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纪念朱德 > 故事选粹 > 详细内容
康克清大姐缅怀朱老总的一件往事
发布时间:2024/9/15  阅读次数:9  字体大小: 【】 【】【

      共和国永远不会忘记———你以坚强的意志,无私地为她奉献了一切,你的名字将永垂青史。

       党与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地为人民操劳,建立了震烁古今的功勋。

       战友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以博大的胸怀,坚决地维护党的团结,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

       人民子弟兵永远不会忘记——你以无畏的气概,英勇地同敌人作斗争,既是总司令,又是普通一兵。

       我与子孙后代永远不会忘记———在我们风雨同舟的岁月里,我和你同甘共苦,休戚与共,你“革命到底”的苍劲题词,将永远镂刻在我们的心中。

       以上敬录的这篇铭文是康克清大姐于1991年为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05周年所撰。我作为她当时的秘书,大姐在撰写过程中缜密精准的思路,一丝不苟的态度以及那份真挚的情感,让我至今不能忘怀。

       记得那是1991年春,为纪念朱老总诞辰105周年,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在朱老总的故乡四川省仪陇县竖立朱德铜像一座,以志永远纪念。铜像基座下面为江泽民同志题写的“朱德元帅”,背面请康克清大姐写几句话。

       当时,大姐的健康状况虽然欠佳,但在接到这一任务后仍然高度重视,日夜思考。经过十多天的深思熟虑后,大姐找到我,向我谈了她的思路,特别谈到她既是朱老总的家属,又是朱老总的战士,还回忆起她第一次见到朱老总时的情景:

       “1928年秋,万安农军接到上级命令,除留下必要的人员外,其余100多名农军战士(其中有七名女战士),都随红军上井冈山。这对我来说,真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因为从此我就摆脱了封建家庭的束缚,摆脱了反动派的追捕杀害,也摆脱了无穷无尽的苦难生活。在向井冈山进军的途中,有一天,我们的队伍停在遂川附近,稍事休息。只听到战士们兴高采烈地相互传话:‘朱军长来了。’以前我曾幼稚地误认为‘朱毛’是一个人呢,后来才知道是两个人。他们被传说得非常神,现在有机会亲眼见到他们,内心充满了好奇与敬仰。我挤在队伍中,顺着别人手指的方向远远望去,只见一位中等个头,体格健壮,忠厚长者模样的人,正向我们走来。走近了,才看清他身穿灰里透白的军服,脚穿草鞋,一身风尘,面带微笑,威武、慈祥兼而有之。朱军长给我的第一印象——平易近人。平易得像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一个普通红军战士和威名远扬的军长之间的距离,瞬间就缩小了。当时我并不理解这正是他的气质和魅力所在,当然更不可能想到后来我们会结成终身伴侣。”

       康大姐还提出:“由于我的特殊身份,铭文既要颂扬朱老总的丰功伟绩,又要表达我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更要能激励后人继承伟业,脚踏实地地建设我们的祖国。总之,要情真意切,恰到好处。”她委托我帮助起草初稿。

       起草前,我一面认真感悟大姐的思路和要求,一面阅读了大量有关资料。几天我后交出初稿,请康大姐审阅。康大姐又多次和我进行反复推敲,还让我爱人(时任北京出版社编审)帮助修改。

       又过了一些日子,稿件初定,康大姐决定召开家庭会议,朱敏、刘铮、刘健、朱新华、朱和平、赵力平等都参加了。在会上,大家对铭文稿又一次进行了讨论和修改,抄清后请魏传统同志审定。魏老提出了很中肯的意见。最后,由康大姐定稿。

       请谁来题写铭文呢?康大姐经过思考,决定烦请赵朴初先生挥毫。我去赵朴老家时,康大姐特别叮嘱我:在如此炎热的天气请赵朴老题写铭文,深感过意不去,让我要再三向赵朴老代致歉意和谢忱。我将铭文原稿送至赵朴老府上,赵朴老欣然接受了康大姐的委托,并很快书写好了。不久,这篇铭文即呈送中央军委办公厅。

       转眼25年过去了,如今,这篇深深寄托着康大姐对朱老总缅怀之情的铭文,和朱老总铜像一起静静地矗立在朱老总的故乡,供后人瞻仰、凭吊。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4  中网 (zw78.com)  ICP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