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纪念朱德 > 故事选粹 > 详细内容
朱德是怎样当爷爷的
发布时间:2024/9/15  阅读次数:10  字体大小: 【】 【】【


      新中国成立后,朱德不在军队中担任实际职务,而是担任了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繁忙工作之余,他总是抽时间享受天伦之乐。在颐养天年的时候,看着家里的孩子们跑来跑去,他十分高兴。


  ■两个孙子一个叫“援朝”,一个叫“和平”

  1950年,朱德的儿媳妇赵力平怀孕了。此时,朱德已是64岁,知道自己将做爷爷了,分外欣喜。朱德的夫人康克清亲自购买了为孩子做衣服、包裹的布料,几次当面或写信嘱咐赵力平,要注意营养,卧床一定要侧卧,眼睛一定不要直接对着阳光。康克清在全国妇联最初任妇幼部部长,后来任全国妇联副主席,妇幼保健工作乃是她份内工作。为了工作,她很注意相关业务的学习和琢磨,此刻这些相关知识,在家里派上了用场。

  孩子降生之际,恰值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发起的第三次战役结束,为了纪念抗美援朝的阶段性胜利,也为了让新生的男孩及早树立保家卫国之志,朱德给孙子起名“援朝”。在朱德、康克清的敦促下,1951年劳动节,朱琦、赵力平把援朝带到北京。赵力平亲眼目睹了爷爷奶奶是怎样喜爱和呵护他们的第一个孙子,特别是康克清对孩子的操劳深深感动了她:“像康妈妈那样细心、操心和耐心地照料孩子,即便是亲生父母也不一定能做到。 ”

  康克清每天一下班回家,必先来看孙子。她给孙子洗澡、换衣服。一遍又一遍地告诉赵力平喂奶的时间怎样安排好,应该怎样喂奶,怎样使孩子健康发育。忆及这些往事,赵力平总是心情难平:“康妈妈自己没有生孩子,她把她那份母亲的慈爱,都倾注到孙辈们的身上了。 ”因为看到老总夫妇为孙子倾注了太多的关爱,赵力平怕把老人累坏了,就把孩子带回了天津。无奈爷爷奶奶一个劲地念叨,反复写信,要替他们带孩子,还说他们可以找保姆帮助带孩子。朱德和康克清一再对朱琦、赵力平说,“你们都在精力最旺盛的时期,如果免去照顾孩子的拖累,可以在工作上有更大建树。 ”儿女拗不过老人,只好把10个月的援朝,送到了北京。一年后,赵力平的第二个孩子又出生了,朱德为新生儿取名“和平”。

  ■尽其所能,供养10余侄孙读书

  朱德的母亲一辈子生了13个儿女,但5个早夭,只养活了8个。由于贫困,幼年的朱德被过继给了伯父家,伯父家也很穷,但亲兄弟、叔伯兄弟中,只有朱德受到了较好的教育。

  朱德早早离开故乡去上学,养家糊口的担子,都落在了那些没有离乡的兄弟们身上了。朱德很念及兄弟之间的手足深情,尽其所能为每一个兄弟家供养一个孩子读书。

  1952年春节来临,朱德听说在京工作的侄儿朱刚要回四川故里探亲,就把他叫到中南海,让他回去后与各家商量商量,送一个孩子来北京。朱德说:“到北京是来受教育,所以告诉家里人,不要挑岁数大的,要挑在学龄左右的。来了从小学学起,一直到大学,争取能培养出几个真正的人才。 ”


  过完春节,朱德几个兄弟妹妹的儿子、孙子、孙女们,通过亲属和四川省委统战部部长程子健,被陆续送到北京。他们是朱子明、朱小兰、朱春元、朱和、朱玉珍、朱香林、朱香兰、朱新民、朱俊书、朱传书、刘德等。

  就在这群孩子到京前后,朱德搬进西楼新居。本来很安静的老人之家,一下子热闹起来。孩子中大的10多岁,最小的才五六岁,有男有女。朱德对这些孙辈们说:“接你们到北京是来读书的,你们还没有为国家和民族做什么贡献,所以也不能享受不该享受的待遇。 ”于是,朱老总除了让年纪太小、需要大人照顾的,以及两个女孩子,暂时先和他们住一起外,就在工作人员的住处找了两间房子,安顿了其余的孩子,并要求他们尽快学会自己管理自己。

  孩子们刚来时,头发乱蓬蓬的,衣衫褴褛。康克清帮他们洗头洗澡,并和工作人员一起,到西单商场为每个孩子买了一套新衣服。孩子有大有小,衣服型号各异,整整买了一大包。赵力平回忆:“从那以后,每年我都要陪康妈妈这样采购几次,买四季的衣服,还有鞋子、袜子。反正不论买什么,每个孙辈都得一套。 ”孩子太多了,就设法到后勤部,买一些部队换装换下的旧衣服和鞋子,有的太旧或有点残破,就先拿出去补。

  从内陆山乡间出来的孩子,父母们整日忙于生计,哪有时间给孩子进行什么家教,有的连大小便上厕所都不知道。这又忙坏了康克清,又得收拾,又得教孩子们各种规矩。在安排好这些孩子的食宿之后,又为这些侄孙一一联系好入读的学校。

  在乡村闲散惯了的孩子,突然进了都市的学堂,深感拘束,也读不进书;难改的乡音,既影响他们听课,也不便与同学交流。他们对学习感到吃力,总盼着回到那怎么折腾也出不了圈的中南海大园子,和自家的兄弟姐妹聚在一起纵情嬉闹。朱老总对侄孙们的表现,有些光火:“接你们来,是为了学习,做有用之材的,这么畏难、放纵能有什么出息!”他把侄孙们交给警卫部队加以管束调教,克服散漫旧习;还请来老师,利用周日补课,复习课堂知识,教习普通话。经历了一番调教,这些乡村来的孙辈们,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其中朱和、朱小兰、朱春元后来都上了大学。

  (摘自《文史参考》2011年第6期)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4  中网 (zw78.com)  ICP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