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共和国专题 > 解放战争全记录-挥师决战 > 详细内容
94. 北平解放,毛泽东、蒋介石、傅作义不同的心态
发布时间:2024/11/15  阅读次数:0  字体大小: 【】 【】【

94. 北平解放,毛泽东、蒋介石、傅作义不同的心态


蒋介石也知道大势所趋,无可挽回,遂致电傅作义,向傅请求将其中央军少校以上军官携带必要武器备放归,他将派飞机到北平接人。傅作义回电:“遵命照理。”1 月21日,蒋介石的飞机从北平接走了一批军官。这些军官刚刚接到南京,就听到一个惊人的消息:蒋介石下野了。

北平失守的同一天,蒋介石丢掉了总统之位。他到台湾以后,曾经谈到他当时下野的想法。他说:“当三十七年年底与三十八年年初,我们军事失败之时,内部顿呈分崩离析,一般党员甚至中枢最高干部都认为我不下野,共产党不会与政府和谈;我不下野,美国援助亦不会来,这在我是看得特别明白,我曾同他们说;‘我下野以后,美援更不会来。我在南京,与共匪和谈,或许还有希望,如我下野,那和谈不仅不可能,就是你们要投降他,他也不会要你了。’……当时我的考虑,认为我下野以后,在西北、西南,至少总可维持三年至五年的时间,打算下野后,先埋头整顿党务,从头做起,以求恢复党的革命精神,重建党的革命力量。……我下野时还有一个重要考虑,就是台湾地位的重要。在俄帝集团侵略之下,宁可失了整个大陆,而台湾是不能不保的。如果我不下野,死守南京,那台湾就不能兼顾,亦就不能成为反共抗俄的坚强堡垒。三十五年我到台湾看了以后,在日记上曾记着这样的一句话:”只要有了台湾,共产党就无奈我何。‘就算是整个大陆被共产党拿去了,只要有了台湾,我就可以用来恢复大陆。因此我就不顾一切,毅然决然的下野。“

自然,在蒋介石的回忆中不无夸大自己主动性的成分,但迫于当时的情势,蒋介石企图借李宗仁和谈为他重整队伍对抗毛泽东争取时间,以及急于控制台湾,为自己留下逃跑后路的动机却是真实的。所有这些都表明,尽管蒋介石还有一丝东山再起的个人愿望,但在这场与毛泽东的军事大决战中他已遭到彻底的失败,就连蒋介石本人也不再否认了。

1 月22日凌晨4 时,毛泽东又起草了一份致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的电报,指出:“北平20余万敌军出城改编,你们须令各兵团各纵首长均看作一件大事,全军紧张地周密地在你们的统一指挥下对付这一个大事件,达到完满地处理此事件之目的,务必不要有轻敌疏忽之观点。”

这一天,傅作义在一切准备就绪后,正式履行协议的规定。他通过电台、报纸、通讯社、记者招待会等渠道,对外正式公布了有关北平和平解放协议的实施要点;傅部骑兵4 师首先出城,开往指定地点听候改编。这样,《关于北平和平解决问题的协议书》开始付诸实施了。

北平解放了!傅将军下令不打仗!消息传开,人心振奋,满城笑颜。欢庆的人群拥满大街小巷,沉睡的古都被犹如春雷的欢呼声给震醒了,到处是一派和平吉祥的欢乐气氛。

当天,傅作义又将《协议》要点在《平明日报》上公布,同时提出拟于日内在双方前哨中间地区找适当地点会晤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傅作义作出如此表示,是需要勇气和决心的。在此之前的两三天里,他还陷入苦恼之中,对手下几位师长说:“林彪44岁,聂荣臻48岁,我已经54岁,作战经验比他们多,军队打败,丢人。”这寥寥数语,道出了傅作义的痛苦心情。强烈的自尊心使他变得脆弱而敏感,他担心解放军进城后对他不礼貌,想离开北平,走得愈远愈好。

毛泽东对傅作义的担心和顾虑给予了充分的理解。他指示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应同意傅作义会面,会面时应有礼貌地接待他,并表示诚恳态度。

此后,毛泽东在“关于征求各民主人士对战犯名单意见”时指出,北平和平解决,傅作义将功折罪,可以免除战犯罪名,此点可告民主人士,将来李宗仁、白崇禧等能如此办理,亦可许其将功折罪。

1 月31日,北平城内国民党军全部开至城外,东北野战军第4 纵队于午后进城接防。

北平和平解放成为历史现实,成为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化干戈为玉帛,一切热爱中华民族的人们,一切热爱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的人们为此深感欣慰,为此庆幸。

2 月1 日,到达解放区的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文化艺术界、新闻界、社会科学界及其他各方面的有影响的爱国人士李济深、沈钧儒、马叙伦、郭沫若等56人联名致电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并转全体将士,祝贺人民解放军的伟大胜利。

2 月2 日,毛泽东起草与朱德联合给李济深、沈钧儒、马叙伦、郭沫若等56位民主人士的复电。复电指出:“21日来电读悉,极感盛意。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百余年来,前赴后继。无数先烈的鲜血,洒遍了锦绣河山,亿兆后起的人民,表现了英雄气概。此次人民解放战争之所以胜利,是由于全国人民不畏强御,团结奋斗,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一致奋起,相与协力,从而使人民解放军获得各方面的援助,使人民的敌人完全陷入孤立。胜负之数,因以判明。现在残敌尚存,诡谋时作。求喘息谓为求和平,待外援名日谈判。口诵八条,手庇战犯,眼望美国,脚向广州。欲求人民解放斗争获得最后胜利,必须全国一切民主力量同德同心,再接再厉,为真正民主与和平而奋斗。诸先生长期为民主事业而努力,现在到达解放区,必能使建设新中国的共同事业获得迅速的成功。特电布复。敬表欢迎。”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4  中网 (zw78.com)  ICP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