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红色纪实 > 红都内外的秘密 > 详细内容
第三十二章 圣地光环:走进平山国泰民安
发布时间:2024/9/7  阅读次数:3  字体大小: 【】 【】【
        为了使滹沱河下游人民免受自然灾害,1958年在西柏坡修建了岗南水库,原来的西柏坡村和西柏坡附近沿河一带33个村庄全部被淹没水库中,西柏坡变成了沉没的世外桃源……
  1958年,西柏坡。
  对西柏坡的村民们来说,1958年是个值得纪念的年份。这一年,国务院批准修建岗南水库,并决定搬迁中央旧址和西柏坡村。这是个很大的工程,按照当时的决议,西柏坡的村民要全部迁至山西、平山、井陉等地,但许多村民留恋故土,未走,他们就在原址以北500米的山坡上重建家园,成为新的西柏坡村。
       随着水库的蓄水,原来的西柏坡村和西柏坡附近沿河一带33个村庄全部被淹没水库中。从此,原来的西柏坡变成了沉没的世外桃源。
       1959年,西柏坡旧址的拆除工作在这年春天展开。为了保护中央旧址的大批文物,当时的文物委员会专门派了专家来进行规划和测绘。专家们对旧址的每一处,包括房屋的建筑面积、屋内的陈设、院子里的摆设、树木的大小,甚至猪圈的方位都做了详细的记录,然后把每一处院落、每一座房子的门窗家具都分类存放,封闭保存,以利未来重建时能够作到最大程度的相似复原。
       1970年冬天,西柏坡旧址的复建工作开始,1971年5月11日,复原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任弼时、董必武旧居,七届二中全会会址,九月会议会址,军委作战室旧址,并开始接待观众。
  1973年2月26日,周恩来为西柏坡题词:“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
  1978年,在纪念党中央、毛泽东进驻西柏坡3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旧址和纪念馆同时对外开放。纪念馆分上下两层,阶梯式四合院,四周走廊环绕,顺山势建造而成。馆内的陈列展览,集声光电现代化设施于一体,集中展现了西柏坡的历史地位及深远影响。
       1984年8月31日,邓小平为纪念馆题写了“西柏坡纪念馆”6个大字的馆名。
  邓小平曾多次踏上西柏坡这片土地。抗战时期,邓小平领导建立晋冀豫根据地,曾在这一地区活动;他与革命圣地西柏坡有着一段历史情缘,曾两赴西柏坡,参加“九月会议”和七届二中全会,决策解放全中国、描绘新中国蓝图,并于1984年、1993年两次为西柏坡纪念馆题词。
       1988年,黄镇同志参观西柏坡时,题词“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1991年9月21日,江泽民同志视察西柏坡,欣然挥毫题词“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002年12月5日至6日,初冬的太行山瑞雪飘飞,苍松滴翠。胡锦涛同志率领中央书记处的同志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参观了纪念馆,探访了几户村民,自己付钱吃工作餐,组织当地干部群众进行座谈。座谈会上,胡锦涛重温了西柏坡精神,重申了毛泽东当年提出的“两个务必”。海内外舆论普遍将此解读为极具符号性的行为。53年后,中共最高领导人再次回到执政的起点,不仅重温和重申当年的要义,更告诫说,当年的考试还在继续。
       2008年1月12日,习近平同志冒着严寒和大雪,深入到河北考察调研。他专程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深切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响应胡锦涛总书记的号召,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始终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增强忧患意识,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艰苦奋斗,扎实工作,努力夺取改革发展的新胜利。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4  中网 (zw78.com)  ICP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