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红色阅读 > 史海秘闻 > 详细内容
毛泽东故居题匾的四次变更
发布时间:2024/9/2  阅读次数:12  字体大小: 【】 【】【



  自1949年10月毛泽东韶山旧居对外开放以来,来这里追寻伟人足迹、瞻仰伟人故居的人络绎不绝。“红色之旅”记者在湖南韶山采访时了解到,毛泽东故居题匾四次变更背后的故事。

  第一块门匾:“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家”

  1949年8月22日,湘潭县人民政府成立,韶山上屋场毛泽东故居由县人民政府收回。当月,政府安排韶山村老党员毛月秋(毛泽东族叔)负责故居管理和接待来访者的工作。

  1949年10月17日,长沙专区代表团一行45人,在地委委员郭固邦、湘潭县委委员毛华初带领下,到毛泽东故居来参观。那时候毛泽东故居还没有收集文物,门口没有门匾,屋里也没有毛泽东家人的照片,只有大大小小13间半房屋。18日上午参观完毕时,毛华初对毛月秋说:“老书记,以后到这里参观的人会越来越多,您看屋前是不是该写个门匾?”毛月秋满口答应。

  匾上写什么内容呢?代表团成员和村民讨论起来。毛月秋请毛华初说一下自己的看法。毛华初沉吟片刻,不好意思地说:“随军南下到处都见解放了的老百姓举着毛主席的像游行。上面都写着‘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上屋场的门匾就写‘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家’,不知行不行?”大家都表示赞同。

  没有多久,韶山毛泽东故居第一块门匾“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家”挂了起来。门匾是由“韶山一支笔”毛宇居(毛泽东的老师)书写的。

  第二块匾:“毛泽东同志故居”

  1953年,毛泽东在北京会见来自家乡的亲友时,毛月秋提起了3年前苏联摄影师参观故居的事情,并告诉他苏联客人当时说,毛泽东像列宁一样伟大。毛泽东听后说:“列宁是伟大的,他在帝国主义时代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还谈不上伟大,我们还是跟在苏联的后面,社会主义的万里长征刚刚迈出第一步。”毛秋月又告诉毛泽东,苏联和民主德国客人看到上屋场上挂的“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家”的匾,都说好。“这个不妥,不妥。‘伟大’两字不是封的,哪里会一写伟大就伟大呢?我建议换一个门匾。”毛泽东说。

  当时,华国锋已从湘阴县调到湘潭县任县委书记,他召集县委开了几次会,根据毛主席的“批评”,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建议,决定把第一块门匾撤换掉。1955年3月,在上屋场挂起了第二块门匾“毛泽东同志故居”。

  第三块门匾:“毛泽东同志旧居”

  1961年4月刘少奇到家乡附近进行调查研究,直接了解农民对《农村六十条》的意见,然后参观韶山毛泽东故居。刘少奇凝视着“毛泽东同志故居”几个大字,沉思起来。然后缓缓说道:“毛泽东同志故居的‘故’字有‘过去’和‘去世’两种意思。我们的毛主席身体很健康,应当把‘故’字改为‘旧’字。”

  故居管理人员认真地把刘少奇的意思逐层向上级汇报。不久,湖南省委办公厅下文同意将“毛泽东同志故居”改为“毛泽东同志旧居”。196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为故居题写了“毛泽东同志旧居”的匾额。此名称一直沿用到1983年。

  邓小平为故居重书门匾

  1983年,韶山管理局派人到北京,请邓小平题写故居和纪念馆的匾额。4月2日邓小平几易其稿,题写了“毛泽东同志故居”和“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两块匾额。现今,故居和纪念馆用的就是这两块匾。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邱老之家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正商世纪港湾

电子信箱:rnjyxx@126.com   QQ929300821

copyright 2009-2024  中网 (zw78.com)  ICP09031998