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5 中网 (zw78.com) 京ICP备09031998号
|
《旧唐书》记载:河北人刘幽求,武则天圣历年间任阆中县尉。一次,因上司隆州剌史对他无礼,一怒之下弃官归家。不久时来运转,被重新授予朝邑(今陕西东部)县尉。后因功被破格提拔,官至左丞相并分管军机大事。好景不长,唐玄宗采纳姚崇“不用功臣”的建议治理朝政,刘幽求也被放到太子少保的虚位上。刘因此“郁怏于散职,兼有怨言”,被人告发,遂削贬为地方刺史。在赴任路上,他实在想不通,终“愤恚而卒”。毛泽东读《刘幽求传》时,在开篇处批注:“刘幽求能伸不能屈,年六十一,以恚死。”
再来说说“能屈”,也可分为两层意思。第一层是退让,即“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道理似乎易懂,但为人处事、处理矛盾时,不少人经常是刚多柔少,进多退少,直多曲少。这种单一的行为态度,往往造成人际关系紧张,最终影响工作。不妨听听三国时魏国官吏王昶在家训中说的一段话:“屈以为伸,让以为得,弱以为强。”意思是说,若能以暂时的委屈为了以后的伸展,以暂时的退让为了以后的获得,以暂时的示弱为了以后的强大,那么就没有办不到的事。这段话还真说出了“能屈”的辩证法。
在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中国共产党捐弃国共两党多年积怨,努力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同意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从而建立起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就国共关系来说,中国共产党的这些做法自然是一种“退让”,但这样的“退”却换来了更大的“进”,那就是在民族大义上解国难于倒悬的“进”,并且使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在抗日战争中获得了大发展的机会。可见,这样的“退”成为谋求“进”的策略,退亦进也。
有时候,人生和事业会陷入“进退失据”的情形。遇此情形,比较好的选择恐怕是“委曲求全”和“忍辱负重”了。这便是“能屈”的第二层意思。越王勾践当初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卧薪尝胆十年如一日,兴汉名将韩信在未成名前曾忍受胯下之辱,司马迁为完成《史记》忍受着曾遭腐刑的奇耻大辱。这些都是历史上能屈能忍的典型。世事的艰难困苦在让人承受磨难的同时,也锻铸了他们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坚韧精神,而这恰恰成为经受磨难者誓死追求理想的强劲动力。毛泽东在1944年4月9日给陈毅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凡事忍耐,多想自己缺点,增益其所不能……忍耐最难,但作一个政治家,必须练习忍耐。”如果说,传统意义上的“能屈能忍”主要指客观困境使得人们不得不屈让、忍耐的话,那么,毛泽东讲的“凡事忍耐,多想自己缺点,增益其所不能”,便是共产党人应该具有的一种主观修养、处事作风。毛泽东1962年1月30日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谈到一个人要能升能降时,还说到:“下降和调动,不论正确与否,都是有益处的,可以锻炼革命意志,可以调查和研究许多新鲜情况,增加有益的知识。我自己就有这一方面的经验,得到很大的益处。”这个意义上的“能屈”,不仅仅是指党员干部要能够适应随时改变的环境,而且还指为了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更应该主动自觉地去迎接“能屈”之考验。这一层次的“能屈”,不同于“以退为进”之“屈”,不是作为“为求伸而屈”的某种手段。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是无止境的,通过“能屈”磨练身心、增益才能也是无止境的。
如果说“能伸”意味着才干、激情和魄力的展示,那么“能屈”则意味着一种胸怀、理智和境界的展示。屈中能伸,需要大智大勇;伸后能屈,也需要大智大勇。能伸能屈,大智大勇,是古今中外能够干成大事者共同的宝贵品质。
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5 中网 (zw78.com) 京ICP备090319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