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4 中网 (zw78.com) 京ICP备09031998号
|
党内斗争,掌握适当的火候和分寸至关重要。1935 年9 月,毛泽东在长征途中识破张国焘企图胁迫党中央跟他走的阴谋后,悄然带领红一方面军离开张国焘的势力范围,单独北上。可是红一军的朱德和刘伯承仍然在张国焘指挥的左路军中。张国焘得知毛泽东“金蝉脱壳”的消息后,勃然大怒,他在全军召集“批毛、周、张(闻天)、博(古)大会。”由于朱德与毛泽东关系密切,在红军中又颇有影响,张要朱德表态批判“毛泽东的逃脱主义”。朱德不从,张骂朱德是“老顽固”。刘伯承也被激怒了,站出来批评张不应该这样对待朱德。左路军中发生的这些事,毛当时并不知道,他只顾带红一方面军继续北上,从不提该怎么去营救他的这两位得力助手。倒是杨尚昆忍不住了,他建议用四方面军的一名高级指挥员向张国焘换回刘伯承。毛不同意这么做。毛说:“如果你提出用某人来换,他(张)也许就会杀死刘伯承。在目前情况下,倒是安全的,他能够活下去。”
毛泽东当然不是不关心部下的死活,但是他为什么不主张用人去换回他们呢?
用人换人常是敌我两军或两国交换俘虏的事。张国焘当时虽然有分裂企图,但他毕竟还没有公开使用武力。这时候对立双方的关系非常微妙,就表面看还属党内分歧,但如果再向前一步,就会发展成武力冲突。毛泽东正是恰当把握了这种关系。他知道如果这一方提出用某人去换某人,他与张国焘之间就有了“你的人”和“我的人”的明确分界,原来心照不宣的分歧就会表面化。张国焘会感到他的企图已全被毛泽东识破,再也无法妥协,只有彻底分裂。这样,保不准张在一怒之下真会把他认为是毛的人杀掉。
相反,不用人去换,就当没事一样,我的人仍然放在你那里,看不出有什么“我的人”和”你的人”之分,也就表明张国焘仍然是“我们”中的一员,只是意见不同罢了。这样张国焘就不会意识到他的阴谋全被毛泽东识破,当然也就不会轻易与毛泽东彻底决裂。只要朱、刘二人不过分刺激他,他是不会杀害他们的。再说,张的企图并不是要把他的人马与毛泽东的人马分开,各干各的,他是想胁迫整个党和红军听他的。朱、刘二人特别是朱德,在红军中很有威望,张如果杀掉他们,会给自己惹下麻烦,会引起官兵特别是原一方面军的不满甚至动乱。基于这些,所以不用人去换,朱、刘反而更安全些。
当然,毛泽东还有更深一层的考虑。他知道张国焘尽管野心毕露,但仍然有必要同张保持着一种党内关系,把分歧限制在党内,那怕只是暂时的或只是表面的也有必要。因为这可以为张留下一个转变的余地。这当然不只是为了张一人,更重要的是为了张手下那么多的红军指战员。这些人并不都听张的,如果矛盾激化,把张推向敌对方面,他就只有沿着分裂的道路走到底,那样张指挥下的官兵,要么被张全带入死胡同,要么就会发生分裂,出现内部残杀。毛泽东采取不急于用人去换的办法,也不忙于追究张的过失,只当问题不是那么严重,只是你我意见不同。你想往西走,我想往北走,我们各走各的,或许以后还可以走到一起。这就为张国焘留下了宽广的回头余地。如果不这样做,那就不会有一年后三大主力红军在陕北的会合。
毛泽东从不放弃党内斗争,但他也从不轻易把对手推向不可挽回的敌对方面。他总是在坚持斗争的原则下为对方留下一个转变的余地,使对方有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这样他不仅可以减少许多死对头,而且可以团结到更多的人。
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4 中网 (zw78.com) 京ICP备090319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