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抗战专题 > 中国抗日战争全史 > 详细内容
第六编 走向胜利(1943.7~1945.9) 第三十三章第一节
发布时间:2024/11/16  阅读次数:0  字体大小: 【】 【】【

     第六编 走向胜利(1943.7~1945.9)

     第三十三章 敌后战场的局部反攻

  第一节 局部地区的攻势作战

  1943年秋,敌后战场出现了明显的转折。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经过6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所发生的变化。侵华日军在1941~1942年,对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的五次“治安强化运动”,以“扫荡”、“清剿”、“蚕食”和经济、政治、文化的“总力战”,以及普遍实行的“三光”政策,曾使抗日根据地军民一度处于极端困难的局面,但终于遭到了失败。从1942年秋季以后,“华北治安战”即“一蹶不振”。[[日]防卫厅防卫研修所战史室:《华北治安战》(2),朝云新闻社,1971年版,第115页。]

  1943年日军在华北进行的秋季“扫荡”,成为强弩之末,该次“扫荡”以失败告终后,日军在华北除局部地区外,已无力再进行大规模的“扫荡”。

  在同一时期,侵华日军对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以“扫荡”、“清剿”为主,进行了多期的“清乡”。然而,至1943年6月,“清乡”也遭到彻底的失败,“清乡工作终于陷入了分裂瓦解的结局”。[[日]防卫厅防卫研修所战史室:《华北治安战》(2),朝云新闻社,1971年版,第114页。]

  在与抗日根据地军民数年较量遭到惨败的日军,已再找不到出路。在太平洋战局日益恶化的情况下,日军大本营1943年2月27日对侵华日军的作战指导方针是:大致确保现占据地域,努力摧毁对方的反攻,遏制对帝国本上的空袭。防止对方的反攻,第一次成为日军“新的战略设想”。[[日]防卫厅防卫研修所战史室:《昭和十七、八年的中国派遣军》,朝云新闻社,1972年版,第310页。]

  另一方面,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渡过严重困难,军事、政治、经济力量全面增强,自1943年春夏以来,由于深入贯彻“敌进我进”方针,已把斗争的焦点逐渐引向敌占区,主动进攻的作战愈来愈占有重要地位。如晋绥军区在1943年春夏的3个月作战中,主动发动的战斗即占78%。从1943年秋开始,日军在敌后战场特别是在华北敌后战场,已逐渐失去了战场的主动权,华北八路军已在若干地区逐渐占有局部的优势。

  一、卫南、林南战役

  太行山南部,以陵川、林县为中心的地区,曾是国民党军第24集团军的防区。该集团军总司令庞炳勋,下辖第27军(驻陵川地区)、第40军(驻林县地区)、新5军(驻临淇地区),共2万分人。1943年4月下旬,该部在日军华北方面军第1、第12集团军各一部大举进攻下,新5军军长孙殿英和集团军总司令庞炳勋先后率一部分部队投敌,被编为伪暂编第24集团军,部署于新乡至安阳问平汉铁路上各要点及两侧地区。与此同时,日军在5~7月,继续“扫荡”国民党第24集团军未投降的部队(第27、第40军),迫使这些部队在8月4日前全部退出太南。

  在太北的八路军总部和第129师一直密切关注着太南形势的急剧变化,4月25日,太行区党委、第129师政治部即发出指示,部署组织南援游击支队与随军地方工作团南下,支援太南友军作战。此后,又派出1个主力团南下豫北汲县、淇县西北地区,1个主力团南下太南陵川地区。7月10日,伪第 24集团军暂编第5、第7军和太行保安队共2万余人,在日军配合下,开始向平汉路西太南地区伸展,占据点线,八路军太行区的休县县城及其周围地区亦为伪军侵占,一度进入太南的八路军、地方工作队北撤;同时,伪暂编第6军及独立第1、第2旅共约8000人,向平汉路东地区伸展,侵占八路军卫河以南滑县、长垣间的焦虎集、瓦堽集地区,并企图继续东犯,以便与驻东明、濮阳地区的伪第2方面军孙良诚部勾通联系。

  为粉碎日伪军在太南扩张的企图,扫除建立太南新抗日根据地的障碍,八路军第129师计划实施林南战役。八路军总部同意实施林南战役的计划并指示冀鲁豫军区配合。于是冀鲁豫军区同时实施卫南战役。(见附图6)

  冀鲁豫军区以第4军分区之第16、第21团、人民自卫军新4路、卫河支队和骑兵团一部,由军区副政治委员苏振华、参谋长阎揆要指挥进行卫南战役。7月30日,八路军发动攻势,在官桥营一带歼灭正向八路军作试探性进攻的伪军1000余人。7月31日袭击驻焦虎集的伪暂编第6军第7师师部,将其全歼。8月2日,又突袭瓦堽集,战至3日上午,全歼伪独1旅1600余人。尔后,八路军撤回根据地内休整。8月18日晨平汉路西太行军区发动林南战役。为配合作战,次日,冀鲁豫八路军再次出动,奔袭驻袁庄之伪第7师残部和独2旅,迫其投降。当晚乘胜攻击驻大范庄之伪暂编第6军军部,伪军残部逃回卫河以西。卫南战役,八路军共歼灭伪军5600余人,收复和开辟了卫河以南地区。

  八路军第129师于8月2日制定了《林南战役纲要》,次日,召开作战会议,传达战役纲要。计划以太行军区部队、冀南军区准备赴延安途经太行的两个团(第20、第771团)、冀中军区警备旅(1942年五·一大“扫荡”时途经冀鲁豫退到太行区),由师参谋长李达统一指挥,实施林南战役。师决心集中优势兵力,首先分割包围和各个消灭林县城伪军指挥中枢及其周围据点,尔后扩大战果,继续消灭林县以南各据点伪军;对掩护伪军驻止或进扰之日军,在有利情况下,坚决予以消灭。具体部署是:以第13、第771团全部和第1、第10、第34团、警2团各一部为东集团,由徐深吉、高扬、皮定均指挥,向林县城北之姚村、城东之横水、城东南之东姚等地伪军进攻,重点指向东姚;以第769、第20、警32团全部及第2、第3、第32团各一部为西集团,由黄新友、何成柱指挥,向原康及其附近村落之伪军进攻,重点指向原康;另以主力一部及地方武装对平汉、白晋路之敌加强警戒,策应主力作战。

  林南战役于8月18日零时30分发起进攻。东集团避开敌前哨据点,以主力部队从东、西两面钳击包围林县城东北的南北陵阳、蒋里、东西夏城等伪军据点,以吸引林县城伪军的注意力。西集团则乘势集中主力向林县城及城西、城北伪军外围据点发起进攻。激战至12时,除伪第24集团军前敌总指挥刘月亭负伤潜逃外,林县城伪军全部被歼;林县日军退集头遁营据点,亦被包围。当夜,八路军集中力量对头道营日军展开攻击,敌不支溃窜南关固守待援。19日,日军飞机数架轰炸竟日,八路军冒着敌机的狂轰滥炸,西集团连克马圈、西坛等伪军据点,全歼守敌,东集团也先后攻占南北陵阳、曲山、姚村等据点。至此,除南关日军据点外,林县城及附近据点,全部被攻克。由于南关日军兵力较大,凭坚据守,一时难以攻克,八路军乃于20日移师南下,扩大战果。东集团收复东姚,鹤壁、西侄楼地区;西集团收复合涧、原康及西平罗、临淇等地。八路军发动林南战役的第2天,8月19日,日军即出动航空兵,步兵救援林县一带的日伪军,至24日,由安阳出动的日军1000余人进抵林县,从辉县出动的日军400余人到达临淇。25日,日军从林县、临淇出动,南北对进,26日占原康,并西进至连家坡一带。西集团实施反击,将敌击溃。日军以一部在小安村抵抗,掩护主力撤退;日军大部当晚渡淇河向林县撤退,渡河时正值山洪暴发,被淹死冲走100余人。27日,战役结束。

  林南战役历时9天,共歼灭日伪军7000余人,攻克与收复据点80余处,解放了林具以南,辉县以北拥有40余万人口的广大地区。林南战役后,林南、辉北广大地区被八路军控制,日伪军被压缩在沿水(冶)林(县) 公路至临淇,四寨、南村等主要城镇和据点。

  1943年9月8日,太行军区在太南建立第7、第8军分区。第7军分区辖林县、汤阴、淇县、汲县、新乡、辉县、获嘉,司令员皮定均,政治委员高扬,以第1、第3团为其基干武装。第8军分区辖陵川、晋城、博爱、修武、沁阳,司令员黄新友,政治委员江明,以第2团及决死队第7团为其基干武装。到1944年3月,太南抗日根据地面积达到8000平方公里,人口近100万,各级抗日民主政权和县区地方武装均已建立。

  二、山东军区的攻势作战

  1943年11月9日,日军第12集团军集中日伪军1万余人“扫荡”八路军鲁中军区,重点是“扫荡”北沂蒙山区。11月18日,“扫荡”沂蒙山区的日伪军大部突然越过胶济路,向北进入清河军区,并将兵力增加到2.6万余人,“扫荡”八路军清河军区。当日伪军“扫荡”鲁中时,11月14日,山东军区发出指示:为配合鲁中军区打击敌人“扫荡”,缩短“扫荡”时间,尤其打击伪军吴化文、张步云两部向八路军新开辟的东部沂鲁山区伸展,滨海、胶东、鲁南、清河军区应积极活动,拔除某些薄弱据点,打击参与“扫荡”的伪军的侧后方和老巢;滨海、胶东军区同时还应作好反“扫荡”的准备。当日军主力转向“扫荡”清河区后,11月21日,山东军区又指示,各部应该继续扩张战果,策应清河、鲁中反‘扫荡’,目前仍应按前令积极活动。在配合策应鲁中、清河军区反“扫荡”的斗争中,山东军区进行的主要攻势作战有:歼灭惯匪刘桂棠部、解放赣榆县城、第二次讨伐吴化文作战。

  刘桂棠,又叫“刘黑七”,惯匪出身,作恶多端。抗战初期投敌,1939春反正,所部改编为国民党新编第36师。

  1943年秋,他在配合李仙洲部入鲁失败后,再度投降日军,被编为伪和平建国军第10军(军长荣子恒)第3师,驻鲁南费县城西南东砫子村一带。

  11月15日,鲁南军区以主力第3、第5团全部及地方武装和民兵一部,分路隐蔽急进,远距离奔袭,突然将刘桂棠部包围,经3小时激战,击毙刘匪,全歼刘部1000余人,并击退梁丘日军和伪军荣子恒部的增援。此役为人民除一大害,对改善鲁南抗日斗争形势有着重要意义。

  赣榆处于滨海军区东南边沿,由伪第71旅李亚藩部2000余人驻守,是日伪军“扫荡”和“蚕食”滨海军区的前哨阵地。11月19日晚,滨海军区第6团,第23团,利用该伪军第142团刘副官以催粮回城为名,打开城门,突入城内。在八路军打击和争取下,李亚藩率官兵1600余人缴械投降,赣榆解放。为扩大战果,八路军又将赣榆周围的海兴、兴庄等13个日伪据点全部克复。11月22日,驻赣榆以南新浦、青口的日军600余人反扑,八路军当日下午撤出赣榆城。26日晨,日军偷袭驻赣榆西北旦头村的滨海军区机关,军区政治委员符竹庭在组织部队反击时,不幸牺牲。

  吴化文,1943年1月公开投敌,所部编为伪和平建国军第3方面军,盘踞鲁山山区,共有万余人的兵力,是山东最大的一股伪军。7月,八路军鲁中军区曾进行过第一次讨吴战役。在日军冬季“扫荡”时,吴部亦向北沂蒙“蚕食”。为巩固和扩大鲁中抗日根据地,粉碎日军冬季“扫荡”之后,鲁中军区于12月4日夜发起第二次讨吴战役。参战的部队有主力第1、第2、第4团全部,基于武装第11、第12团各两个营及沂北独立营、鲁中军区第1军分区一部,共约5个团的兵力。经过4昼夜激战,攻克东里店、大张庄、岱崮、石桥等20余处伪军据点,歼伪军800余人,使鲁中抗日根据地进一步扩大。

  卫南、林南战役和山东讨伐伪军刘黑七、吴化文等的战役,都是八路军主动发起的较大规模进攻战役。各役集中主力5~12个团的兵力,在二级军区的统一指挥下,以外线速决的进攻战,始终掌握着战役的主动性,实现了战役的预定目的,取得了重大胜利。这些战役与1944年各解放区军民普遍展开的攻势作战紧密相连,成为其前奏和序幕。它标志着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出现根本转折的同时,中国战场由于日军的衰败和敌后军民的发展壮大,也出现了新的转折,解放区战场正逐渐由战略相持阶段,向战略反攻阶段过渡。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4  中网 (zw78.com)  ICP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