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纪念刘少奇 > 藏品故事 > 详细内容
刘少奇创办的《江淮日报》
发布时间:2024/9/12  阅读次数:20  字体大小: 【】 【】【

640 (9).png

这份报纸是1941年2月2日出版的第53号《江淮日报》,为刘少奇亲手创办的。报纸长52厘米,宽37厘米。第一版报头上印有“中华民国三十年二月二日”、“星期四”字样。报刊刊名为“胡服”(即刘少奇)的手书印刷体。整版呈黄色,有多处破烂并有折皱。它是2003年江苏省东台市程源邮寄捐给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的。经鉴定为三级文物。2022年,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与湖南博物院合作修复该文物,图片为修复后拍摄。

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确立了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会后,刘少奇被任命为中原局书记,领导中原地区党的工作和抗日斗争。

1939年底,刘少奇率中原局机关进入华中敌后地区。经过调查研究,提出了开辟苏北根据地的战略设想,并很快得到了中共中央的同意。于是,中原局确定了华中我军实行向西防御、向东发展、开辟苏北的战略方针。

1940年9月,陈毅率领新四军渡江北上;黄克诚率领八路军第五纵队同时跨过黄河,向苏北挺进。这两支人民军队在10月上旬会师盐阜,把苏北、皖北两个根据地连成一片,开辟了华中抗日根据地。11月中共中央中原局移驻盐城。同时,原《抗敌报》江北版主任王阑西及其报社的一些同志亦随之抵达盐城。

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为了宣传党中央有关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巩固抗日根据地,坚定人民群众抗战必胜的信心,刘少奇即授命王阑西他们筹办《江淮日报》。在刘少奇的直接领导和关怀下,1940年12月1日,中共中央中原局的机关报——《江淮日报》(初为四开一张,不久即改为对开的大型日报)在江苏盐城创刊了。从报纸筹备之日起,刘少奇即倾注了极大精力。《江淮日报》的报头是由刘少奇亲自题写的(刘少奇当时化名为胡服 )。同时刘少奇兼任报社社长,王阑西任副社长兼总编辑。同年12月2日,刘少奇向中共中央报告苏北地区文化教育和宣传工作时说:“中原局机关报《江淮日报》已于十二月一日在盐城出版,订购者甚多。”

《江淮日报》是继延安《新中华报》和重庆《新华日报》之后,我党公开出版的第三张大型日报。1941年5月中原局改称中共中央华中局后,《江淮日报》即随之成为华中局机关报。

《江淮日报》先后作为中原局和华中局的机关报,一直在刘少奇的直接领导下。

《江淮日报》主编王阑西,解放后任国务院文化部副部长。他在《忆抗战时期盐阜区的新闻工作》一文中回忆道:“1940年12月1日,《江淮日报》创刊,由刘少奇同志亲自兼社长,我任副社长兼总编。社址设在盐城女中。报社成立之日,少奇、陈毅、曹荻秋、刘瑞龙等同志都参加了会议,并作了指示,嘱我们办好党报,依靠广大干部和群众办报。”《江淮日报》副刊组的李铮回忆:“少奇同志很忙,但每周或半月总要召编辑部同志到他住的泰山庙去汇报工作,传达中央指示精神和国内外时事形势,这是我们办报的指路明灯。平时,他常安排其他领导如彭康、钱俊瑞或秘书刘彬、陆璀等同志到报社关心、指导工作。”

《江淮日报》在创办中得到刘少奇的高度重视,始终掌握着办报的方向。它的发刊词是由陈毅草拟,后经过刘少奇等讨论后定稿的。发刊词开宗明义,明确宣告:《江淮日报》既是党报,又是华中人民的喉舌,是党联系广大群众的纽带,是建设华中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有力工具。它的任务是发动与支持人民的抗日群众运动,团结各抗日阶层,共同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争取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同时它又是作为新四军华中总指挥部指导江淮河汉之间各个抗日根据地军事斗争的公开出版刊物。

为了使报纸办得有生气,刘少奇指示,除每天登3000字的延安电讯外,要抓住重点,多登群众爱看的新闻报道,也要注意解决党内的思想问题。他还要求,《江淮日报》要面向一亿人口,要使报纸直接成为对敌伪顽斗争的武器,要对敌伪顽的反动言论作针锋相对的斗争。

《江淮日报》创刊后,十分注意及时而充分地反映华中根据地的形势,传达党中央对时局的主张。华中敌后战场凡遇重大事情,刘少奇都指示要发社论,以便将党对时局的指示精神传达到整个华中。当时的主要社论一般都由刘少奇亲自写,有时也由王阑西执笔,但最终都由刘少奇审查修改定稿。

1941年1月,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后,刘少奇临危受命,出任新四军政委。他随即指示《江淮日报》刊文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投降阴谋及“皖南事变”的真相。当时总编辑王阑西接连写了10篇社论,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的罪行。这10篇社论,都经过刘少奇的审阅修改。常常是夜里十一二点把社论草稿给他送去,次日凌晨两三点,刘少奇改毕退回。

刘少奇对《江淮日报》十分重视和关爱。每天早晨起来看《江淮日报》,已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项内容。刘少奇不仅每天看报,而且还看得十分仔细。他除了关注报纸的方向和报道中心外,对报纸的一些具体技术性问题也时常向编辑部提出。平时,刘少奇对送审的稿件都作精心修改,反复推敲,以确保报纸的质量。在看报过程中,他还能发现一些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

一次,报纸刊载中共中央军委发言人谈话,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投降、分裂、反共的倒退政策。刘少奇在看这篇文章时,发现末尾有一句话排错,造成重大错误。他立即派华中局文委书记钱俊瑞到报社调查。据当年《江淮日报》社的洪海泉回忆:“钱俊瑞同志一清早骑马赶到了报社,我们摸不着头脑。他将少奇同志发现的错误给我们指了出来,大家感到十分震惊,当即行动起来,把当天的报纸全部追回来,未发的停发。一面了解为什么会造成错误,一面将错误的字句改正,报纸全部重新印发。”

刘少奇兼任《江淮日报》社长期间,十分关心党的新闻工作。他和陈毅曾几次策马同行,来到《江淮日报》社检查工作,与记者、编辑、排字工、印刷工亲切交谈,要大家艰苦奋斗,认认真真地办好党报。凡是重要的文稿,刘少奇都坚持审看清样,并强调办报要对党对人民负责,要注意宣传效果。

《江淮日报》从诞生之日起,就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在各阶层人士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和崇高的威望。尽管受敌后交通不便、设备不足等条件限制,但《江淮日报》日常发行量仍达万份。它除发行到华中、华北各个抗日根据地外,还通过各种渠道传送到上海、南京等沦陷区城市和大后方重庆等地,香港以至东南亚华侨社团有时也能看到《江淮日报》。

1941年7月,由于日伪军对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大规模“扫荡”,许多重要的集镇和交通要道相继被敌人占领,斗争的形势要求精简机关,裁减人员,改变活动方法。为使敌人搞不清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的去向,根据刘少奇和陈毅的指示,该报于1941年7月22日停刊。

《江淮日报》虽然出版不到一年,但在华中抗日根据地(特别是盐阜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了教育人民,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为中国共产党的报刊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4  中网 (zw78.com)  ICP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