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红色纪实 > 难忘的历程 > 详细内容
第六章:白色恐怖下的红色摇篮
发布时间:2024/9/7  阅读次数:7  字体大小: 【】 【】【

     在米脂县招待所用过午餐,稍事休息之后,齐心同志一行又朝榆林进发。又令人想到“马不停蹄”这个成语。

       公路两边是平畴沃野。由于有无定河水灌溉,庄稼长得特别茂盛。满目碧绿,应接不暇。山丘越来越低,河川越来越宽,天空变得高远朗然,使人心情突然为之一振,奔波疲劳的倦意顿失。齐老伏在窗上,欣喜地注视着行人、村庄、树木和庄稼,注视着静静的无定河和河川上空成群飞舞的野鸽,注视着沙山、远天和一朵朵飘动在淡蓝天空的雪白的云团。古老的榆林城,就镶嵌在这如画美景之中。渐渐地,路边出现了一方方翠绿色的稻田。浅翠与碧绿相间,水色与天光相映。一行行整齐的毛头柳列阵把田野描画成方格,像一幅清心悦目的水彩画图,令人心旷神怡。也就在这时,古老而又年轻的榆林城出现在你的视野之中。

        塞上明珠榆林

       榆林古城坐落在毛乌素沙漠的南沿,榆溪河东岸。老城周围古老的城墙还基本完好地保留着,在夕阳西下,晚霞涌金的时候,城墙垛口相连,镝楼高耸,越发让这座边塞重镇显示出它的古老神奇和雄浑多彩的魅力。齐心老人兴奋地说:“榆林不愧为塞上明珠。”

       汽车沿着一条新建的大街北行。路东是老城,路西是西沙新城。两旁路灯高耸,大楼林立,一派现代都市的景象。古城外面的莲花池如今是一座公园。榆林宾馆就在距公园不远的北门外面。将新城与老城分割为二的榆溪河源自沙漠深处,水质特别好。不光是用以做豆腐最佳,就是洗漱饮用,也是难得的好水。因此,街上的行人,甚至花甲老者,皮肤都是白净,年轻姑娘一个个就更是粉白细嫩,故称之为“桃花水”。榆林不光水好,茶饭也有特点。齐老下榻的宾馆,饭菜也是以地方风味小吃为主。与延安等不同的,是汤做得特好,而以三鲜烩粉汤最甚。清淡素丰,最适于老年人食用。齐心老人喝了一碗,竟然又要一碗。从前在绥德,粉汤的做法也是这样,豆腐、粉条、油炸土豆,再配以木耳、黄花、海带、瘦肉丸子,红烧猪肉切成薄片儿配以葱花蒜苗,各样都不多,但用料讲究活鲜精细,味道爽口绵长。这种饭食的朴素亲切,很有点榆林城的风格。艺术也是一样。当晚在西沙一座专用的演出场所,观看民间艺术团体演出。节目统统是地方特色,有秧歌舞,有二人场子,有民歌清唱,也有唢呐独奏。有一位走二人场子的“女”演员男扮女妆,年龄已是七十多岁,但扮相,身段,走步,娇艳妩媚的姿态,全然是二八佳人模样,全场为之轰动,演出推向高潮。

       彭德怀两次打榆林

       解放战争时期,榆林作为国民党在陕北的中心城市,在战略上处于举足轻重的作用。占领榆林,就等于控制着陕北,而且守护着晋绥和北平。当时坐镇榆林的是国民党晋绥边区总司令邓宝珊,管辖的部队有第22军(86师、新编11旅)和胡宗南部整编28旅以及部分保安部队,总共一万五千余人。1947年8月6日,彭德怀、习仲勋按照毛主席的部署,率领四万五千余人,第一次围攻榆林。彭德怀部兵临城下,身在南京的蒋介石坐卧不安,他也看出了中共的意图,榆林的存亡,关系到整个西北和华北的战局。榆林不保,则宁夏孤立,北平与张家口也不得安稳。占领延安的胡宗南部也会失去北边的作战配合。为了确保榆林,蒋介石匆忙飞抵延安督战。蒋介石到延安后,一面命令榆林邓宝珊部固守待援,一面命令胡宗南急调在安塞、志丹等地的整编第一军、第29军、共八个旅六万余人,分两路向绥德、佳县方向急进,另以整编36师两个旅组成援榆“快速兵团”星夜驰援榆林。蒋还特令整编36师师长钟松率部于 8月11日进抵榆林城。蒋介石的目的是既解榆林之困,又要剿灭西北野战军主力,甚至还想活捉转战陕北的毛泽东等。可见这打榆林竟成了毛泽东与蒋介石的一场军事更是智慧的较量。蒋先生万万没有想的,他的这些孤注一掷的调兵遣将,正进了毛泽东为他安排的圈套之中。他万万没有想到,当胡宗南的全部主力被牢牢地吸引到榆林方向,连蒋介石本人也被调到延安的当天(1947年8月7日),正是刘邓大军向大别山挺进的战略突破。蒋介石一下傻了眼,同时,彭德怀来了个撤围打援,在米脂沙家店一仗消灭钟松部,毛主席高兴地说:“沙家店这一仗确定打得好,对西北战局有决定意义,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打了这一仗,就过了山坳了。”

       第一次打榆林,西北野战军歼敌三千余人,伤敌千余人,解放了横山等广大地区,使榆林成为一座孤城。当时毛主席住佳县神泉堡,为了保证安全,彭德怀再打榆林。当时已是十月底天寒地冻,守军九千余人,蒋介石又调了宁夏马鸿逵三万骑兵增援,彭老总又来个围点打援,在元大滩埋伏重兵。蒋介石调动空军,空投军需给养,并对围城解放军狂轰滥炸。榆林守城的邓宝珊,一面搬来傅作义援兵,一面命令向城墙泼水冻冰阻止攻城。虽躲过一劫,但却元气大伤。以后邓投诚,建国后被任命为甘肃省主席,彭老总很有看法,但也没有办法。只是见了邓宝珊就想发火。可见毛泽东是肚量大如海,把敌方的军官都变成了我们的省长。这在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只有中共做到了。

        兵家必争之地

       榆林城始建于明洪武初年。最初只是绥德卫的一个屯所。成化七年置榆林卫,成化九年修筑榆林城,将绥德镇由绥德迁至榆林,称榆林镇,后经过三十余年间较大的扩建,才最后成形。围城在榆溪河之阳,故史称“三拓榆阳”。到了清同治年间,由于北城墙被流沙积压,逐将北城向西南回缩,最终成为了今日的形致。榆林城作为军事重镇历经战火,1643年李自成起义部将李过、刘芸亮率十万大军攻榆林,由于三边总督洪承畴有防备,加之大雨倾盆,故未攻克。此后再攻,总兵弃城逃跑,城内六位曾任过总兵的武将联手抗击,双方激战六天起义军由南城攻入。榆林城内外古迹颇多。以星明楼、凌霄塔最负盛名。星明楼座落在城内南街,俗称鼓楼,为三层木楼,斗拱叠接,飞檐外翘,颇为壮观。凌霄塔座落在城外南山之巅。塔为砖砌13层八角空心结构,飞檐高耸,风来铃吟,燕雀环飞,悠然成韵。登塔俯视,古城尽收眼底。当时随齐老走过星明楼遥望凌霄塔,老人家不胜感慨。从四十年代到陕北,榆林这个名称,不知听到多少遍,可就是没有机会亲近。没想到这把年纪,还得于亲见这古城风貌,感受着塞外明珠的奇妙风采,真是恍若梦中,感奋不已。路经著名的榆林中学门口,齐老深情地说“这可真是一所名校,杜斌丞先生担任过校长,王森然先生在此教过书,而刘志丹、曹力如和王子宜他们都是榆中的学生。这个学校,这座城市在当时可以说是白皮红心,是白色恐怖下的红色摇篮。”

       是的,齐老讲得对,旧社会,榆林虽然长期被军阀井岳秀盘踞,但城东南角上的榆林中学,却像绥德师范一样,是陕北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上世纪20年代初,共产党员魏野畴、李子洲和倾向革命的开明校长杜斌丞及进步教师王森然等,在这里组织学生运动,创办进步刊物,向学生灌输革命思想,开办贫民学校,开展反封建运动,宣传民主、科学,声援“五卅”运动。刘志丹、郭洪涛、王子宜等都是在这里加入党组织的。榆林的第三监狱,曾关押过我们的同志。著名共产党员白明善就英勇牺牲在这里。当时,作为陕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榆林虽然在反动军阀井岳秀统治之下,但由于共产主义思想的秘密传播,又是一座古老而又充满进步文化气息的塞上革命名城,许多西北著名革命家的名字,都同“榆林”连在一起。
  
       巍巍镇北台
  
       榆林作为明代长城九镇之一,城外有著名的“镇北台”。台于城协手联诀,依长城而凭险势,牵黄河以携大漠,可谓是东扼雁朔、西卫宁夏、南蔽秦陇,北接河套。历来有重兵屯守,如今则为重要古迹和旅游景点。

       榆林城紧靠毛乌素沙漠南沿。古长城沿着沙漠由东至南蜿蜒而去。镇北台就是矗立于榆林城北红山之巅的一座巨大的长城烽火台。

       夏日晴朗的日子。齐心老人驱车登上城北高高的红山南望,榆林城尽收眼底。城中遍植树木,只见一片绿洲。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原先光秃秃的沙丘,如今山上绿树成林,鸟语花艳,成了市民理想的休闲之地。北望则大漠无际,稻田绿树与碧水相映,风光格外迷人。但觉一阵清风从广阔的塞外吹来,令人心旷神怡。古砖砌筑的高大的古台保护完整,台巅彩旗猎猎,高入云端。齐老在台前留影,心情格外愉快,咳嗽的毛病也一时不知去向。

       “榆林治沙的成绩可是不小”。她曾经读过刘志丹1922年在榆林中学上学时写过的描述榆林城的一首诗:

       “城北一片黄沙扬,
       城南堆堆黄土梁。
       长夜寒歌多悲切,
       但见月光冷又凉。”

       如今,面对着眼前一望无际的绿色,齐心同志深有感触的说:“习老一直关心着陕北的绿化问题。有一次,他听到广播里报道榆林治沙成绩大,高兴得不得了,说,在沙漠里栽稻、植树,真正是奇迹。现在我看到了奇迹。果真名不虚传。榆林的干部群众可真了不起,毛主席诗词中有‘中华儿女多奇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人民就是这样改天换地的英雄。”见有记者在拍照,她说:“照一张沙漠绿洲的景象吧,我回去要拿给习老看,让他也分享一下榆林干部群众‘人定胜天’的快乐。”

       在登上镇北台时,齐心老人又一次想起了刘志丹。 1922年,他在榆林中学读书,也曾经同学友一道,登上过镇北台,还留下了一首珍贵的诗篇,抒发了立志革命改造世界的雄心壮志:

       红石峡急流直下,
       镇北台狂风高旋。
       看长城内外破碎,
       重收拾有待吾辈。

       刘志丹留下的为数不多的几首诗歌,可见他的文才与思想境界和文学功底。如同少年毛泽东一样,充满了救国救民的远大抱负。齐老对志丹烈士的诗,十分的喜欢。

     书法胜境

       红石峡作为名城榆林第一胜景,被誉为“塞上碑林”。红色的沙岩,峭拔如削,清流湍激,穿峡而出,岸榆依依,红柳绵绵,直奔城西。峡内亭台楼榭,勾连相望,两壁对峙,凿石成窟,石殿佛洞,鳞次栉比。文人雅士,明清官吏,挥洒题记,多有墨迹,真草隶篆,笔法各异,一百六十多幅摩崖篆刻,集革命精神,爱国豪情,宗教文化与书法艺术为一体,形成了红石峡的深厚丰富文化底蕴。加之红崖黄沙,绿树湍流,蓝天鸿雁,雄关长城,构成了红石峡的全部与红石峡相同的塞外胜景之魅力风采。

       红石峡作为一个宗教文化圣地和书法艺术的碑廊十分耐人寻味。榆溪河水由大漠之中蜿蜒而出,年久月深,在红沙石梁上切割开一道峡谷。两边的崖岩,像刀切一样的整齐,有山有水,旱柳葱绿,自然地貌成为一绝。说不清从哪朝哪代开始,红石峡被辟为宗教石窟。从刻石风格看,应是北魏遗迹。但历代军政官员和文人骚客纷纷将墨迹遗留于摩崖之上更增添文化气息。

       齐老对书法艺术和文物古迹同样充满了兴趣,但她爬上攀下的,主要还是想看看当年陕北特委开会的石窟。她同时想到了,这个时候,共青团员习仲勋,正因为在三原第三师范读书参加组织学潮被捕。先是关押于三原县看守所,1928年5月已被转送西安国民党军法处关押。这是习仲勋走上革命道路的前奏。在狱中,年仅15岁的习仲勋没有害怕,也没有屈服。被捕的9名同学一道坚持狱中机智地否认敌人的审问,还进行绝食。也正是在这场同敌人面对面的斗争中,锤炼和考验了他的革命意志。他在白色恐怖下,在敌人的牢房里,坚定由共青团转入了中国共产党。齐老此刻望着刘志丹他们开会的油画,深情地说:“ 1928年,习老在狱中转党,年仅15岁。”

       沿着崎岖石径而下,一路观赏着历代的石刻书法。“功在明山”,光绪建元春左宗棠题。可见热衷于植树造林的左公也曾经到过此地,只不过峪底那些柳树,是否可称为“左公柳”就不得而知。还有“河山千古”、“云横”、“毕夷天机”等,上百幅石刻,真草隶篆,展尽风流。奇特的是,石刻书法中还有满文和蒙文。齐老很喜欢阅读刻文,每一幅书法,都要站下来欣赏一阵。从石刻的内容来看,榆林在古代就已经是一个名人荟萃之地。显而易见的是,石刻的内容,无论是明清时期,还是民国初年、抗战时期,其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抵御外来侵略,保卫祖国山河,维护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情怀。齐心老人心想,这也正是我们党当年主张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个牢不可破的基础。在爱国主义的前提之下,争取民族团结,以达到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之目的,这正是毛主席统一战线思想的高明之处。而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工作,之所以仍然重要,也正是因为在“强国富民”这样的前提下,有利于民族大团结和调动各方力量,发展经济,统一祖国。从这个意义上讲,榆林红石峡的摩崖石刻,就不仅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是民族团结和先贤爱国的见证。

       红石峡革命的峡
  
       刘志丹诗中所写的“红石峡”,就是榆林这一处名胜古迹。它在镇北台西侧,与之遥遥相望。著名的榆溪胜境红石峡不光有珍贵的书法遗迹,同样也是革命遗址。

       汽车沿盘山公路下到峡谷石畔。但见峡门“红石峡”三字竟是大学问家王森然89岁时手书,字迹苍拙浑厚,笔力格外雄健。王森然翁晚年,以书画行世,行内评价极高。大画家刘海粟专为他著有传略,认为是书画奇人。齐老显然也是喜爱书法,又知王森然教授的人品与学养,以及他同刘志丹的师生情谊。面对他的题字,她端详良久,嘴里感叹道:“王森然可是大学问家,他的字与人一样,亲切朴实,功力很深。 1922年,他在榆林中学教书时,同刘志丹交谊很深,对志丹后来坚定地走上革命道路影响很大。”

       说这处名胜古迹,同时又是陕北革命的旧址之一,还因为他在革命低潮中,保存了革命火种。1928年冬天,即清涧起义和渭华暴动先后失败之后,敌人白色恐怖更加残酷,时任中共陕北特委书记赵伯平和代理特委书记的刘志丹曾在红石峡秘密召开特委会议,研究部署地方党组织的发展工作和兵运工作。这又是一次重要的会议。 1928年冬季,这一阶段,也是习仲勋最苦闷的一个时期,革命处于低潮,出狱后被学校开除,习仲勋在家乡一带开展农民协会工作。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他深入农村,了解民间疾苦,学会了同农民谈心交友,同他们共事,这成为他一生联系群众的基本功。此后不久,发生了不幸, 1929年,即民国十八年,陕西关中大旱,春荒时节,开始饿死人了。也就在这时,习仲勋的母亲和妹妹相继被饿病而死。他痛苦不堪,几十年后回忆起来还伤心落泪。在艰难中,16岁的少年扛起了全家生计的重担,但他心中想着的还是如何解救更多的劳苦大众出苦海,想着如何改变这黑暗的社会和自身的命运。这一时期,他白天参加农业劳动,夜晚在油灯下读了许多进步书刊,如饥似渴地接受着共产主义理想的熏陶,使得自己的共产主义信念更加坚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当时随着各地党团组织坚持秘密活动、共产主义运动又开始活跃起来。这使少年习仲勋在黑暗和苦闷之中看到了曙光。他更加深刻而理性地认识到:穷人只有跟上共产党闹革命,才有饭吃,才有出路,才有美好的希望。这个看似朴素的道理,就成了习仲勋终生不改的信念,也是他长期做群众思想工作的一个目标,就是要让更多的劳苦大众认识这个道理,接受这个道理。以后的几十年间,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无论是胜利还是失败,无论是革命处于高潮还是低潮,他都没有动摇这个信念:穷人只有跟上共产党闹革命,才有饭吃,才有出路,才有美好的希望。

       眼下,齐心老人正经过努力攀登上一座石台,站立到了当时的会议室——一座较大的方形石窟前。洞口上,挂着“中共陕北特委第二次扩大会议”的标牌。 1928年5月,中共榆林县委还在此召开过党的活动分子会议。陕北特委到会的有白明善、刘志丹、贾拓夫、刘澜涛等。会上批判了“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陕北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齐老面对洞窟之中那张以后放置的书桌,和一张后人创作的油画照片,体会着当时开会者的情形。石窟的后掌墙石台子上,有一尊泥塑佛像,正中地上摆着供桌。据讲解员介绍,当时开会,也没有桌椅,人们就席地坐在坑洼不平的地上。门外有人望风放哨。因为此地距敌人盘踞的城中仅三五里地,等于是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开会。会后,大家即分头到各地开展工作。

       “红石峡”这个名字,实在是太好了。红色象征着革命,石峡则是“水滴石穿”的结果。艰苦而漫长的西北革命道路,正是像刘志丹、谢子长等这样一大批先烈志士,流血牺牲,百折不挠,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的过程。榆林“红石峡”是一个值得永远记住的地方。

       歌曰:

       秋云初渡归雁翔,
       古稀游来拜边墙。
       往夜杀声何处散,
       星明凌霄费思量。
       将军几度攻守对,
       统帅一着现弱强。
       红崖镇北雄关漫,
       柳笛鼙鼓颂忠良。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4  中网 (zw78.com)  ICP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