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文选 > 家长参考 > 详细内容
家长的“不狠心”才是摧毁孩子人生的致命因素!
发布时间:2025/4/17  阅读次数:1  字体大小: 【】 【】【


家长的“不狠心”才是摧毁孩子人生的致命因素!

保护孩子不受伤害,是父母的本能。这是一种最朴素最本质的情感。然而,时间不会让人成长,只有经历才会。

站在孩子身前抵挡一切,甚至越俎代庖替他去完成。那么,这颗温室花朵就更加难以抵挡室外的风寒。

可是,如果父母能狠心一点教会孩子独立能力去与他人相处,去克服自己遇到的困难,并重新认识和拥抱这个世界……如果树苗因为害怕疼痛而拒绝修剪,就永远也不会成材。而是否接受树苗拒绝修剪的要求,则是作为家长的我们所能决定的。

很多时候,家长的“不狠心”才是摧毁孩子人生的致命因素。

1 我喜欢、钦佩那些“狠心”而充满温情的家长。

比如最近热播的《爸爸去哪儿》第五季中的杜江。

杜江的儿子嗯哼才四岁,所以每次需要离开爸爸去做任务的时候,他总是哭得撕心裂肺。然而,杜江并没有因此而接受孩子不做任务的请求。而是,引导他思考、接纳和面对。

他说:“嗯哼,上次你留下了,有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了吗?有人伤害你了吗?没有对不对?”

“对”

“这次呢?”

“这次也一样。”

他用问答式的方式去引导嗯哼思考,去看待自己遇到的觉得“无法面对”的事情,其实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而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对于孩子来说,十分有效。

在最近两期节目中,嗯哼都很独立地参与节目任务,没有再哭泣。杜江事后接受采访时说:把他勇敢地推出去,让他意识到这件事情,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自己必须迈出这一步,要去做出改变,才能变得强大,他的内心才能得到成长。

引导他,帮助他,就够了,千万别替他去走。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懂得“狠心”一点,很多时候,是为了避免孩子长大后,社会对他太狠。

2 我相信几乎所有的父母都知道:包办一切,对孩子不好。

然而,很多人常常不自觉地替孩子做本该孩子去做的事。

也许的确对孩子爱得深切,也许真的毫无意识,但是,我想,更多时候,成长意味着分离,包办是面对分离时的不甘。

在韩剧《请回答1988》里,有一集的剧情讲述,金正焕的妈妈因为有事必须回娘家一趟。因为担心自己不在家,孩子和丈夫生活自理无能,就絮絮叨叨地交代了一切生活注意事项以及煤饼如何操作。临别前,尽管已经重复交代了很多遍,她仍然心有不安,一步三回头。而就在她真正离开后,丈夫和孩子却如同从牢里放出来一样,使劲放纵自己。

爸爸躺在地上翘起二郎腿看电视,直接用脚丫抠遥控器换台;大儿子用白糖泡饭吃,而且洒了整整半包糖;小儿子光着膀子吃了一地的薯片;短短几天,他们就把家里搞得乌烟瘴气,像个垃圾场一样。在突然得知妈妈要提前回家,并已经在火车站时,三个男人赶紧手忙脚乱地火速收拾完家里的一切。

妈妈走进家门的时候,发现家里整齐干净,跟她离开之前没有太大差别。她从衣柜、冰箱、厨房一一检查,没有任何不妥。

丈夫走到她耳边得意地说:你看吧,你不在,我们也一点没有不方便呢。

妈妈那一刻脸上的表情很复杂,继而是失落,她默不吱声,躲回房间里去了。

细心的正焕察觉到了妈妈的异样。他很不解,为什么他们做得那么好,妈妈却不开心。

小伙伴东龙知道后说:因为妈妈不在家,而你们还过得很好。正是这句话,点醒了正焕。是啊,人最大的需求就是被需要,以证自己的存在感和重要性。我以为你们需要我,而你们不需要,这种落差怎么可能会让人不失落呢?

所以,聪明的正焕回家后,便把哥哥在煮面的手故意烫得红肿,然后大喊妈妈救命;他把厨房里的煤饼打翻,向妈妈告状说爸爸把煤饼打翻了;他回到房间里把自己衣柜的衣服打乱,然后大喊妈妈说找不到内裤……

妈妈一脸嫌弃的表情过来帮忙,可是抑制不住得意的眼神念着:你们真是我的冤家,没有我你们怎么活呀!什么都做不好......一通忙碌下来,妈妈突然就高兴起来了。

喜欢包办孩子一切的家长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很多时候,被需要的不是孩子,反而是作为大人的我们。被需要就是被爱。不善于表达的中国人啊,“我需要你”就是“我爱你”,我们舍不得孩子逐渐不需要我们。所以,才会有这些“你长大了,我做不了你主了”“儿大不由娘,女大不中留”这些酸溜溜的语句。

可是,对于成长这件事来说,不需要不代表不爱啊。不再依赖父母,是独自走向独立,是一场真正意义上长大标志的洗礼。

3 美国心理学家希尔维亚说: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我们必须在必要的时刻忍痛放手,并不断给予孩子最衷心的祝福。

看到孩子长大了,享受成长的快乐,独立的样子,既让我们骄傲,又有很多的不舍。也正因如此,我们才更要学会珍惜。珍惜彼此依赖的时光,珍惜陪伴孩子的时光。

也唯有如此,在孩子需要独立的时候,才能真正做到,安心地充满勇气把TA推出去;才有办法做到,无愧地“狠心”放手。

最近,看到一个关于鹬成长的视频,心里颇为感动。

视频讲述了一只幼鹬从依赖妈妈到独立捕食的过程。期间幼鹬因被海潮扑打后受伤,总是充满恐惧和退却,直到遇到寄居蟹之后,它在寄居蟹身上无意中学到如何应对困难的方法,才重拾了信心和希望。通过不断地尝试,最终,它掌握了比其他鹬更高效的捕食技能。

成长,让它付出了受伤痛苦的代价;可是,也让它收获了友谊和勇气,给予了它求生技能和获得幸福的能力。令我感动的是,鹬妈妈从始至终,都没有因为孩子的抗拒、害怕而妥协,她坚持:要吃就自己去捕食。也正是这份“狠心”,让幼鹬最终习得捕食求生的技能。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5  中网 (zw78.com)  ICP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