地完成根本国策为基本精神,加以综合地革新,……

  3.政治行政机构的革新改善、财政经济政策的确立以及其他各种设施的运用,都必须和上述根本国策相适应,关于下列事项,应采取适当的措施:

  (1)指导和统一国内舆论,使在打破非常局面上能够巩固国民的决心。

  (2)……对行政机构和经济组织应进行适当的改革。

  (4)为航空及海运事业的飞跃前进,应采取适当的措施。

  (5)加速制定国防和产业所需重要资源、原料的自给自足计划。……[〔日〕外爷省编:《日本外交年表和主要文书(1840—1915)》下卷,1969年再版本,《文书》第344~345页。]

  上述《国策基准》,是日本政府第一次明确制定的向大陆和海洋同时扩张的全面侵略计划。它具体地规定了侵吞中国、进犯苏联、待机南进的战略方案。它首次把北进和南进两个方面并列为国策,妄图独占东亚大陆,控制西、南太平洋,争霸世界。《基准》强调以整备国防为主要手段,推行法西斯的内政和经济政策,并以积极的外交相配合,以实现其战略计划。这一侵略性的《国策基准》,一直成为日本政府在亚洲和太平洋扩大侵略所遵循的方针。在以后的年代里,日本政府始终按照这一基准行动。

  四、1937年度侵华作战计划

  1936年,日本陆海军中央部照例于9月末前制定第2年度的作战计划(年度是从本年4月起至翌年3月止),日本侵华战争全面升级的准备日趋完善。

  日本感到自从实行侵吞华北的计划以来,和英美等国的矛盾进一步加深。

  1935年12月5日,英国外相贺尔表示,英国对华北情势“密切注视”。

  次日,美国国务卿赫尔发表文告,声明对“华北自治运动”不能熟视无睹。

  但是,他们对日本的军火贸易继续在进行。苏联明确谴责法西斯国家在东西方的侵略,但为了自身利益,亦尽量避免激化矛盾,并于1935年3只将中东铁路非法卖给日本。国际联盟也仍在推行着怂恿侵略的绥靖政策。同时,日本看到,意大利自1935年10月侵入阿比西尼亚后,于1936年6月即将其吞并。德国于1935年3月宣布重新发展军备,建立50万军队,1936年3月撕毁凡尔赛和约和罗迦诺公约,悍然进兵莱茵非军事区,并于7月与意大利开始了干涉西班牙的武装侵略。德意法西斯国家在西方的侵略行动,使日本法西斯的侵略野心受到鼓舞,它急欲在中国扩大侵略战争。

  9月3日,恰巧在中国广州北海日商丸一药房的中野顺三被杀,系何国人所为尚属疑问,日本海陆军中央部却借机向中国发难,其出兵计划如下:

  海军军令部《时局处理方针》

  1.国家需要定下对华惩罚的决心。

  2.GF(联合舰队)立即从佐世保方面开始行动。

  3.促进对华作战准备。

  4.促进现在进行的对华交涉,并适时要求其限期答复。

  5.根据中国方面对上项采取的态度,可对河北、山东及青岛进行保障占领。根据情况也可对海南岛进行保障占领。

  6.对华作战要极力限定于局部,且准备持久战。

  因此,在华中、华南的侨民,要相机使之撤退,但上海可就地保护。[〔日〕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中国事变陆军作战》(1),朝云新闻社,1983年增印,第92页。]

  陆军参谋部《对华时局的对策》

  1.对华中、华南方面,按目前形势,不以陆军行使实力。

  2.为预防因抗日行为波及华北而爆发不祥事件,看时机先派1个师去满洲,在锦州附近待机。

  3.在华北,万一发生……中国驻屯军应坚决奋力给以惩罚。此时将给中国驻屯军增加上述待机的1个师和关东军司令官所辖部队的一部,有关指挥问题另定。

  在以上场合,军队的行动应神速机敏,在最短时间内给以闪电般打击,以最小限度的要求,就地解决问题。

  4.其余的关东军作好对苏作战准备,以求万全。[〔日〕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大本营陆军部》(1),朝云新闻社,1969年增印,第91页。]

  以上陆军参谋部《对华时局的对策》中,虽主张先侵占华北,但是陆军省主张选择中国的要害地区上海、南京大举进攻。

  至于外交如何配合,9月26日,日本陆、海、外3省局长会谈,设计了由外交导致行使武力的三部曲:

  “1.促使蒋介石回京,进行外交谈判;

  2.如蒋介石拖延回京,则以最后通牒强迫之;

  3.如仍不回京,则采取行使实力之手段。”[〔日〕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大本营陆军部》〈1〉,朝云新闻社,1969年增印,第92页。]

  与此同时,日本海军省部又作出了杀气腾腾的“对华处理方针备忘录”,内容如下:

  1.国家迅速确立惩罚中国之决心,尤应促使陆军速与海军采取同一步调。

  2.做好对华作战各种准备,并依靠已下令增派兵力之威慑力量,促进外交交涉。

  3.蒋介石不回京,或南京政府对我最后要求事项不表诚意时,海陆军应分别进行必要的兵力配备(对华作战)。

  4.在不接受我最后要求情况下:

  (1)固守上海(海陆军协同)。

  (2)对青岛进行保障占领(海陆军协同)。

  (3)封锁华中、华南之要地(海军兵力)。

  (4)轰炸华中、华南之航空基地及主要军事设施(海军兵力)。

  (5)陆军向华北出兵。[〔日〕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大本营陆军部》〈1〉,朝云新闻社,1969年增印,第419~420页。]

  日本的一个侨民,不知何故被何人所杀,日本政府和军部却掀起轩然大波,决心向中国政府兴师问罪。日本法西斯政府明目张胆地以最后通碟的形式,勒令一个主权国家接受其无理的要求,如遭拒绝就以全面战争相威胁。竟然要以“神速机敏”的行动,给中国“闪电般打击”,占领华北、华中、华南的青岛、上海、南京、海南岛等各要地,并对华中、华南实施海上封锁和空中轰炸,一举灭亡中国。

  这就是侵略成性的日本法西斯政府和军部,利令智昏跃跃欲试的真实写照。

  1936年下半年,日本没有实现这一侵华计划,只是因为侵略者想选择更为有利的时机而已。

  日本1937年度的侵华计划,是在1936年就准备付诸实施的计划上修改而成的。这个计划的主要内容如下:

  “当以中国为敌时,依下列要领进行作战。根据华北、华中以及华南地区形势,以击溃必要方面的敌人,并占领各要地为目的。为此陆军应协同海军击溃必要地区之敌,并占领各要地。海军消灭敌舰队,并控制中国沿海以及扬子江水域,协助陆军占领必要之要地。”

  “因此,决定在对华北作战时,除过去的两个集团军(5个师)外,根据情况再增加3个师,必要时还可能在华北5省进行作战。”

  “对华中方面原来计划以第9集团军(3个师)占领上海附近,但是这方面的中国军队增加了兵力,构筑了坚固的阵地线,考虑到作战规模将会因此而扩大时,限定在这一狭小地区,对我战略态势显然不利,因此,计划调新编第10集团军(2个师)从杭州湾登陆,从太湖南面前进,两集团军策应向南京作战,占领和确保包括上海、杭州、南京在内的三角地带。”

  “对华南的作战计划,同去年度一样,计划大致用1个师的兵力。如此,按去年度计划充作对华作战的兵力为9个师,而昭和12(1937)年度增加到14个师。”

  日本海军方面认为,限定局部作战可能是不现实的,“必所作出全面战争的计划。海军用兵不能固定在一个地方,它富于机动性,所以一开始就是准备去全中国所需要的地方,用必要的兵力,迅速达到目的。”[〔日〕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中国事变陆军作战》〈l〉,朝云新闻社,1983年增印,第102~104页。]

  为了贯彻1937年度侵华作战计划,便于侵华日军各兵团制定具体作战方案,日本陆军参谋部又发出《昭和十二年度帝国陆军作战计划要领》,训令规定如下:

  1.日本陆军在华北方面作战的作战要领,大体规定如下:

  (1)河北方面军(中国驻屯军司令官属下部队以外,还包括关东军司令官及朝鲜军司令官派遣的部队,以及从国内派来的部队),以主力沿平汉铁路地区作战,击溃河北省南部方面之敌,并占领黄河以北的各要地。此时,可根据需要以一部自津浦铁路方面协助山东方面作战军作战,也可根据情况,向山西及绥东方面进行作战。

  (2)山东方面作战军,在青岛或其它地点登陆击溃敌人,并占领山东省各要地。

  2.帝国陆军在华北作战时,中国驻屯军司令官之任务如下:

  作战初期要以原有的属下部队确保天津、北平、张家口,可能的话包括济南等各要地,为在华北方面的陆军初期作战创造有利条件,尔后的任务随机而确定。

  3.于上述场合作战初期之中国驻屯军作战地域是,独石口以东满华国境以南的地域,至于和山东方面作战军的分界线临时决定。”[〔日〕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中国事变陆军作战》〈1〉,朝云新闻社,1983年增印,第139~140页。]

  日本帝国主义历来是把中国作为首先要侵吞的假想敌国,照例编制年度对华作战的计划,而且对作战方针、原则与入侵战略方向,以及作战兵力的编成和部署,军事与外交如何配合等等,谋划得愈来愈具体和周密。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4  中网 (zw78.com)  ICP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