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红色阅读 > 红色博览 > 详细内容
洪湖岸边红旗飘——叶昌保和他的“红色村庄”
发布时间:2024/9/4  阅读次数:5  字体大小: 【】 【】【


     “洪湖水呀,浪呀么浪打浪啊,洪湖岸边是呀么是家乡啊……”洪湖,这片红色的热土,作为中国土地革命的中心之一,创造了无数的革命传奇,孕育了众多的英雄人物,谱写了一曲曲不朽的壮丽诗篇。

       今天的洪湖,有一个美丽而富饶的红色集体——洪林村。整齐的村民住宅楼群、漂亮的厂房、宽阔的洪林大道,构成了村里靓丽的风景线。村民享受着免费医疗、从学前到高中的免费教育、水电补贴、社会统筹养老保险、子女升学奖励、年终利润分红等十多项福利,学校、卫生院、文化宫、电化教育中心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洪林村现有兴洪纺织等十余家骨干企业,资产总额8.5 亿元,人均55 万元,分属纺织服装、医药化工、建筑建材、水产养殖、粮油加工、餐饮娱乐等八大行业。该村先后被评为全省文明单位、红旗单位、最佳文明单位、全国村镇建设文明村庄、全国创建文明村镇示范点、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等。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2014年初地方两会上,31个省份均提出新型城镇化的“地方版”方案。什么是新型城镇化?城镇化道路怎么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在人民群众看来没那么复杂,“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自己干一干”。今天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城镇化过程中问题较少的农村,如南街、刘庄、华西、韩村河等,都是坚持走集体化道路的。改革开放后,洪林坚持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实现了城镇化、现代化。

       强村后面有强人,这是今天中国农村的一个普通规律。从1970年起,叶昌保历任洪林村党支部、党总支、党委书记,至今已40余年,洪林村、洪林集团的辉煌历程与老书记叶昌保及班子的坚强领导密不可分。

       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洪林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背后,有一股无坚不摧的内部力量,在今天“三不”(不支持、不反对、不宣传)的环境下,任凭风浪起,稳步向前进。这个力量就是书记叶昌保为首的洪林村党支部的领导。

       1970年初,得到全体社员和全体党员信任的叶昌保,被推选担任洪林大队党支部书记。当时洪林有27户选择外迁他乡,150多个劳力外出谋生。为什么穷?穷根就在于土地分散分布在“四湖两垸”(撮箕湖、雷家湖、黄牛湖、萝卜湖、大兴垸、六合垸),不适合机械化生产,抗灾能力差,基本靠天吃饭。洪林人都清楚这个原因,关键是如何引导社员统一思想,共同奋斗。

       叶昌保与党支部一班人交换意见,统一思想,认为“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叶昌保和党支部成员时时以身作则,处处率先垂范,来感化教育和鼓舞社员。叶昌保一个冬春吃住在撮箕湖,带领社员挖了六条沟,打起了四里多长的堤坝,完成了近5万土方,既保证了当年大中型水利任务的完成,又发扬“龙江精神”,搬迁了六队。这样不但可以增加耕地,而且便于进行园田化管理、机械化耕作,因势利导地把社员“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朴实感情,培育成了走集体化道路,“壮大集体经济,共同上升,共同富裕”的洪林文化。

       叶昌保上任两年,带领党支部为社员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使社员对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明显增强,但社员生活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党支部一班人都清楚地知道,这是因为没有良种,单产不高。1972年,他们决定请洪湖县农业局的两位专家(植保老师蒋佑民、栽培专家李启良)到洪林推行“三圃生产”(株行圃、株系圃、原种圃)和科学种田。洪林大队每亩播种量从50斤降到8斤,从水稻播种到育秧,干部都轮流守候。萝卜湖600亩耕地全部搞原种生产,单本插。这样,洪林大队实现了一季过纲要(800斤/亩),被洪湖县委确定为全县原种基地,以后每年向国家提供原种近百万斤。在叶昌保和党支部的带领下,社员生活状况改善了,对国家贡献也大了,粮食储备也有了。1980年,洪林大队已经储备了200多万斤口粮,叶昌保自豪地对公社领导说:就算洪湖连续三年水灾,都可以不要国家一粒救济粮。

       到1975年,洪林大队已经解决了社员的生活问题,但社员还不富裕。根据毛主席《五七指示》中说,农民以农为主,有条件的时候,也要由集体办些小工厂和副业渔业。党支部一班人统一思想,靠水吃水,因地制宜,要求每个生产队养一棚鸭子,每个生产队搞一对大网下湖捕鱼,还抽调一部分劳动力搞搬运、办油厂、办草帽厂、办织布厂,使洪林集体经济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社员生活也得到改善和提高。

       1979年,原洪湖县棉纺织总厂到洪林征地扩建,部分社员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叶昌保和党支部一班人却在打一个“大算盘”。他们认为,如果按部分社员的意思,就算征地费要得再多,但钱多没有日子多,花完了怎么过?招工指标要得再多,去的毕竟都是年轻的,留下来老的老、小的小怎么办?党支部在说服社员后,向征地单位提出“三不一要”条件,即:不要高价土地,不要招工指标,不要请吃请喝,只要棉纺厂利用国家给予的土地征用费,帮洪林建一个小型棉织厂。就这样,洪林工副业发展史上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工厂——洪林棉织厂办起来了。

       壮大集体经济,共同上升、共同富裕

       1981 年,正在洪林人大步前进的时候,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特征的农村改革在洪湖农村大力推行。是统是分?作为洪林大队党支部书记的叶昌保既有内心矛盾又有外来压力。内心矛盾是:分吧,将使洪林来之不易的一点积累土崩瓦解,不分吧,人家会不会说不贯彻执行党的精神呢?外来压力是:分不分,分得怎么样,县、区、公社每天都有报表。洪湖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郑令兰带着办公室的几个同志来到叶昌保家劝说:“你要分就赶快分。你不分,怎么统,也要赶快把方案拿出来。不要搞被动了。”领导来时,叶昌保家的前前后后都被社员们围满了,他们误认为县委领导是来逼洪林分地的。叶昌保出面把社员劝走了。县领导走后,他来到自己付出心血、洒下汗水的田里。好多社员对他说:“叶书记,不能分,不管上面怎么压。坐牢我们替你去坐。不能替,你坐牢了,我们给你送牢饭。”

       洪林大队的社员是不同意分的。但这事关洪林前途和命运,绝不能草率行事。于是党支部一班人分十个部分,列出100 多个调查项目,在社员中开展广泛深入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叶昌保写了一份两万多字的调查报告,核心是洪林将实行“统为主、分为辅,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模式。在党支部会上,叶昌保的报告获得通过。随后他们召开了一整天的社员大会,上午在会上讲“分的方案”,会场唧唧喳喳,越开人越少;下午讲统分结合的方案,除了掌声之外,会场鸦雀无声,越开人越多。就从大会上社员的反应,叶昌保就强烈感受到,洪林社员是不愿分的。一天大会下来,社员最后的表决结果跟叶昌保的感受是一样的,即按照“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方案进行。

       从那时,洪林就旗帜鲜明地喊出了“壮大集体经济,共同上升,共同富裕”的口号。同时洪林大队改名为洪林村。

       坚持壮大集体经济的大方向一定,具体的事就好办了。洪林村实施了“稳农兴工、工农并进”的发展举措。上世纪80年代的十年间,他们依靠棉织厂这只“小母鸡”,先后“孵”出了砖瓦厂、棉纺厂、麻球厂、服装厂等10多家企业,逐步实现了由农业村向工业型村的转变。

       1980年前,洪林就实现了自行车、沼气池、电风扇“三个一”到户。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1982年又实现了“二个一”到户,即一户一台电视机,领独生子女证的家庭村里还另奖一台日立电视机。1985年又实现了一户一栋“将军楼”,村民享受免费医疗、学前到高中全免费教育,同时实现了用水、用电、理发等“十不要钱”的福利待遇。现代的城镇化在洪林村成为现实,洪林成为荆楚大地上一颗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明星。1985年,著名诗人贺敬之视察洪林后,欣然题词“革命常思洪湖水,建设都学洪林村”。

        “村官”治理“国企”

       洪林集体经济发展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行,洪林村的企业一时间步履维艰。怎么应对这股冲击呢?叶昌保书记一方面组织全村党员干部到省内其他先进村考察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另一方面结合洪林实际冷静思考问题。通过认真回顾和总结前20年的发展历程,他们一致认为出现目前暂时困难的根本原因,一是在80年代不敢负债经营,致使靠“母鸡下蛋”、“滚雪球”式的原始积累创办起来的企业投入有限,规模不大、水平不高,在市场竞争中更新换代慢,容易被淘汰;二是在80年代企业运行状况良好的情况下,未能打出自己的品牌,与这一很好的“无形资产”擦肩而过。

       在找准症结之后,洪林村便对症下药,其中一项重大的举措是积极参与市棉纺织总厂的
改制。2002年9月8日,洪林村以“先租后买”的方式收购了拥有4万锭纺织规模、1200多名职工的洪湖市最大国有企业——市棉纺织总厂,从而使洪林村纺织支柱真正形成,上演了一幕“蛇吞象”的故事。

       但这个“蛇吞象”不同于当时风行一时的“国退民进”、MBO。叶昌保这个小小的“村官”,将一个负债1.5亿、工人闹事不断,令洪湖市领导头疼的“国老大”,经营得“一年租,二年买,三年大重组,四年大发展”。四年之后,棉纱产量增长三倍,销售收入增长三倍,职工工资增长近一倍。

       叶昌保和他的班子是如何做到的呢?

       首先做到“一个宗旨,三个不变”。一个宗旨是“以人为本,以德治厂”;三个不变是人员、班子、待遇不变。叶昌保在全厂干部会上深情地谈到实行“三个不变”的原因:“我说过,从我一进厂,我们这全厂700多名正式工就装在了我的心里。我还说过,今后,我关心的不仅仅是这700多人,这700多人的家属我也会关心。今天这个会上,我之所以又提这个话,就是请同志们放心,我对我说过的这个话一定负责。”言必行,行必果,通过细心观察和调查走访,叶昌保总结出干部职工的“七怕”:怕“掉岗”、怕“失位”、怕“劳神”、怕“改班”、怕“减薪”、怕“泡汤”、怕“少利”。他为此专门召开“交心会”,一个一个解剖,一项一项保证,最终让全体职工放下了包袱,轻装上阵。

       叶昌保认为,职工管理要以教育为主,以做政治思想工作为主。有两个青年职工脱岗,原厂工会干部、后来主管生产的刘副厂长准备处罚,这两个青年工人认为自己是休息,不存在脱岗问题,撕了记工单。双方弄得很不愉快。当时在北京开会的叶昌保亲自打电话,稳住双方情绪,回来后马上处理这个问题。他将青年职工叫到办公室,递烟给他们抽,推心置腹地交谈,最后两个年轻人向领导道了歉,做了检查。就这样,一不打,二不骂,三不罚,轻松地解决了问题。这件事不大,但叶昌保却看得很重,他说:“千万不要把抓精神文明工作、党建工作与抓生产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恰巧相反,越要抓好精神文明和党建工作,就越要深入生产,越要深入一线,不然的话,精神文明工作和党建工作就会因‘空对空’而没有实效。”洪林集团还出了正式文件,对兴洪纺织的员工庄严承诺:无论正式工还是临时工,只要不违反厂纪厂规或触犯国家法令法规,厂委会一律不主动辞退。

      叶昌保这个“村官”接手“国企”后,厂里领导还是原班人马,但管理机制比原“国企”时更民主化了。厂委会是日常工作管理机构,职代会是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叶昌保充分发挥这些机构的作用。原厂职工最难忘的一件事是叶昌保进厂后召开的“首届职工代表大会”,大会最精彩的部分是“叶昌保答职工问”的对话会。参加对话会的职工回忆:“这是建厂十几年来最活跃、最紧张、最让人兴奋、最自由的一次代表大会。”“当时礼堂挤得满满的,一些不是代表的人也挤进来了,吵吵嚷嚷地提问题,”“叶昌保并不像是一位‘新老板’,更像一位受到选民质询的‘公仆’。”

       民主管理机制之所以能落实,有其过硬的“经济基础”。叶昌保强调工资分配要向一线职工倾斜,放活车间,高管层低工资。2004年兴洪纺织厂职工平均工资700元,而当时高管层的核心人物、总经理刘兴华只拿着村里给的530元工资,作为兴洪纺织集团董事长的叶昌保,仍然拿的是洪林村给他定的550元工资,比原国企来的干部低得多。上级组织发的奖金,叶昌保要么交给村里,要么送到有困难的村民家。

       “村官”治理国企”,叶昌保的办法,其实不过是做了国企管理者应做的事。国企管理者搞垮国企,往往是国企管理者做了不该做的事。谁能说叶昌保仅仅是一名“村官”呢?

       “带头富”与“带领富”

       叶昌保领导洪林集体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不忘共同上升,共同富裕。1970年以前,有27户因为穷搬离了洪林,后来洪林坚持集体化道路,日子好过了,相继把他们全部接回来。到了1984年,这27户中还有三户因为多方面原因,生活水平与其他村民始终相差一半。洪林村通过党支部会和村民代表会,决定把当时鸭场的1500只鸭子分给这三户,每户500只,放养三年,集体不收一分钱。就这样,他们在村集体经济的扶持下,实现了共同富裕。全村干部群众形成了“洪林是一个大集体,更是一个大家庭”的集体主义观念,“洪林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人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给洪林集体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洪林在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始终不忘党员队伍的建设。1982年,洪林村一个支委受当时鼓励农村发展专业户政策的鼓舞,考虑自己有一手驾驶技术,想自己买汽车跑运输,尽快发家致富。这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但叶昌保不这么想。党支部针对这个问题召开党员大会,开展新时期党员如何处理“带头富”与“带领富”关系的大讨论。经过讨论,大家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一个共产党员如果光顾自己富,离开了带领和帮助群众致富,就会失去共产党人的正确方向。要真正做到全心全意、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带头富要服从带领富,带领富要讲奉献精神”,成了洪林村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条准则。

       上世纪80年代有段时期,有人认为发展党员不要讲政治标准,只讲生产力标准就可以。如对专业户和个体户主,认为只要他们有业绩,有愿望入党,就应积极接纳。洪林村党支部对这种只重经济不重政治的偏激标准很是不感兴趣。他们认为,专业户和个体户有业绩应该肯定,但绝不能搞“一好百好”而降低共产党员的标准和原则。在洪林发展党员,无论是谁,再有本事,赚钱再多,不关心集体事业,没有奉献精神和奉献意识,不能带领群众走集体化,共同上升、共同富裕的道路,就不能发展。40多年来,书记叶昌保总把“一心装着群众、一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作为思考问题、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好事,先让群众得;好处,先让群众讨”。他以“自身硬”来教育、影响、感染党支部一班人和全体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的拥护和跟随。叶昌保至今仍然拿着村民的平均工资。迄今为止,全村78名党员没有一个人图个人发财而离开村集体,使洪林村建设成了既没有百万富翁,更没有贫困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镇化新农村。如果没有党支部的集体领导,靠叶昌保一个人,全身是铁又能打几根钉?洪林村前进的每一步,都是叶昌保及党支部带领群众努力奋斗的结果。

       “先富帮后富,洪林有义务”。洪林村不但村里群众共富,而且带领邻村互相帮助,共同富裕。1977年,洪林的日子还谈不上富裕,为了帮助石码头区范家洲大队脱贫,党支部一班人主动分期分批进驻范家洲大队,帮助制订治穷脱贫方略,并且每年用优惠价供给粮、棉良种各一万多斤,还派技术员指导他们科学种田。范家洲地势低洼,洪林给他们60吨华新水泥,并花4000多元买了一台60马力的柴油机送给他们,协助建排涝泵站。1980年石码头公社闹春荒,洪林一次就将仓储的100多万斤粮食无偿提供给受灾大队度过难关。1981年界牌内垸溃口,万余社员受灾,洪林用十几辆拖拉机、汽车,一次送去粮食3万斤、稻草8万斤和成衣300多件。1983年8月,长江正值洪峰,洪湖水位猛涨,暴雨下个不停,地处洪湖岸边的金湾渔场的变压器被雷电击穿,1000多亩精养鱼池面临水漫鱼失的危险。洪林村得知情况后,当即把正在送电排渍的100千伏变压器拆下来,连夜送到渔场,使他们保住了100多万斤成鱼。

       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洪林集体经济的壮大,村民个人的富足及集体家当的厚实,洪林村扶贫帮困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和经常化。经过10多年努力,洪林村与洪湖市108个村党支部建立了互联关系,先后为这些村拆借资金270多万元,提供信息800多条,派出各类技术人员150多人次,代培各类技术和管理人员180多人,还捐资30万元建立学校一所。经过他们的帮扶,有34个村脱贫致富,18个后进村跨入了省、地、市先进行列。

       2004 年全国人大会议前夕,全国人大代表叶昌保精心起草了发言材料《我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点建议》。大会期间,叶昌保大胆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即:要把重新明确农村发展道路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叶昌保实事求是、深入浅出的发言,在与会代表及新闻媒体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原中组部部长张全景到洪林村调研,对叶昌保解决“三农”问题的建议给予了高度评价。

       2012年底,张全景再次考察洪林后说:“洪林村‘红’了这么多年。时至今日,仍值得好好打量、细细琢磨!”

       在中国农村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党员看支部。”集体经济是劳动群众共同富裕的基础,共产党的领导是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新时期新条件下,党的基层组织受各种利益、各种思潮的冲击,优秀共产党人的模范带头作用显得更为突出。洪林集体经济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叶昌保及党支部带领洪林人奋斗的结果。革命战争年代,“支部建在连上”,使红军拖不垮、打不烂,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洪林集体经济在叶昌保书记和党组织的带领下,无论前进道路上有多少艰难险阻,都一定会勇往直前,蓬勃发展!

       (江龙海,本刊特邀编辑。彭顺强,本刊副总编辑)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4  中网 (zw78.com)  ICP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