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红色阅读 > 红色精神 > 详细内容
由刘少奇告诫干部要“慎独”想到的……
发布时间:2024/9/4  阅读次数:17  字体大小: 【】 【】【


  在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的藏品中,有一本《论共产党员修养》。此书是1986年4月在延安纪念馆征集的,是1939年抗战时期在延安出版的单行本。书长17厘米,宽12厘米,厚0.5厘米,重123克,共计128页。这本《论共产党员修养》属于目前保存较少的早期版本,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8月22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为一名党员,我曾阅读过《论共产党员修养》一书,但对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中珍藏的这种版本我还没有见过。据说,毛泽东同志多次称赞《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一本很有益的书,认为对党员同党的关系、共产党员进行思想意识上的修养等问题,讲得很透彻。当时,在延安的新老干部人手一册。

  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本中,我感到给我印象最深、感触最大的就是刘少奇同志所讲到的“慎独”两字。他说:“共产党员应该具有人类最伟大、最高尚的一切美德,具有明确坚定的党的、无产阶级的立场(即党性、阶级性)。”“他也可能最诚恳、坦白和愉快。因为他无私心,在党内没有要隐藏的事情,‘事无不可对人言’,除开关心党和革命的利益以外,没有个人的得失和忧愁。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在这里,刘少奇同志把“慎独”作为共产党员应该具有的一种“美德”提了出来。60多年过去了,今天读起来仍然倍感亲切。

  所谓“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身自处无人注意时,也能够谨慎律己,不苟从事。“慎独”,既是一种道德修养原则,又是一种自我修养方法。

  在我们的党历史上,非常重视加强“慎独”修养,涌现出了许许多多能够“慎独”自律的好干部。像毕生严于律己,始终克己奉公的周恩来;于艰难竭蹶之中,经手巨量公款,个人分毫不沾的方志敏;厚德待人,把宽敞房子和高级轿车让给其他领导的项南;不拿公家一草一木,坚持不给女儿转正的谷文昌。还有党的好干部牛玉儒,曾向机关各部门宣布:有事找他,不论公事私事一律办公室谈,家门免进。在他的追悼会上,很多干部和企业家才第一次见到他的妻子。这样的领导干部之所以能够做到一尘不染、两袖清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都能够始终坚守“慎独”的道德准则。

  相反,有些党员干部人前道貌岸然,人后五毒俱全。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只要无人监督时,要么傍“大款”,与不法“大款”同流合污,要么召妓嫖宿,包养情妇,甚至到澳门与妓女同宿同游。原沈阳市常务副市长马向东,八小时之外,大部分时间用在吃喝玩乐上,即使组织上安排他到中央党校学习期间,他也多次偷偷地飞到境外去赌博。一个人独处时的行为相差是何其之大。由此可见,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慎独”都是党员领导干部经受考验并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石。俗话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纸是包不住火的,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凡是开口马列主义,闭口廉洁奉公,背后贪财迷色者迟早有被揭穿的一天。

  因此,笔者认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把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作为必读篇目,切实加强“慎独”修养,不仅要管好自己的“八小时以内”,还要管好自己的“八小时以外”;不仅要在公众场合做好榜样、发挥表率作用,在独处的场合也要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法违纪的事情。惟有从一点一滴做起,于“无人见处”下功夫,才能够坚持纯洁的党性原则,才能够坚持“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才能够达到“慎独”的境界,做一个纯粹的人,高尚的人。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4  中网 (zw78.com)  ICP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