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毛泽东专题1 > 毛泽东与李立三 > 详细内容
2 分途寻求革命真理
发布时间:2024/10/25  阅读次数:3  字体大小: 【】 【】【

2 分途寻求革命真理


毛泽东和李立三分手后,继续有目的地去寻找革命青年,逐渐在自己周围聚集了20多个志同道合的挚友。他们经过多次讨论,得出一个结论,就是“集合同志,创造新环境,为共同的活动。”于是在1918年4月,毛泽东、蔡和森等在长沙成立了“新民学会”,这是五四时期进步社团中成立最早、影响最大的社团之一。不久,毛泽东和蔡和森一道,积极组织以新民学会会员为骨干的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那时,李立三是赴法勤工俭学的一员。

①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22—123页。

他于1917年春中学毕业后,曾经一度投奔程潜的护国军,当了一名士兵。1919年春,他得到程潜的资助,来到北京读书,进了法文专修馆的留法预备班。这年秋天,李立三从上海启程出发,踏上了赴法勤工俭学的航程。此时,毛泽东与李立三,一个在国内,一个去异国他乡,各自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寻求救国救民的革命真理。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由蔡元培、李石曾等人发起的。法国政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多次在中国招募华工,蔡元培等倡导青年利用这个机会到法国勤工俭学,并于1917年在北京成立了华法教育会和留法勤工俭学会,作为经办全国赴法勤工俭学的总机构。杨昌济到北京大学任教后,将这个消息写信告诉了毛泽东和蔡和森。这时,湖南政局极为混乱,“教育摧残殆尽,几至无学可求”;而且,新民学会刚成立,许多会员感到需要向外寻求新思想、新文化。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等觉得赴法勤工俭学是一条出路,于是新民学会在1918年6月下旬召开了会议,专门讨论“会友向外发展”问题。这次会议统一了大家的思想,认为留法勤工俭学很有必要,应当尽力进行。会后,毛泽东提议蔡和森赴北京与有关方面联系,他自己在长沙负责发动和组织工作。

8月,在蔡和森一再来信催促下,毛泽东同一批准备赴法的湖南青年到达北京。接着,和蔡和森一起把湖南赴法青年妥善地安排到预备班,并为他们的出国作好各种准备工作。

1919年3月,毛泽东从北京动身回湖南,在归途中绕道上海,在那里20多天中,接连参加了欢送两批赴法青年的活动。

毛泽东组织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做了很多工作,深得大家的称赞。到1919年和1920年,湖南省共有300多名青年赴法勤工俭学,是全国赴法人数最多的省份之一。新民学会会员中先后赴法勤工俭学的有蔡和森、罗学瓒、张昆弟、向警予、李维汉、蔡畅等近20人。这些人,后来大多数都成为中国革命的积极分子或骨干。

1919年4月,毛泽东回到长沙。不久,五四运动爆发。毛泽东积极投身到这场伟大的斗争中,并主编《湘江评论》,进行反帝反封建宣传。这时,作恶多端的湖南督军、皖系军阀张敬尧强行解散湖南学生联合会,禁止爱国运动,并查封了《湘江评论》。这年12月,毛泽东和新民学会会员发动湖南人民开展驱张运动,他亲自率领驱张请愿团到达北京。

毛泽东早在第一次到北京时,已经吸收了许多新思想,开始接触了马克思主义。这次在北京,又广泛地接触了各方面的人士,特别是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李大钊、邓中夏等有了密切的联系,用心阅读他们介绍的马克思主义的书刊,而且他自己还热心地搜集和阅读了那时能够找到的为数不多的中文本的共产主义书籍。这时,他思想上已较多地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俄国革命历史的影响。

1920年4月,毛泽东离北京去上海。他在上海与陈独秀会晤,研究了在湖南开展革命活动的问题,还讨论了他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陈独秀向毛泽东谈到自己的信仰,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印象。陈独秀和李大钊是当时中国思想界的巨人,而且又携手创建中国共产党,时称“南陈北李”。毛泽东第二次北游期间,阅读了马克思主义书籍,又得到他们的启迪和帮助,从此开始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正如后来他回忆时谈到:“到了一九二○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①1920年冬至1921年初,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道路。

李立三在五四运动以后,怀着追求新思想的热情,远涉重洋,到异国他乡去探寻革命真理。1919年10月,他在上海搭船前往法国。在度过40多天颠簸的海上生活后,到达了法国南部的马赛港。接着,经巴黎来到蒙达尼,在蒙达尼公学补习法语。蒙达尼是巴黎以南卢瓦雷省的一座风光美丽的小城镇,蔡和森抵达法国后,新民学会旅法会员的活动中心也在这个地方。

当时的法国,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共产党已经建立,各种法文版的马克思主义书刊大量印行,工人运动也相当活跃。李立三刚到法国时,曾经一度信奉过无政府主义。不久,他熟练地掌握了法语,在读了法共《人道报》等进步报刊和一些马克思主义著作之后,思想上有了变化。特别是,后来在圣夏门一家铁工厂做工,受到法国工人运动的影响,逐渐转变为信仰马克思主义。他后来回忆说:“一九二○年(我)在法国一个铁工厂做工,受当时法国革命工人运动的影响,并与一个信仰(共产)主义的工人有接触,逐渐相信只有马克思主义能救中国”。②

1921年2月,李立三和赵世炎等在巴黎成立了劳动学会,在勤工俭学的学生和华工中开展革命活动。劳动学会在酝酿建立时,曾经准备定名为“共产主义同盟会”,但因会员中意见分歧,有人当时还未信仰马克思主义,所以才叫做劳动学会。在这之前,勤工俭学生在法国组织的革命团体已有以蔡和森为首的旅法新民学会,以李维汉、张昆弟为首的工学世界社等。这些社团的组成,为后来中共旅欧党团的建立,从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条件。

劳动学会成立后不久,李立三、赵世炎等又组织了一个群众性的勤工俭学学会。很多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参加了这个组织,赵世炎和李立三是这个组织的主要领导人,而劳动学会则是这个组织的领导核心。

勤工俭学学会建立后,李立三带领第一批学生一百多人来到克鲁邹施乃德钢铁厂做工。赵世炎随后也来到这里,在巴黎成立的劳动学会移到这里来开展活动。克鲁邹是法国中部的重工业城市,它和蒙达尼成了留法勤工俭学学生革命活动的两个中心。这里的施乃德钢铁厂是法国最大的机械工厂,留法勤工俭学生一部分当杂工,搬运钢铁和装卸货物,另一部分被分配在翻砂、锻冶车间劳动。李立三当了翻砂工,劳动强度很大,每天要在熔铁炉旁搬动百多斤重的铸件和工具。劳累一天,所得工资仅高于学徒工,除维持低水平的生活外,就所余无几了。李立三在这里亲身体验了工人的艰苦劳动生活,清除了头脑中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他的工人师傅是法共党员,很赞赏李立三的劳动态度和爽朗的性格,常向他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和讲述无产阶级的革命道理。李立三后来回忆这段经历时说:“我是个翻砂工人,我的法国师傅是共产党员,我受他的影响很大。当时我们要革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这是很明确的,但是如何革法,这是不太明确的”。①

劳动学会成立时,李立三、赵世炎等明确提出:《学会》的任务是要革命。在旅法的条件下,怎样开展革命工作呢?他们当时的认识是:“第一步应先把华工组织起来”。

施乃德钢铁厂是华工的中心,在那里劳动的华工有两千多人。李立三、赵世炎在一天紧张劳动之后,不顾休息,利用工余时间深入到华工中开展工作。他们成立了华工俱乐部和工人夜校,还创办了油印刊物《华工周报》,在华工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和革命思想。他们规定,劳动学会会员每周要有一天到华工中去,找他们交朋友,为他们服务。一位劳动学会成员回忆说:“每星期日去他们住的工棚,谈谈生活工作情况,国内外时事,帮助他们写写信,或替他们办点临时托办的事”①,这种活动深受华工的欢迎。李立三和赵世炎还为帮助一些华工解除包身合同而进行了斗争,使这些华工获得了人身自由。通过以上这些活动,他们同华工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①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①李立三《对世炎的回忆》。

1921年九十月间,李立三、赵世炎和蔡和森等联合起来,共同领导了一个声势浩大的争回里昂中法大学运动。

那时,华法教育会以勤工俭学生的名义,在国内捐了一大批款并取得庚子赔款的一部分,于1921年夏天,筹建了里昂中法大学。但在该校成立后,校长吴稚晖等人专门从国内招收官僚贵族子弟入学,而取消勤工俭学生入学资格。勤工俭学生闻讯后群情激愤。李立三和赵世炎等商议。发动一个争取里昂中法大学招收勤工俭学生入学的运动。李立三所在的克鲁邹施乃德钢铁厂的147名勤工俭学生于9月5日率先发出争回里大的宣言和通告。次日,各地勤工俭学生代表200多人在巴黎发起成立“留法勤工俭学生联合会”,统一领导争回里大的斗争。

9月17日,各地勤工俭学生代表100多人在巴黎召开大会,一致决定以“开放里昂大学为唯一目标”,并提出了“誓死争回里大”等口号。大会原决定派代表赴里昂同校方谈判,但在得知吴稚晖从国内招收的官僚贵族子弟将于9月25日进入里昂中法大学后,决定采取直接行动,赶在他们之前,占据里大。

9月20日,李立三和赵世炎、蔡和森、陈毅筹各地勤工俭学生联合会的18名代表,率领由100多人组成的“先发队”星夜赶往里昂。次日早晨,“先发队”到达里昂中法大学,并立即派代表同校方交涉。但校方坚持拒绝勤工俭学生入学要求,同时勾结法国当局出动大批武装警察包围了这群手无寸铁的学生,强迫他们离开。李立三同赵世炎等出面同警察交涉无效,“先发队”同学被强行押上囚车,送到一座兵营里囚禁了20多天。10月13日,法国武装军警又将李立三和蔡和森、陈毅、陈公培等104名勤工俭学生押上轮船遣送回国。赵世炎在同学们协助下机智脱险,逃了出来。

11月中旬,轮船抵达香港。李立三和蔡和森、陈公培等人经香港去广州同粤区党组织联系,当得知陈独秀已在上海主持中央工作后,又马上动身去上海。12月,李立三和蔡和森由陈公培(他当时已是共产党员)介绍在上海会见陈独秀,向陈独秀汇报了在法国的斗争情况以及对党的认识和参加革命的决心。他们之间还商议了成立旅法党组织的问题。党中央当即批准他们两人为中共党员。蔡和森留在中央工作,李立三被派回湖南从事工人运动。

中国共产党建立后,中共湖南支部于1921年10月在长沙成立,毛泽东任书记。李立三从上海到长沙后,立即拿着党中央的介绍信去见这位湖南党组织的负责人。6年前分别的毛泽东和李立三,如今,在革命的共同目标下又走到了一起。

毛泽东在湖南建党以后,根据中共一大决议精神,把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作为中心工作。李立三的到来,无疑将给湖南党组织增添一份重要的力量。这时,毛泽东已经想到,开展安源工运的重担将要落在这位比他年轻的李立三身上。他在清水塘这个办公兼居住的地方,热情地欢迎李立三,向他介绍了安源路矿的情况,希望他到那里开辟工作。

①周钦岳《关于留法勤工俭学片断回忆》,载《赵世炎烈士革命资料汇编》。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4  中网 (zw78.com)  ICP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