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毛泽东专题3 > 毛泽东谋略 > 详细内容
1.10 “谁赢得农民,谁就赢得中国”
发布时间:2024/10/25  阅读次数:7  字体大小: 【】 【】【

1.10 “谁赢得农民,谁就赢得中国”


李自成“均贫富、等贵贱”的口号曾经唤起了千军万马,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拥护。

毛对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研究颇深,出身农民的毛泽东,更加知道农民最需要的是什么。“打土豪、分田地”这六个字,是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的纲领,对这个纲领的解释就是他1937 年在延安对斯诺说的那句话:“谁赢得农民,谁就赢得中国,解决了土地问题也就赢得了农民。”①

毛泽东作过调查,中国70%的可耕种土地被只占人口总数的10%的地主、富农、官吏和高利贷者占有,另外15~20%的土地为农民占有,而占全部人口65%以上的贫农、佃农和雇农,却仅占有10~15%的土地,这种极不合理的占有关系,造成了农村中的贫困落后和动荡不安,同时也为毛泽东发动一场革命准备好了充足的炸药。

毛泽东知道在这样的基础上组织农民。有人称毛泽东为:社会主义的工程师;完全懂得农民的疾苦是什么,而且完全懂得这些疾苦怎样能够转化为行动。土地是农民的主要生产手段,农民称它为”命根子”。有了土地他们就可以不饿肚皮,没有土地他们就得离乡背井,四处流浪、乞讨,成为“兵匪游民”或者欠下高利贷,沦为债务奴隶,永世难得翻身。谁若能够满足他们的土地要求,他们就会不惜性命地跟着谁走。

为了尽快发动农民起来革命、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前就拟定了一个土地纲领:没收一切土地,包括小地主(实际是富农)和自耕农的土地在内,然后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贫雇农耕种。为什么要没收一切土地呢?毛泽东说:“如此方可安民”。因为仅仅没收大地主的土地,还不足以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

但是这样做,又出现另外的问题:没收一切土地而不是只没收地主的土地,这就把中农的土地也划在没收之列,等于连中农的命也革了,中农很不满意。此外,土地所有权属于政府,农民只有使用权,并且不允许买卖,中农、贫农都不高兴,出现“不安耕种“现象。

于是毛泽东把“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以缩小打击面,团结争取中农。同时采取“抽多补少”和“抽肥补瘦”的办法限制富农。这些办法最大程度地调动了一切革命因素,减少了革命的阻力。毛泽东曾高兴地说:“我看当时只有我这种办法是正确的。”

毛泽东的办法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大问题。农民从共产党手中接过土地,“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感谢毛主席。”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以后,就必须投身保卫根据地的革命斗争,以免他们手中的土地得而复失。

①埃德加·斯诺《旅行于方生之地》第137 页,纽约,1967 年。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4  中网 (zw78.com)  ICP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